“乡村振兴”发展规划.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乡村振兴”发展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村振兴”发展规划.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乡村振兴”发展规划为深入贯彻落实XX精神,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治理有效、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加快推动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结合X村实际,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村委综合研判,拟定XX村 “乡村振兴”发展规划如下。一、指导思想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XX精神为指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治理有效、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围绕县、乡建设目标,努力把XX
2、村建设为“富裕、和谐、文明、宜居”的新农村。二、目标任务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大力实施品牌强农,加快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做好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兴盛,创新乡村治理体系;提升农村民生保障水平,加快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基本情况XX村位于XX县X部,距X县城25公里。全村面积20平方公里,人均耕地约1.5亩,年人均纯收入8000元。全村有6个村民小组,共380户1140人。XX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0户50人,X年已实现村摘帽150户脱贫。四、发展建设原则1、坚持产业发展、农
3、民增收的原则。新农村建设必须强化产业发展基础,围绕区域资源特色,突出发展生态产业,形成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支撑体系,推进农民持续增收。2、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根据实际,紧密结合资源状况和经济基础,突出高标准、低成本、可承受、可操作和可持续的特点。坚持正确处理阶段性目标和长远目标的关系,既要量力而行,又要尽力而为,打好基础,分步实施。3、坚持整体推进和突出重点原则。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为重点,协调农村各项事业发展,坚持有重点、有突出,确保农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4、坚持全民参与,因地制宜原则。在上级政府领导下,创造条件,搞好服务,组织和吸引农民群众积极参与;要
4、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从解决农民最关心的具体问题入手,调动农民积极性,以农民自愿、村民自治为主,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五、发展规划内容按照“固基础、强产业、兴新风、促发展”的工作思路,结合X村实际,重点做好“5篇”文章和“6”个实施。“5篇”文章:(一)加强支部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引领文章。“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就是一面旗帜”,全面强化村支部建设,充分发挥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领头羊”作用。1、强化组织保障。坚持旗帜领航,突出引领作用,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高举“一面旗帜”。引导根据村情民风、工作亮点进行一字提炼,并展开针对性的系列巩固提升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向纵深发展。推广使用当建“E网通”,充分利
5、用“当建+大数据”模式,实现当建工作信息化、科学化、规范化。2、强化人才支撑。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加强“三农”工作干部队伍培养、配备、管理、使用,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把到农村一线工作锻炼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形成人才向农村基层一线流动的用人导向。3、发挥“支部先锋”作用,增强当员“存在感”。通过老当员在地方威信,充分发挥其在项目推进、产业发展等方面协调作用。通过丰富经验,广泛征求其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意见建议,共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4.实施“星火培育”计划,增强支部“生命力”。深入调研支部建设情况,结合实际,针对性提出支部建设意见,重
6、点强化从年轻群众、致富带头人等群体中发现培养后备人选,通过青年人才支部或本支部发展相结合方式强化发展培养,强化支部“血液循环”,增强支部生命力。5、强化村组干部能力培养,通过感情培育、业务培训、考察学习等方式,提高村组干部为民服务意识,增强村组干部凝聚力,强化村组干部责任感、使命感。(二)夯实基础建设,做好固本强基文章。聚焦X村水、电、路、网等发展“短板”,巩固现有基础设施成果,按照“建管”结合思路,强推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解决制约生态优势转化和产业发展的重大基础瓶颈和障碍,做好“固本强基”文章。1、X村堰渠项目建设。新修堰渠2900m,其中30*30规格Xm(蜂包堰建设500m,X3组800m
7、,X1组300m,X5组400m),40*50规格900m(X2组泄洪沟400m,X1组泄洪沟500m)。维修堰渠400m,30*30规格(X3组200m,X1组200m)。2、X村生产便道项目建设。新建3m*0.15m生产便道1公里(X3组),2.5m*0.1m生产便道2公里(X1组)。3、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设。建设精品节水灌溉600亩,100立方米压力池4个。4、X村水窖工程项目建设。新建10立方米水窖80口,200立方米水池9口。5、生产广场项目建设。硬化600平方米,堡坎50立方米。6、D级危房改造建设。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实现全域范围内D级危房全改造。7、“厕所革命”项目建设。积极
8、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实现全域范围内传统厕所全改造。8、X村“明亮”工程项目建设。X村人口聚居集中区安装太阳能路灯100盏。9、X村“银杏大道”项目建设。沿主干道,规范栽植银杏树5000棵。10、X村山坪塘项目建设。维修山坪塘5口(X2组),新建500立方米山坪塘1口(X3组)11、X村“民生茶厂”建设。改造X小学基础设施,采取引进技术、市场模式,建设标准化茶厂一处。12、X村林场公路建设。在现有林场路基础上,铺设3m*0.2m水泥路面6公里。13、X村风貌塑造工程。沿主干道,规范风貌塑造15000平方米14.“X庄”项目包装建设。将村委会打造为游客接待中心,改扩建接待中心300(将现有村委会进行
9、打造,综合利用);修建休闲观光垂钓区40亩左右,建休闲亭子4个,步游道2km,美化绿化等,配套建设垂钓区、生活区、采摘区三个区域中心。(三)推动“3产”发展,做好惠民兴村文章。依托现有产业资源,按照“合作社+农户+互联网”发展思路,着力壮大培育枇杷、猕猴桃、茶叶等特色产业发展,实现村有特色支柱产业、户有骨干增收项目,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实施。1、强化种培结合,补足产业发展后劲。一是按照“政府引导,农户主导”的思路,扩大“3产”种植面积,实现产业满载发展。二是发挥农民夜校作用,按照“走出去、引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土专家”作用发挥,突出管理季节性,全面开展“3产”管理技能培训,促进产业提档升
10、级。2、落实示范引领,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科学规划,探索“农旅结合”新模式,按照“园区示范”思路,建设老鹰茶示范园区100亩,生态茶园示范园区100亩,猕猴桃自由采摘园区50亩,枇杷采摘观光园区300亩。同步探索有条件农户发展民宿5家,统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3、狠抓龙头建设,促进产业高效发展。狠抓产业合作社发展,下大力气规范合作社运行,全力推进合作社在产业管理、包装、营销等方面统领作用,实现产业质、量同步高效发展。4、突出特色发展,探索产业品牌效应。依托现有茶叶资源优势,探索“X生态茶”品牌发展,突出抓好“老鹰茶”特色品牌,探索“公司+农户”协议经营模式,实现茶叶产业品质提升、工厂加工、市场
11、营销。5、培育发展载体,实现集体经济增长。大力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依托现有资源优势,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采取“筑巢引凤”模式,探索X村“民生茶厂”、“X庄”项目包装建设,通过“政府搭台、老板唱戏”方式合作经营,实现村集体经济发展。(四)大兴文明新风,做好文化繁荣的文章。探索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共同进步,创新载体、探索渠道,实现X村“大融合”发展。1、强化阵地建设。强化村活动室文化阵地建设,努力把活动室打造成集文化、休闲、学习、宣传阵地,大力倡导文明新风形成。强化“农民夜校”建设,配套软硬件设备设施,畅通办学渠道,拓宽办学思路,广泛开展政策法规、实用技术等知识的宣传教育,切实把农民夜校变为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乡村 振兴 发展规划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