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水源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docx
《饮用水水源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饮用水水源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饮用水水源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目录1总则41.1编制目的41.2指导思想41.3编制依据41.4适用范围51.5事件分级51.6工作原则72组织机构与职责82.1应急处置与救援指挥机构组成及职责82.2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和各应急工作组及职责102.3区级人民政府职责132.4各镇人民政府职责143饮用水水源突发环境事件的报告153.1饮用水水源突发环境事件的报告154饮用水水源突发环境事件的评估174.1评估内容174.2快速评估步骤184.3决策咨询185监测预警185.1预警信息监测与报告185.2预测预防195.3预警级别的确定和发布195.4预警预防措施196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的应
2、急处理程序206.1先期处置216.2应急响应217水环境污染事故救援与处置237.1指挥与协调237.2指挥协调主要内容247.3应急处置247.4饮用水水源突发环境事件的通报与信息发布258饮用水水源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终止268.1应急终止的条件268.2应急终止的程序268.3应急终止后的行动269应急保障279.1资金保障279.2通讯与信息保障289.3技术装备保障289.4应急队伍保障2810监督管理2810.1预案演练2810.2教育与培训2810.3应急能力评价2910.4责任与奖惩2911附则2911.1预案制定、管理与更新2911.2预案解释部门3011.3预案实施时间30
3、1总则1.1编制目的为有效防范饮用水水源突发环境事件,加强我区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管理,规范和强化我区水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置工作,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饮用水源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危害,提高政府应对环境污染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的预防和减少饮用水水源突发环境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护环境,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市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市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置与救援预案、市饮用水水源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框架指导下,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预案。1.2指导思想按照“以人为本,饮用水源安全防范与保护优先”的指导思想,遵循预防为主,常抓不懈的
4、方针,以属地管理为主,各级政府对管辖范围内的饮用水水源突发环境事件负总责,按照“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反应及时、资源整合、措施果断、加强协作”的原则,规范和强化应对饮用水源污染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建立和完善防范有力、指挥有序、快速高效和协调一致的饮用水水源污染事件处置体系。1.3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7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市区环境保护条例市区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市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市区处理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纠纷暂行办法环境保护
5、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饮用水水源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1.4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区发生的饮用水源(含备用水源)及其上游和周边,因上游受污染水过境、入江河流受污染、船舶运输污染、企业污染物偷排或事故排放、危险化学品贮罐区泄漏、港口码头危化品(油类)泄漏等威胁饮用水源安全的突发事件的控制和处置。1.4.1生物性污染。一切以水源为传播途径的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等污染饮用水源,由此可能导致或已经出现腹泻病、伤寒、霍乱、甲型肝炎等(肠道传染病的)暴发流行的污染事件。1.4.2化学性污染。一切有毒、有害化学物品(如氰化物、砷、汞
6、、六价铬、亚硝酸盐、农药、氨氮、石油类、磷等)污染饮用水源,可能损害人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安全的污染事件。1.4.3其他突发事件。如藻类暴发、干旱、洪水、季节性断流、企业污染物偷排放等。1.5事件分级根据已发生的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和可控制性,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状态级别划分为一般(级)、较大(级)、重大(级)和特别重大(级)四级。1.5.1一般环境污染事故(级)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为一般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1)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区级行政区域纠纷;(2)引起一般群体性影响,发生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下中毒的。1.5.2较大环境污染事故(级)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为较大环境污染与破
7、坏事故:(1)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地级行政区域纠纷;(2)发生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上50人以下中毒的;(3)因环境污染造成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4)因环境污染疏散、转移人员5000人以上1万人以下的。1.5.3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级)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为重大环境污染事故:(1)因环境污染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较大影响,疏散转移群众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的;(2)发生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50人以上、100人以下;(3)因环境污染造成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该区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大批死亡的;(4)因环境污染造成区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
8、中断的。1.5.4特别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级)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为特大环境污染事故:(1)因环境事故须疏散、转移群众5万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2)发生30人以上死亡,或中毒(重伤)100人以上;(3)因环境污染造成区域生态功能丧失或该区域国家重点保护物种灭绝的;(4)因环境污染造成设区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5)造成重大跨国境影响的境内突发环境事件。1.6工作原则1.6.1坚持居安思危,预防为主;以人为本,减少危害的原则建立饮用水水源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防范体系和响应联动机制,切实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快速反应、及时控制;加强对饮用水水源突发环境事件源头的监测、监管,
9、积极采取措施,消除隐患;提高突发环境污染事故防范和处置能力,尽可能的避免或减少饮用水水源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消除或减轻饮用水水源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影响,保障城市饮用水供应,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宣传普及环境应急知识,不断提高公众环境安全意识。1.6.2坚持政府负责、部门合作的原则各镇人民政府对辖区饮用水水源突发环境事件的处置负责。各部门按照应急处置与救援预案的职责,各司其职,相互配合,不断提高我区的整体应急反应与处置能力。1.6.3坚持政府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属地为主,分级负责的原则在区委、区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强部门间协同与合作,提高快速反应能力。针对不同污染源所
10、造成的饮用水源环境污染、生态污染的特点,实行分类管理,充分发挥部门的专业优势,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饮用水水源突发环境事件引起的危害。充分发挥各乡镇人民政府职能作用,坚持属地为主,实行分级响应,饮用水水源突发环境事件实行区、镇、企业三级负责制,根据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级别,实行分级控制、分级管理。1.6.4坚持依靠科学、快速反应的原则不断完善应急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贮备,增强应急处理与救援能力;依靠科学,加强科研指导,规范业务操作,实现应急与救援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2组织机构与职责2.1应急处置与救援指挥机构组成及职责2.1.1应急指挥机构区人民政府成立饮用水水源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领导小组作为
11、饮用水水源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的指挥中心,负责饮用水水源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的决策、指挥和污染控制任务。饮用水水源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根据其性质、类别及严重程度,启动饮用水水源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后,指挥中心转为饮用水水源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下称应急指挥部)。突发环境事件为级、级的,指挥长由区长担任、突发环境事件为级、级的,指挥长由副区长担任。应急指挥部成员,根据不同的环境污染事故性质,由以下部门(部分或全部)的主要领导组成:区政府办公室、区委宣传部、区发改局、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住建局、区财政局、市生态环境局、区卫生健康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公安局分局、区自然资源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水
12、利局、区应急管理局、区交通局、区人武部、区新源自来水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电信分公司、中国移动分公司、中国联通分公司等部门。2.1.2应急指挥部主要职责(1)领导饮用水水源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研究部署应急处置工作;现场组织指挥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制定控制措施,并对应急处置工作进行决策。(2)负责组建事故调查组、应急监测网络、专家咨询组等技术支持机构。(3)督促各职能部门及企业事业单位做好事故的调查处置、现场救援、后勤保障、信息上报、善后处理及恢复生产和生活次序等工作,并对各部门履行职责情况进行督察。(4)统一对外发布事故所造成水体污染和处置的权威信息,负责向市政府和市有关部门报告情况。
13、(5)负责危急情况下,联系上级部门、周边城市和驻地部队的支援。(6)负责协调启动饮用水备用水源和组织应急饮用水的供应。(7)开展环境应急的公众宣传和教育。2.2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和各应急工作组及职责区应急指挥部下设区饮用水水源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和调查处置组、应急救援处置组、医疗救护及卫生防疫监督组、治安、交通和通讯组、后勤生活保障组、饮用水供应保障组、应急资金保障组、专家咨询组、信息发布组。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和各工作组在发生重特大饮用水水源突发环境事件时在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按职责开展应急工作。2.2.1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及职责区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市生态环境局,主任由市生态环境局局长担
14、任,办公室主要职责:负责组织开展全区饮用水应急监测、检查、演练、培训、能力建设等日常工作。当重、特大饮用水水源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根据应急指挥部的指令,立刻组织开展应急与救援工作,协调各有关部门按照饮用水水源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与救援预案中对应的职责,做好启动应急预案的准备及各项工作的落实,保障整个应急工作规范、有序进行;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汇报应急处置与救援工作进展情况,并写出全面详细的总结报告,组织开展事故影响评价并提出有关生态环境恢复的意见等;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饮用水水源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调查和处置的信息,承办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2.2.2调查处置组调查处置组内设饮用水水源突发环境事件调查处
15、置小组和船舶污染水域事件调查处置小组。饮用水水源突发环境事件调查处置小组由市生态环境局牵头,会同市公安局分局、区卫生健康局、区应急管理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水利局、区自然资源局等部门组成。船舶污染水域事件调查处置小组由区交通局牵头,会同区公安局、市生态环境局、区卫生健康局、区应急管理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水利局、区自然资源局等部门组成。主要职责:组织饮用水水源突发环境事件和船舶污染事件的现场调查、取证及污染现场监测工作,收集河流流量、流速等水文资料,对事故的污染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预测,判断事故的变化趋势;有关部门对污染损害进行评估,并提出必要的处置防范措施,最大限度的减轻污染及损害。2.2.
16、3应急救援处置组由事发地人民政府牵头,会同市公安局分局、市生态环境局、区水利局、区应急管理局、区交通局、区卫生健康局、区人武部等部门组成。主要职责:组织抢险队伍,救援、疏散饮用水源环境受污染事故伤害、威胁人员;采取消除环境污染的措施,清理事故现场。2.2.4医疗救护及卫生防疫监督组由区卫生健康局牵头,会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卫生健康局、区工业和信息化局等部门组成。主要职责:负责组织紧急医疗救护队伍,对受伤人员和抢险救援的受伤人员进行救治;组织自来水供水水质监测,负责污染区和疏散区疾病预防工作和污染区的消毒工作,对疫情进行监测和防治;做好所需药品、医疗器械、卫生安全设备的准备工作等。2.2.5治
17、安、交通和通讯组由市公安局分局牵头,会同区交通局、中国电信分公司、中国移动分公司、中国联通分公司等部门组成。主要职责:维护社会治安,在饮用水水源突发环境事件现场设立警戒线,做好污染区域的交通管理工作,保障交通安全畅通,打击各种违法活动。2.2.6后勤生活保障组由区发改局牵头,会同区财政局、区工业和信息化局等部门组成。主要职责:妥善安排因饮用水水源突发环境事件转移、疏散群众的生活、筹集和发放救援物资工作等。区商务局负责协调集中式饮用水源突发污染事件处置物资的调拨和紧急供应。2.2.7饮用水供应保障组由区住建局牵头,会同区水利局、区卫生健康局、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应急管理局等部门组成。主要职责:启
18、动本预案,协调启用饮用水应急水源,组织应急饮用水供给,对应急水源水质和应急饮用水水质组织监测,保障群众生活饮用水的供应。2.2.8应急资金保障组由区财政局牵头,会同区发改局、市生态环境局等部门组成。主要职责:负责饮用水水源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处置资金和救援资金,确保应急环境污染事故处置所需的装备、器材和经费。2.2.9专家咨询组由市生态环境局牵头,会同环境监测、环境生态、卫生医学、环境医学、化学工程、冶金、核辐射、市政工程、气象、水利等多学科专家组成,由应急指挥部提出并建立专家信息库。主要职责:协助应急指挥部进行事故性质、涉及范围、危害程度的判断分析,并提出技术咨询意见;参与制定并提出应急监
19、测及应急处置方案;对应急处置结果进行技术评估。2.2.10信息发布组由区委宣传部牵头,会同区政府办、市生态环境局等部门组成,负责饮用水水源应急处置工作的宣传报道,按规定向公众及时发布准确、权威的信息,正确引导社会舆论。2.3区级人民政府职责负责组织开展饮用水水源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演练;做好环境应急队伍建设和应急人员培训工作,加强环境应急值守和饮用水水源突发环境事件的信息上报工作;做好本辖区内的环境风险防范和监测预警工作;负责指挥、组织、协调本辖区内的一般饮用水水源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工作;按照“属地为主”的原则,在本辖区发生较大以上饮用水水源突发环境事件时,立即展开先期处置工作,并在上级饮用水水
20、源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的领导和指导下,指定专人对接各应急工作组,做好重大和特别饮用水水源突发环境事件的现场处置、应急保障和生态修复工作;组织实施饮用水水源突发环境事件事发地的社会稳定工作。2.4各镇人民政府职责各镇人民政府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对辖区内饮用水水源环境安全工作负总责,研究制定本辖区的突发饮用水水源环境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发生突发性饮用水水源环境污染事故时,根据区政府、区突发饮用水水源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的部署启动辖区内的应急预案;组织协调辖区内饮用水水源环境安全预防措施;协助和配合区政府及有关部门对突发饮用水水源环境事件进行调 查处理。3饮用水水源突发环境事件的报告3.1饮用水水源
21、突发环境事件的报告根据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部令第17号)关于进一步做好涉及饮用水源环境事件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等规定报告。3.1.1饮用水水源突发环境事件的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1)责任报告单位:区人民政府;市生态环境局、环境监察及环境监测机构;饮用水水源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单位及其有关部门;安全生产事故、交通运输事故调查处理部门。(2)责任报告人:在现场执行任务的环保专业人员;有关单位的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人员。3.1.2饮用水水源突发环境事件的报告时限和程序饮用水水源突发环境事件责任报告单位及人员发现或获知发生饮用水水源突发环境事件时,立刻向市生态环境局报告。市生态环境局在发现或得知水污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饮用水 水源 突发 环境 事件 应急 预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