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长制一河一策实施方案.docx





《河长制一河一策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长制一河一策实施方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河长制一河一策实施方案“一河一策”是河长制精准施策关键,为了规范和推进“河长制”工作,保障河流管理和生态文明建设,贯彻落实省实施“河长制”工作方案、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河湖管理“河湖长制”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区委、区政府关于实施河湖管理“河湖长制”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文件精神,按照省河长制办公室工作布置,以“河长制”为契机,坚持“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突出重点、标本兼治,集中整治、长效管理”原则,落实水资源保护、河湖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和执法监管等六大任务要求,针对河湖实际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河湖及河段治理保护与管控的行动路线图。第一章水库概况1
2、.1水库基本情况水库位于新建区内,距新建城区25km,距市中心40km。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43km,水库总库容2580104m,水库正常蓄水位55m(黄海高程,下同),水库设计灌溉面积5.0104亩,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养殖等综合效益的中型水库。水库始建于1965年,1967年基本建成,后经1980、1995、1998等多年对大坝进行了加固。枢纽工程主要建筑物有:均质土坝、溢洪道、东、西坝下涵管。大坝为均质土坝,现有坝顶高程5558m,顶宽5.56m,最大坝高19m,坝顶长667m。大坝上游坝坡为块石护坡,坝坡为1:3左右,下游坝坡为草皮护坡,在高程约50m处设有一级5.0m宽马道,
3、马道以上坝坡为1:2.5左右,以下坝坡为1:3.0左右。西游坝脚处设有500m长的排水棱体,棱体顶高程为42.543.0m,距棱体下游5m处设有340m长的排渗减压沟。溢洪道布置在距大坝左侧200m处,为宽顶堰型,全长468m,由进水渠,陡槽段和消能防冲设施组成。进水渠长155m,底板高程53.0m,宽70-50m,陡槽段长65m,底坡i=0.125,宽度由50m渐变为33m,一级消力池长25m,池深2.1m,采用厚1.0m的100#砼掺30%的块石砼衬砌;陡槽段长153m,宽33m,底坡i=0.02;二级消力池目前已冲毁。陡槽及消力池段两侧采用浆砌块石挡墙,墙高1.66.5m。溢洪道进水渠段
4、设有拦鱼栅。东涵管位于大坝左端坝体内,为钢筋混凝土圆管,内径0.7m。壁厚0.25m,全长139.0m,进口底板高程42.0m,出口底板高程41.7m,进口处设有竖井,平板钢闸门控制。西涵管位于大坝有段坝体内,钢筋混凝土方涵,断面尺寸为1.21.2m,壁厚0.25m,全长93.0m,进口底板高程46.0m,出口底板高程45.8m,进口处设有竖井,平板钢闸门控制。1.2水库流域概况水库位于新建区内,距新建城区25km,距市中心40km。是市内的一级支流,发源于新建区西南,西山山脉中部,由西北向东。流域面积176km,主河长29km,主河道平均比降5.86。流域属低山丘陵区,流域窄长,在水库坝址上
5、游河道比降较大,属山丘性河流,坝址下游河槽逐渐扩大,河道坡降平缓,属平原性河流,水库坝址以上流域森林稠密,草木丛生,植被良好,无水利工程,人类社会活动较小,水土流失较轻。水库坝址以上流域面积30.2km,原设计正常蓄水位55m,相应库容1555万m,设计洪水位56.46m(即百年一遇),相应库容1947万m,校核洪水位57.14m(千年一遇),总库容2069万m,有效库容1533.4万m。汛末蓄水1140万m,主河长11.3km,主河道平均比降41.4。水库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发电、水产养殖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设计灌溉农田面积5万亩,实际灌溉面积2.2万亩。1.3水库水文气象水库坝址流
6、域内无气象观测资料,采用位于水库东面且距坝址15.0km的新建区城长堎站作为市流域降水量统计分析代表站,经统计分析:本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1578.7mm,降水量年内年际分配不均,汛期4-6月降水量占全年的48.3%,枯水期10月至次年1月降水量仅占全年的13.8%,最大年降水量2212.5mm是最小年降水量1060.8mm的2.09倍;本区域的多年平均气温17.6,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6%,多年平均风速3.3m/s,最大风速34m/s,多年平均日照小时数1893h,多年平均无霜期226d。1.4水库存在问题1、上游尚有五户养殖户仍在养猪养鸡,建筑面积约5800m2 ,粪便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库
7、区。2、夏季游泳人员较多,平均每天400-500人次,存在人身安全隐患,影响水库水质。1.5水库水质环保监测数据依据国家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南昌监测站,监测数据分析得出2016年水库水质除总氮超标外,其他项目均符合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第二章水库污染情况治理原则与目标2.1指导思想(一)明确方向。按照“五水共治”重大战略决策,扎实推进水环境治理,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下降,地表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人民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按照“明确目标、落实责任、长效监管、严格考核”的要求,建立健全“河长制”管理制度,加强河道综合整治,全面改善河道水质和水环境,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
8、治理、两手发力,以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为主要任务,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水库管理保护机制,基本实现“水清、河畅、岸绿、生态”的目标,水质达到类标准。建成健康保障体系和管理机制,实现水域不萎缩、功能不衰减、生态不退化。(二)把握原则按照“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为基本理念,以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基本方针,以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基本途径。以体制改革、制度创新、机制创新、机制革新为基本动力,协同推荐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努力使我区成为全省生态保护、环境治理、资源节约、绿色崛起
9、的新标杆。(三)切实责任切实担当历史责任,我省正在全区域,全领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新建作为全省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在加快建成“实力新建,人文新建、绿色新建、活力新建、幸福新建”,率先全面实现小康的发展进程中,面临的机遇难得,肩负的使命重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正当其时,恰逢其时”,应抢占发展升级制高点,努力探索具有新建特殊的可持续发展新路子。2.2下一步计划1、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按照河湖长制工作要求,把水库水环境整治专项行动作为水库生态建设的重要手段。健全水库水环境专项整治工作责任制和问责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强有力工作格局,按照职责分工,各负其责、加强配合, 采取扎实有效措施,
10、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2、进一步加大整治力度。针对剩余的几户养殖户,积极配合区水利、环保、农业等部门对水库污染源进行联合执法,责令其限期整改拆除,形成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3、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水库水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知识,及时报道水库水环境专项整治情况,公布举报电话,动员广大群众关心、支持和监督水库水环境整治发挥異论监督作用,构建良好的执法氛围。2.3基本原则2.3.1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从水库自身特点、现状、问题出发,抓住水库管护的主要矛盾,重点解决严重影响水库健康的突出问题。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处理好水库
11、管理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强化规划约束,促进水库休养生息、维护水库生态功能。2.3.2坚持依法依规、统筹协调。以水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为主要依据,充分利用已有规划和治理方案成果,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关系,统筹六大任务要求。依法治水管水,建立健全河湖管理保护监督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拓展公众参与渠道,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和保护河湖的良好氛围。2.3.3坚持远近结合、注重实效。按照轻重缓急,以近期为重点,兼顾远期目标,对于提升河湖健康水平最为显著的措施,应重点部署、优先安排。立足不同地区不同河湖实际,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实行一河一策、一湖一策,解决好河湖管理保护的突出问题。2.3.4坚持事
12、权明晰、措施落地。明确属地责任,按照部门联动、综合执法的要求,落实河段责任、部门责任,明晰责任人与责任单位,做到可监测、可监督、可考核。建立健全以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责任体系,明确各级河长职责,强化工作措施,协调各方力量,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第三章水库“一河一策”实施方案3.1设立河长及河长办建立了市、区、镇三级河长制管理体系,分别由市政协副主席、区长、镇长任河长,设立了河长公示牌及投诉电话, 明确了责任人员和水库的整治目标 ; 水库管理所工作人员负责库区日常巡査,巡查员。同时安排专职人员进行清理,配合市区环保等相关部门进行水位的监测,水库水质长年保持在III类以上。3.2制定
13、管理制度为推动“河长制”工作进程,完善“河长制”实施体制,水库拟起草相关制度方案。3.2.1河长会议制度“河长”会议由“河长”主持召开。出席人员:河流所经有关的乡镇村“河长”,乡镇河长制办公室主要负责人等。会议原则上每年三月下旬召开一次,根据工作需要,经区级“总河湖长”或“副总河湖长”同意,可另行召开。会议按程序报请镇级“河长”确定,由河长制办公室筹备。会议主要事项:贯彻落实“河长”会议工作部署;专题研究所辖河湖保护管理和“河长制”工作重点、推进措施;研究部署所辖河湖保护管理专项整治工作;经“河长”同意研究的其他事项。会议议定事项为“河长制”工作重点督办事项,协调调度“河长制”工作进展情况;协
14、调解决“河长制”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协调督导水库保护管理专项整治工作;由河长制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督导,有关责任单位及相关级“河长”承办。3.2.2信息报送制度为进一步强化工作责任,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河库保护管理和“河长制”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根据相关实施方案,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制度。第一条河长制办公室工作建立信息报送制度。遵循以下原则:(一)及时。重要信息早发现、早收集、早报送。紧急或重要信息报送应直呈直报。(二)准确。实事求是,表述、用词、分析、数字务求准确。(三)高效。以第一手情况、第一道研判、第一时间报送作为工作目标,为实施和推进“河长制”掌握情况、科学决策和指导工作提供高效率、高质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长制一河一策 实施方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