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城市生态环境保护规划.doc
《十四五城市生态环境保护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四五城市生态环境保护规划.doc(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十四五城市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第一章开启美丽城市典范建设新征程“十四五”时期是我市实现建设先行示范区第一阶段发展目标的五年,是牢牢抓住重大战略机遇、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迈向新台阶的关键五年。必须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率先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城市典范。第一节“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成就“十三五”时期,城市深入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始终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毫不动摇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完成“十三五”确定的目标任务。“十三五”时期是全市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最好的五年,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和安
2、全感显著增强,为率先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城市典范奠定了坚实基础。第二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面临挑战与机遇尽管“十三五”期间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是对照美丽城市典范建设的目标,对标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热切期盼,全市生态环境改善成效还不稳固,与市民期盼的“美丽城市”仍有差距。随着城市规模继续扩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将逼近上限,生态环境保护的深层次矛盾没有根本改变。生态文明思想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城市经济特区成立周年之
3、际,又赋予城市新的使命,为城市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新机遇。第二章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第一节指导思想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决贯彻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抢抓“双区”建设和城市综合改革试点重大历史机遇,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率先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城市典范奠定坚实基础。第二节主要目标到2025年,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城市典范取得显著进展,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质量保护深度融合的绿色发展路径基本确立,建成“近者悦、远者来”的生态之城。第三章加快绿色发展转型,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
4、加速绿色产业培育发展,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应用,健全绿色金融服务体系,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第一节加速绿色产业培育发展推进产业绿色转型发展。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支持企业开展绿色设计、开发绿色产品、建设绿色工厂、打造绿色供应链,全面推动绿色制造水平提升。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与制造业深度结合,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持续推动服装、家具、印刷等传统行业改造升级,在重点行业推行“一行一策”,全面提升发展质量和环境治理水平。严格实施“双超双有”企业强制清洁生产审核,加快淘汰高消耗、高
5、污染、高环境风险的工艺和设备。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绿色低碳、海洋经济等产业,打造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新引擎。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提升新型显示器、人工智能、智能装备制造三大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竞争力,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围绕新能源汽车、可再生能源、高效储能等生态环保核心业态、关联业态,实施生态环保产业倍增发展计划,培育龙头骨干企业和典型示范企业。着力提高节能、环保、资源循环利用等绿色产业技术装备水平,加大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应用力度。大力推进废物智能处置系统、生态环境立体
6、监测网络、智慧环保监管系统等新型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扩大生态环境基础设施有效投资。培育发展节能和环境服务业,进一步支持生态环境修复、绿色认证、环境物联网等新兴环保服务业发展,推进节能环保产业基地建设,推动先进环保技术及服务应用示范。第二节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应用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强化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完善创新主体动力机制。激发高校、科研院所绿色技术创新活力,推进“产学研金介”深度融合。强化对重点领域绿色技术创新支持,鼓励和支持各类创新主体开展新能源、节水节能、污染减排、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绿色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等领域以应用为导向的研发活动。推动绿色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示范
7、应用。鼓励和支持各类创新主体组建创新载体建设,充分发挥科技创新载体服务企业创新、推动产业升级、促进创新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制定发布绿色低碳技术推广目录,引导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方向。建立和完善绿色低碳技术、产品研发和推广机制,加强财政、税收、金融等对低碳技术应用或低碳项目建设的政策支持,加强技术集成和示范,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第三节健全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完善绿色金融政策。推广绿色金融标准,支持制定绿色金融标准配套制度或者补充性地方绿色金融标准。建立健全绿色投资评估制度,推动金融机构对投资项目主体提供的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报告进行评估,对其环境风险管控能力和投资项目环境效益进行评价。稳步推进环境污
8、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实施绿色保险保费补贴,完善绿色保险增信机制。创新绿色金融服务。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绿色信贷品种,创新绿色供应链、绿色园区、绿色生产、绿色建筑等绿色信贷品种。创新绿色保险产品和服务,开展绿色建筑质量保险、绿色产业产品质量责任保险以及其他绿色保险业务。支持信托金融机构采用多种方式和形式,为绿色企业提供金融服务。鼓励金融租赁机构开展绿色资产、大型成套设备等固定资产融资租赁业务,支持企业绿色运营。支持金融机构开展环境权益抵押和质押融资业务。推动建立绿色综合金融公共服务平台,整合绿色金融相关的投融产品和服务,为绿色企业和行业提供融资便利。第四节探索生态产品价值
9、实现机制探索生态资源价值实现机制。实施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制度,健全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方法体系,扩大GEP核算范围,探索GEP核算应用路径。建立生态产品市场定价、信用、转化和交易体系,探索沙滩资源等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健全自然资源保护管理机制。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开展重要生态空间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清晰界定各类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主体。创新高度城市化地区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等自然资源保护利用新模式,推行耕地分类分级管理,推动农用地复合利用,发展多功能复合的现代都市农业。第五节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创新推动低碳试点示范。开展气候投融资试点,建设城市国家气候投融资促进中心和国家自主贡献项目
10、库。健全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深化碳交易在交通、建筑等领域的协同减排作用,有序扩大市场覆盖范围。研究建立基于“互联网+大数据”、涵盖核证减排量交易机制和绿色积分商业激励机制的“碳普惠”制度,引导小微企业、社区家庭和个人积极践行绿色低碳行为。大力推进区域、社区、园区、企业等各类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试点,鼓励基础较好的城区开展碳达峰试点、碳中和试点和碳汇试点。提升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加大对现有基础实施的维护或改造,提升电力、交通、通讯等关键生命线系统的气候防护能力,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气象风险预警管控和应急联动,建设支撑适应气候变化的信息共享平台。通过保护、恢复和改善土地、海洋等资源管理的方式
11、,提升自然生态系统的气候韧性和生物多样性,增强生态系统固碳功能,提升各类自然资源碳汇水平。 第四章以协同防控为主轴,巩固提升大气质量坚持源头防治、综合施策,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以臭氧防控为重心,以PM2.5协同控制为主线,加快补齐臭氧治理短板,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治理,推动臭氧步入稳定下降通道,PM2.5浓度实现持续降低,使“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成为常态。第一节推动大气污染精准科学防控深入推进臭氧治理。制定加强臭氧控制持续改善空气质量行动计划,统筹考虑臭氧污染区域传输规律和季节性特征,加强重点区域、重点时段、重点领域、重点行业治理,强化分区分时分类差异化精细化协同管控。优化污染天气应对机
12、制。加强环境空气质量预测预报能力建设,提高臭氧和PM2.5预报准确率。建立大气环境质量监测与污染源监控联动机制,实现污染成因快速识别及污染源精准管控。健全污染天气预警应急启动、响应和解除机制,逐步明确污染天气重点行业应急减排的实施范围。完善污染天气区域联合预警机制,探索开展污染天气重点污染源区域联合管治,强化监督定点帮扶,推动应急措施落实落细。提升大气污染科学治理能力。完善现代化环境监测体系,建立“空天地”一体化大气观测网,加快重点污染源监测体系建设。推进区域和城市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与更新工作常态化,建立重点污染源动态排放清单。开展臭氧形成机理研究和源解析,推进臭氧和PM2.5协同治理科技
13、攻关。开展重点任务、重点项目实施情况和污染防治成效跟踪评估,动态调整优化大气污染防治方案。第二节加强工业污染源治理深入推进重点行业VOCs治理。严格控制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污染排放,严格限制新、改、扩建生产和使用高挥发性有机物原辅材料的项目。强化工业VOCs治理,大力推进工业涂装、包装印刷等重点行业源头减排,推动园区建设集中涂装中心等VOCs集中高效处理设施。推进重点企业/园区VOCs排放在线监测建设,落实“源头-过程-末端-运维”全过程管控,强化企业治污指导帮扶和执法监督。优化涉VOCs工业行业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程序,完善VOCs总量控制制度及排放清单动态更新机制。强化电厂和工业锅
14、炉排放治理。持续推动天然气锅炉实施低氮燃烧改造。严密监控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进一步提升电厂污染治理水平。探索建立锅炉、电厂污染物排放地方标准体系。第三节深化移动源污染防控深化机动车污染防控。调整车辆排放结构,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结合促进汽车消费政策鼓励老旧车置换为清洁能源车辆。推动城区物流电动化,加大“绿色物流区”执法力度。根据国家标准颁布情况,实施最严格的机动车排放标准。加大在用车排放监管力度,建立基本覆盖全市的尾气排放遥感监测和黑烟智能监控网络,推动非现场执法。加强油气排放监管,全市加油站实现油气回收在线监控。加强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治理。提升非道路移动新机械准入条件,全面实施非道路移动机械
15、国四排放标准。开展柴油非道路移动机械尾气排放整治工作,强化非道路移动机械申报登记监管和尾气监测处罚机制建设。推进船舶污染防治。继续推进绿色港口建设,强制靠港船舶使用岸电或转用低硫燃油。加强船用油品质量监管,内河及江海直达船舶应全部使用符合新修订的船用燃料油国家标准要求的燃油,严禁使用超标燃油。推动新增港作船使用天然气或电力等清洁能源,探索开展柴油客轮、港作船、公务船舶等船舶LNG改造,加快推动城市海上国际LNG加注中心建设。第四节强化面源污染防控持续强化扬尘污染治理。全面落实工地扬尘“7个100%工治理措施,建设用地面积大于5000平方米的建筑工地、混凝土搅拌站、砂石建材堆场安装TSP在线监测
16、装置和视频监控系统。提高城市道路保洁标准和机扫比例,采用高压冲洗与机扫联合作业,提高道路冲洗、洒水、清扫频次。扩大城市道路扬尘动态保洁范围,逐步推广至非主干道。持续开展裸露土地治理,实现具规模的裸地“清零”。加强生活及其他面源污染控制。强化餐饮源污染排放监管,大中型餐饮项目安装油烟在线自动监控设施,督促餐饮单位每季度对油烟净化设施进行维护保养,加强餐饮服务场所检测与督查。全面禁止露天生物质燃烧,纳入网格管理,开展露天焚烧巡查。第五章强化水生态修复,持续提升水环境质量以水生态环境改善为核心,统筹水资源利用、水生态保护和水环境治理,污染减排与生态扩容两手发力,持续巩固提升水污染防治管理成效,大力推
17、动水生态修复,推进“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努力实现“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第一节加强水资源供给保障严格饮用水水源保护。加强城市境外引水工程水质监控,推动视频监控数据共享,建立供水网络上下游水质数据互联互通机制。加强水质监测能力建设,增加水库采样点与监测频次。持续开展饮用水源地环境状况评估,稳步推进饮用水源水质保障工程和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面源治理。开展城市饮用水源水质环境基准研究,推动水库水质全面摸底调查。建立饮用水源地突发污染事故预报预警机制,完善饮用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体系建设,组织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增强水源地风险应急响应及处置能力。加强水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健全节水政策法规和指
18、标标准体系,强化用水总量和强度控制,完善规划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及节水评价制度,建立城市节水管理长效机制。加强供水管网漏损管控,强化城市居民、工业、公共机构、高耗水服务业等各领域节水管理,提高行业用水效率。深入开展节水载体创建,推动城区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加大力度实施非常规水资源利用工程,推进再生水、雨水用于工业园区、城市绿化和清洗杂用、生态环境补水,实现“优质优用、低质低用”。第二节深化水环境综合治理施行最严格的污染源监管。建设一批示范工业园区,鼓励园区建设废水集中处理设施。实施餐饮食街、汽修洗车、农贸市场、垃圾转运站等涉水污染源整治,强化排水许可管理与日常巡查排查,实现源头污染削减与长效治
19、理管理。开展入河(海)排污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全面摸清入河(海)排污口底数,实施规范化管理,形成权责清晰、监控到位、管理规范的入河(海)排污口监管体系。构建全收集全处理治污体系。构建“源头减排-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的系统治污体系,全面完善排水系统建设,实现污水全量收集、全面达标处理。调查雨污分流管网覆盖盲区,持续推进管网修复与改造,实现管网健康运行。开展全市箱涵高水位运行普查,重点对雨天溢流风险区开展截污/初雨箱涵系统低水位运行专项工作,系统开展精准截污与调度工程,推动污染雨水全过程治理。全面评估各支流流域雨污分流工程质量,取消支流汊流“总口”,实现清污分离全覆盖。推进“一厂一策”系统化整治,
20、精准开展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工程,解决污水处理能力片区不均衡问题。持续深化河流综合治理。深化创新河长制湖长制,强化河湖监管,推进“智慧流域”建设,健全部门协同、全民参与工作机制,实施河湖全流域、全要素、全联动管理。强化重点河流水质目标管理与跨界断面监测预警。科学优化河湖监测指标,结合城市污染特征,开展优先控制污染物监测。加强入河污染精准溯源治理,完善水质数据分析应用能力,提升水质数据的智慧管理与分析应用水平,增强综合评估、精准预测、污染溯源、靶向追踪能力。第三节大力推动水生态修复加强水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估。建立水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开展河湖水生态健康调查评估,摸清主要河湖生态健康本底。强化河湖生态流量
21、保障。探索建立以水质改善为基础、统筹开发建设需求的水生态流量保障机制。对城市河流域和主要入海河流因地制宜实施生态补水,结合利用人工或天然湿地提升水质净化厂出水,提高补水质量。推进河湖水生态环境修复。依托“生态廊道”建设,恢复河湖岸线自然状态,系统打造水生态廊道。研究构建城市建成区河流、南方典型雨源型河流、入海口感潮河段水生态修复标准技术体系。因地制宜恢复水生植被,探索恢复土著鱼类和水生植物,打造“有河有水、有草有鱼、人水和谐”的生态型河流。持续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实现单个项目达标向片区达标的转变,全力打造大、中、小海绵城市生态格局。第六章推进陆海统筹治理,加快建设美丽海湾以保护与建设“美丽海湾”
22、为统领,坚持陆海统筹、系统治理,严守海洋生物生态休养生息底线,持续改善近岸海域生态环境质量,防范和降低海洋生态环境风险,打造“碧海银滩”的亲海人居环境,助力建设具有国际吸引力、竞争力、影响力的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第一节坚持陆海统筹污染治理加强陆源入海污染控制。开展海洋环境污染基线等基础调查,评估“四湾一口”环境本底及污染状况。贯通陆海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推进海岸带精细化规划管理,严格落实涉海项目环境准入标准。以海洋环境容量为约束,实施“西削东控”的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持续削减珠江口、城市湾入海污染物排放总量,推动西部海域水质改善。构建入海排口分类管理制度,开展入海排口定期巡查和溯源整治。建立
23、健全陆海联动监测体系,实现海洋生态环境“一张图”精细化、信息化管理。加强海洋生态环境风险防控。开展海洋生态资源调查监测、海洋生态灾害预警监测。编制城市赤潮灾害应急处置方案,提升赤潮灾害应急处置能力。推动压舱水外来入侵物种防范治理。开展涉海风险源排查,建立涉海风险源清单和管理台账,完善海洋生态灾害应急预案和应急响应体系建设,提升重点海域海洋环境突发事故监测识别、响应及应急处置能力。实施海洋气象灾害监测及风险预警能力提升工程,增强海洋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第二节加强海洋生态保护修复严格海洋生态保护监管。落实海洋生态空间和开发利用空间管控要求,严守海洋生态保护红线。实施最严格的围填海管控,除国家重大战略
24、项目外,禁止新增围填海项目。合理规划利用岸线资源,严格落实自然岸线保有率管控目标,以分类分段功能管控为抓手推进精细化管理,推进合作区协调港-城-园发展关系,以海湾为重点打造海岸带保护与利用综合示范区。加强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开展海洋生态本底调查,建立健全海洋生物生态系统监测评估网络体系。加大海岛珍稀动植物资源及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推动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在重点海域实施生物资源增殖放流计划,恢复海洋渔业资源。推进海洋生态系统修复。持续推进红树林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开展保育修复工程。开展树林保护区内物种和资源普查与监测。加强珊瑚礁生态系统保育,推进多类型、多层级、多功能的滨海湿地公园建设。开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四 城市 生态环境 保护 规划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