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桥实施性工程建设施工组织设计.docx
《某大桥实施性工程建设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大桥实施性工程建设施工组织设计.docx(7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苏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打柴坡中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省道209(花红)至省道307(三甲)段过境公路打柴坡中桥施工组织设计编制: 审核: 审批: 苏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省道209(花红)至省道307(三甲)段过境公路项目经理部2016年 月 日目 录一、编制依据41.1、编制依据41.2、编制原则4二、编制范围4三、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数量43.1、工程简介43.2、工程地质53.3、气候53.4、主要工程数量,见表15四、施工组织方案64.1、施工组织机构及施工队伍分布64.2、大临工程的分布及总体施工安排94.3、施工用电154.4、施工用水154.5、施工测量及试验154.6、内业资料154
2、.7、施工程序16五、桥梁下部施工方法、关键技术、工艺要点、工艺要求185.1、挖孔桩施工工艺和方法185.2、桥台的施工工艺和方法28六、T梁施工方法376.1、施工准备376.2、预制场的设置386.3、施工工艺流程406.4、施工工艺要点41七、T梁架设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497.1、施工方案497.2、施工方法507.3、支座安装517.4、吊装注意事项537.5、安全53八、附属工程的施工56九、总工期及分年、季度的形象进度579.1、总工期57十、主要材料、工程设备的使用计划和供应方案、保供措施5710.1、主要材料使用计划5710.2、工程设备使用计划5710.3、主要试验检测仪器
3、5810.4、主要材料、工程设备的供应方案、保供措施59十一、创优规划和质量保证措施6011.1、质量及创优目标6111.2、创优规划6111.3、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61十二、安全保证措施6412.1、安全目标6412.2、安全保证体系6412.3、安全管理组织机构6612.4、安全教育培训制度6712.5、安全保证措施67十三、工期保证措施6912.1、工期保证方案6913.2、工期保证措施7013.3、雨季施工措施7513.4、夜间施工措施75十四、突发事件应急预案76 打柴坡中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一、编制依据1.1、编制依据1.1.1、国家、交通部和当地政府的有关政策、法规和条例、规定。
4、1.1.2、国家和交通部现行设计规范、施工规范、验收标准。1.1.3、招标文件、施工合同。1.1.4、省道209(花红)至省道307(三甲)过境公路打柴坡中桥施工设计图。1.1.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_TF50-2011)1.1.6、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 F90-2015)1.1.7、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 D60-2004)。1.1.8、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 D62-2004)。1.2、编制原则1.2.1、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围绕重点项目周密部署,合理安排施工顺序。1.2.2、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安全保证措施,确保施工进度和施工安全
5、。1.2.3、合理配置生产要素,优化施工平面布置,减少工程消耗,降低生产成本。二、编制范围花红至三甲过境公路K10+354.397, 130米 打柴坡中桥。三、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数量3.1、工程简介打柴坡中桥中心桩号为K10+354.397,起点桩号为K10+333.397,终点桩号为K10+375.397,全长42米。上部结构为130米简直预应力混凝土T梁:下部结构桥台采用U型重力式台,桥台基础采用承台桩基础。本桥平面位于直线段上,纵坡-0.6%,桥面横坡为双向2%。本桥公路交通极不方便,从307省道岩山上进入乡村路到干坝村附近,再以荷花村至三甲乡的乡村路往三甲方向为主要运输道路,施工需修建
6、便道至施工现场。施工用电需搭设临时电力线。3.2、工程地质打柴坡中桥沿一山坡右侧前行,横跨铁路隧道,桥轴地形标高1326.31334.0m相对高差约7.7米桥位地形平缓,桥区为耕地。3.3、气候沿线经过地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无严冬,夏无酷暑,阴雨天较多,四季不甚分明,具有温和湿润的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11C15,年平均降雨量1300mm。有干旱、冰雹、绵雨雪凝等自然气象不利于工程施工。3.4、主要工程数量,见表1表1 主要工程数量 工程材料 项目 单 位合 计混凝土C50m3304.00 C400.00 C301068.10 C2594.40 C200.00 C50聚丙烯纤维砼67.20
7、 C25片石混凝土m3沥青混凝土m357.00 s15.2钢绞线Kg9569.80 D10冷轧带肋钢筋网Kg0.00 HRB40028Kg52109.10 2534607.40 220.00 201945.90 1611093.80 1242782.90 小 计142539.10 HPB30025Kg0.00 1020265.90 81779.30 小 计21068.40 钢板Q235Kg1483.20 锚具OVM15-11套26.00 OVM15-1028.00 OVM15-90.00 OVM15-80.00 支座GJZ F430040065滑板支座个0.00 GJZ 350x450X84橡
8、胶支座18.00 D12cmPVC泄水管套聚丙烯纤维Kg波纹管内97mmm796.10 内80mm0.00 内70mm90X250.00 钢管573Kg9690.90 D40伸缩缝m40.00 防水剂碎石土回填压实m3M7.5浆砌片石m30.00 基坑开挖挖土(干处)m3挖石(干处)m3四、施工组织方案4.1、施工组织机构及施工队伍分布4.1.1、施工组织机构组织机构网络图项目经理: 张育杰道路出纳峰总帐仓保采购采购现场计量试验测量结构内勤财务部:周军 物资部:胡明月 机务部:汪真彬 计量合约部:管瑞 工程部:冯浩 办公室: 黄文礼质量负责人:谢艾红项目总工:曹锦霞外勤兵平7苏辰建设集团有限公
9、司 打柴坡中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图1 施工组织机构图4.1.2、施工队伍的分布施工队驻地设在打柴坡中桥, 设钢筋工班,木工班,砼工班,装吊班、钻(挖)孔工班。办公、生活房屋均租用民房。工地设钢筋加工棚、预制场、混凝土搅拌站。打柴坡中桥按下表配置各种施工管理人员及技术工人,在工程施工高峰期,调入劳务工。见下表2:表2 施工队伍分布表序号人员工种施工队备注1管理人员其中技术人员532装吊工83砼 工254砌筑工105钢筋工206电焊工87模板工208架子工159司机工510修理工211电 工112钻孔工15合 计1374.1.3、劳动力组织计划年、季度劳动力使用计划表序号人员工种2016年2017
10、年三四季度一四季度1管理人员55其中技术人员332装吊工003砼 工0124砌筑工005钢筋工046电焊工127木 工008架子工009司机工0210修理工2211电 工1112钻井工15013合 计24284.2、大临工程的分布及总体施工安排4.2.1大临工程的分布临时设施本着尽量利用既有设施,节约投资,节约用地,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便于施工,永临结合的原则进行。4.2.1.1施工便道为运输施工物资、土石方调配等施工的需要,本桥梁工程计划在桥梁的左侧新建汽车运输便道0.1 Km。施工便道技术标准:路基宽4米,路面采用宽3.5米、厚0.2米的级配碎石,挖方地段及填方边坡设土侧沟排水,侧沟宽0.
11、4米。施工便道于2016年10月2日开始施工4.2.1.2、临时工棚设在0#台附近的路基上,为新建工棚。4.2.1.3、临时通信设施为满足施工管理信息的传递要求,项目经理部、施工队驻地均备移动电话以保证联络畅通。4.2.1.4、打柴坡中桥施工场地规划平面布置图784.2.2、总体施工安排本工程根据总体计划安排务必于2018年1月1日,完成通车,结合我单位承建过的类似项目工程的施工经验,及我部施工现场至合同签订以来的实际准备工作的落实情况,在确保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通过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合理的管理方法,尽可能保证工期满总体施工工期计划,确保其按期竣工通车运营。我公司拟定如下施工计划进行项目运作
12、,具体计划如下:30米T梁安装完毕时间为2017年5月18日前务必完成,我项目部根据工程量实际情况及施工队的现场人力及资源配置状况,围绕总体施工计划的硬性要求,作如下工期计划:项目进度达到该效果截止时间务必为2018年1月1日前;确定项目竣工目标总工期为475日历天(非正常工作日除外)。 4.2.3、总进度控制计划 工程目前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全部完成,现场相关作业已具备施工条件,我项目部围绕工程总体工期计划及时拉开各项作业的战斗序幕,按照475d工期目标展开施工,确保总体工期计划按时完成;计划工程开工日期暂时拟定为 2016年9月10日,计划30米T梁安装就位完毕日期为2017年5月18日前,项
13、目主体竣工日期为 2018年1月1日。 各主要工程项目开工、完成时间具体安排如下: 主要部位 开工时间 结束时间 天数 挖孔2016年9月10日2017年1月26日136 承台台身台帽2017年2月10日2017年5月15日95 T梁2017年5月11日2017年5月18日7 桥面铺装2017年11月10日2017年12月20日40详见下图:打柴坡中桥施工进度横道图4.3、施工用电打柴坡中桥工程施工用电安排计划,从打柴坡村庄的变压器架线通往打柴坡中桥,同时安装一台500kw发电机备用,采用三相五线制接线。按照用电安全规程设置漏电、断电、短路保护装置,其中大型用电设备包括架桥机,砼输送泵。每个用
14、电设备均实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的安全用电制度。4.4、施工用水本工程用水较为困难,用洒水车接水送至工地,为保证施工用水的需要,本工程建容量为50m3集水池1个,作为施工及养护砼试块用水,水质抽样检验必须符合使用要求。4.5、施工测量及试验项目部及施工队派出测量人员进行导线桩、水准点的布设与复核,并进行各墩台、钻孔桩的中心的测量放样工作,打出护桩,方便今后的施工。打柴坡中桥和本标段其他工程的试验由专业的实验室检测,项目部设立专人负责配合试验室工作,对进场的材料、水质等委托送样工作。施工中对各种材料及试件进行抽检取样送试验室进行试验。同时按比例随机抽取样品到指定质检机构进行测试。4.6、内业资料
15、内业资料管理标准规范,竣工资料编制及时。图文(含照片录像)齐全、规范,数据记录真实可靠。技术资料全面详实,能够正确反映施工全过程并和施工同步,满足竣工验交的要求。加强工程质量管理资料的管理,质量保证文件和记录由技术负责人负责填写整理,工程结束时分内容编辑并装订成册。工程质量保证文件和记录汇编成册,竣工时随竣工文件移交业主,同时保留一份完整的文件记录,并按规定存入企业挡案。4.7、施工程序4.7.1、征地拆迁已完成征地拆迁工作。4.7.2、场地清理施工队伍进场后已经对施工场地进行“三通一平”的工作,把场地进行清理,满足施工的要求。4.7.3、测量放线设计交桩后,已经进行导线桩的复核及各中桩的放样
16、,并且已经重新布设导线桩以及水准点。4.7.4、现场核对项目部已经组织人员已经对图纸进行审核,并进行施工现场核对,设计合理,无变更。4.7.5、开工报告项目部已做好施工准备并上报,已满足的条件如下:测量放线复核准确无误,桩橛齐全。已按规定完成了施工图现场核对。已完成征地、拆迁,施工场地清理、平整、硬化达到规定要求。进场人员、材料满足施工需要。已明确本单位工程的现场技术负责人。施工机具设备已按投标承诺进场,满足施工需要,并已安装调试就绪。已完成了进场材料进行材料检验、水质化验、配合比选定等必要的试验工作。其它已做了准备工作。4.7.6、工程实施在开工报告批复后,开始工程的施工,施工顺序为:挖孔桩
17、的施工桥台的施工台身、预制梁预制的施工预制梁吊安的施工附属工程的施工。4.7.7、施工自检在每项工序部位开始和完成时,安排专人进行自检工作。4.7.8、报检签证在自检合格后,上报通知监理单位安排监理人员进行检查工作,合格后签证,进行下道工序。4.7.9、试验检测打柴坡中桥和本标段其他工程的试验由专业的实验室同一检测,项目部设立专人负责配合试验室工作,对进场的材料、水质等委托送样工作。施工中对各种材料及试件进行抽检取样送试验室进行试验。同时按比例随机抽取样品到指定质检机构进行测试。4.7.10、质量评定对工程各部位各工序完成时进行自检质量评定,单位工程完工要求监理单位及建设单位进行质量的评定。4
18、.7.11、工程验收本工程归入本标段总的竣工验收。按环保要求做好现场清理工作,工程达到交付使用条件后,向建设单位提报验收报告,并配合建设单位的验收工作。4.7.12、土地复耕工程完工后,撤离时要保持施工场地的干净整洁,不留垃圾和杂物。取弃土场、各种临时用地按照环保、水保要求进行处理,保证土地的再次耕作利用。施工中造成土地等环境损坏的,在撤离前修复完毕,无法修复的做好赔偿工作。4.7.13、工程保修工程完工后,在竣工验收后两年内需进行保修工作,如质量回访等。五、桥梁下部施工方法、关键技术、工艺要点、工艺要求5.1、挖孔桩施工工艺和方法本桥共有16根桩基直径1.50m,设计均为嵌岩桩。桥址处地质情
19、况溶洞较发育,桩基深浅不一,设计最短的桩基12m,最长的桩基21.5m。5.1.1、桩基础施工方案的选定我施工单位经过进场以后踏勘,并仔细研究本桥的地质勘察资料后,发现该桥桩基施工处地下水位不大,施工场地狭小。针对本桥址现场实际地质情况,结合我公司已有的较成熟的挖孔桩及机械成孔的成功施工经验,本桥人工挖孔成孔工艺拟采用水磨钻成孔为辅配合人工挖掘为主成孔的施工方法。5.1.2、孔内降水处理方案 该桥址处地表水水量目前不是太大,孔内施工降水水主要来至基岩风化带中的溶隙裂隙水。挖孔桩施工的水大部分分布于此层中,基岩风化带中的溶隙裂隙水的含水量较小。经计算分析,拟采用全桥分片桩基施作业,群孔抽水降低地
20、下水位,在挖孔桩孔内使用水泵排水来进行挖孔桩施工。施工中如遇影响挖掘作业进行的明水,应及时采取孔内砼桩基强度等级别的混凝土护壁措施,以隔断孔内径流水头。5.1.3、砼由拌和站集中拌合砼输送车运输,砼用串筒灌桩。5.1.4、挖孔桩施工工艺。测设护桩技术交底岗前安全教育全教育整平场地搭设雨棚完善地面排水施工锁口开 挖核对地质抽水、通风灌注钢筋砼护壁清 底绑扎钢筋核对桩径、标高检查签证下钢筋笼吊装漏斗、串筒浇筑桩身砼图三 挖孔桩施工工艺框图5.1.5、挖孔桩施工5.1.5.1、桩位放样用全站仪采用坐标法准确放出桩位,同时放出护桩。各桩统一按图纸所标左、右幅桩基施工前进行复测。5.1.5.2、人工开挖
21、 全桥左、右幅同时开挖,每同排桩基同时间隔相离开挖,防止由于开挖作业面相距太近而相互产生干扰。且应采用间隔开孔作业。本桥挖孔作业拟配备8组作业班组,每桩配备23人进行作业,提升设备采用电动钢绞车提升。5.1.5.3、挖掘的工艺要求a、 挖掘时,不必将孔壁修成光面,要使孔壁稍有凹凸不平,以增加护壁砼与孔内壁土的摩阻力。b、 在挖孔过程中,须经常检查桩孔尺寸和平面位置,孔的中线位置误差不得大于4cm,倾斜度不超过0.5%。截面尺寸须满足设计要求。c、挖孔时如有少量水渗入,要及时支护孔壁,以防止影响挖空作业进行。同时要使用水泵及时将孔内积水排除。d、桩孔挖掘及支撑、浇护壁砼两道工序应连续作业,中途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桥 实施 工程 建设 施工组织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