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故乡》教案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
《第15课《故乡》教案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5课《故乡》教案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故乡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故乡选自部编版教材九上第四单元,是小说单元中的教读课文。小说以“我”回乡的见闻为线索,突出运用对比手法,塑造了闰土和杨二嫂两个鲜明的人物形象,蕴含了丰富而深刻的主题思想。在单元说明中对语文要素的要求是,要学会梳理小说情节,从不同角度分析人物形象,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小说主题。而本单元的配套综合性学习活动是“走进小说天地”。结合故乡的文本特点和教材的编写安排,选出本文教学内容的重点为通过把握人物来体会小说主题。二、学情分析学习起点:1.了解小说的特点与要素。2.拥有一定的阅读小说的生活体验,基本掌握剖析人物形象的技巧。但是对人物塑造、遣词造句的独到与精妙之处仍需引导
2、。3能简单把握小说主题,但较为单一或者浅显。学习提升点:1.能从更多角度分析人物形象,关注小说人物的典型性。2.掌握一定的理解小说主题的方法。三、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1.梳理故乡变化,抓住关键词圈划批注人物的相关描写,重点分析人物变化。质疑对比的必要性,体会作者意图。2.结合时代背景、生活体验,想象人物的生活遭遇,深入探究变化原因。从而把握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中理解人物的阅读方法。3.分析“我”的内心独白,把握“我”对故乡变化的情感态度,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4.小组合作,从环境描写、人物形象与关系、关键句等角度理解小说主题。四、教学过程课前自主预习:梳理情节,完成“故乡” 变化示意图。要求:思考故
3、乡中发生了哪些变化。在示意图中用自己的语言或者原文的词语概括,同时在原文中做好圈划批注。环节一:把握细节,读出人物1.为什么说闰土和杨二嫂是“木偶人”和“圆规”?哪里看出我们之间的“厚障壁”?学生活动: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补充完善对“闰土”“杨二嫂”的圈划批注,分析人物形象,朗读与评析。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不寻常处,重点感受人物心理。如语言描写中,杨二嫂的语气词、闰土的省略号。离开时,闰土要去的“香炉”与“烛台”,“杨二嫂”灰堆里淘碗碟。2.“木偶人”和“圆规”的人物形象非常鲜明了,为什么作者还要在创作中塑造他们过去的形象呢?明确:作者运用对比手法, 是为了引发读者对其变化原因的深入思考,体会他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故乡 第15课故乡教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15 教案 部编版 语文 九年级 上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