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_输出驱动_输入促成_的读写一体化教学行动研究_王洪林.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基于_输出驱动_输入促成_的读写一体化教学行动研究_王洪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_输出驱动_输入促成_的读写一体化教学行动研究_王洪林.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2016 年 1 月 第 1 期 浙 江 外 国 语 学 院 学 报 JOU NAL OF ZHEJIANG INTE NATIONAL STUDIES UNIVE SITY January 2016 No 1 基于 “ 输出驱动 输入促成 ” 的读写 一体化教学行动研究 王洪林 ( 浙江万里学院 外语学院 , 浙江 宁波 315100) 摘 要 : 文章针对当下英语专业 读 写危 机 , 开展基 于 “ 输出驱动 输入促成 ” 的读写一 体 化教学 行 动研 究 。 研 究 分两个 阶 段 : 第一阶段针对学生读写 效率低等问题进行初步行动 干 预 ; 第二阶段 针 对初步行动干预过程中出
2、 现 的问 题 , 修 订 行动 方 案 , 实施基 于 “输出驱 动 输 入促成 ” 的 读 写一体化教学 。 结果发 现 , 基于写作 任务驱动的阅读有助于提高读写 效 率 , 而 基于阅读驱动的写作有 利 于提高写作能力 , 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 学 习动力 。 关键 词 :“ 输出驱动 输入促成 ” ; 读写一体化 ; 行动研 究 中图分类号 : H31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2095 2074( 2016) 01 0031 07 一 、 引言 近年 来 , 教学行动研究 受 到重 视 , 不 少学者赞同教学行动研究有助于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实际问 题 1-2 。 Burns
3、3 不仅对行动研究理论作了详细介 绍 , 还 提供了大量的教学行动研究案 例 , 为一线英 语 教 师开展教学行动研究提供针对性的指 导 。 Arhar et al 4 认 为 , 对于教师来 说 , 行动研究是一种反思 性的教学方 式 。 文秋 芳 1 62 则指 出 : 行动研究的 核 心 是 “ 行 动 ” , 是 “ 有目 的 、 有理 据 、 有监 控 、 有反思 的 行 为 ” 。 尽管学者们对行动研究的定义有所不 同 , 但都赞同教学反思是开展行动研究的重要环 节 。 通过教学研究与教学反 思 , 有学者发现英 语教学应处理好语言输入和输出的关 系 。 Krashen 5 在 探
4、 讨 “ 语言输入假 设 ” 时 , 明确指 出 “ 可理解的语言输 入 ” 有利于语言输 出 。 Swain 6 则认为语言 输出 对 语言输入有促进作 用 。 而 Stephens 7 则意识到输入和输出技能的互促作 用 。 文 秋 芳 8 在 对 Krashen 的 输入假设 和 Swain 的输出假设进行批判性分析的基础 上 , 提 出 “ 输 出驱动假 设 ” , 随后 她 9 进一步 提 出 “ 输出驱 动 输入促成假 设 ” , 明确指出输出既是语言习得的动力又是其目 标 , 而输入 则是完成当 下 产出任务的促成手 段 。 2015 年 , 文秋 芳 10 以 “ 输出驱动假
5、设 ” 提出构 建 “ 产出导 向 法 ” ( production-ori- ented approach, 简 称 POA) 理论体 系 , 并区分 了 “ 产 出 ” 和 “ 输 出 ” 的不同含 义 , “ 产 出” 除了包括以说和 写 为主 的 “ 输 出 ” , 还包括口译和笔 译 , 既强调 产出的过程又强调结 果 。 POA 理论以 “ 学 习中 心 ” “ 学用 一 体 ” 和 “ 全人教 育 ” 为其教学理 念 , 以 “ 输出驱 动 ” “ 输入促 成 ” 和“ 选择性学 习 ” 为其教学假 设 , 而驱 动 、 促 成和评价构成其教学流 程 10 。 总 体而 言 ,
6、POA 教学理 论 提倡工具 性目标及人文性目标的达成和有效学 习的发 生 。 近年来 , 有研究发现 , 写作作为重要的语言输出技能无论是在教学还是在职场都发挥着重要作 收稿日期 : 2015 12 30 基金项目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 ( 15YJC740080) ; 浙江省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项目 ( kg2015332) ; 全国教育信 息技术研究 “ 十二五 ” 规划立项课题 ( 146241644) 作者简介 : 王洪林 ( 1978 ) , 女 , 浙江万里学院外语学院副教授 , 文学硕士 。 32 2016 年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用 , 然而 , 英语写作教
7、学存在一些问题 , 比如学生写作能力较差 、 写作动力不足等 。 有学者甚至提出英 语教学面临读写危机 , 而读写危机的化解途径是恢复读写应有的地位 11 。 笔者认为 , 读写危机的出 现除了写作教学方法不当 ,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 将阅读和写作割裂开来 , 对读写互促效应的认识不 足 , 导致读写教学时间有限 , 且读写教学过分关注技能培养 , 较少关注学生写作意识的培养等问题 。 针对以上问 题 , 笔者开展两轮 行 动研 究 , 旨在解决学生读写中存在的问 题 , 第一轮行动研究进行 初步行动干 预 , 第二轮行 动 研究则针对初步行动干预发现的问 题 , 修订行动方 案 , 尝试通
8、 过 “ 输出 驱 动 输入促 成 ” 开展读写一体化教学行动研 究 , 实 现 “ 以写作带动阅 读 , 以阅读促成写 作 ” 。 二 、 初步行动干预 ( 一 ) 初步行动干预措施 笔者通过课堂观察 , 发现读写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 : 学生缺乏阅读策略 , 过 分重视对课文的微观 理解 , 对课文总体构架的宏观把握较差 ; 过分关注教科书 , 课外阅读量较小 ; 语言表达能力欠佳 。 根据 以上发现的问题 , 笔者进行初步行动干预 。 首先 , 笔者试图解决学生词汇量和阅读量偏小的问题 , 给 学生推荐英语阅读书目 , 如英文人文读物 、 小说 、 散文 、 经典演讲等 , 并推荐相关英语
9、学习网站 ; 其次 , 要求学生用英语写阅读笔记及读后感 ; 最后 , 建议学生对课文中涉及的话题展开讨论 , 并在课堂上进 行口头报告 。 ( 二 ) 初步行动干预效果 根据课堂观察和学生的反馈 , 笔者发现初步行动干预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 但也存 在不少问 题: 首先 , 大多数学生能认真阅读推荐书目和阅读材料 , 浏览相关网页并写阅读笔记 , 但并未因此提高 阅读兴趣 ; 其次 , 不少学生前几周还能坚持阅读教师推荐的材料或者网页 , 到后来却越来越像应付差 事 , 当学生上交作业和教师批改作业成了一种规定性任务 , 教师和学生也就失去了积极性和创造性 ; 再次 , 大多学生反映撰写
10、读书报告枯燥乏味 , 没有成就感 ; 最后 , 课堂上进行的口头报告过多受限于课 文内容 , 既无益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无法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 ( 三 ) 问题与反思 针对上述问 题 , 笔者通过电子问 卷 、 教学反思 日 志 、 学生访谈等方式了解读写教学效率低下的深层原 因。 笔者 从 2013 2014 学年所教授 的 4 个教学 班 120 余名学生中随机抽 取 35 名 学生进行电子问卷调 查 ,调查发 现 : 50%的学生认为读写结合的读书报 告 撰写被 动 、 枯 燥 , 难以激发他们的 阅读兴 趣 ; 60%左 右 的 学生认 为 “ 学生阅 读 、 写 作 教
11、师修 改 反 馈 ” 这一方式效果不明 显 ; 40%的学生表 示 , 针对课文内 容 进 行的讨论和口头报告经常让他们觉得无话可 谈 。 随后笔者随机对参加 问卷调查 的 13 名学 生 ( 9 名女 生 , 4 名男生 ) 进行了非正式访 谈 , 发现学生 基本认可读写结合的方 式 , 但 5 名学生认为写作主题和内容过多 受限于课 文 , 他们无法发 挥 “ 创 意 ” , 因此觉 得 “ 没劲 儿 ” 。 除 了 2 名学生明确表示更喜欢写 作 , 不太喜 欢 在 “ 大庭广众之下表达自己的 想 法 ” , 其 他 11 名学生认为口头报告让他 们有发言的机 会 , 他们也比较喜 欢同
12、学之间的交流互 动 。 但其 中 4 名学生指出口 头 报告与 课文主题相 关 , 有些话题他们并不太感兴 趣, 有时候纯 属 “ 为了汇报而汇 报 ” ; 另 有 7 名学生则表示尽管他们在口头报告 时有 些 “ 露 怯 ” , 有时候感觉 自 己的口语有 点 “ 悲 催 ” , 但有机会在全班同学面前表达自己的 想 法 “ 也是极好 的 ” 。 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反思 , 发现学生对读写结合方式兴趣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 主要原因是学 生的写作以及口头汇报过多受限于课文的内 容 , 阻碍了学生创 造性和想象力的发 挥 , 让他们感觉很被 动 。 为此笔者也开展了文献研 究 , 发 现有学
13、者提出学生自主选材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 极性和学 习 兴 趣 12 。 学生自主选材有助于其实 现 “ 做中 学 ” , 这也是文秋 芳 9 所提倡的 英语教学的目的是教会学 生用英语做事 情 , 她在分 析 “ 输出驱 动 输入促成 假 设 ” 时提出该假设主要挑战的是传 统 “ 课 文中 心” 第 1 期 王洪 林 : 基 于 “ 输出驱动 输入促成 ” 的 读 写一体化教学行 动研 究 33 “ 课文至上 ” 的教学理念 , 强调要从教课文转变为教学生用英语做事 , 而衡量教学成效的标志是学生能 否用所学课文完成产出任务 。 三 、 基于 “ 输出驱动 输入促成 ” 的读写一体化教学行动
14、研究 ( 一 ) 行动研究方案设计 在 2014 2015 学年对所教授的 4 个教学班 118 名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开展第二轮行动研究时 , 笔者调整了行动方案 , 调整以往 “ 阅读 写作 口头报告 ” 的教学模式 , 以写作为输出驱动 , 开展以写 作为目标和动力的阅读活动 。 以专题写作为目标 , 从 以下几个方面探索基于 “ 输出驱动 输入促成 ” 的读写一体化教学 : 首先 , 进行 “ 双主体 ” 读写一体化学习模式探索 ; 其次 , 开展 “ 以专题写作为输出驱 动 ” 的窄式阅读 ; 再次 , 借助 Moodle 平台开展批判性 “ 有声 ” 读写活动 , 学生分享写作任务
15、, 开展互评 、 答辩和质疑来促进互动交流 , 实现教学互促 。 ( 二 ) 行动方案的实施 1. 采用 “ 双主体 ” 读写一体化学习模式 针对初步行动干预出现的问 题 , 笔者在读写任务设计过程中兼顾教师的主导地 位和学生的主体 地位 , 构 建 “ 双主 体 ” 学习模 式 13 。 秦 秀 白 、 蒋静仪 等 14 84 提 出 , “ 阅读能力是分层次 的 ” , 但事实上 写 作 能力也是分层次 的 。 因 此 , 英语读写教学中应根据学习者 的不同层 次 , 设计不同的读写任 务 。 本研 究在设计读写任务 时 , 充分考虑 学 生的认知水平及其个体差 异 , 实现教师设 计 、
16、 学生自主 设计和小 组 设 计 3 种读写任务设计相结 合 。 比 如 , 读写教学 中 , 建议学生在撰写求职信 时 , 结 合个人品牌相关的 介绍和海外推广专题知 识 。 要求学生课前开展品牌推介相关 的阅读活动 , 通过小组成员分工合 作 , 完 成求职信设计以及个人品牌专 题 的资料收 集 、 个人品牌设 计 、 自我推荐和个人品牌推介 方式设计 等 。 课堂进行小组模拟演 示或现场 汇 报 , 除了汇报求职信内容还需要呈现求职信的撰写依据以及 个人 品 牌对求职信撰写的启示 等 。 非汇报小组需要进行现场评价并 提出完善建议 。 课后各小组对求职信进 行 修改并上传 至 Moodl
17、e 平台进行 分 享 , 并撰写学习反思日 志 , 反思整个写作过程并分享收 获 。 结 果 发 现 , 各小组根据自己的不同兴趣选取不同视角进行读写活 动 : 有小组分析个人品牌观念对求职信撰 写的启示以及对今后职业发展 的 影 响 , 有小组结合个人品牌的核心价值和理念探讨求职信应 该呈 现 的核心信 息 ,有小组探讨个人品牌推介与全球化的关系并有针 对性地撰写了应聘跨国公 司的求职 信 , 也有小组探讨文化差异对个人品牌在海外推广的影响以及应聘外企的求职信注意事 项 。 其 间 , 教师发 挥 “ 脚手 架 ” 的作 用 , 充当引导 者 、 组织 者 、 评价 者 、 学习支持 者 、
18、 听 众 、 导 演 , 有时还 客 串“ 演 员 ” 。 从 Moodle 平台中学生的参与 度 、 师生 互 动效果以及学生的反思日志可以看 出 , “ 双主 体 ” 读写一体化学习模式比较受学生欢 迎 , 比以往单纯基于课文主题的读写活动效果更 好 。 2. 开展 “ 以专题写作为输出驱动 ” 的窄式阅读 为解决读写任务单一 、 难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以及难以发挥学生创新思辨能力等问题 , 本轮行动研 究开展 “ 以专题 写作为输出驱动 ” 的窄式阅读 。 窄式阅读是指在阅读的不同阶段 , 大量阅读某一类型 或某一主题的文章 。 关于窄式阅读的优点 , Krashen 15 指出 : 传统的
19、阅读教学大多根据学生的阅读层 次 , 把阅读划分为不同主题 , 在不同主题之间穿梭 , 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及词汇量意义不大 , 相 比之下 , 窄式阅读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 他还强调 , 每个阶段阅读一个作者的不同作品 , 或 者阅读同一主题的文章不仅有利于提高词汇量 , 还可以减少阅读压力 , 增强阅读信心 。 然而根据笔者 的教学观察和初步行动研究 , 发现以课文专题为中心的窄 式阅读虽然可以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 、 增加 词汇量, 但难以调动学生的读写兴趣 , 也不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 针对以上问题 , 笔者一方面尝试开展 “ 以专题写作为输出驱动 ” 的窄式阅读 ,
20、另一方面鼓励学生根 34 2016 年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据自己的阅读兴趣自主 组 建读写学习共同 体 , 开展专 题式阅 读 , 由学习共同体自主决定窄式阅读主 题。 在 Moodle 平台的自主读写专 栏 里 , 学生分享读写感受以及经典文 章 。 比 如 , 有小组撰写了关于 咖啡与茶文化主题相关的美 文 , 分析咖啡及茶文化背后的中西 文化差 异 , 此外还分享了 大量关于咖啡 及茶的文 章 ; 也有小组对商务礼 仪 文化感兴 趣 , 分析商务礼仪的经典案 例 , 并分享了一些 相关文章 乃 至视频材料 。 从学生在本栏目中的论坛互动可以 看 出 , 学生一个学 期平均分享写 作 4
21、 5 次 , 平均分 享 文 本 、 音 频 、视频资 料 8 次 。 可 见 , 基于学生兴趣 的 “ 输出驱 动 ” 窄式阅读有助于提升 学生的学习信 心 , 培养学生的读写兴 趣 。 3. 借助 Moodle 平台开展批判性 “ 有声 ” 读写活动 笔者考虑到当 下 电子时代学生的特 点 , 鼓励学生结合社会热点话 题 , 以说 为 “ 输出驱 动 ” 开 展 “读 写 说 ” 以 及 “ 听 写 说 ” 活 动 , 每周学生分 享 本周内的热点 话 题 , 并表达自己的看 法 。 为 此 , 学生需要收听国内外新 闻 、 阅读 各 大媒体报刊 等 , 根据自己的兴趣寻找热点话 题 ,
22、确定话 题后开展 深 度阅读 , 针对某些热点进行批 判 性反 思 。 随 后 , 将自己的观点录制成音频或者视频 在 Moodle 平台 进 行分 享 ,或在课堂上进行现场汇 报 。 “ 有 声 ” 读 写活动有效融合 听 、 说 、 读 、 写技 能 , 并促进学生进行批 判性反思 , 最后通 过 “ 说 ” 呈现学生的观 点 , 这样有利于说话的学生厘清思 路 , 关注自己 的表 达 , 也有 助 于 倾听的学生学会听意思并理解 内 容 。 关于倾听的作 用 , 玛 希 杰克逊和利 克 杰克 逊 16 指 出 , 通 过 倾听可 以 “达到一个真正领会 彼此谈话的层 次 听者通过提出一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输出 驱动 输入 促成 读写 一体化 教学 行动 研究 王洪林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