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可行性报告资料》10t_h循环流化床锅炉改造提高运行效率.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综合性可行性报告资料》10t_h循环流化床锅炉改造提高运行效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性可行性报告资料》10t_h循环流化床锅炉改造提高运行效率.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章编号:100428774(2007)05232203第一作者:唐凯(1978- ) ,工程师,工程硕士。2001年7月毕业于佳木斯大学机械动力学院,热能工程专业。长期从事锅炉的运用及安装工作。10 t / h循环流化床锅炉改造提高运行效率收稿日期:2007206218唐 凯1,张仰明2(1.哈尔滨铁路局齐齐哈尔房产建筑段,齐齐哈尔161000 ;2.哈尔滨铁路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室,哈尔滨150006)Technical Reform of 10 t/ h CFB Boiler toImprove Energy ConservationTANG Kai1, ZHANG Yang2ming2(
2、1. Harbin Railway Bureau in Qiqihar Construction of the Property , Qiqihar161000 ,China ; 2. Special Equipment Safety Monitoring Room ,Harbin Railway Bureau , Harbin 150006 ,China)摘 要:介绍了循环流化床锅炉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及改进措施。通过技术改造充分发挥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先进功能,确保循环流化床锅炉节能环保的优势。关键词: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改造;运行效率中图分类号:TK227 文献标识码:B0 概述流化燃
3、烧技术的最大特点是燃料在炉内通过物料循环系统循环反复燃烧,使燃料颗粒在炉内滞留时间大大增加直至燃尽,燃烧效率显著提高;还具有燃料适用性广、 负荷调节性能好、 灰渣便于利用等一般常规锅炉所不具备的优点,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特别受到中小型热电厂及工厂企业的青睐。我单位于2004年11月投入运行10 t/ h循环流化床锅炉用于供热采暖,在实际运用中,我们同其它用户一样遇到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就是循环流化床锅炉都不同程度存在着出力不足、 磨损严重及炉内结焦等实际问题,不仅达不到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节能效益,而且给使用单位带来很大困难,也直接影响供热单位的信誉。本文就这些问题的改进,为设计、 制造、
4、 使用单位提供参考。1 实施治理,提高锅炉运行稳定性笔者单位使用的10 t/ h循环流化床锅炉是开封某锅炉厂生产,该锅炉采用高温旋风分离器,炉膛为膜式水冷壁结构,尾部采用湿式除尘装置,采用床下木炭点火,入炉煤粒度013 mm ,设计烟煤发热量3 000 kcal/ kg。投产运行以来,发现在设计和结构上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通过技术改造和设备治理,逐步得以克服和完善,并取得较好的效果。1. 1 采取措施,解决炉内结焦难题解决结焦是延长运行周期的关键。提高供热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离不开锅炉的稳定连续运行。返料器结焦是流化床锅炉经常发生的问题,锅炉一旦出现结焦,轻则降负荷运行
5、,重则停炉清理,少则5至6小时,多则一天。在笔者单位流化床锅炉运行的初期,即从2004年1112月期间返料器结焦高达25次之多,给供热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经过多次的观察、 分析和研究,终于摸清了结焦的原因:一是返料风量不足,造成返料不畅;二是煤中的细粉末过多,在燃烧过程中,大量的细煤未经燃烧进入返料器中,在返料器中二次燃烧,造成高温结渣;三是煤种变化太大,未能及时发现和调整。针对这一状况,通过改造完成投入运行后,再没出现因返料23 工 业 锅 炉 2007年第5期(总第105期)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
6、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器结焦造成停炉的现象,从而保证了锅炉运行的稳定性。我们采取下列措施:(1)加大返料风管的直径,增加返料风量,返料风管由原来 89 mm更换成 133 mm ,同时将原设计150 的返料热风改造成自然冷风,降低了返料器内温度,解决了返料器结渣的根本问题。(2)稳定入炉煤种,改变燃料的颗粒配比,严格按照设计煤种和粒度要求配煤,降低细煤颗粒所占的比例。保持较理想的粒度级配,使炉内有均匀的温度场。1. 2 调整落煤管角度,解决断煤难题运行初期,我们发现该炉多次出现燃煤在落煤管堵塞的现象,造成断煤,严重影响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经过观察发现
7、问题:一是出在落煤管的倾斜角度上,由于角度接近垂直,一旦煤湿,绞龙会在落煤口处堵塞,根据以上情况我们调整了角度,由直角改为斜角;二是在使用的煤中掺入其它往复炉排锅炉使用中一二风室散落的干煤粉,改善煤质不够干燥的问题。经过以上改造,煤的堵塞现象迎刃而解。2 实施改造,提高锅炉运行的可靠性我单位循环流化床锅炉存在的最根本问题是锅炉效率达不到设计值,锅炉最高出力在8. 9 t/ h ,平均出力在8. 5 t/ h左右,达不到其额定值,使锅炉的经济性受到严重影响。由于循环流化床运行工况的复杂性,影响这一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根据实际情况,经过分析和论证,并查找有关资料,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点来解决锅炉的
8、效率问题。2. 1 增加循环灰量,提高旋风分离器分离效率在运行初期,由于缺乏经验,对燃料的粒度要求不甚严格,致使燃料中粗颗粒占有较大比例,细颗粒的份额较小,使锅炉带负荷能力降低。发现问题后我们及时调整入炉燃料的级配,使之达到或接近设计值。调整后炉膛内的温度场趋于更加合理,从而使负荷率大大提高。另一方面,在实际运行中,我们发现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效率不是很高,返料灰量较少。由于采用的是高温旋风分离器,其进口尺寸和内部结构直接影响分离器的运行效率,经仔细检查,发现其进口截面尺寸是330500 mm ,设计值是300450 mm ,进口截面的增大,使烟气流速降低,分离器效率降低,物料循环灰量大大减少,破
9、坏了炉内的物料平衡,炉膛内的纵向温差达120,直接影响锅炉的出力。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采取了一些补救措施:一是增加了旋风分离器内中心筒的高度,在中心筒下方加宽为100 mm的耐热钢板,提高了收尘效率;二是在中心筒内加2块扰流板,增加一个二级分离器,增大循环灰量。2. 2 辅机配置合理,保证循环流化床锅炉出力锅炉辅机选型不合理不仅影响循环流化床锅炉正常运行,而且严重制约了锅炉的出力。我单位循环流化床锅炉辅机就存在这种问题,在最初设计、 安装时,送风机选型较小,一次风量不足,影响流化质量和燃烧,而且由于风量不足,带入稀相区的固体颗粒少,使锅炉带不上负荷。经过我们和制造单位、 设计单位共同会诊,由原设
10、计配置的9 000 m3/ h调换为11 000 m3/ h鼓风机后,问题得以顺利解决,不仅燃烧状态良好,而且达到原设计出力要求 。通过以上改造,锅炉的循环灰明显增加,内部的温度场趋于均匀,锅炉的平均出力达到10 t/ h左右,达到了额定负荷,提高了锅炉的运行可靠性 。3 降低磨损,延长锅炉的使用寿命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磨损问题,一直是困扰流化床锅炉经济运行和进一步发展的关键问题。锅炉的磨损与固体物料浓度、 速度、 颗粒特性和流道几何形状等密切相关,流化床锅炉与常规锅炉相比,其炉内物料浓度要高出几十倍到上百倍,流化床锅炉的磨损要比其它类型锅炉严重得多。从磨损的部位来看,主要是炉膛内密相区水冷壁管和
11、尾部对流受热面的飞灰磨损、 飞灰对燃烧室与旋风分离器浇注料的磨损。针对不同的磨损机理和不同的磨损部位,我们分别采取不同的防磨措施。3. 1 水冷壁管的磨损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密相区水冷壁管的磨损主要是在燃烧室浇注料与水冷壁管的结合处,该部位由于物料内循环下滑和物料飞溅造成了局部磨损。运行初期,由于没有采取任何防磨措施,短时间内就发现此部位附近的水冷壁发生大量磨损,金属减薄为11. 5 mm ,严重影响锅炉的安全运行。为消除这一现象,我们采用耐温、 耐磨性能好的铁铝瓷护瓦将磨损部位保护起来,并在已磨损部位用耐磨焊条进行堆焊,加强了这些部位的耐磨性能,使水冷壁管的磨损得以缓解,延长锅炉使用的寿命。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综合性可行性报告资料 综合性 可行性报告 资料 10 t_h 循环 流化床 锅炉 改造 提高 运行 效率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