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doc





《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为全面推动省级“无废城市”建设工作,统筹提高各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固体废物管理水平,大力提升“源头减量化、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能力,坚决遏制非法转移倾倒,探索建立量化指标体系,系统总结成功经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模式,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一)重大意义。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把禁止“洋垃圾”入境作为生态文明建设标志性举措,持续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固体废物管理工作迈出坚实步伐。我省固体废物产生强度相对较高、利用不充分,非法转移倾倒事件仍呈高发
2、频发态势,既污染环境,又浪费资源,与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求还有较大差距。开展“无废城市”建设是从城市整体层面深化固体废物综合管理改革和推动“无废社会”建设的有力抓手,是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今年年初,由于各地固体废物处置基础设施较为薄弱,与国家“无废城市”建设试点要求差距较大,同时,受人力、物力和资金的限制,按照方案要求如期完成试点任务的可能性较低,并未向国家推荐“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候选城市。按照省政府领导 “正因为基础差,城市意愿低,更应该组织推动,加快补齐短板” 批示要求,结合我省各地实际情况,按照国家“无废城市”建设指标体系和发展要求,统筹推进我省固体废物规范化管
3、理工作,打牢基础,通过开展省级“无废城市”建设,将工作基础好、城市优势明显和政府意愿强烈的城市,推荐参加下一批次“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二)指导思想。坚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以大宗工业固体废物、主要农业废弃物、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危险废物为重点,实现源头大幅减量、充分资源化利用和安全处置,选择典型城市先行先试,稳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为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美丽吉林作出贡献。(三)基本原则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创新驱动。着力解决当前固体废物产生量大、利用不畅、非法转移倾倒、处置设施选址难等突出问题,统筹解决本地实际问题与共性难题,加快制度、机制和模式创新,推动实现重点突破与整体创新,促进形成“
4、无废城市”建设长效机制。坚持因地制宜,注重分类施策。各地根据区域产业结构、发展阶段,重点识别主要固体废物在产生、收集、转移、利用、处置等过程中的薄弱点和关键环节,紧密结合本地实际,明确目标,细化任务,完善措施,精准发力,持续提升城市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坚持系统集成,注重协同联动。围绕“无废城市”建设目标,系统集成固体废物领域相关示范经验做法。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相结合,提升固体废物综合管理水平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衔接,推动实现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绿色化、循环化。坚持理念先行,倡导全民参与。全面增强生态文明意识,将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作为“无废城市”建设重要理念,推动形
5、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强化企业自我约束,杜绝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和公众监督作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四)范围及目标。范围:全省各地全面开展“无废城市”建设。目标:到2021年6月底前,围绕国家“无废城市”建设指标体系(试行),探索建立“无废城市”建设综合管理制度和技术体系,各地在固体废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明显进展,推进大宗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总量趋零增长、主要农业废弃物利用率不断提升、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水平全面提升、危险废物全面安全管控,全面遏制非法转移倾倒固体废物,培育一批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骨干企业。通过建设“无废城市”
6、深化固体废物综合管理改革,总结好的经验做法,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无废城市”建设示范模式,为推动建设“无废社会”和创建国家“无废城市”奠定良好基础。二、主要任务(一)强化顶层设计引领,发挥政府宏观指导作用。2019年12月底前,按照国家“无废城市”建设指标体系(试行),发挥导向引领作用,与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衔接融合。健全固体废物统计制度,统一工业固体废物数据统计范围、口径和方法,完善农业废弃物、建筑垃圾统计方法。优化固体废物管理体制机制,强化部门分工协作。根据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以深化地方机构改革为契机,建立部门责任清单,进一步明确各类固体废物产生、收集、转移、利
7、用、处置等环节的部门职责边界,提升监管能力,形成分工明确、权责明晰、协同增效的综合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制度政策集成创新,增强建设方案系统性。落实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相关改革举措,围绕“无废城市”建设目标,集成目前已开展的有关循环经济、清洁生产、资源化利用、乡村振兴等方面改革和试点示范政策、制度与措施。在继承与创新基础上,各地制定“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和城市建设与管理有机融合,明确改革的任务措施,增强相关领域改革系统性、协同性和配套性。统筹城市发展与固体废物管理,优化产业结构布局。组织开展区域内固体废物利用处置能力调查评估,严格控制新建、扩建固体废物产生量大、区域难以实现有效综合利用和无害
8、化处置的项目。构建工业、农业、生活等领域间资源和能源梯级利用、循环利用体系。积极推动构建产业园区企业内、企业间和区域内的循环经济产业链运行机制。明确规划期内城市基础设施保障能力需求,将生活垃圾、城镇污水污泥、建筑垃圾、废旧轮胎、危险废物、农业废弃物、畜禽养殖粪污、病死畜禽无害化、报废汽车等固体废物分类收集及无害化处置设施纳入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范围,用地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布局要求。(二)实施工业绿色生产,推动大宗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总量趋零增长。全面实施绿色开采,减少矿业固体废物产生和贮存处置量。以煤炭、有色金属、黄金、冶金、化工、非金属矿等行业为重点,按照绿色矿山建设要求,因矿制宜采用充填采
9、矿技术,推动利用矿业固体废物生产建筑材料或治理采空区和塌陷区等。到2021年上半年,各地的大中型矿山严格按照绿色矿山建设要求和标准,全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开展绿色设计和绿色供应链建设,促进固体废物减量和循环利用。大力推行绿色设计,提高产品可拆解性、可回收性,减少有毒有害原辅料使用,培育一批绿色设计示范企业;大力推行绿色供应链管理,发挥大企业及大型零售商带动作用,培育一批固体废物产生量小、循环利用率高的示范企业。以铅酸蓄电池、动力电池、电器电子产品、汽车为重点,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按国家要求开展我省废弃产品逆向回收体系建设。健全标准体系,推动大宗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以尾矿、煤矸石、粉煤灰、
10、冶炼渣、工业副产石膏等大宗工业固体废物为重点,完善综合利用标准体系,分类别制定工业副产品、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等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省市场监管厅、省工信厅负责)推广一批先进适用技术装备,推动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产业规模化、高值化、集约化发展。严格控制增量,逐步解决工业固体废物历史遗留问题。以尾矿渣等为重点,推行高效综合利用技术,全面摸底调查和整治工业固体废物堆存场所,逐步减少历史遗留固体废物贮存处置总量。(三)推行农业绿色生产,促进主要农业废弃物再利用。以规模养殖场为重点,以建立种养循环发展机制为核心,逐步实现畜禽粪污就近就地综合利用。统筹病死畜禽及其产品收集和无害化处理,对处理的产出物进行
11、资源化利用。在肉牛、羊和家禽等养殖场鼓励采用固体粪便堆肥或建立集中处置中心生产有机肥,在生猪和奶牛等养殖场推广快速低排放的固体粪便堆肥技术、粪便垫料回用和水肥一体化施用技术,加强二次污染管控。推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种养循环的多种生态农业技术模式。到2021年上半年,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5%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以收集、利用等环节为重点,坚持因地制宜、农用优先、就地就近原则,推动区域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以秸秆还田、优质粗饲料产品、固化成型燃料、食用菌基料和育秧、育苗基料,生产秸秆板材和墙体材料为主要技术路线,建立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原料化等多途径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市 建设 工作方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