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康养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doc
《十四五康养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四五康养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doc(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十四五康养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康养产业是面向有健康需求的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和患病人群,提供包括康复、疗养、健康管理、运动、休闲、文化、旅游等多种服务的统一整体、综合有机的产业链,涉及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康养产业以宜居、宜养、宜业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基础,核心是对人群健康有价值和吸引力的康养产品,配套基础设施和服务则是康养产业发展的必备要素,覆盖面广、产业链长、潜力巨大。同时,康养产业具有投资大、回报周期长、风险高、招商难度大的特点。按照围绕建设具有影响力的旅游消费中心的战略定位,建设领先的智慧健康生态岛的战略目标,结合实际制定本规划。一
2、、基础环境(一)发展基础省属热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暖热无冬,气候资源多样、生态环境优良。森林覆盖率超过50%,具有独一无二的热带雨林资源,温泉泉质多样、水量丰富、开发潜力巨大,中药资源丰富多样,素有“天然药地”之称,海滨、气候、温泉、森林、中药等自然资源组合良好,具备发展资源引领型康养产业的巨大潜力和优势。以第三产业为支柱的产业结构相对稳定,旅游业、健康产业等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二)优势1.生态气候宜居全年具备得天独厚的避寒气候优势。省森林覆盖率高达50%,热带雨林面积近1000万亩,主要森林景区的空气负离子浓度在420011630个/cm3之间,均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清新空气1000
3、1500个/cm3标准,对人体健康极为有利。全省空气质量总体优良,优级天数比例99.3%。地表水质总体优良率为90.1%。近岸海域水质为优,绝大部分近岸海域处于清洁状态,一、二类海水占97.7%。2.自然资源宜养省气候资源多样,热量充足、日照时间长。海岸景观带长达1500公里,沙岸约占50-60%,沙滩宽数百米至1000米不等,向海面坡度较缓,多数为优质沙滩。已探明温泉25处,其中医疗热矿泉6处,国家级森林公园9个,药用植物2462种,省内依托温泉、森林、海滨气候自然资源开发的A级景区53处,另有多处潜力大待开发的温泉、森林等资源。自然资源种类多样、数量丰富,品质优良,整体组合较好,可以满足不
4、同人群在康复、保健、治疗、疗养等方面的健康需求,奠定了发展资源引领型康养产业的根基。3.政策支持强大省贸易试验区、旅游消费中心等顶级配置为增添了强劲动力,也为康养产业发展迎来新机遇。随着省“多规合一”的实施、政策的落地、健康产业发展规划的发布和实施,康养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逐步完善。4.产业基础良好十大重点产业发展迅速,年内实现增加值1500亿元,同比增长5.5%。2020年,全省接待国内外游客7500万人次,同比增长11.8%,实现旅游总收入950亿元,同比增长15%。“吃、住、行、游、购、娱”配套齐全的度假旅游接待设施与服务体系已基本建成,一批特色医疗机构相继入驻,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市
5、中医院等正在发挥医疗健康产业集聚效应,成为引领省康养产业发展的引擎。海、陆、空交通体系、公共服务设施正在逐步完善,服务人员数量不断增加,为康养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三)制约因素总体上属于欠发达地区,经济实力不强;对外开放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起点低、基础差,服务机构数量少、规模小,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存在明显短板;医疗、卫生、康复、护理、中医等专业背景的人才培养、引进和储备不足;未建立康养行业协会,缺乏统一规范的康养产品开发的行业标准和认证体系;康养资源开发基础呈现东西部不平衡态势,中西部地区康养产业发展的基础相对薄弱;自然资源的康养功能尚未得到充分有效地挖掘和利用,康养产品开发
6、碎片化,康养项目特色不突出;岛内重大交通设施发展滞后,区域间交通衔接较差,快速通达周边地区的出岛通道亟待完善;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餐饮、酒店等服务水准不高,精细化管理水平有待提升。(四)发展机遇在推动成为新标杆,形成更高层次开放新格局,探索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建设以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自贸试验区,将为康养产业发展迎来重大机遇。入境旅游免签政策助推海外市场拓展。国内外人群康养需求规模持续扩大。国内有70%的亚健康人群,15%的患病人群,1.58亿65岁以上老年人,老龄化、慢性病、亚健康人群规模在持续扩大。随着经济消费能力和水平日益提高,人群对
7、健康更加重视,康养需求正在释放。省中医药康养产品对俄罗斯等境外游客的吸引力日益增强。国外康养产业发展经验可供参考和借鉴。发达国家在康养产业发展保障体系建设、产品和项目开发、专业团队培养及行业标准建立等多个方面有成功之处。德国温泉疗养地建设、气候地形疗法、医保支付衔接、温泉康养小镇建设等做法可参考,日本的温泉疗养师培养、森林康养制度可借鉴,为省康养产业发展提供了一定思路。二、发展思路(一)发展定位围绕打造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战略定位,建设世界领先的智慧健康生态岛的战略目标,积极培育康养产业新热点,下大力气提升服务质量和国际化水平。按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的总体布局,将康养产业打造成为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
8、部分,重点打造康养服务业,将建设成为业态丰富、品牌集聚、环境舒适、特色鲜明的康养中心、国际康养目的地。(二)指导思想紧紧围绕贸易区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旅游消费中心的战略定位,加快培育发展特色康养旅游新业态。在省“多规合一”总体框架下,按照区域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依托独特的气候、生态优势和温泉、森林以及中药、高负氧离子空气等特色资源,面向国内外市场提供高品质健康疗养、慢性病疗养、职业病疗养、运动康复、老年病疗养等健康产品和服务,为建成世界领先的智慧健康生态岛奠定坚实基础,打造健康产业的支柱。(三)发展原则坚持资源引领,可持续发展。以服务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作为康养产业发展的出发点,按照绿色
9、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科学合理有序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严守生态保护红线,节约自然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并举,依靠优质丰富的自然资源大力发展康养产业,促进全民健康。坚持政府引导,市场驱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依靠市场机制激发社会活力,积极培育壮大多元市场主体,促进社会资本投资康养产业发展。同时,强化政府在制度建设、规划引领、政策制定和市场监管等方面的职责,优化营商环境,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有效发挥对产业发展的引导作用。坚持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推进医药卫生、体育、旅游等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有效释放健康资源活力。紧密围绕康养产业特点,积极探索符合产业发展需
10、求的政策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业态创新、模式创新和标准创新。坚持因地制宜,集群发展。充分依托区域优质资源,科学谋划布局,推动特色优势领域加快发展和集聚发展,不断形成和彰显区域康养产业发展的特色与亮点。通过骨干企业、重点工程的示范引领,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形成功能完备、特色鲜明的康养产业集群,实现地区间差异定位、组团发展。坚持业态融合,开放共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科学、生物工程技术与康养领域的深度融合,以技术融合带动产品融合、市场融合,进一步促进康养产业与旅游、体育、休闲、互联网的融合发展。对标国际领先的康养产业集群,吸引全球高端要素集聚,提升国际国内健康消费吸引力,构建开放共
11、赢的产业业态。(四)发展目标1.总体目标自然资源康养功效和潜力得到有效挖掘和科学利用,健康养生、康复疗养、医疗保健、旅游观光、现代农业等产业实现融合发展,康养产业成为省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大康养主题片区,气候康养、中医药康养、温泉康养、森林康养和康养旅游五大重点领域取得突破,完成康养小镇建设、精品康养旅游线路开发、重点企业及协会培育、康养品牌打造、行业标准制定五项任务,实施康养机构引育、气候康养中心建设、康养小镇建设、温泉森林升级改造、学科和人才建设五大工程。到2025年,建立起体系健全、结构合理、康养主题突出的产业体系,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康养目的地,初步建成康养中心雏形和全球重要的康
12、养旅游目的地。打造20个左右特色康养小镇,开发完成至少3条康养旅游精品路线,培育至少5家龙头康养企业,建立至少3个气候康养中心,建成15家全国森林康养基地。2.阶段目标-到2021年,康养产业保障及服务体系初步建立,有利于康养产业发展的营商环境初步形成,康养产业配套要素更加健全;气候康养、中医药康养、温泉康养、森林康养、康养旅游五大重点领域树立知名康养品牌,重点工程项目有序推进,多元化的康养产品和服务显著增加,康养产业增加值持续增加,康养服务业成为省的重点产业之一。-到2025年,康养产品和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有潜力的康养资源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专业从业人员基本满足康养产业发展需求;知名康养企业
13、数量持续增加;国内外知名康养品牌树立;重点工程全面覆盖。康养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升,成为全国首屈一指的康养旅游目的地、康养中心雏形和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康养胜地。三、产业布局根据“多规合一”总体框架和省内各类自然资源的分布,综合考虑产业发展基础和配套要素的配置状况,在健康产业“一核两极三区”格局下,构建大片区康养产业发展格局,即东部医疗康养高地、北部中心的运动康养文化区、南部中医药养生旅游区、中部森林医药康养区和西部以儋州为中心的生态康养生活区。(一)东部医疗康养高地借助医疗旅游先行区的差异化发展和高端要素集聚优势,建设国际医疗康养中心和康养专业人才聚集区,发展国际领先的生物医药产业,走高端
14、康养项目开发之路,与周边区域对接,医疗和康复服务优势辐射周边区域、全省至全国;依托温泉和中药优势,打造中药特色疗养目的地。重点面向国内外亚健康和愈后康复期的人群,建设集医疗、康复、休闲、旅游于一体的医疗康养高地,将先行区打造成为全球领先的康养中心、康养人才聚集区和世界一流的康养服务区,带动全省康养产业高水平发展。(二)北部运动康养文化区依托相对完善的交通、旅游服务设施、医疗机构、药企、健康数据地等产业基础,深挖生态特色、医药研发、海滨气候以及体育产业发展优势,加快医药制造业发展,开发集运动医学、职业康复、慢性病康复、温泉疗养、中医理疗、文化、休闲、旅游于一体的滨海康养项目和服务,主要面向健康人
15、群和亚健康人群,着重为城市年轻人打造运动休闲康养文化区,打造北部康养产业增长极。(三)南部中医药康养旅游区以中医药康养为核心,整合民族文化、滨海旅游、温泉和森林资源,突出温泉疗养、热带雨林疗养、健康管理服务、气候治疗、埋沙疗法特色,打造综合性康养产业基地。继续发挥中医院的中医疗养优势,面向境外游客,打造高标准国际化中医药康养品牌。推动南平医疗养生产业园区项目落地,突出“温泉+中医药”特色。走社区与企业协作之路,以中医药和运动医学为核心,结合中药种植观光、民宿、传统文化等元素,建设综合性中医药特色康养小镇。面向国内外患病人群、亚健康人群及健康人群,打造南部康养产业增长极。(四)中部森林医药康养区
16、培育和发展中药、中药、芳香药为特色的民族医药产业和康养食品产业,建设一批标准化、规模化和现代化的中药、中药、芳香药繁育种植基地,加强道地药材研发、生产和加工,加快中药制药厂和生态产业基地建设。以热带雨林景区升级改造为契机,结合森林、山地、高山气候等环境条件,探索开发气候地形疗法、森林浴、森林课程、森林瑜伽、森林冥想、芳香疗法等特色森林康养服务。面向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和慢性病人群,打造体现独具本土特色的森林医药康养基地。加强中部康养片区与东部、西部片区的联动。(五)西部生态康养生活区加快温泉森林景区改造升级,充分发挥东南部温泉、森林、海滨、水地、湿地、农业观光、民俗文化等特色优势,与森林度假区
17、、雨林景区联动,主要面向亚健康人群,打造集疗养、休闲、文化、热带特色农业、旅游于一体的慢生活生态康养休闲区。加强西部康养片区与北部康养片区、环北部区域的产业联动。四、重点领域围绕人群健康需求,结合自然资源特点,聚焦康养产品和项目开发这一核心,着重从气候康养、中医药康养、温泉康养、森林康养、康养旅游五个领域着手,通过药浴、针灸、中药、民族药、海洋药药疗等多样化服务形式,打造具有特色的气候治疗服务业态,面向儿童、老年人、女性等重点人群开展全球领先的气候治疗服务项目。建立面向航天员、潜水员等专业人员的康复疗养基地,打造与国际接轨的康复疗养项目。重视不同类型自然资源的组合开发,建设具有特色、康养主题突
18、出的现代化康养产业体系。(一)重点发展特色气候康养依托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优质海滩和成熟滨海景区,开发海滨疗养地,开发气候疗法、特殊治疗、健身休闲、运动康复、慢性病疗养相结合的康养产品和项目,突出气候康养特色优势。1.建设海滨气候疗养地依托宜养气候和优质海滩,以海滨城市、旅游景区为载体,合理布局中医院、海滨疗养院、运动康复中心、气候治疗中心、慢性病康复中心、公园、酒店、社区等,规划建设一批滨海气候疗养地,打造面向专业运动员的国际化康复基地、面向慢性病患者的疗养基地。依托原有的医疗和大数据基础,率先在海滨区域探索建立特殊疗法中心。支持各市县发挥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优势,争创气候康养市(县),开发气
19、候疗养、特色康复、休闲养生等系列产品。鼓励跨市县、跨省域、跨国界康养旅游协作网络,延伸气候康养产业链。2.开发特色气候康养服务项目依托海滨气候疗养地优质的海滩、温泉,以及海滨的温度、湿度、紫外线等气候资源,探索日光浴、空气浴、沙滩浴、温泉浴与沙浴疗法相结合的特殊疗法,为风湿病、免疫力低下的慢性病人群提供自然治疗方法。通过自然疗法、运动医学、中医药等多样化服务形式,面向专业人员开发与国际接轨的运动康复疗养项目。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提升康养服务项目策划、线路设计、业态培育、运营管理、宣传推广水平,提升康养服务质量和效益。(二)做大做强中医药康养依托丰富的中药、中药资源和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打
20、造独特的药材种植、研发、生产、加工基地,加快发展现代中药中药产业,提升中医药保健服务水平,加快中医药与温泉、森林、海滨气候资源的融合和组合开发。1.壮大中药、中药药材基地加强野生中药、中药资源保护,建立濒危野生药用植物保护区。支持道地药材基地建设和发展。落实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种植要求,针对性地选种重点中药中药药材。加强道地药材产地加工研究,提升药材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水平。到2025年,全省建设一批规范化的中药、中药种植产业示范园和规范化生产基地。2.加快发展现代中药中药产业加大政策支持和倾斜力度,为中药、中药种植、研发、生产、加工、销售产业化模式创造条件,支持省内企业与国内外知名
21、高校、科研院所、技术转移中心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建立研发中心、产业化基地,引进药品研发和生产企业,加快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术、产业链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龙头医药企业,充分挖掘利用中药、中药验方秘方,科学筛选有效方剂,依照新药研发程序进行研制。结合当前慢性病多发以及老年人骨质疏松、风湿病多发的现状,利用现有中药、中药资源,研制保健品、功能食品、药酒、固体饮料、胶囊、药妆等系列产品,积极推广新技术应用。3.提升中医药保健服务水平支持社会力量举办中医医疗机构、中医药博物馆、中医经络按摩馆、太极运动馆、养生馆、药膳馆等,开展中医特色治疗、康复理疗、针灸推拿、药膳、情志养生等服务项目,走集团化发展或连锁化经营
22、道路。加快引进和培养中医药专业人才,建设一支专业化的中医药服务队伍。鼓励中医药机构充分利用生物、仿生、智能等现代科学技术,研发药品、化妆品、保健食品等。促进中医药与温泉、森林、海滨气候资源的融合,组合开发具备显著康养功效的中医药产品,提升康养服务的核心吸引力。(三)科学实施温泉产业升级改造依托丰富的温泉地热资源,开发综合性温泉疗养地,借助先进科学技术打造温泉康养核心服务产品和项目,完善温泉疗养地的配套基础设施,加快温泉疗养师的培养和认证,以及温泉行业协会建设和行业标准制定,提升服务品质。1.开发综合性温泉疗养地参照理疗热矿水水质标准和温泉旅游行业标准对温泉泉质进行划分,区分冷泉与温泉的差异,通
23、过地质资源及水资源调查评价确定泉质等级的基础上,进行冷泉开发利用规划。针对不同泉质,挖掘温泉的泡汤和饮用康养功效,融合温泉所在地的民俗文化、民族风情、热带特色农业、乡村风光等元素,推动温泉康养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配套完善温泉周边的医院、酒店、餐饮、交通、康复疗养机构、温泉疗养师专业团队等要素,建设综合性温泉疗养地。加快西部蓝洋温泉升级改造,与省气候、海滨、森林、中医药等资源组合开发,打造综合性康养片区或温泉疗养基地。对接美丽乡村建设,建成一批集休闲度假、特色医疗、养生于一体的温泉康养小镇或疗养基地,并实现差异化发展。2.针对人群健康需求开发多元化温泉康养产品或项目细分市场,根据人群消费能力和健
24、康需求确定温泉康养产品或项目的层次,分别针对慢性病等患病人群、亚健康人群、健康人群提供医养、疗养、保养类温泉康养产品或服务,综合考虑淡季和旺季的市场需求以及岛内外消费者的偏好,合理制定开发计划。提升品质高、水量丰富的温泉附加值,引进先进技术和手段,研制化妆品、食品、药品等系列衍生产品。借助辅助养生药材及保健品、养生方法以及现代科技,开发温泉康养服务项目。3.提升温泉康养服务质量和内涵成立温泉康养协会,鼓励支持社会办健康管理、康复、养生机构等非政府组织参与康养产业发展。加快制定温泉康养行业标准,规范康养服务内容及流程,加强行业准入和监管;尽快建立温泉疗养师培养和认证制度,加快专业人员培养和培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四 五康养 产业 发展规划 2021 2025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