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
《林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4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林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既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又是一项重要的基础产业,担负着生产生态产品、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职责。为全面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设高质量森林城市,推动林业现代化走在全国前列,特编制省林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本规划依据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和“十四五”国家林草工作发展相关要求制定,规划期限为2021-2025年,展望至2035年。一、开启全面建设林业现代化新征程全省林业工作坚决贯彻落实各项决策部署,“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主要任务全面完成,“十四五”时期,将开启建设林业现代化新征程的宏伟蓝图,林业进入高质量发展
2、新阶段。(一)“十三五”建设主要成就“十三五”以来,全省林业建设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发展生态林业、富民林业和人文林业,国土绿化水平持续提升、森林质量显著上升、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林业经济稳步增长,林业发展水平走在全国前列。林业综合改革不断突破。坚持先行先试,勇当林业改革的“实践者”,着力破解体制机制障碍,成功创建“全国深化林业综合改革实验区”。积极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改进涉林审批管理建立“双随机、一公开”事中事后监督检查制度,实施林业植物检疫目录管理。大力推进林业股份合作制改革,推广林木、林地和家庭林场三种股份合作制模式,建立林业股份合作组织200余家。创新林地经营权流转证
3、发放制度,颁布实施林地经营权证发证管理办法,累计流转林地经营权面积731万亩。积极开展林业金融改革,创新推广林权抵押贷款新模式和森林保险新险种,开展气象指数保险等地方特色品种保险。积极推进国有林场改革发展,率先在全国开展现代国有林场创建活动,启动国有林场高质量发展。国土绿化美化深入推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为目标,高水平推进国土绿化美化,优化人居环境。持续推进绿化造林步伐,完成以“新植1亿株珍贵树”为目标的珍贵彩色森林建设,全省完成造林更新面积543万亩,新建和提升平原绿化面积79.05万亩。启动“一村万树”行动,建成“一村万树”示范村1216个。启动新增百万亩国土绿化行动,实
4、施“六大森林”建设。不断完善沿海防护林体系,保护修复原有基干林带,推进新围垦区绿化。大力推进森林城市建设,创建国家森林城市18个,数量位居全国首位,实现省级森林城市和森林城镇中心镇创建全覆盖,创建国家森林乡村447个。加快建设省市县三级林业保障性苗圃,累计建成保障性苗圃85家,有效保障了种苗供给。林业资源保护持续增强。以保护好、培育好森林与湿地资源为首要任务,加强林业资源保护。持续提升森林资源质量,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量分别达到61.17%、3.78亿立方米、87.14立方米/公顷。加大林地保护和利用,规范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审批工作,林木采伐数字化服务监管平台建设试点成
5、果得到国家推广。实现自然保护地统一管理,摸清自然保护地底数,首创国家公园“一园两区”建设模式,组织实施“十大公园”提升行动计划,大力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增省级以上湿地公园47处、重要湿地49处,组织开展省重要湿地生态保护绩效评价,在全国率先试行重要湿地生态补偿。大力开展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抢救保护工作,完成第二次全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对全省29个重点珍稀濒危物种(类)开展抢救性保护工作。加强公益林和天然林保护,优化公益林布局,提高公益林补偿标准,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加强森林资源监测评价,开展省市县三级森林资源状况年度监测,完成新一轮森林资源二类
6、调查,启用森林资源“一张图”信息平台,建立“天上看、地上查”的全覆盖森林督查工作机制。在全国首次开展全域森林风景资源调查与评价工作。现代林业经济快速发展。以发展高效生态富民产业为导向,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林业增效、林农增收。编制实施全国现代林业经济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扎实推进现代林业经济示范区建设,开展林业现代化试点。大力发展林业主导产业,推动木本粮油、花卉苗木、竹木加工转型升级,林业总产值达到6100亿元。加快发展森林康养产业,开展森林康养和生态旅游等宣传推介活动,创建省级林业特色产业示范县10个、森林休闲养生城市2个、林业产业强镇20个、森林康养名镇33个、森林人家392个。“一亩山万元
7、钱”富民模式大力推广,累计建成推广示范基地374.20万亩。壮大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累计培育家庭林场等新型经营主体1万多个,认定省级以上林业重点龙头企业265家。森林生态文化大力弘扬。以“关注森林”活动为抓手,以人为本、全民参与,广泛弘扬森林生态文化。组织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每年坚持领导带头参加植树,提升了全民造林绿化意识。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完成古树抢救保护1万余株,完成全省古树名木资源新一轮普查,实施“一树一策”保护方案,开展古树名木认捐认养活动。推进森林古道修复,完成全省森林古道清查,修复100条森林古道。打造生态文化示范基地,认定一批全国生态文化村、省级自然教育基地和生态文化基地。建设自
8、然教育平台,成功举办全国首次自然教育大会,成立省自然教育总校。加大生态文化宣传,举办“最美系列”评选活动,开展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世界湿地日等主题宣传,录制播出“国土绿化书记访谈”节目。高质量完成第四届中国绿化博览会城市展园建设,城市园获“金奖”和最佳植物配置奖。基础支撑能力持续优化。加强林业科技创新,提升林业治理能力,夯实林业发展基础。加强林业科学研究,共获得国家和省科学技术奖43项,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66项,位居全国前列。加强林业标准体系建设,主持和参与制修订标准251项。强化林产品质量安全建设,持续开展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总体合格率达99%以上。加强省院合作,开拓林业科技创新平台,新获
9、批“国家林草装备科技创新园”1个,国家林草局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创新联盟等23个,国家生态定位观测研究站3个,长期科研基地1个。强化森林防火工作,引水灭火取得新进展,圆满完成森林消防和林区安保任务,森林火灾发生率、受害率均处于历史低位。完成全省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开展“松材线虫病防治攻坚行动”等活动,松材线虫病疫情30年来首次出现第一个下降拐点。加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开展新冠病毒、禽流感、野猪非洲猪瘟等监测防控工作。(二)林业发展新形势“十四五”时期,省将开启高水平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征程,林业建设已经转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要深刻把握新要求,开创城市林业发展新格局。高质量发展建设共
10、同富裕示范区提出林业新要求。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既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又是一项重要的基础产业,担负着生产生态产品、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职责。全面推进高质量森林城市建设,加强林业资源保护与生态系统修复,大力发展富民产业,提供更多的优质生态产品,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是新时期对林业改革发展的新要求。生态绿色一体化突出林业新定位。城市积极贯彻落实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精神,部署推进纲要明确的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区域一体化发展迫切需要加强绿化美化,强化自然资源保护,优化自然保护地布局,推进森林城市(群)建设,促进城乡森林一体化发展,提升区域生态和人居环境品质,加快森林康
11、养和生态旅游产业区域一体化发展,实现绿色生态空间区域共享,把城市打造成为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生态价值高地。“四大”建设明确林业新任务。区“四大”建设,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大平台,也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布局。林业发展应紧紧围绕“四大”建设,牢牢把握发展重大机遇,推动四条文化带加快建设,加强森林和湿地生态保护修复,着力提高森林质量,推进城市森林建设,美化城乡人居生态环境,加快自然保护地发展,提升十大公园建设,保护修复一批森林古道,积极打造林业类“耀眼明珠”,为城市“四大”建设作出更多林业贡献。(三)主要问题生态安全维护有待加强。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突出,生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经济社会发展用林需求加速
12、增长,林地保护管理压力不断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工作仍存在不完善的地方,破坏森林资源等违法情况时有发生,森林防火形势仍然严峻,松材线虫病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压力较大。湿地法律政策体系不健全,湿地生态系统仍然受到多种威胁。自然保护地存在布局不合理、自然保护地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任重道远,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不足。优质生态产品供给有待丰富。优质生态产品不够丰富,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全省绿化造林空间不足,城乡绿化发展不均。森林质量总体偏低,森林单位面积蓄积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林分结构不合理,森林生态功能有待增强,森林碳汇增量不大。各类自然保护地的科学合理利用水平
13、有待提高,高品质生态旅游产品相对缺乏。森林生态文化需进一步挖掘,自然教育体系尚未建立,生态文明宣传有待加强。人们走进森林、体验森林的场所空间较少,尚未形成森林生态空间共建共享的新局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有待拓宽。城市优良的生态优势尚未完全转化为经济优势,“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通道有待拓宽。支撑林业产业发展所需的资金、土地、资源等生产要素束缚还较为普遍。林业经营主体低小散问题依然突出,流转机制不健全。林业三产融合度不高,木本粮油安全保供能力有待加强,林产品精深加工水平相对较低,富民潜力还远未充分挖掘。林产品流通环节多、效率低、成本高,流通主体组织化程度低,品牌策划、市场营销等
14、中介组织发育较为落后。林业投融资、税收优惠、数字经济等林业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尚未健全。现代治理和创新能力有待提升。推进林业现代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任务艰巨。林业数字化改革须进一步深化,林业资源数据获取和分析决策能力尚需提升,林业生态空间管控能力不强,资源保护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有待精准化。科技创新驱动有待加强,林业发展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度不够。林业机械化智能化水平不高,高端智能化设备应用滞后。林业相关法规政策有待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尚未健全。林区基础设施薄弱,基层林业机构和管理人员弱化,对全面履行林业职责带来了诸多挑战。二、“十四五”时期林业发展总体思路生态文明思想为建设高质量森林城市指明了努
15、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林业发展要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构建新发展格局,奋力打造全国林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窗口”。(一)指导思想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乡村振兴、“四大建设”和山区跨越式发展,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为出发点,以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全面推行林长制,全力推进数字化改革,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提升产业富民能力,弘扬森林生态文化,维护国土生态安全,建美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推动林业现代化走在全国前列。(二)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兴林惠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做到林业发展为了人民、林业发展依靠人民、林业发展成果由
16、人民共享,加快城乡绿化,美化人居环境,合理利用优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推进生态产业化,不断提高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满足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优良生态产品、优质生态服务的需要。坚持保护优先、绿色发展。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全面落实森林法等法律法规,建立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保护典型森林生态系统、重要湿地、生物物种和遗传基因,维护生物多样性。围绕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强生态修复,推进国土绿化,推动绿色发展,强化生态富民,促进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坚持改革创新、动能转换。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林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巩固扩大改革成果,进一步深化各项林业综合改革。创新林业发展模
17、式和机制,实现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不断释放改革红利,增加林业发展内生动力。坚持数字赋能、整体智治。加快建设现代数字林业,把数字化改革贯穿林业发展全过程各方面,释放数字赋能新价值,提升数字设施新智能,强化现代科技手段应用与大数据分析,加强林业智治能力建设,提升林业管理现代化水平。(三)发展战略全省林业“十四五”发展战略为“1235”,即“明确一个目标、激发双重动力、坚持三大定位、实施五高建设”。明确“一个目标”。省“十四五”时期林业发展的目标就是“建设高质量森林城市,打造林业现代化重要窗口”。即加快林业改革发展步伐,提升林业建设水平,建成高质量森林城市,打造全国林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窗口”
18、。激发“双重动力”。一是深化林业综合改革,全面推行林长制,落实保护发展森林湿地资源目标责任制,构建高效能发展的体制机制,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激发林业发展新动力。二是坚持强化创新驱动,完善林业创新体系,强化林业数字化管理与服务能力,提升林业科技发展水平,加强示范推广应用,打造林业发展新优势。坚持“三大定位”。一是打造全国林业现代化先行区,以数字化为引领,以现代化为目标,构建基础扎实、管理先进、保障有力、整体智治的林业发展新格局,提升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二是打造全国林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示范区,不断建美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拓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完善林业
19、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形成特色鲜明、主体多元、三产融合、效益显著的绿色富民体系,实现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协调并进。三是打造全国林业高质量发展标杆区,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建设更加美丽的生态林业、更加发达的富民林业、更加繁荣的人文林业,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感,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施“五高建设”。一是高标准实施资源保护,森林、湿地资源得到全面保护,自然保护地体系基本建成,生物多样性保护持续强化,森林植被固碳能力显著增强,形成系统化资源保护体系。二是高水平推进生态修复,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修复统筹推进,国土绿化美化水平不断提高,森林系列创建持续深化,生态廊道网络
20、初步建成,城乡人居生态显著改善。三是高效益发展富民产业,五大主导产业蓬勃发展,产业效益显著提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优质林产品供给明显增加,林业富民能力显著增强。四是高品位弘扬森林文化,生态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科普教育不断深化,生态共享理念深入人心,生态文化知识得到广泛传播。五是高效能提升智治能力,林业“一张图”数字化平台全面应用,科技创新驱动持续提升,灾害防控能力明显提高,林业基层队伍不断健全,林业发展基础更加扎实。(四)发展目标到2025年,全省国土绿化美化水平不断提高,自然资源保护持续加强,自然保护地体系基本建成,林业富民能力显著增强,生态文化建设达到新高度,林业基础设施更
21、加完备,森林碳汇能力明显提升,林长制全面实施,高质量建成森林城市,奋力打造全国林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窗口”。高标准实施资源保护。全面落实最严格生态保护制度,森林、林地、湿地、天然林、公益林得到全面保护,自然保护地体系基本建成,生物多样性保护持续强化,森林植被固碳能力显著增强,形成系统化资源保护体系。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61.50%,林地保有量稳定在1亿亩以上,森林蓄积量达到4.45亿立方米,省级以上公益林面积稳定在4500万亩以上,天然乔木林面积保有量达到4400万亩以上,森林植被碳储量达到3.4亿吨,湿地保有量达1665万亩,湿地保护率达到52%以上。完成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自然保护地面积占全
22、省国土面积陆域占比达到9.8%以上、海域占比达到9.0%以上。高水平推进生态建设。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修复统筹推进,国土绿化美化水平不断提高,森林质量大幅提升,湿地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修复,森林系列创建持续推进,生态廊道网络体系初步建成,城乡人居生态显著改善。全省完成森林质量精准提升1000万亩,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量达到100立方米/公顷,实现地级市国家森林城市全覆盖,建成“一村万树”示范村1000个以上,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湿地公园,新植与修复6000亩以上。高效益发展富民产业。五大主导产业蓬勃发展,产业效益显著改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优质林产品供给明显增加,林业富民能力显著增强。全省木本粮油种植
23、面积达到500万亩以上,林下经济利用林地总面积达1000万亩,培育林业龙头企业100家以上,累计建设林区道路1万千米,实现年林业行业总产值10000亿元以上。高品位弘扬森林文化。生态文化产品更加丰富优质,生态文化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森林古道、森林步道网不断完善。科学普及全面深化,自然教育全面开展,生态共享理念深入人心,生态文化知识得到广泛传播。全省累计保护修复森林古道2000千米以上,建设古树名木公园200处,建立自然教育学校(基地)50个,森林康养和生态旅游人次达到5亿次以上。高效能提升智治能力。基本建立“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努力提升智慧林业立体化感知体系,实现全省林业“一张图、一张网、一
24、套数”。科技创新驱动持续提升,林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林业发展数字化基本实现。森林防灭火能力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能力不断加强,森林火灾受害控制率稳定在0.8以下,林业有害生物成灾控制率稳定在8%以下。序号指标单位2020年2025年属性1森林覆盖率%61.17*61.50约束性2森林蓄积量亿立方米3.78*4.45约束性3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量立方米/公顷87.14*100.0约束性4天然乔木林面积万亩44004400以上约束性5公益林面积万亩45004500以上约束性6湿地保有量/湿地保护率万亩/%1665/521665/52以上约束性7自然保护地面积陆域/海域占比%9.6/8.79.8/9.0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林业 发展 十四 规划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