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和平解放七十周年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藏和平解放七十周年心得体会.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西藏和平解放七十周年心得体会西藏和平解放七十周年心得体会十八军进军西藏,可以说是一个奇迹,那是生命的奇迹,也是挑战极限,超越自我的胜利。老西藏们用生命在完成进军西藏的使命,用不屈不挠的意志,克服千难万险,硬是把红旗插在世界屋脊!那是一次艰难的行程,那是可以永远激励这个时代和国人的伟大精神。“背着公路”进西藏,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硬是在不适合生命生存的地方修出天路,一条条天路,那是生命和鲜血的代价啊,那是幸福的道路,引领着那里的同胞走向光明的未来。我曾经有幸拜访过洗衣歌的编导李俊琛前辈,前辈告诉我:她随18军进藏的时候,才15岁,而整个文工团都很年轻。15岁,最美好的年华,都留在了走向西藏的路上
2、。部队经常面临翻雪山,趟冰河,高寒缺氧等很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冬天睡雪山,睡冰河,下雪了,砸倒了帐篷,就只能睡在雪窝里。早上起床,鞋都是冻到冰上的,必须要想办法刨出来。夏天虽然有美景,有野果可以充饥,但是蚊子多的难以想象,还要面对泥石流,塌方,阴雨各种自然灾害,说不定什么时候就遭遇蝗虫无情的袭扰。长期吃不饱,穿不暖,因为高寒缺氧,水都烧不开,常年吃生饭。十八军进军西藏,经过4000米以上的雪山14座,5000米以上的雪山2座。川藏线两千多公里,牺牲了官兵3000多人,藏汉民工1000多人,平均1公里牺牲2人。在四年多的时间里完成土石方2930多平方公里,终于在1954年修通闻名遐迩的全长2255
3、公里的川藏公路和全长2100公里的青藏公路。十八军是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一点一点把川藏公路铺到了拉萨,可怕的不是爬雪山,还有雪地宿营。在雪山上宿营,经常是第二天起床一看,白茫茫的一片,什么也看不见,吹了起床号,大家才从雪堆里爬出来,清点人数时,经常是少人,找到战士夜里睡觉的地方,才发现已经冻死在雪下面。有些战士扛着炮,拿着枪,托着这些武器的手都冻坏了。下山后都要截肢。聆听着前辈的诉说,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人们一直都在说:“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而老西藏精神,是只有真正能扎根在西藏的人,才明白其中饱含的意义。那绝不是苦,绝不是累可以形容的。而仅仅
4、是一座怒江大桥,真正的是用生命和鲜血筑成的。由于要在荒无人烟的悬崖峭壁上修建,所以这艰巨的任务,普通的建桥施工队无法完成,因此由当时在这里的解放军负责建桥任务。士兵从山底上放下几十米长的绳索,在石崖上挂起密密麻麻绳索搭成的软梯,在石崖的半腰上悬挂打炮眼。悬崖峭壁打眼放炮,石块塌方危险极大,每响一炮,几乎都有人受伤,施工条件异常艰难危险,伤亡很大,这座桥是战士的血肉凝固成的大桥。其中有一位战士在施工时不小心掉进了修建的桥墩里,大家想尽一切办法都没将其救出,只得含泪继续修筑,怒江大桥完成后,某排全排战士都牺牲了,只剩下排长一人,排长悲痛万分,纵身跳进在怒江,追随战士们去了。如今怒江大桥依然在流淌,
5、而它的前世今生带着烈士的悲壮一起传说,它的滔滔江水负重着那么多生命的血和魂,在岁月的流转中形成了傲视天地的威严。生命,青春,壮志,形成了独一无二的信仰,而所有为信仰献身的勇士都将永垂不朽!精神的力量是可以战胜一切的,是可以在任何情况下形成战斗热情的。李俊琛前辈告诉我,当她走到拉萨的时候已经19岁,到了拉萨,就感觉到了天边,眼前的一切都那么陌生。西藏是不缺少故事的地方,十八军党委提出:全军同志要吃大苦,耐大劳,像当年红军一样战胜任何困难,为了西藏人民的解放,我们爬也爬到西藏去,要用死在西藏,埋在西藏的气概完成党交给的解放西藏的任务。但是前辈说:她们最开始到拉萨,因为反动派的宣传,最初藏族同胞对解
6、放军是恐惧的,为了与藏族同胞沟通,文工团抽空演出,敲锣打鼓招引群众,可是大家都不敢来看,最初只有几个小孩偷偷来看,孩子们一来,妈妈们就来了,慢慢的村里人都来了。文工团唱藏族歌,跳藏族舞,宣传党的政策,宣传修路的意义,还帮忙解决藏族同胞遇到的各种问题和生活中的困难。渐渐的藏族群众打消了恐惧,她们说自己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部队,很快,藏族群众和解放军成为了一家人。我问前辈:“您吃了那么多苦,那您后悔走到西藏吗”?前辈坚定的告诉我:“终生无悔!如果在让我选择一次,我还是会选择去西藏,我的一切都是西藏带给我的。我的成功离不开所有帮助过我的人,离不开那段时光的磨练。成功了也是十八军的成功,也是党在西藏政
7、策的成功,也是藏族人民的成功”。这就是老西藏的情怀,见证过十八军走向西藏的艰难,经历过伤痛和岁月的摧残,亲历过那片土地所有的大事件,发展,改革,变迁,以及深重的历史,一代代老西藏们用生命,用青春,用热血缔造老西藏精神,并让老西藏精神闪闪发光。张国华司令员曾说:毛主席让我们守西藏,要走你们走,我死也死在这里!如此坚如磐石的立场,塑造了十八军无所畏惧的军魂,赢得了属于十八军的历史使命。用自己的热情感染着藏族同胞,用英勇无畏,吃苦耐劳,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排除各种困难,战胜着各种敌人。西藏的土地上,老西藏精神不朽!而新时代的西藏军人,有血性,有担当!发扬老西藏精神,戎边卫国建新功的优良传统,长
8、期坚守西藏期间,表现出公而忘私,国而忘家,出生入死的奉献早已在雪域高原形成了共鸣。无论是牺牲在巡逻路上的最高级别年仅49岁的将军首长张贵荣,还是倒在巡逻路上年仅19岁的普通士兵,都在用生命诠释着老西藏精神,传承着老西藏精神!那么多扎根西藏的人,以老西藏精神为鞭策,把个人得失,进退,家庭乃至生死置之度外。而把民族团结,建设西藏,保卫西藏的需要放在第一位。许多老西藏们更是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正如谭冠三将军一进西藏就满怀豪情的说:“男儿壮志当报国,藏汉团结重如山,高原有幸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西藏和平解放七十周年心得体会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定命运。在历史的坐标系中远望与近观,一条道路
9、正确与否,赶路者冷暖自知,时间亦有评判,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回望来路,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波澜壮阔的风雨征程浓缩成一段长镜头,缓缓移轴,永垂青史的历史瞬间仿佛近在咫尺。1951年5月23日,这一天成为值得铭记的瞬间。彼时,北京中南海勤政殿内,以李维汉为首席代表的中央人民政府全权代表和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西藏地方政府全权代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国徽下,庄严签订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谈判完成时,李维汉对参加和平谈判的代表说:“在座的各位为西藏人民、为全国人民作了一件有益的事情。这些文件的效果,愈向前走愈可以看得出来。西藏民族从此以后就要发生不同的
10、变化,你们对西藏历史写了一个划时代的东西。”岁月如雅鲁藏布江奔流不息,信念似喜马拉雅山巍峨坚毅。顺历史大势,走人间正道。风云激荡、波诡云谲的历史大潮中,总有一种力量穿云破雾,浩荡前行。1954年,康藏公路和青藏公路跨越崇山峻岭修到拉萨,结束了西藏不通公路的历史;1959年,农奴桑登分到了土地,他怀里紧攥的界桩牌上赫然写着藏文“桑登田”;1965年,西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基层代表索朗扎西投下神圣一票;1978年,西藏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壮阔历程;1984年,中央召开第二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全国性援藏工程开始;2006年,一声汽笛划破雪域高原的亘古沉寂,“天路”青藏
11、铁路横空出世;2013年,墨脱公路通车,“全国唯一不通公路县”成为历史;2019年底,西藏74个贫困县全部摘帽,62.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020年,川藏铁路雅林段开工建设,西藏再添一条“大动脉”7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西藏各族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携手共进,一跃千年,开辟了一条边疆地区团结稳定、发展繁荣的新路。历史证明,这是一条带来光明、前途无垠的人间正道。这是一条光明驱散黑暗、自由代替压迫的新生之路。西藏和平解放,粉碎了外部势力妄想把西藏从中国分裂出去的图谋,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顺应了包括西藏人民在内的全国人民的呼声,为百万农奴翻身解放开辟了光明前景。昔日“匍匐在庄园
12、领主老爷们的脚下乞求延缓债期”“过上好日子的希望要寄托于来世”的百万农奴获得觉醒,为西藏实现伟大的历史变革积蓄了力量。这是一条党领导各族人民,对做好西藏工作的不断探索之路。以和平解放为新的历史起点,西藏经民主改革、自治区成立、改革开放等重要发展阶段,建立起全新的社会制度,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中央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西藏工作的规律性认识,丰富关于西藏发展的重要思想。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召开的7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均在重要时期根据现实情况作出重大决策部署。这是一条各民族携手铸就历史伟业的团结奋进之路。中央支持西藏、全国支援西藏,是党中央的一贯政策。在中央治藏方略指引下,雪域各族儿女在“世界屋脊”的
13、高天厚土间团结一心、艰苦奋斗;全国各族人民大力支援、竭诚帮助,推进西藏与全国同频共振,共同发展。这是一条70年变迁汇聚而成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幸福之路。70年的变化,西藏群众感触最深。从和平解放前95%以上的农奴没有接受教育的权利,适龄儿童入学率不到2%,文盲率高达95%,到如今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5%;从和平解放前的发电能力几乎为“零”,到如今的电网进村入户;从旧西藏没有一条正规的公路,到如今形成以公路、铁路、航空为主体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人们迸发出创造美好生活的热情和积极性,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西藏70年的生动实践和成功经验,充分展示了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和巨大优越
14、性,彰显了党的民族团结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无比正确性和强大生命力。岁月悠悠,波澜壮阔;大道如虹,初心如磐。七十年往事越千年,换了人间!矗立在新的起点上,历史新的书写已经开始。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召开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对新时代西藏工作作出战略部署,在党的西藏工作历史上树立了一座新的里程碑。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开启了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的壮丽新征程。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处,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诸多现实难题、各种风险挑战,考验着我们的决心和智慧。回望历史,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立足当下,一切伟大事业,都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七秩征
15、程见初心,历尽山海仍少年。曾于沧桑中栉风沐雨,风雨中披荆斩棘的西藏,正在一条顺应历史进步和人民期盼的康庄大道上,朝气蓬勃、铿锵有力、自信自强地阔步前进!迎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前景,雪域高原上一幅波澜壮阔的新时代画卷正徐徐展开、笔笔描绘,西藏的明天定如x金山般光辉灿烂!西藏和平解放七十周年心得体会2021年7月21日至23日,总书记赴西藏调研考察。一路上,总书记领略了西藏优美的自然风光、乘坐了拉林铁路、参观了宗教场所、走访了藏民家庭,可谓是从方方面面对西藏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总书记还在拉萨发表了重要讲话,为下一步西藏的发展建设指明了方向。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七十周年。这是一个令人激动的
16、日子,也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七十年前的今天,我国的雪域高原西藏获得了解放。从此以后,西藏开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真正的进入了历史发展的新阶段。1959年,中央政府发布命令解散西藏地方政府,推翻延续几百年的的封建农奴制度。自此,百万农奴开始当家做主人,迎来了翻身把歌唱的幸福时光。西藏获得和平解放的历史功绩要归功于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的签订,宣告西藏和平解放。从此,西藏人民永远摆脱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羁绊,与全国各族人民一起迎来了开启幸福新生活的时刻。经过七十年的发展与建设,西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
17、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藏民们的脸上都展现出了幸福、喜悦的笑容。西藏位于我国青藏高原的西南部,自古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她的主要居民为藏族。西藏的面积非常大,约占我国总面积的八分之一。她的平均海拔也非常高,有“世界屋脊”之称。西藏拥有高原、湖泊、山地、森林等自然景观,景色奇特、森林茂密,有着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是很多人心目中的“圣地”,也是全世界旅游爱好者向往的地方。自和平解放后,中央非常重视对西藏的发展和建设,支持西藏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贫困落后的面貌,自此西藏在各个方面都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无论是在基础设施、生态文明的建设,还是在涉及民生的教育、医疗等方面,西藏的发展都
18、非常快。我们常说,要想富先修路。解放前时的西藏,没有一公里的现代公路。新中国成立后,为增进民族团结,促进西藏经济发展,巩固边疆,党中央命令人民解放军修筑川藏、青藏公路。川藏公路自成都开始修建,始建于1950年4月;青藏公路北起西宁,动工于1950年6月,两条公路全长4360余公里。在修建过程中,人民解放军克服了高海拔、地势险峻的恶劣环境,发扬了革命军人奋勇拼搏的精神,终于让两条公路于1954年12月25日同时通车至拉萨。修建好的公路,大大地缩短了西藏与内地的交通时间,为西藏的繁荣发展提供了保障。2013年,墨脱公路通车,标志着中国不再有“不通公路县”。2019年3月27日,拉林高等级公路的通车
19、,将拉萨到林芝的400多公里原来需要走2个月路程缩短至四个小时的车程。2006年,青藏铁路建成通车,结束了西藏不通铁路的历史。2021年6月,拉林铁路的通车运营,又给西藏的交通注入了新的活力。近年来,西藏交通运输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交通基础设施水平提升显著,农村“出行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现在,西藏全区公路通车总里程接近10万公里,比60年前增加了17倍。交通的便捷带来了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的城乡建设的日新月异和人民生活的迅速改善,尤其是在民生方面,这七十年发展的非常快。现在,西藏学生的受教育率大幅提高,除了义务教育,西藏的学前教育、中职教育等都获得了良好的发展。内地对西藏学生的招生人数保持稳定,西藏人民的受教育程度在逐年上升。除此之外,国家还加强对藏区的医疗卫生条件建设,为农牧民群众设立了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尤其是对一些特殊的高原性疾病给予帮扶性的治疗,如:对先心病的儿童进行免费治疗,遏制住了以前高发的多种传染病。现在,每年都会定期有内地的优秀医生被派往西藏进行医疗援助和交流,这一措施大大地提升了西藏医生的诊疗救治水平,也为藏民提供了更多的医疗服务。西藏和平解放七十年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藏区人民的生活水平日渐提高,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与日俱增。现在我们已经进入到了新征程的发展阶段,我们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西藏的未来一定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