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势能教学设计比赛一等奖(共5页).doc
《重力势能教学设计比赛一等奖(共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力势能教学设计比赛一等奖(共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重力势能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首先提出重力势能的基本定义,指出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为重力势能,接着引出在物体被举高的过程中,伴随着重力做功,然后通过分析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的特点,推导得出重力势能的表达式。最后教材又安排了重力势能的相对性以及重力势能是与地球系统共有的特点这部分知识,以便完善和加深学生对重力势能的理解。新教材在知识安排上与老教材相比有很大不同。老教材在给出“功是能量变化的量度”这一结论后探究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变化关系,从而引出重力势能。而新教材对这一思想的引入采用的是逐渐渗透的方式。在对生活中生动实例的定性分析以后,引入重力做功,给出重力势能
2、的表达形式,让学生在阶梯式的学习中自己寻找“功与能量”的关系。提升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锻炼了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学生分析:(1) 高一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还停留在具体的形象思维上,抽象的逻辑思维的建立还需要时间。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借助图片视频等直观手段逐渐引入抽象的物理概念。(2) 重力势能是学生在初中已经接触过的,但当时只停留在定性的分析上。新课应注意对知识从定性到定量的转化。教学目标分析:1. 知识目标(1) 理解重力势能的概念,会用重力势能的表达式计算。(2) 会推导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知道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3) 知道重力势能的相对性。2. 技能目标(1) 根据功能关系,推导出
3、重力势能的表达式(2) 学会从功能关系上解释和分析物理现象。3. 情感目标渗透从对生活中有关物理现象的解释,得到物理结论的方法,激发和培养学生探索自然规律的兴趣。渗透社会公德教育,让学生认识到高空抛物的危害。教学重点:重力势能的概念及重力做功跟物体重力势能改变的关系。教学难点 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及重力势能的相对性。教具准备:Ppt课件,装沙的小桶,大小质量各异的3个小球教学过程设计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目的新课引入情景引入:(1) 故事引入:在荒芜的海岛上,饥饿的小猴捡到了一个核桃,请同学们帮小猴想想,要怎样才能把核桃打开。(2) 情景引入:纷飞的雪花一直是大家的最爱。我们爱它的白爱它的软,
4、但是有时就是这看似温柔柔软的皑皑白雪却给我们带来灭顶之灾。这就是雪崩。(出示幻灯片图片) 提问:为什么漂亮柔软的雪具有如此大的破坏力呢?是因为它具有潜在的能量,一有机会它就会把能量释放出来。我们把这种能量叫做重力势能。定义:地球上的物体由于处于一定的高度而具有的能量,我们把这种能量叫做重力势能。用EP表示。学生可能的答案:用石头砸开;把核桃摔开等。让学生从生活实际中感受重力势能的存在,以及这种能量的普遍存在。新课教学一 重力做功 提问:我们知道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那么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也就是什么样的物体具有较大的重力势能呢?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大胆的做出猜
5、测,并说说你的理由。 实验定性验证:(教师演示)(1) 将大小相同,装有相同水的瓶子从不同高度下落,使其穿过蒙有不同数量报纸的空桶,观察两个瓶子能穿透的报纸的数量。(2) 将大小相同,装有不同水的瓶子从相同高度下落,使其穿进蒙有不同数量报纸的空桶,观察两个瓶子能穿透的报纸的数量。师:那么我们可不可以通过重力做功来寻找一下重力势能的具体表达式呢?请同学们计算一下三种情况下重力所做的功。1. 质量5kg的物体自由下落10米2. 质量5kg的物体从高10米倾角30度的斜面滑到斜面底端3. 质量为5kg的物体从高10米的不规则斜面下滑到底端师:同学们观察上面三种情况下重力所做的功,发现他们有什么共同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力 势能 教学 设计 比赛 一等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