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宏观经济学.pdf
《最新宏观经济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宏观经济学.pdf(7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篇宏观经济学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第一节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核算方法一、国内生产总值概念国内生产总值(GDP) ,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对 GDP 概念的理解:1. 一国或一地区: 是地域概念,不是国民概念。GDP 包含本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及外国公民在本国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2. 一定时期内: 是流量,不是存量。流量: 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存量: 一个时间点上存在的变量。3. 是本期生产的,不是销售的。4. 是最终产品,不是中间产品。最终产品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
2、。中间产品是指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5. 既包括商品的价值,也包括劳务的价值。64656. 市场价值。7. GDP 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家务劳动、自给自足生产等非市场活动产生的价值不计入 GDP 中。二、与 GDP 有关的概念(一)国民生产总值1. 国民生产总值概念国民生产总值(GNP)指某国国民在一定时期内运用其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2. GNP 与 GDP 的关系GNP GDP+ 本国国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 外国国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 GDP+ 国外要素支付净额(NFP)(二)GDP 平减指数1. 名义 GDP名义 GD
3、P 是指用生产产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现期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2. 实际 GDP实际 GDP 是指用从前某一年的价格作为基期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 价值。3. GDP 平减指数GDP 平减指数也叫 GDP 折算指数,是名义 GDP 与实际 GDP 的比率。其公式为:GDP 平减指数 =实际名义GDPGDP(三)绿色 GDP绿色 GDP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考虑了自然资源(主要包括土地、森林、矿产、水和海洋)与环境因素(包括生态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影响之后经济活动的最终成果,即将经济活动中所付出的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降级成本从 GDP 中予以扣除。66三、核算 GDP
4、的两种方法(一)支出法1. 支出法的含义用支出法核算 GDP,就是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即最终产品的总卖价来计量 GDP。支出法对应的是社会的总需求。2. 用支出法核算 GDP 的公式GDP 居民消费(C)+ 企业投资(I)+ 政府购买(G)+ 净出口(XM)(1)居民消费(Consumption)居民消费包括购买耐用消费品、非耐用消费品和劳务的支出,不包括建造住房的支出。(2)企业投资(Investment)企业投资指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包括厂房、住宅、机械设备及存货)的支出,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两大类。(3)政府购买(Government Purchase
5、)政府购买指各级政府购买产品和劳务的支出。政府购买只是政府支出的一部分,政府支出的另一部分,如转移支付、公债利息都不计入 GDP。(4)净出口(Net Exports)净出口指进出口的差额。净出口出口额(X) 进口额(M)(二)收入法1. 收入法的含义收入法即用要素收入亦即企业生产成本来核算 GDP。收入法对应的是社会的总供给。2. 用收入法核算 GDP 的公式GDP 工资 + 利息 + 租金 + 利润 + 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 + 折旧 + 统计误差67注意:(1)工资包括酬金、津贴、福利费、所得税和社会保险税。(2)利息指人们给企业提供货币资金所得的利息收入。(3)租金包括出租土地、房屋等
6、租赁收入及专利、版权等收入。(4)公司税前利润包括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股东红利及公司未分配利润等。(5)间接税及企业转移支付不是要素收入,但是企业成本。(6)折旧不是要素收入,但是企业成本。四、GDP 指标的缺陷1. GDP 不能反映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2. GDP 不能反映人们的福利水平和收入分配状况。3. GDP 不能准确地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财富变化。4. GDP 不能反映某些重要的非市场经济活动。第二节国民收入的其他衡量指标1. 国内生产净值(NDP)国内生产净值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新增加的产值,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减去固定资产折旧。2. 国民收入(NI)国民收入指按
7、生产要素报酬计算的国民收入。即一国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生产性服务所得报酬即工资、利息、租金、利润的总和意义上的国民收入。3. 个人收入(PI)个人收入,是指个人在一定时期内从各种来源所得到的全部收入。从国民收入中减去那些不会成为个人收入的项目(如公司所得税、公司未分配的利润、社会保险金) ,再加上那些不是来自个人要素收入的项目(如政府转移支付)就是个人收入。4. 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个人可支配收入,是指一个国家的所有个人在一定时期内实际得到的个人可以支68配的全部收入。从个人收入中减去个人所缴纳的税收,就成为个人可以自由支配的 收入。 习题演练1. (单选)下列能够计入我国当年 GDP
8、 的是( ) 。A. 制衣厂购入的 10 万元棉花B. 某人买了一辆价值 10 万元的汽车C. 某企业当年生产而没有卖掉的 10 万元产品D. 一个在美国工作的华人收入 10 万元2. (单选)下列属于经济学意义上投资的是( ) 。A. 每年 2 000 元的医疗保险支出 B. 花 2 万元购买的证券基金C. 花 10 万元投资一家蛋糕房 D. 花 50 万元投资古董收藏3. (单选)不属于要素收入但被居民收到了的是( ) 。A. 租金 B. 养老金C. 银行存款利息 D. 红利4. (单选)用收入法核算 GDP 时,不包括( ) 。A. 折旧 B. 出售股票的收入C. 间接税 D. 工资第三
9、节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一、两部门经济及储蓄投资恒等公式这里所说的两部门是指一个假设的经济社会,其中只有消费者(家庭)和企业(即厂商) ,没有税收、政府支出及进出口贸易,在这种情况下,国民收入的构成情况将是这样:从支出角度: GDP=Y=C+I从收入角度: GDP=Y=C+S支出 = 收入: C+I=C+S69因此,I=S这就是两部门储蓄投资恒等式。式中,I 表示投资; S 表示储蓄。二、三部门经济及储蓄投资恒等公式三部门是指由家庭、企业和政府共同组成的“三部门经济体制” 。政府的经济活动表现在,一方面有政府收入(向企业和居民征税) ,另一方面有政府支出(对商品劳务购买和转移性支付) 。政府介入:
10、从支出角度: Y=C+I+G从收入角度: Y=C+S+T(T=T0Tr)支出 = 收入: C+I+G=C+S+T移项得: I=S+(TG)这就是三部门储蓄投资恒等式。式中,T 表示政府净收入; T0表示全部税金收入; Tr表示政府转移性支付。三、四部门经济及储蓄投资恒等公式四部门中,由于有了对外贸易,国民收入的构成从支出角度看就等于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总和。开放经济:从支出角度: Y=C+I+G+(XM)从收入角度: Y=C+S+T+Kr支出 = 收入: C+I+G+(XM)=C+S+T+Kr移项得: I=S+(TG)+(MX+Kr)这就是四部门储蓄投资恒等式。Kr代表本国居民对外国人
11、的转移支付。例如,对外国遭受灾害时的救济性捐款,这种转移支付也来自于生产要素的收入。 习题演练(单选)如果用 I 表示投资、S 表示储蓄、T 表示税收、G 表示政府购买、X 表示出口、M 表示进口、Kr表示本国居民对外国人的转移支付,则四部门经济中储蓄和70投资的恒等关系是( ) 。A. I S+(MX) B. I S+(TG)+(XM)C. I S+TG+M D. I S+(TG)+(MX+Kr)71第二章国民收入决定第一节均衡产出一、最简单的经济关系1. 假设经济中不存在政府,也不存在对外贸易,只有家庭部门(居民)和企业部门(厂商) 。2. 假设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经济社会均能以不变的价格提
12、供相应的供给量。3. 折旧和公司未分配利润为零。二、均衡产出的概念在上述假设下,经济社会的产量或者说国民收入就决定于总需求。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称为均衡产出或收入。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产出可用公式表示为:y=c+i公式中的 c 和 i,代表的是居民和企业实际想要有的消费和投资,即意愿消费和投资的数量,而不是国民收入构成公式中实际发生的消费和投资。第二节凯恩斯的消费理论一、消费函数凯恩斯认为影响消费最主要的因素是收入。72凯恩斯心理规律: 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多。消费和收入的这种关系称作消费函数或者消费倾向,用公式表示为: c c(y)某家庭消费函数收入消费A9
13、 0009 110B10 00010 000C11 00010 850D12 00011 6000668810101212141416ycABCDEFGc=c(y)消费曲线边际消费倾向(MPC)是增加的消费与增加的收入的比率,即增加一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的比率。MPC =DDyc或=DDyc(0 MPC 1)平均消费倾向(APC)是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比率。APC=cy(APC 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 1)两者关系: 平均消费倾向始终大于边际消费倾向。如果消费和收入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则边际消费倾向为一常数,这时消费函数可表示为:73cy=+式中, 为必不可少的自发消费部分, 为边际
14、消费倾向,y 为引致消费。因此,c +y 的经济含义是: 消费等于自发消费与引致消费之和。二、储蓄函数储蓄是收入中未被消费的部分。随着收入的不断增加,消费增加会越来越少,而储蓄增加会越来越多。储蓄与收入的这种关系就是储蓄函数,其公式是:s=s(y)某家庭储蓄表收入消费储蓄A9 0009 110110B10 00010 0000C11 00010 850150D12 00011 60040061012s8101214yABCDEFGs=s(y)储蓄曲线边际储蓄倾向(MPS)是增加的储蓄与增加的收入的比率,也就是增加一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储蓄的比率。MPS =DDys平均储蓄倾向(APS)指任一收入
15、水平上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率。APS =sy两者关系: 平均储蓄倾向始终小于边际储蓄倾向。74因为收入由消费和储蓄构成,所以线性储蓄函数可以表示为:sycy=-= -+-()1三、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1.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互为补数,从公式上看: 因为 s yc。2. 若 APC 和 MPC 都随收入增加而递减,但 APC MPC,则 APS 和 MPS 都随收入增加而递增,但 APS MPS。3. MPC+MPS 1,APC+APS 1。 习题演练1. (单选)根据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随着收入增加, ( ) 。A. 消费下降,储蓄增加 B. 消费增加,储蓄下降C. 消费下降,储蓄下降 D
16、. 消费增加,储蓄增加2. (多选)下列说法符合凯恩斯消费理论的有( ) 。A. 消费取决于当期收入 B. 边际消费倾向小于平均消费倾向C. 平均消费倾向递减 D.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E. 消费与当期收入无关第三节乘数论一、两部门经济中的乘数(一)两部门经济中的收入决定由于两部门经济中yciyi=+ =+,在这样的情况下,均衡收入为:y =1-+i(二)两部门经济中的乘数投资乘数是指收入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投资支出的变动的比率。ki=DD-yi1175二、三部门经济中的乘数(一)三部门经济中的收入决定y =+ +-igtt1-r(二)三部门经济中的各种乘数1. 投资乘数投资乘数是指收入变动与引起
17、这种变动的投资支出的变动的比率。ki=DD-yi112.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是指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kg=D-Dgy113. 税收乘数税收乘数是指收入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的比率。kt= -DD-yt14.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是指收入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转移支付变动的比率。 ktr=D-Dtyr15. 平衡预算乘数平衡预算乘数是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与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kb=kg+kt=1三、四部门经济中的乘数1. 四部门经济中的收入决定y =+ +-+-igttxm1-+r0762. 对外贸
18、易乘数kx=DD-+yx11 习题演练1. (单选)在以下哪种情况下,投资乘数最大?( )A. 边际消费倾向为 0.6 B. 边际消费倾向为 0.4C. 边际消费倾向为 0.75 D. 边际消费倾向为 0.22. (单选)四部门经济与三部门经济相比,乘数效应( ) 。A. 变小 B. 变大C. 不变 D. 变小变大或不变均有可能,不能确定77第三章宏观经济政策第一节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一、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1. 经济持续均衡增长经济持续均衡增长是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所生产的人均产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2. 充分就业充分就业指一切生产要素(包含劳动)都有机会以自己愿意的报酬参加生产的状态。但
19、通常指劳动这一要素的充分就业。3. 价格稳定价格稳定指价格总水平的稳定,即不出现通货膨胀。4. 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国国际收支中的收入和支出处于基本持平的状态,略有顺差或略有逆差。二、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从长期看,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是一致的,但从短期看各目标之间往往存在矛盾。一般认为,除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具有较多的一致性外,其他几个目标之间都存在相互矛盾。78 习题演练1. (单选) ( )不是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的。A. 政府预算盈余 B. 充分就业C. 价格稳定 D. 经济稳定增长2. (单选)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之间基本统一的是( ) 。A. 经济增长与
20、充分就业 B. 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C. 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 D. 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第二节财政政策一、财政政策含义财政政策是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 政策。二、财政政策工具国家财政由政府收入和支出两个方面构成。收入政策工具包括税收和公债。支出政策工具包括政府购买支出和转移支付。三、自动稳定与斟酌使用(一)自动稳定器1. 自动稳定器的含义自动稳定器,也称为内在稳定器,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膨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2. 自动稳定器的作用机制(1)税收的自动变化。79(2
21、)政府转移支付的自动变化。(3)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二)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当总需求水平过低,即出现经济衰退时,政府应削减税收、增加支出以刺激总需求; 反之,当总需求水平过高,即出现通货膨胀时,政府应增加税收或削减开支以抑制总需求。前者称为扩张性财政政策,后者称为紧缩性财政政策。四、功能财政根据权衡性财政政策,政府实施财政方面的积极政策主要是为了实现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水平。当实现这一目标时,预算可以是盈余,也可以是赤字,这样的财政为功能财政。预算盈余: 政府收入支出。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会产生预算盈余。预算赤字: 政府支出收入。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会造成预算赤字。 习题演练1. (单选)经济
22、系统内存在的可减少各种干扰国民经济功能因素的机制,这被称为内在稳定器,又称自动稳定器。下列选项中,不具备该项功能的是( ) 。A. 维持农产品价格稳定 B. 政府转移性支出C. 家庭和公司的支出 D. 税收2. (单选)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 ) 。A. 缓和了经济萧条但增加了政府债务B. 缓和了经济萧条也减轻了政府债务C. 加剧了通货膨胀但减轻了政府债务D. 缓和了通货膨胀但增加了政府债务3. (多选)为应对整个国民经济下滑倾向, 政府可能会选择的经济政策有( ) 。A. 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 B. 降低银行利率C. 限制出口 D. 提高银行准备金率E. 加大政府对公共设施的投资80第
23、三节货币政策一、货币派生机制(一)现代银行制度1. 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是以办理存贷款和转账结算为主要业务,以营利为主要目标,经营货币的金融企业。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是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2. 中央银行中央银行是一国的最高金融当局,它统筹管理全国的金融活动,实施货币政策以影响经济。中央银行的三大职能:(1)发行的银行。(2)银行的银行。(3)国家的银行。(二)存款创造和货币供给货币供给是指一国或货币区的银行体系向经济体中投入、创造、扩张(或收缩)货币的金融过程。货币供应量流通中的货币的数量 + 银行的存款总额1. 商业银行和货币供给(1)存款创造的含义存款创造主要是银行通过吸收存款、发放贷
24、款、办理结算等业务活动的开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支付手段和交易媒介的一种功能。原始存款原始存款是指商业银行吸收的、能增加其准备金的存款,可以理解成从商业银行81体系之外进入商业银行的存款。派生存款派生存款是指商业银行以原始存款为基础、运用信用流通工具和转账结算方式发放贷款或进行其他资产业务时,所衍生出来的,也可以理解成是从商业银行到商业银行的存款,而非从商业银行体系外进入的存款。(2)存款货币创造的过程假设:商业银行只保留法定存款准备金,超额存款准备金全部用于放贷或投资;商业银行的客户(包括存款人和借款人)将其一切收入均存入银行,并使用支票结算方式,不提取现金;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 10%,原始存
25、款为 100 万。假定 A 银行收到客户甲的活期存款 100 万,那么按照法定准备金率 10%,A 银行需要向央行上缴 10 万的法定准备金,剩下的 90 万全部贷给客户乙。客户乙以支票形式将 90 万存入其开户行 B 银行。B 银行按 90 万的 10%,即 9 万缴存法定准备金,然后再将剩余的 81 万全部贷给客户丙。以此类推,这一存款货币创造过程具体如下:存款增加准备金增加贷款增加银行客户A 银行1001090乙B 银行90981丙C 银行818.172.9丁D 银行72.97.2965.61戊E 银行65.616.5659.05己F 银行59.055.9153.14庚所有银行总计1 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宏观经济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