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理论攻坚组织行为学1军队文职招考.pdf
《最新理论攻坚组织行为学1军队文职招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理论攻坚组织行为学1军队文职招考.pdf(3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理论攻坚-组织行为学 1(讲义)理论攻坚-组织行为学 1(讲义)第一章理论与方法一、组织行为学的概念与特征(一)组织行为学的概念1.定义组织行为学是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2.三层含义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体、 群体、 组织和环境。组织行为学尤其关注与雇佣有关的情境。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围: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围是一定组织中的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目的: 组织行为学研究的目的是在掌握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性的基础上,提高预测、引导、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达到组织既定
2、的目标。(二)组织行为学的主要特征1.跨学科性:指组织行为学是将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政治学等学科知识,综合运用于组织的管理工作实践中。2.层次性:指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可分为四个层次进行分析个体、群体、组织、外部环境。3.两重性: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4.实用性:组织行为学属于应用学科,目的是提高管理人员的能力和组织部门的工作绩效。二、组织行为学的发展历史(一)组织行为学的发展脉络组织行为学发展脉络可以分为五个阶段。21.早期的工业心理学派(20 世纪初):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起源于心理学在管理实践或工业界的应用, 工业心理学的萌芽与发展为组织行为学乃至整个行为科学学派
3、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斯特恩、芒斯特伯格、吉尔布莱斯等。2.古典管理学派(20 世纪初):这一时期是人类系统研究组织管理问题的早期探索,把人看作是“经济人”,把组织看作是封闭的系统。代表人物包括美国的弗雷德里克泰勒、法国的亨利法约尔、德国的马克斯韦伯等。3.行为学派(20 世纪 3060 年代):行为科学理论专注于对组织内的人际行为进行客观和科学的研究, 把人看作是“社会人”。代表性人物有梅奥、斯金纳、麦克利兰、马斯洛、赫兹伯格等。4.权变学派(20 世纪 60 年代):权变学派的核心是通过组织内部和外部各个部分或系统的相互联系, 区分和确定各种可能的影响因素,根据各种条
4、件和变化,随机应变、伺机而动、审时度势, 针对不同的具体条件寻求不同的管理模式或方法。权变理论主要代表人物包括钱德勒、劳伦斯、卢桑斯等。5.系统学派(20 世纪 60 年代):系统学派是指将组织作为一个有机整体, 把各项管理业务看成相互联系的网络的一种管理学派。 该学派重视对组织结构和模式的分析, 应用系统理论的范畴、原理, 全面分析和研究企业和其他组织的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并建立起系统模型以便于分析。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有弗莱蒙特卡斯特、罗森茨韦克等。(二)组织行为学的代表人物及主要理论观点代表人物代表人物主要理论主要理论代表著作代表著作芒斯特伯格芒斯特伯格工业心理学心理学和工业效率梅奥梅奥人
5、际关系理论工业文明中的社会问题巴纳德巴纳德社会协作系统理论经理的职能马斯洛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人的动机理论强化练习1.(单选)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围主要是()。3A.人的一般规律B.一切人类心理和行为的规律C.工作组织中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D.特定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2.(单选)关于组织行为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组织行为学是一门综合性、系统性很强的学科B.组织行为学与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分属不同学科,彼此没有关联C.组织行为学以各类工作组织为研究环境D.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目的在于发现人们在组织中有效工作的规律3.(单选)组织行为研究的最终目的是()。A.改变人的态度B.改变人的行为C.提高组织
6、绩效D.到达个人目标4.(单选)()写成心理学与工业效率一书,是工业心理学的典型代表。A.泰勒B.芒斯特伯格C.梅奥D.勒温第二章个体行为与组织激励一、管理中的个体差异分析(一)个体差异的类型1.希波克拉底的气质类型分类气质类型是对人的气质所进行的典型分类。 以公元前 5 世纪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的分类最为著名。他认为人体内有四种液体,即血液、黏液、黄胆汁、黑胆汁。这四种液体在人体内的比例不同,形成了气质的四个类型。(1)多血质:活泼热情、善交际、反应灵活、工作效率高,但稳定性差。(2)胆汁质:外向开朗、反应快、效率高,但暴躁任性、缺乏自制。4(3)黏液质:稳定踏实,但死板、固执、缺乏生气。(
7、4)抑郁质:敏锐、细致、稳重,但孤僻、怯懦、易退缩。2.霍兰德的职业适合度理论约翰霍兰德将职员人格特质和工作环境划分为六个类型。(1)社会型:喜欢与人交往、不断结交新的朋友、善言谈、愿意教导别人。(2)企业型:追求权力、权威和物质财富,具有领导才能,喜欢竞争,敢冒风险,有野心、抱负。(3)常规型:尊重权威和规章制度,喜欢按计划办事,细心、有条理,习惯接受他人的指挥和领导,自己不谋求领导职务。(4)现实型:愿意使用工具从事操作性工作,动手能力强,做事手脚灵活,动作协调,做事保守,缺乏社交能力。(5)调研型:思想家而非实干家,抽象思维能力强,求知欲强,肯动脑,善思考,喜欢逻辑推理,不愿动手。(6)
8、艺术型:有创造力,乐于创造新颖、与众不同的成果,渴望表现自己的个性,实现自身的价值。3.“大五”人格模型“大五”人格模型是近年来比较有代表性并得到广泛应用的人格模型。它认为,所有人的个性都可以分为 5 个特质维度:外向性、随和性、尽责性、情绪稳定性和经验开放性。详见下图对“大五”特征的具体描述。54.迈尔斯布瑞格斯类型指标(MBTI)布瑞格斯母女俩利用四个人格维度设置问卷,从而得出个体差异的类型,将四组偏好组合起来,可以获得 16 种人格类型的描述。(二)个体需要和动机的概念61.需要的概念所谓需要,是个体缺乏某种东西时产生的一种主观状态,它是客观需求的反映。这里所说的客观需求既包括人内部的生
9、理需求,也包括外部的社会需求。如下图所示。2.动机的概念动机的原意是引起动作。心理学上把引起个人行为、维持该行为并将此行为导向满足某种需要的欲望、愿望、信念等心理因素叫动机。动机是在需要基础上产生的,但需要并不必然产生动机。需要转化为动机的条件有二:条件一:需要到达一定强度,产生满足需要的愿望条件二:需要对象(目标)的确定。(三)个体需要与个体行为之间的关系行为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行为科学认为,行为既是人的有机体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反应,又是人通过一连串动作实现其预定目标的过程。需要产生动机,动机产生行为,整个过程受到行为主体的人格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具体转化过程见下图所示。7二、社会知觉、
10、归因与多样性管理(一)社会知觉的概念、类型及影响因素1.社会知觉的概念社会知觉概念的提出者是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社会知觉也被称为社会认知,是指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对人、对己、对群体进行认识的过程。2.社会知觉的类型(1)自我知觉:指主体对自己的心理和行为状态的知觉。这是自我认识的过程,是认知主体和客体的统一。(2)对他人的知觉:指通过对他人外部形态和行为特征的知觉,进而取得对其动机、情感等心理活动的认识。(3)角色知觉:指对某个人在社会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的认知与判断,以及对有关角色行为的社会标准的认知。(4)人际知觉:指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知觉。这种知觉主要是在人际交往中发生的,以各种交际行为为知觉
11、对象。3.社会知觉的影响因素(1)知觉者:知觉者的经验、兴趣、动机、态度、期望都会影响其社会知觉。(2)知觉对象或目标:目标物的特征也会影响我们的知觉。我们不会孤立地看待目标,因此目标与背景的关系也会影响到知觉。(3)知觉情境:情境也很重要,对客体或事件的感知时间会影响我们的注意力,还有地点、光线、温度或其他情境因素。4.社会知觉的偏差8(1)首因效应:即第一印象效应,是指交往双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影响,亦即“先入为主”带来的效果。(2)近因效应:指最新出现的刺激物促使印象形成的心理效果。(3)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是指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
12、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4)刻板印象:指人们对某类社会对象形成了固定的印象,并对以后有关该类对象的知觉发生强烈的影响。(5)对比效应:指当人们对某个对象进行认知评价时,由于其他对象的存在而影响了对该对象的真实评价。(6)投射效应:指人们根据自己个人认识和想法来推断别人,也就是认为别人和自己一样。9理论攻坚-组织行为学 1(笔记)理论攻坚-组织行为学 1(笔记)【注意】1.管理学基础已经结束,有同学反映想要多做题,因为课程设置的原因,有时间会尽量给大家练习题目。2.打开讲义 63 页,没有听前面课程的同学老师建议先去听前面的回放,因为组织行为学跟管理学有很大关系,在这本书中老师不会很仔细
13、的讲解其内容,大家从管理学听起,包括管理思想发展史在内的会简单略过。前面学过了管理学基础,进行快问快答测试大家的掌握程度,基本每章节一题。(1)经营管理之父是法约尔,因为他提出了六大经营方面。(2)人际关系理论之父是梅奥,他提出了人际关系理论。(3)军队型组织是直线型的组织形式,大多数军队都使用这一形式。我们学过直线型、职能型、直线-职能型、矩阵型、事业部制型、项目型、委员会型等。(4)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包括 2 类因素,即保健因素(起到保健作用,10有这类因素不能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激励因素。(5)最早的领导行为理论是勒温提出的,要知道领导理论包括哪些,领导特质理论、领导行为理论、领导权
14、变理论。(6)纠正偏差是控制的最后一个环节,使得控制过程得以完整,并将控制与管理的其他职能相互联结。管理是一个循环往复的动态发展过程,从计划组织领导最后的控制环节,这一轮工作做完要进入下一轮工作,如何开始要根据上一轮的反馈,故纠正偏差是控制的最后环节。【注意】1.组织行为学:不用纠结标题,本质是管理应该如何做才能更好实现组织目标,与管理学基础一样,为了更好实现组织目标所提出的理论,组织行为学理论都是从管理学、心理学分化出来的。跟管理学目的一样,都是为了寻找管理、领导的有效性,如寻找张三做事不积极的原因以及分析其人格特征,组织行为学研究组织中个人行为、群体的行为、组织的行为。组织行为学包括内容相
15、对较少,整体分为四章,按照“总-分”结构,与管理学一致。(1)第一章理论与方法(总述):组织行为学是什么,其概念、理论和方法,内容较少,考点较多,考试涉及较多。(2)组织行为学分为 2 个点,第一点是组织行为学是什么,第二点是组织行为学研究什么。研究组织中的个体、群体和组织,又称为研究的层次是什么。如想要研究粉笔教育这个公司,研究粉笔教育各个老师,然后研究各个部门(看做一个群体),再研究整个粉笔公司,如粉笔的企业文化,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哪11些大事,即所谓的变革。第二章个体行为与组织激励。第三章群体性为与管理团队。第四章组织文化与组织变革发展。2.考情:组织行为学在考题中大概占据 12 分的分值
16、左右,从历年考题来讲,组织行为学 4 章的内容,一般 12 分偏左,不会偏右,2019 年占据 8 分,2020年占据 10 分,2021 年占据 5 分。从近几年考题来讲,分值没有超过 10 分。非常重要的原因是组织行为学有些理论观点在管理学中讲解了, 如组织行为学中会讲解组织激励的问题,不会把激励理论再说一遍,组织激励是组织行为学中非常重要的知识点,整体上从历年考题来看,组织行为学从大纲角度出发,大概涉及40 个知识点,从考题角度来讲,每年大概涉及 8 个知识点左右。第一章理论与方法【注意】理论与方法:从大纲来看非常简单,共 4 个知识点,2 节内容,组织行为学的概念与特征(组织行为学书上
17、个班呢,从考题来讲出题频率较高,2019-2020年每年都涉及至少 1 题)、组织行为学的发展历史(相对考查较少,因为组织行为学跟管理学同根同源,考查了管理思想发展史,组织行为学一些理论观点已经考到了)。一、组织行为学的概念与特征(一)组织行为学的概念1.定义12组织行为学是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2.三层含义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体、 群体、 组织和环境。组织行为学尤其关注与雇佣有关的情境。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围: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围是一定组织中的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组织行为学的研究
18、目的: 组织行为学研究的目的是在掌握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性的基础上,提高预测、引导、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达到组织既定的目标。【解析】1.定义:讲义 P63 页,画出“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研究组织中人是怎么想的,人为什么这么做、如何做的,即研究组织中人的想法和做法的问题。(1)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一切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错误),原因:必须把人放在组织当中对其进行研究,如研究政府中或粉笔公司中某个人,必须在组织中研究,因为这门学科称为组织行为性。考题中考查了这句话,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什么的?选项有一切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研究组织中人的行为,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
19、行为。组织、人的心理和行为,三个词缺13一不可,缺少其一就是错误的。(2)考试还可能出现混淆项:下列关于组织行为学正确或错误的是。2.三层含义:概念的三个层次是对组织行为学概念的进一步解释。(1)研究对象:个体、群体、组织和环境。也称为研究的四层次。标注重点,考题可能考查多选题,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层次/对象包括什么。书中的框架只给出了个体、群体和组织,因为管理学基础中提过了环境,大纲中没有再次放入环境,管理中有环境,此处也同样适用,组织面临的是内部和外部的环境。四个研究层次中,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基点(基础)和出发点是个体(单选题)。任何一本组织行为学的教材都是先研究个体,之后再研究群体和组织,因为
20、个体是基础,要想研究某个部门,先研究部门中的人,再研究这个群体。(2)研究范围:组织中的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组织、心理、行为三者缺一不可,缺少其一则错误。(3)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目的:最终目的/根本目的:提高组织的绩效,实现组织的目标。管理学中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也为了达到组织的目标。直接目的:研究组织中人的、群体的行为,直接目的是提高预测他人的能力。分析一下员工的行为,预测员工将来会如何做事。3.考题中出现了研究范围,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没有出现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要注意这二者,未来可能在这二者出考题。(二)组织行为学的主要特征1.跨学科性:指组织行为学是将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
21、类学、政治学等学科知识,综合运用于组织的管理工作实践中。2.层次性:指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可分为四个层次进行分析个体、群体、组织、外部环境。3.两重性: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4.实用性:组织行为学属于应用学科,目的是提高管理人员的能力和组织部门的工作绩效。14【解析】1.特征:比较重要,补充说明组织行为学的概念。从考试角度来讲,前三个特征都很重要,每一个特征都可能单独作为考点存在,需要注意。(1)跨学科性:组织行为学是一个跨学科性的学科,指组织行为学是一个交叉学科,涉及到管理学(同根同源)、心理学(激励、归因理论等)、社会学(研究社会中的人)、社会心理学、人类学、政治学(研究组织中的政治,后面有
22、权力和政治)等学科知识。考题混淆项:组织行为学与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其他关系都没关系(错误),原因:组织行为学是这些学科的交叉学科,考查比较表面化。(2)层次性:四个层次可能单独考查,个体、群体、组织、外部环境(多选题)。个体是最基本的层次,也是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出发点(单选题)。(3)两重性: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考过单选题)。管理学有二重性,今天来看组织行为学也有二重性。 与生产力相联系、 是一种客观存在对应自然属性;社会制度、 生产关系对应社会属性。 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在组织行为学中也存在。自然属性:组织行为学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必然存在,不是任何人能决定的,不受个人意志为转移,是历史发展
23、的必然。社会性:如不同国家不同人的行为,要放在大的社会环境中研究。管理学的二重性、组织行为学的二重性就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4)实践性/实用性(了解,考查特征可以选出即可):通过组织行为学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分析,能够给管理者实际工作提供借鉴和指导。152.注意:跨学科性又称为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因为其理论内容在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都沾边一点。二、组织行为学的发展历史(一)组织行为学的发展脉络组织行为学发展脉络可以分为五个阶段。【解析】组织行为学的发展历史:组织行为学其母亲是管理学,二者同根同源,有些学者将组织行为学分为五个学派,也称为发展的五个阶段,了解即可,其中的重点会在讲解中提炼
24、出来。1.早期的工业心理学派(20 世纪初):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起源于心理学在管理实践或工业界的应用, 工业心理学的萌芽与发展为组织行为学乃至整个行为科学学派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斯特恩、芒斯特伯格、吉尔布莱斯等。2.古典管理学派(20 世纪初):这一时期是人类系统研究组织管理问题的早期探索,把人看作是“经济人”,把组织看作是封闭的系统。代表人物包括美国的弗雷德里克泰勒、法国的亨利法约尔、德国的马克斯韦伯等。3.行为学派(20 世纪 3060 年代):行为科学理论专注于对组织内的人际行为进行客观和科学的研究, 把人看作是“社会人”。代表性人物有梅奥、斯金纳、麦克利兰、
25、马斯洛、赫兹伯格等。4.权变学派(20 世纪 60 年代):权变学派的核心是通过组织内部和外部各个部分或系统的相互联系, 区分和确定各种可能的影响因素,根据各种条件和变化,随机应变、伺机而动、审时度势, 针对不同的具体条件寻求不同的管理模式或方法。权变理论主要代表人物包括钱德勒、劳伦斯、卢桑斯等。5.系统学派(20 世纪 60 年代):系统学派是指将组织作为一个有机整体, 把各项管理业务看成相互联系的网16络的一种管理学派。 该学派重视对组织结构和模式的分析, 应用系统理论的范畴、原理, 全面分析和研究企业和其他组织的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并建立起系统模型以便于分析。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有弗莱蒙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理论 攻坚 组织 行为学 军队 文职 招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