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云南省第一次高考统测语文学科质量分析报告(共27页).doc
《2011年云南省第一次高考统测语文学科质量分析报告(共2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云南省第一次高考统测语文学科质量分析报告(共27页).doc(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2011年云南省第一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语文学科质量分析报告 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第一部分:2011年云南省第一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语文学科得分基本情况一、各州市上报数据汇总统计2011年云南省第一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文科、理科考生语文分数段统计表 分数段考生150-140139-130129-120119-110109-10099-9089-8079-7069-6059-5049分以下参考人数最高分平均分及格率(%)文科生0 78 2622 13673 26326 23592 10308 3630 1101 426 235 83072139 98.87
2、80.85理科生1 174 3818 19208 34676 28019 11645 3551 912 313 211 140 99.8383.78二、全省抽样卷基本情况统计样本数满分值平均分难度标准差及格人数及格率最高分最低分1806150105.510.711.15167492.6913521写作题分数段0910192029303940495060人数43101651481143全卷分数段69分以下707980899099100109110119120129130139140150人数92310035462453115960全省抽样卷第卷选择题得分情况统计表题号分值正确答案选A比例选B比例
3、选C比例选D比例平均分难度区分度标准差第1题3B6.4851.513.2928.571.540.510.361.5第2题3D1.1637.9310.850.061.50.50.361.5第3题3B7.9251.3823.9216.611.540.510.321.5第4题3A87.4910.240.661.52.620.870.291第5题3D1.611.722.9993.582.810.940.290.73第6题3B13.5169.9912.44.042.10.70.281.37第7题3A82.125.433.888.532.460.820.291.16第8题3B8.4757.0932.51.
4、881.710.570.311.49第9题3C4.8222.4368.274.372.050.680.281.39第10题3B8.6437.2136.2717.771.120.370.311.45全省抽样卷全卷得分情况统计表题号分值平均分难度区分度标准差及格人数及格率%满分人数满分率%最高分最低分第一题合计127.210.60.583.2185547.3431417.39120第二题合计97.370.820.442.14163890.7102656.8190第三题合计94.880.540.472.72102356.6432017.7290第I卷3019.460.650.745.5128471.
5、1522.88300第11-1题53.210.640.471.08136375.4721611.9650第11-2题52.870.570.441.15122367.72995.4850第12-1题43.190.80.380.77152184.2267937.640第12-2题42.410.60.331.0772540.1434018.8340第13-1题52.80.560.281.77114563.437420.7150第13-2题50.390.080.121.111588.75120.6650第四题合计2314.870.650.663.46122267.6630.17230第14题42.28
6、0.570.30.9278843.631307.240第15-1题21.950.980.210.25172695.57172695.5720第15-2题21.010.510.190.5225714.2325714.2320第16题65.690.950.180.62179299.22136175.3660第17题83.680.460.381.3953429.570070第五题合计2214.610.660.472.25127370.4900200第18题42.550.640.281.03111061.4625614.1740第19题53.880.780.320.94171594.9643123.8
7、650第20题64.680.780.330.97166992.4135919.8860第六题合计1511.110.740.442.08162189.76341.88150第七题作文6045.460.760.565173496.0100560第II卷12086.050.720.897.96172895.680010815第二部分 各题得分情况分析和教学建议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铁杵(zh)歼灭(qin)浑自解数(xi)锃光瓦亮(zn)B筵席(yn) 靓妆(jn) 叱咤风云(zh)力能扛鼎(n) C晕车(yn) 圈养(qun) 卖官鬻爵(y)翘首
8、以待(qio)D摒弃(bn) 股肱(n) 拾级而上(sh)沐猴而冠(un)参考答案:B(A“杵”读“ch”, “歼”读“jin”; C“晕”读“yn”, “圈”读“jun”;D“摒”读“bn”,“拾”读“sh”) 【得分情况分析】抽样显示:正确率51.5%;选A项的6.48%,选C项的13.2%,选D项的28.57%,平均分为1.54,难度0.51,区分度0.36,标准差1.5。错选原因在于对常见的多音多义的字识记没能结合语境,导致识记理解不准确。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尽管在演艺界“上阵父子兵”早已不是新闻,但从早前谢霆锋、房祖名、曾宝仪等成名,到近期多位明星子女扎堆儿出
9、击,肥水不留外人田的势头真让人另眼相看。B面对即将到来的春运客流高峰,山东滨州交通局在出现问题之前就未雨绸缪,针对春运安全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采取多项措施确保道路运输安全畅通。C2011年1月12日晚,在印巴边境,巴基斯坦军队使用重炮和榴弹向印军前方阵地发动袭击,印度军队马上反戈一击,交火一直持续到次日凌晨。 D尽管很多人可以不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但我确信敬业乐业这四个字,是职场生存的不二法门。参考答案:D(D不二法门:比喻独一无二的门径、方法。A不合语境,“势头”不能另眼相看。另眼相看:用另一种眼光看待。指看待某个人或某种人不同一般,也指不被重视的人得到重视。B“未雨绸缪”和前面“在出现
10、问题之前”语意重复。未雨绸缪: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C望文生义。反戈一击:掉转武器向自己原来所属的阵营进行攻击。【得分情况分析】抽样显示:正确率50.06%;选A项的有1.16%,选B项的有37.93%,选C项的有10.08%,平均分为1.5,难度0.5,区分度0.36,标准差1.5。这四个成语属常见词语,在课本、练习中经常出现,错选原因在于对常见的成语理解不准确。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在他从报上看到某大学研究生院和中国文化编委会联合主办的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暑期讲习班招生启事之后,立刻写信去报名。B学校文化建设只有基于学校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对于生命境界的
11、追求、个性魅力的展示和精神成就的建树的需要,才能有不竭的动力。C国际政治现实主义认为,军事力量越强,对敌威慑力越大,遏制敌国不敢轻易发动战争、进行军事挑衅的可能性和有效性就越强。D自2003年起,中国电影票房每年以30%的速度发展,三大国产贺岁片赵氏孤儿、让子弹飞、非诚勿扰2的热映,今年的中国电影市场,票房破亿已无悬念。参考答案:B(A多用介词致使残缺主语;C“遏制”与 “不敢”否定不当,“可能性”与“越强”搭配不当; D“发展”应为“增长”;应把“的热映”改为后一个句子的状语,如“从的热映来看”,或“热映”后加谓语,如“的热映表明”)该题考查判断病句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级【得分情况分析】抽样
12、显示:正确率51.38%,选A项的有70.93%,选C项的有23.92%,选D项的有16.61%,平均分为1.54,难度0.51,区分度0.32,标准差1.5。能力层次为D级。错选的原因在于对句子的结构关系和词语含义不能做准确分析。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古镇地势虽高,却不陡。 。古老与现代一起在岁月的屋檐上重叠,厚重与奔放相互媲美。街面上,老样新式的房屋鳞次栉比古镇中有很多小巷一条青石板铺砌的干道穿越其中,成为古镇的老街它们如一条条河流纵横交错,环环相扣新屋,水泥阳台,宽敞明亮的小洋楼,散发着浓郁的现代气息老房,黑瓦白墙,飞檐翘角,犹现古城当年风采ABCD参考答
13、案:A(按照空间顺序介绍了古镇中的小巷。先整体介绍小巷布局特点,然后具体分说青石铺砌的干道和老样新式的房屋)【得分情况分析】抽样显示:正确率87.49%,选B项的有10.24%,选C项的有27%,选D项的有1.5%,平均分为2.62,难度0.87,区分度0.23,标准差1。该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能力层次为D级。【教学建议】第一大题为语言知识题,在全卷有基础铺垫作用, 依次考查汉语拼音、成语使用、语病辨析和句子排序。做好语言基础题,考生就会感到信心增加,能够以沉稳心态从容答卷。为了让学生在考试中稳定发挥,教学中尚需进行强化训练。考试大纲对字音、字形的考查要求是,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识
14、记现代汉字的字形。字音题和字形题的命题点基本聚焦于“常用”上,而现代汉语中的生僻字以及方言字考查的几率很低。这种考查特点充分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应用性、生活性和社会性的特点。高考对字音的考查一般以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和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为命题依据。高考对字形的考查一般以现代汉语中2500个常用字和1000个次常用字为命题依据,但也会适当关注一些并不太常用的词语。字音题和字形题的基本题型为选择题,分值一般为3分。在通常情况下,一道题中只考查字音或字形,但是也不排除将字音、字形放在一道题中进行考查的可能。备考技巧:1.多音字要做到据义定音。2.注意区分一般词语与专用词语。3.运用记少去多的方法。4.依
15、据词性辨别读音。5.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从近几年的高考题来看,词语辨析题的考查热点集中在实词和成语这两个方面,实词考查的热点是辨析近义词,成语考查的热点往往是那些常见、常用而又易误用的成语。命题的材料大多具有生活性、时代性的特点。高考试题多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呈现,在具体的语境中让考生去判断实词或成语的使用是否准确,分值一般是3分。熟语(包括成语)辨析题答题技巧:1.逐字解释熟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2.体会熟语(包括成语)的褒义、贬义、中性等感情色彩。3.要注意熟语(包括成语)的使用范围及搭配对象。4.尽可能找出句中的相关信息。5.四个选项权衡比较,选出最符合要求
16、的一项。考生解题时,要正确理解熟语(包括成语)的整体意义,要注意分析语境与词语的搭配情况,忌望文生义。辨识语病几乎是每年高考必考题。考试大纲规定的六种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 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其中“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属于结构性语病,“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属于语义性语病。从六种病句类型的考查比重上看,“结构性语病”的比例远远大于“语义性语病”。虽然病句考查包括“辨析”和“修改”两个方面,但从考查要求上看,一直是重辨析,轻修改。从题型上看,以“四选一的选择题”为主流题型,题干要求主要有两种:一是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17、二是选出“有语病的一句”。做题思路:检查句子的主干,看句子是否缺成分推敲词语运用,看词语是否搭配恰当默读,看句式是否杂糅综合思考,看句子是否符合逻辑思维调动知识积累作答。解答排序题的主要依据是关注整个句群的整体含义、逻辑联系。答题技巧:1.要明确连贯的标准。语言的连贯主要包括:话题统一、语序得当、问与答前后照应、指代前后照应、句式前后一致、关联词前后照应、表达符合语境、音节和谐一致等。2.要了解句子间的组合关系。句子的组合顺序一般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考生解答语言连贯这类题,应先统观各句,确定中心意思,然后再按其内在的关系加以排列。3.要善于抓“关键句”。关键句主要指起始句、中心句、
18、过渡句和总结句。4.可适当采用排除法。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的这四道选择题,对“考纲”上语言知识的各个考点并没有作也不可能作全面的覆盖。但是“考纲”列出的知识点应予重视,教学中应重点突破。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这个问题已经争论了近一个世纪。对许多人来说,否定的答案总使他们心里不舒服。肯定的答案,又使他们理直气壮。其实,只要我们能够心平气和地看待这一问题,就会发现一些常见的论证是很难站得住脚的。 首先,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定义问题。在本世纪初那些最先提出这一问题的人士心目中,“科学”的定义是相当明确而一致的:“科学”
19、是指在近代欧洲出现的科学理论、实验方法和机构组织。1915年任鸿隽在科学创刊号上发表说中国无科学的原因,1922年冯友兰在国际伦理学杂志上发表为什么中国没有科学对中国哲学的历史及其后果的一种解释,直到1944年竺可桢发表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产生自然科学?一文,基本上都使用上面的定义。这个定义实在是非常自然的,因为大家心里都明白科学确实是西方来的在中国的传统语汇中,甚至就根本没有“科学”这样一个词。而现在有人在大发宏论之前,先改变科学的定义,把科学定义成一种中国古代存在着的东西,然后断言中国古代有科学。这实际上已经偷换了论题。另一种近年更常见的做法,也接近偷换概念:论者先将“科学精神”等同于“科学
20、”, 然后设法论证中国古代有科学精神。而科学精神究竟是什么呢?竟被归结为只有两个字:“求是”。有的人再加四个字:“精益求精”。接下去的进展就不难预料了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出上面六个字来,当然是易如反掌,于是断言中国古代是有科学精神的;而科学精神又等于科学,于是就理直气壮地宣称,中国古代是有科学的!上面这种论证的荒谬之处,又远过于前一种。姑不论“科学”与“科学精神”能否等同,只看对科学精神的归纳,就大成问题。不错,在科学精神中确实可以包含“求是”和“精益求精”;但是能不能反过来推论,只要有此六字,就是有了科学精神呢?让我们来设想,两千年前的汉代,有一位迷人的、但是不识字的红妆少妇,这一天她正对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云南省 第一次 高考 语文学科 质量 分析 报告 27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