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上半年生态移民工作总结暨下半年工作要点(共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上半年生态移民工作总结暨下半年工作要点(共9页).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2011年上半年生态移民工作总结暨下半年工作要点上半年,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乡镇、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县移民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生态移民工作全局,严格落实区、市各项要求和县委、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生态移民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一定成效。一、基本情况根据宁夏“十二五”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县计划搬迁移民8676户36333人,占农村总人口的15.5%,其中县外移民5444户22800人,占移民总数63%;县内移民3232户13533人,占移民总数37%。2011年按照“整组搬迁、集中连片”原则,我县拟对地质灾害区、煤矿塌陷区、水库淹没区、六盘
2、山水源涵养林外缘区及生产生活条件非常困难的北部偏远山区等“五区”2695户11577人实施生态移民和劳务移民,占“十二五”移民总数的32%,其中县外移民1647户6860人,占县外移民总数的30.3%;县内移民1048户4717人,占县内移民总数的32.4%。二、工作完成情况(一)县外移民: 经与银川市及市辖三区对接确定,2011年县外移民1647户6860人,其中兴庆区月牙湖安置区移民1107户4660人,西夏区镇北堡镇良渠稍安置区移民240户1000人(其中生态移民215户900人,劳务移民25户100人),金凤区良田镇园林村安置区移民300户1200人,涉及9个乡镇、18个行政村、31个
3、自然村。目前,县移民办已完成移民调查摸底、核查和造册登记等工作;县外迁入区各区正在进行移民住房和各项基础建设,预计10月底前完成各项建设,12月底前组织移民搬迁入住。(二)县内移民:按照2011年县内生态移民计划,我县建设县内移民安置区5个(生态移民4个、劳务移民1个),安置移民1048户4717人,其中古城皇甫新村生态移民安置区总投资3385万元,规划建设移民安置房216套,安置移民216户972人,规划建设用地144亩,其中住宅占地 73.4亩(户均0.34亩),每户统一规划建设54平方米住房1套,配套建设幼儿园1所,扩建小学校舍500平方米,新建农村社区1处200平方米,村卫生室1处,活
4、动广场800平方米。目前已开工建设170套,其中完成基础开挖11套,灰土回填27套,地基砌筑14套,底圈梁浇铸35套,打构造柱9套,主体砌墙46套,开始打顶圈梁7套,养殖暖棚、青贮池等产业配套项目也已开工建设。养殖园区规划建设用地105亩,为每户统一建设1栋标准化养殖暖棚(70平方米)和1座青贮池(50立方米)、配备1台小型铡草机、扶持引进1头基础母牛,该安置区主要安置古城村王代沟、高山、西沟组,任河村任河组,罗山村石家湾组等3个行政村5个村民小组群众,主要发展以肉牛为主的养殖业,同时依托江苏雨润集团张郎产业园区、宁夏卫民廼河肉牛养殖示范园区、六盘山园林景观苗木示范园区、浩源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和
5、古城综合农贸市场等,为每户提供1-2名务工就业岗位,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草庙移民新村安置区总投资1758万元,分两个标段建设,共征地126亩,规划建设54平方米移民住房167套,硬化村级活动广场800平方米,扩建小学校舍400平方米,配套建设人畜饮水、道路、通讯、供电、供排水等基础工程。该安置区搬迁安置草庙乡丑畔村大岔组、王岔村火石埫组、牛湾村张湾组、和沟村和沟组4个行政村4个村民小组167户752人。目前,一期 96栋墙体砌筑已全部完成,正在进行上圈梁夯筑,二期71栋正在进行地槽开挖,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新集移民安置区征用土地105亩,安置移民120户540人,房屋建筑总面积648
6、0平方米,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人畜饮水干管2公里,支管206米;供电工程220V-380V输电线路2.73公里,安装50KVA变压器1台;道路工程新修主干道0.5公里,居民点巷道1.2公里,同时绿化主干道和巷道;扩建小学校舍面积280平方米,新增在校学生70名,并配套教学设施;农村能源每户配套太阳灶1台,太阳能热水器1台,安装光伏照明路灯10个等公共基础设施。主要搬迁安置本乡3个村5个组120户540人,其中姚河村北庄组50户214人,太寺村小岔组21户98人、后湾组13户69人、太寺组6户32人,上马洼村顾山组30户127人。目前,安置区前期工作已全面完成,正在进行主体工程建设,已经开挖地槽46
7、户,地基砌筑48户,砌筑主体墙26户,养殖园区也已开工建设,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城阳杨坪生态移民安置区总投资1046万元,规划建设移民安置房82套,安置移民82户369人,安置区建设分移民住宅区和林果园区。安置区规划建设用地105.47亩,每户统一建设54平方米住房1套,配套建设日光温室82座,统一建设围墙、大门、卫生厕所及道路、供排水、供电、绿化等基础设施,目前,已开工建设62套,其中完成底圈梁浇铸42套,墙体砌筑20套。主要安置杨坪村生产生活条件较差的阴台、南沟、刘沟和油坊4个组的村民,主要发展设施林果,依托杨坪设施林果创业示范园区建设项目,建立“示范帮扶”机制,通过整目整合、资金捆绑、示范
8、带动、培训引导等形式,把移民转变为产业型农民。同时,实行“园区+公司+农户”,园区将农户大棚统一租种经营,公司负责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服务和销售。民生家园劳务移民安置区规划建设用地103亩,总投资1.66亿元,总建筑面积8.57万平方米,设计总户数1356户,其中劳务移民周转房5栋463套18520平方米,总投资3622万元,安置移民2084人。主要安置县内移民迁出区符合劳务移民条件的群众,依托县城工业园区、企业户均安排1-2名就业岗位。目前,安置区前期工作已全面完成,正在砌筑二层主体工程,力争12月底前建成并搬迁入住。三、主要做法一是加强领导,在明确责任上下功夫。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政
9、府县长任第一副组长、县四大机关分管领导任副组长、12个乡镇和建环、农牧、水务、交通、公安、供电等22个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张郎县生态移民工作领导小组,设立生态移民办公室,抽调工作人员14名。各乡镇、各成员单位和相关移民村组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办事机构,配备了专兼职工作人员,专门负责生态移民工作。坚持生态移民与教育、劳务、产业移民相结合,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张郎县“十二五”生态移民规划和2011县外、县内生态移民实施方案;召开了生态移民攻坚动员大会,对全县生态移民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与各乡(镇)签订了生态移民目标管理工作责任书,制定出台了张郎县生态移民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和考核
10、细则。同时,建立了“五定三包”(“五定”即定目标任务、定时间进度、定责任人员、定工作措施、定责任追究,“三包”即县级领导包乡、科级领导包村、一般干部包组包户)的工作机制,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工作格局。二是深入宣传,在广泛发动上下功夫。坚持大移民、大宣传、大培训,宁夏电视台、银川市电视台等先后滚动播出了反映张郎生态移民的专题新闻,固原日报、新知讯报等报刊先后刊登新闻稿件5篇。县有线电视台设立生态移民栏目,编播生态移民方面的工作和政策。同时,采取以会代训、举办专题培训班、印发宣传材料、进村入户等形式加强对各级干部和移民对象的宣传培训,共举办“千名干部”下乡培训班1期、乡村组干部培训班12期
11、、移民对象培训班18期(其中劳务移民设施种养和电焊工等培训班5期),发放生态移民工作指南8000册,编发信息简报12期,制作永久性宣传标语41条,悬挂横幅22条,进村入户宣传3000多人次。通过多途径宣传,营造了人人关心生态移民、人人关注生态移民的良好氛围。三是健全制度,在规范管理上下功夫。根据工作需要,制定了张郎县生态移民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张郎县生态移民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和考核细则、张郎县县内劳务移民安置办法、张郎县县内劳务移民周转房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和办法,设立了生态移民资金专户,实行专户储存、专帐核算、直接支付的资金运行管理体系,目前县财政共拨入资金1890万元。四是狠抓质量,在严格监管上
12、下功夫。严格落实项目建设“四制”(招投标制、合同制、监理制、法人制)管理要求,建立了建设单位+监理公司+质检机构+农民监督员“四位一体”的生态移民工程质量监督机制,并统一制作工程质量监督牌,明确各自职责。建设单位跟踪监督指导,抓质量、赶进度,协调解决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建设单位跟踪检查、工程监理驻点监督、质检机构随机抽样检测,不定期检查。聘请懂工程、威望高、移民信赖的群众担任工程质量监督员,实行培训上岗,并配发安全帽、测绳、尺子、笔记本等必要工作工具,佩证上岗,全程监督,确保了工程进度和质量。同时,严把工程进料关,组织纪委、移民办、建设单位、质监机构、施工企业及监理等到平凉、固原及县内等地考
13、察,统一确定木料、沙子、水泥、钢筋等原材料采购点,从源头上防止不合格材料进入工地。下发了关于切实加强生态移民工程建设质量监管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建设单位根据各自工作职责,切实加强监管,技术指导到位,确保将生态移民工程建设成为合格工程。客观总结上半年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通过调查摸底,一些整村群众居住分散,整村区域较大,整村(组)搬迁存在一定困难。二是由于迁出区群众大多数生活困难,自筹资金难以落实。三是迁出区域群众所处地域条件差,基本上都是靠天吃饭,从事粗放式种养业,掌握一定劳动技能的人员较少。四是由于建材价格及人工工资逐年上涨,建筑成本增加,自治区核定标准偏
14、低,资金缺口大。五是县外移民自筹资金迁入区尚不明晰,移民心中无底,思想波动较大。四、下半年工作要点下半年,我们将按照总体规划,主要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做好宣传引导工作。探索建立生态移民宣传工作长效机制,通过报刊、电视、网络以及召开经验交流会、连接“三农呼叫中心”等方式,进一步深入宣传生态移民政策;及时总结和宣传生态移民工作典型经验、模范人物和先进事迹,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生态移民工程的浓厚氛围。二是抓好协调对接工作。依据生态移民规划,加强横向沟通和纵向联系,在移民对象的确定、户籍核查、搬迁方式、安置模式以及产业发展、移民培训、务工就业、社会保障、子女教育等各方面进行全面对接。
15、通过相互对接,进一步加深了解,增进交流,达成共识,为今后顺利搬迁安置移民奠定基础。三是抓好工程建设工作。坚持“质量第一”原则,采取“倒排工期”的办法,严格落实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责任制,协调和监督各安置区正确处理质量与进度的关系,全面推进工程建设,着力打造“质量放心工程”,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四是抓好产业培育。以设施农业、特色种养业和劳务产业为主, 重点在扩量、提质、增效上下功夫。对于设施种养业,正在建设的种养设施,要督促进度尽快建成,已建成的要尽快投入使用,并同步筹划市场拓展,争取早日发挥投资效益;对于劳务产业,加大协调服务,争取使更多的务工移民实现就业;加强跟踪服务,确保已经就业的务工移民能够实现人员稳定,收入增加。五是抓好移民培训。针对在移民教育培训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细致地了解和掌握移民群众具体情况,加强与劳动力培训机构的联系与协作,切实加大对移民的实用技术、就业技能、现代生活知识的培训,为移民务工就业和开展农业生产奠定基础。六是做好移民手续移交和搬迁工作。协调公安、民政、医保、社保等部门(单位)提前介入生态移民工作,及时做好移民搬迁前户籍、农村低保、新农合、新农保等手续的迁转移交准备工作,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同时,根据县外各安置区的建设进度,及时做好移民搬迁、安居工作。专心-专注-专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