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程序文件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管理程序文件汇编.docx(4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质量管理程序文件汇编Q/TR&JD.QP-XXAA 审核: 日期:批准: 日期:程序文件目录及编制、审核发放范围清单序号文件名称文件编号编制部门编制人发放范围1文件控制程序Q/TR&JD.QP-0401办公室各部门2记录控制程序Q/TR&JD.QP-0402办公室各部门3内部沟通控制程序Q/TR&JD.QP-0501管代各部门4管理评审控制程序Q/TR&JD.QP-0502管代各部门5人力资源控制程序Q/TR&JD.QP-0601办公室各部门6生产设施的配置和管理控制程序Q/TR&JD.QP-0602生产部各部门7工作环境的控制程序Q/TR&JD.QP-0603生产部各部门8与顾客有关过程控制
2、程序Q/TR&JD.QP-0701销售部各部门9设计和开发过程Q/TR&JD.QP-0702技术部各部门10采购控制程序Q/TR&JD.QP-0703采购部各部门11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程序Q/TR&JD.QP-0704生产部各部门12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程序Q/TR&JD.QP-0705质管部各部门13顾客满意度的评估控制程序Q/TR&JD.QP-0801销售部各部门14内部审核控制程序Q/TR&JD.QP-0802管代各部门15过程和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Q/TR&JD.QP-0803管代质管部各部门16不合格品控制程序Q/TR&JD.QP-0804质管部各部门17数据分析控制程序Q/T
3、R&JD.QP-0805管代各部门18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Q/TR&JD.QP-0806质管部各部门质量程序文件 文件号:Q/TR&JD.QP-0401标题: 文 件 控 制 程 序版本号/修订次:A/0第 1 页 共 3 页1 目的为对质量体系文件进行控制,保证对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起重要作用的各个场所都使用相应的有效版本,特制定本程序。2 范围公司质量体系规定的文件包括:内部文件和外来文件。A 内部文件包括: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管理手册、质量程序、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公司编写的技术文件(包含:产品(工艺)技术要求及标准,工艺卡片(含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记录等;B 外来文件包括:
4、法律、法规,政策性文件;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部颁标准、技术资料等等。本程序适用于以上质量体系文件的控制。3 定义3.1 受控本文件的分发、修订或更换均须按书面规定程序进行控制,保证文件始终反映现行要求。3.2 非受控本文件的分发须按文件控制程序进行,但不保证其完全反映现行要求。4 职责4.1 总经理批准发布质量手册。4.2质量程序文件由执行该程序的主要责任部门人员拟制,部门负责人审核,管理者代表批准。4.3 办公室、技术部负责本控制程序的制订和控制。4.4 各职能部门负责各自职能范围内使用文件的收集和保管。5 内部文件管理程序5.1 质量体系文件编号指南5.1.1质量管理手册编号5.
5、1.1.1 文件号 Q/TR&JD.QM-AQM:质量管理手册; A :版本号; 如:QM-A 表示:第A版质量管理手册5.1.1.2 手册中的章节号X.X:第几章第几节(2位阿拉伯数字); 如:0.8 表示:质量管理手册第0章第8节,如:2 表示:质量管理手册第2章。5.1.2 质量程序编号 Q/TR&JD.QP-XXAAQ/TR&JD.QP:质量程序文件;XX:ISO9001:2000标准中相应条款号(2位阿拉伯数字);AA:相应标准条款下生成的程序文件顺序数;如:Q/TR&JD.QP-0501 表示管理职责条款中生成的第一个程序文件。5.1.3 三层次文件编号 Q/TR&JD.WI-部门
6、代号AA Q/TR&JD.WI:三层次文件代号,部门代号:见5.1.5条款规定,AA:顺序号。如:Q/TR&JD.WI-SC-05表示生产部门编制的第5份三层次文件。5.1.4 版本号/修订次 A/0 第几版本/第几次修订版本号为:A,修订次为0。质量程序文件文件号:Q/TR&JD.QP-0401标题: 文 件 控 制 程 序版本号/修订次:A/0第 2 页 共 3 页5.1.5 公司、职能、部门代号ZJL:总经理 GD:管理者代表 SC:生产部 JS技术部 XS:销售部 ZG:质管部 BG:办公室 CG:采购部5.2 质量体系文件发布前的审核和批准所有质量文件发布前都应经相应的人员审核、批准
7、。5.2.1 质量管理手册的审批质量管理手册由管理者代表编制和审核,总经理批准发布。5.2.2 质量程序文件的审批 质量程序文件由执行该程序的部门人员拟制,部门负责人审核,管理者代表批准。5.2.3三层次文件的审批三层次文件由责任部门人员拟制,部门经理审核,管理者代表批准。5.3 质量体系文件接收控制5.3.1 办公室/技术部在收到印制好的文件时,应确认下列各项: a. 文件上有拟稿、审核和批准人员的签名;b. 文件号、修订次和页数正确;c. 文件的字迹清晰;5.3.2 所有文件应登记于“受控文件清单”,以表明最新状态。5.4 质量体系文件的发放范围5.4.1 文件的发放范围以适用部门和人员为
8、原则确定,严格控制文件分发,以便管理和防止泄密。5.4.2 所有质量体系文件,除非管理者代表或总经理许可,不得外借给公司以外的人员。为让顾客了解公司质量体系,一般只提供质量管理手册及相应程序的非受控本。5.4.3 文件发放范围由文件审核人确定在“受控文件清单”和“外来受控文件清单”中,依此范围发放。5.4.4 无论是对外发放或借阅质量文件,都适用本程序5.5条款规定的发放和回收程序。5.5 质量体系文件的发放和回收5.5.1 办公室/技术部按规定发放范围及时发放文件,以保证有关场所使用相应文件的有效版本。5.5.2 办公室/技术部应保证及时从所有发放和使用场所收回作废的非技术性及技术性文件受控
9、本。5.5.3 办公室/技术部应在“文件分发/回收表(除图纸外)”中详细登记文件发放和回收情况,并应有文件接收人员的签名。所有发放的质量文件应有编号以便追溯(对于非受控本无须更换新版或回收)。5.5.4 文件受控本和非受控本都应盖有相应的红色“受控”或“非受控”印章。5.5.5经总经理确定的机密文件,其他部门借用时,必须经总经理批。内部借用其他部门文件时,需经得部门经理口头同意。5.5.6 作废/失效的受控本回收后都应及时处理。作为档案或供今后参考而保留的(至少一份)作废文件,应盖上“作废”和“保留”印章以防误用。质量程序文件文件号:Q/TR&JD.QP-0401标题: 文 件 控 制 程 序
10、版本号/修订次:A/0第 3 页 共 3 页5.6 质量体系文件的修订5.6.1 为防止对质量体系文件未经授权的修改,对质量文件的任何更改/修订应同样遵循5.2条款中所述的审批程序。5.6.2 质量体系文件的修改(除图纸外)应填写文件修改申请单详述理由,向原制定/审批部门提出书面请求。5.6.3 文件更改的审批应由原审批部门/人员进行;若指定其他部门/人员审批时,该部门/人员应获得原审批所依据的有关背景资料。5.6.4 审批部门/人员应及时对更改建议的合理性进行审查,确定是否需要修订,必要时,应进行验证。若审批人员同意修改,修改应由原文件编制人员进行。5.6.5 质量程序以每一文件号为一独立文
11、件。5.7 对质量记录的控制详见Q/TR&JD.QP-0402记录控制程序。6、外来文件的管理程序6.1、法律、法规,政策性文件由办公室负责收集和接收,并统一管理,具体按6.36.5的要求实施。6.2、国家标准、技术资料等由技术部负责收集和接收,并统一管理,具体按6.36.5的要求实施。6.3、外来文件的编号:按原各自的编号。6.4、外来文件在公司内应用前,应在其封面上盖上红色“受控”章,其发放、回收按“受控”本的要求执行。6.5、办公室/技术部应将外来文件记录于外来受控文件清单,其分发/回收应填写文件分发/回收表。7、电脑文件的管理7.1电脑文件由专人设密码保管。7.2 电脑文件未经授权(授
12、权人具体体现在“文件修改申请单”的审核、批准人签字)不得进行更改,更不能未经授权进行删除。8 参考文件 Q/TR&JD.QP-0402 记录控制程序9 质量记录9.1 Q/TR&JD.QR-0401-01受控文件清单9.2 Q/TR&JD.QR-0401-02文件分发/回收表9.3 Q/TR&JD.QR-0401-03 文件修改申请单9.4 Q/TR&JD.QR-0401-04 文件申请表9.5 Q/TR&JD.QR-0401-05 外来受控文件清单质量程序文件文件号:Q/TR&JD.QP-0402标题: 记 录 控 制 程 序版本号/修订次:A/0第 1页 共 1 页1 目的为对质量记录的标
13、识、贮存、检索、保存期限和处置进行控制,特制定本程序。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对公司的质量记录以及顾客和供方的有关质量记录的控制。3 职责 3.1 办公室负责质量记录的编号标识,并按相应程序规定对质量记录进行管理。3.2 相关部门负责职责范围内的质量记录实施和控制。4 程序4.1 质量记录的编号Q/TR&JD.QR-AAAA-XXQ/TR&JD.QR:质量记录,AAAA:相对应的程序文件号 AAAA为四位阿拉伯数字,XX:顺序号,两位阿拉伯数字。例:Q/TR&JD.QR-0401-01 代表0401(文件控制)程序中引用的顺序号为01的质量记录。办公室负责对质量记录按以上规定给予唯一性标识。 4.
14、2 质量记录的编制及填写4.2.1 质量记录由各部门编制,常用的质量记录应格式化并尽可能表格化;质量记录规范表格的印刷,应经办公室审核,并统一编号。4.2.2 所有质量记录都应字迹清晰;不得用铅笔作记录;质量记录应有作记录的人员签全名以表明责任;若有涂改,原记录人员应在涂改处签名。4.2.3 质量记录应清楚地指明是何种产品或活动,应正确、真实、完整地填写记录中的有关栏目内容。4.3 质量记录的管理4.3.1 质量记录表格由使用部门制定,经办公室审核后,办公室编制文件质量记录清单。4.3.2 所作的质量记录应适合于顾客或责任部门审核的要求。4.3.3 质量记录应保存在适合的场所,以防变质、损坏和
15、丢失。4.3.4 质量记录每年应整理一次:分类,装订或装箱保存。4.3.5 质量记录保存期限由办公室和管代制定(除非顾客或公司另有书面要求或规定)。4.3.6 若以电/磁介质作为质量记录载体,应及时制作拷贝妥善保存。4.3.7 各部门于第二年第一季度将上一年度的质量记录交到办公室集中保管,办公室负责对质量记录进行标识、归档、贮存、保管和处理(除长期使用的记录外)。4.3.8 办公室对超过保存期的质量记录,处理时应有处理记录,由当事人签名。4.3.9 质量记录表格的修订由使用部门负责人审批,报办公室备案。5 参考文件Q/TR&JD.QP-0401文件控制程序6 质量记录6.1 Q/TR&JD.Q
16、R-0402-01 质量记录清单6.2 Q/TR&JD.QR-0402-02 质量记录借阅清单质量程序文件文件号:Q/TR&JD.QP-0501标题: 内 部 沟 通 控 制 程 序版本号/修订次:A/0第 1页 共 1页1 目的对内部沟通过程进行规定,确保公司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信息进行有效的沟通、分析和使用,以改进品质,提高效益,特制定本程序。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内部信息的沟通和归口管理。3 参考文件无4 职责4.1管理者代表负责公司内部信息沟通的归口管理工作。4.2其它各部门在各自职责内做好配合和执行工作。5 程序5.1内部沟通的内容5.1.1与产品有关的信息a.生产情况 b.品质情况
17、c.新产品开发情况5.1.2与体系运行有关的信息 a.质量方针、目标 b.职责和权限 c.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5.1.3与顾客有关的信息:如顾客的反馈5.2沟通实施a.每月生产例会:由总经理主持,各部门参与,主要解决一月来的各种生产、质量问题。要求各部门以书面文字的方式进行表达,现场能解决的立即解决,不能解决的,列出方案和时间计划。 b.紧急例会:遇到紧急情况时临时开碰头会,使问题得以解决。c.生产计划:根据销售部签订的顾客订单,若需要开模具,由生产部编制模具的生产计划,生产部据此编制产品的“生产计划单”;若不需要开模,则生产车间先查库存,并编制产品的“生产计划单”,采购部根据模具的生产计划、
18、产品的生产计划,编制采购计划单。d.不合格品评审:若检验人员发现半成品/成品有质量问题,应将其标识、隔离,并做好记录,质管部经理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不合格品的评审。e.出入库沟通:材料入库必须有检验人员开具的合格证明;材料出库,仓库管理员必须见到领料单才能发料。f.合理化建议箱:公司同时鼓励员工提出合理化建议,公司各部门经理负责调动员工提交合理化建议的积极性,并负责收集和传达,公司每年对产生效益的合理化建议的提出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g.内部审核存在横向沟通:由审核组长组成的审核小组对各部门进行审核和沟通。h.管理评审存在横向沟通:各部门经理向总经理汇报工作业绩,并加以讨论和沟通。i.体系运行情况的
19、沟通 :体系运行情况、主要通过培训、宣传、考核等形式在各部门之间进行沟通,使每位员工都了解各自的职责权限,能意识到自己所开展的活动对完成公司的质量方针、目标的重要性及相关性。各部门之间的沟通还有很多情况,此处不在例举。6 质量记录6.1 Q/TR&JD.QR-0501-01 会议记录质量程序文件文件号:Q/TR&JD.QP-0502标题: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版本号/修订次:A/0第 1页 共 2 页1 目的 按计划的时间间隔评审质量管理体系,以确保其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2 范围 适用于对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评审。 3 职责 3.1 总经理主持管理评审活动。 3.2 管理者代表负责向总经
20、理报告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提出改进建议,编写相应的管理评审报告。3.3 管理者代表负责管理评审计划的制定、收集并提供管理评审所需的资料,负责对评审后的纠正预防措施进行跟踪和验证。 3.4 各相关部门负责准备、提供与本部门工作有关的评审所需资料,并负责实施管理评审中提出的相关的纠正预防措施。 4 程序 4.1 管理评审计划 4.1.1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管理评审,且两次之间的时间间隔不超过12个月,可结合内审后的结果进行,也可根据需要安排。 4.1.2 管理者代表于每次管理评审前一个月编制管理评审计划,管理者代表审核后报总经理批准。计划主要内容包括: a)评审时间;b)评审目的;c)评审范围及评
21、审重点;d)参加评审部门(人员);e)评审依据;f)评审内容。 4.1.3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增加管理评审频次。 a)公司组织机构、产品范围、资源配置发生重大变化时; b)发生重大质量事故或顾客关于质量有严重投诉或投诉连续发生时; c)当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有变化时; d)市场需求发生重大变化时; e)即将进行第二、三方审核时; f)质量审核中发现严重不合格时。4.1.4 重大质量事故指下列情况之一者:(1)一次性经济损失5万元及其以上;(2)顾客提出重大投诉并因此断绝销售往来;(3)一次性经济损失虽未超过5万元,或顾客投诉虽未断绝销售往来,但严重影响企业声誉。42 管理评审输入 :
22、应包括与以下方面有关的当前的业绩和改进的机会: a)审核结果,包括第一方、第二方、第三方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产品质量审核等的结果; b)顾客的反馈,包括满意程度的测量结果及与顾客沟通的结果等; c)过程的业绩和产品的符合性,包括过程、产品测量和监控的结果; d)改进、预防和纠正措施的状况,包括对内部审核和日常发现的不合格项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及其有效性的监控结果;e)以往管理评审跟踪措施的实施及有效性;f)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各种变化,包括内外环境的变化,如法律法规的变化,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开发等; g)质量管理体系运的结果,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适宜性和有效性。质量程序文件文件
23、号:Q/TR&JD.QP-0502标题: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版本号/修订次:A/0第 2页 共 2 页4.3 评审准备 4.3.1 管理者代表负责根据评审输入的要求,组织评审资料的收集,准备必要的文件。 4.3.2 预定评审前十天,管理者代表向参加评审的人员发放管理评审通知单,及本次评审计划和有关资料。 4.4 管理评审会议 a)总经理主持评审会议,各部门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对评审输入做出评价,对于存在或潜在的不合格项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确定责任人和整改时间; b)总经理对所涉及的评审内容作出结论(包括进一步调查、验证等)。 4.5 管理评审输出 4.5.1 管理评审的输出应包括以下方面有关的措施:
24、 a)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的改进,包括对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组织结构、过程控制等方面的评价; b)与顾客要求有关的产品的改进,对现有产品符合要求的评价,包括是否需要进行产品、过程审核等与评审内容相关的要求; c)资源需求等。 4.5.2 会议结束后,由管理者代表根据管理评审输出的要求进行总结,编写管理评审报告,交总经理批准,并发放到各职能部门。对有整改要求的,各部门应限期整改,办公室监督并验证,填写“纠正/预防措施记录”。本次管理评审的输出可以作为下次管理评审的输入。 4.6 改进、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和验证 管理者代表根据程序纠正和预防措施的规定,对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跟踪验证
25、。 47 如果评审结果引起文件更改,应执行文件控制程序。 48 管理评审产生的相关的质量记录应由管理者代表按程序记录控制程序保管,包括管理评审计划、评审前各部门准备的评审资料、评审会议记录及管理评审报告等。 5 参考文件 Q/TR&JD.QP-0802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Q/TR&JD.QP-0806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Q/TR&JD.QP-0401 文件控制程序 Q/TR&JD.QP-0402 记录控制程序 6 质量记录 Q/TR&JD.QR-0502-01 管理评审计划 Q/TR&JD.QR-0502-02 管理评审通知单 Q/TR&JD.QR-0502-03 管理评审报告 质量程序
26、文件文件号:Q/TR&JD.QP-0601标题:人力资源控制程序版本号/修订次:A/0第1页 共 2 页1 目的基于适当的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从事影响产品质量的工作人员应是能够胜任的。否则须采取培训或其它措施以满足这些要求,所以制定本程序。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从事影响产品质量的工作人员的培训。 3 职责3.1 由总经理决定公司的组织机构设置及组织机构中各类人员的职责范围。3.2 办公室负责对各类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的人员组织/安排培训。3.3 各部门书面申请培训内容,交办公室统一组织实施培训。4 程序4.1 人力配置建立公司组织机构、招聘(或培训)人员,并确定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和权限,详
27、见质量管理手册 QM-01 0.7章节及0.8章节。办公室应建立员工档案,记录员工的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等内容,并负责人事管理。4.2 从事影响产品质量的工作人员所必要的能力要求。为实现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确保公司各项活动正常有序地进行,办公室应征集各部门的意见,确定并编写文件“岗位人员教育、培训、经验和技能要求”。4.3 资格认可从事对质量有影响的特定岗位的工作人员,应予资格考核,要求达到相应的资格水平;考核的依据是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等。4.4新员工的指导和培训4.4.1 指导新员工报到后, 办公室应以适当的形式(介绍或发小册子等)向新员工提供指导,内容包括:a) 公司规章制度;b)
28、公司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c) 消防、安全和卫生基本知识;4.4.2 新员工岗位培训部门负责人或专业技术人员有责任对新员工或调整到新岗位的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内容包括:a) 安全卫生和质量意识;b) 技能训练,使新员工尽快达到要求,保证工作质量;c) 了解岗位的关联性和重要性,及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达到质量目标。岗位培训应在适当的时候由办公室组织安排培训,相应的质量程序、操作规范可作为教材。质量程序文件文件号:Q/TR&JD.QP-0601标题:人力资源控制程序版本号/修订次:A/0第2页 共 2 页4.4.3 新员工考核对决定录用的人员,应有考核记录,由管理者代表认可确认。4.5 员工培训 各部
29、门为了使所属人员达到所规定的资格以及下述情况发生时保证人员的合格性,应积极考虑培训需要。 a) 公司销售发展变化;b) 质量体系有重大变化;c) 职责加重、工作内容/工作范围扩大;d) 新工艺、新设备的采用。4.5.1 公司各部门负责人应审议本部门的培训需要,每年底填写培训申请表,交办公室汇总,编制 年度培训计划,报总经理审批后,由办公室组织/安排实施培训。临时需要培训的,也应填写“培训申请表”,经批准后执行。4.5.2 现场岗位培训当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或人员岗位调动时,应进行岗位培训。a) 选择教员如经理或有经验的专业人员;b) 适合的培训方式,如操作示范或讲课;4.5.3 脱产培训脱产培训
30、系指停产培训及送外培训,送外培训应经总经理批准;停产培训应:a) 确定培训时间;b) 作出行政安排。4.6 培训记录4.6.1 公司办公室组织培训的,办公室要求参会者在签到、培训、考核记录表上签名,办公室应记录培训内容,并组织考核。办公室将培训、考核结果记录在签到、培训、考核记录表中。4.6.2 送外培训人员在培训结束后应向办公室出具有关的结业证书或参加培训的证明。5 质量记录5.1 Q/TR&JD.QR-0601-01 年度培训计划5.2 Q/TR&JD.QR-0601-02 签到、培训、考核记录表5.3 Q/TR&JD.QR-0601-03 培训申请表5.4 Q/TR&JD.QR-0601
31、-04 员工档案质量程序文件文件号:Q/TR&JD.QP-0602标题:生产设施的配置与管理控制程序版本号/修订次:A/0第1页 共 2 页1 目的为确保公司的生产设施配置满足要求并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以保持其能力与性能,制定本程序。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的生产设施配置及其管理。 3 职责3.1 为满足生产需要,总经理应提供足够的生产设备设施。3.2 生产部应制定设备年度预防性维护计划并组织实施。3.3 生产部负责生产设备、工装夹具的检修,并向设备操作人员提供技术指导。3.4 设备操作人员应按规定对生产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保养。4 程序4.1 生产设施的配置4.1.1 公司应具有与其销售、生
32、产相适应的生产设备及相应的辅助设施,包括:工作场所(车间,总经办等),设备和支持性服务(水,电,气供应),通讯设施,运输设施等。生产设施的采购由生产部提出,填写生产设施采购单,经总经理批准后,由采购部实施采购。4.2 设备管理4.2.1 生产部负责对设备建立设备台帐,并对设备进行编号标识。4.2.2 生产部应对设备制定操作、维护保养作业指导书,并应对设备的维护保养周期进行规定。4.2.3 设备操作人员应依据有关操作规范对设备进行规范操作。4.2.4 设备日常维护保养设备操作人员依据有关的维护保养规定对生产设备设施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平时维修,记录于设备维修记录中。4.2.5 设备定期维护保养为保
33、持设备的性能和正常寿命,预防突发性故障,对主要设备应根据设备的实际情况,定期实施维修保养。为此,生产部应编制 年设备定期维护保养计划,经生产部经理审核后,报总经理批准。定期检修计划的执行情况,应记录于设备定期维护记录。4.2.6 备品配件管理生产部负责人应根据检修计划和设备维修状况,及时提出购置必要的备品配件;备品配件由仓库保存管理。4.2.7 设备故障维修 平时维修:4.2.7.1 当机器设备发生故障停机,设备操作人员应及时通知生产部,生产部及时组织检修。4.2.7.2 对有维修或更换零配件的, 维修工应将维修内容简要概述在设备维修记录中,作为资料保存。 定期检修:应记录于设备定期维护记录。
34、4.2.8 设备验收所采购的设备只有在安装、调试符合要求后才能予以验收,公司组织的设备调试人员应填制设备验收记录,会生产部、车间、使用人员共同验收签字。4.2.9 设备的报废应经总经理批准,报废处理应做好记录,由生产部填写设备、工装夹具报废单。质量程序文件文件号:Q/TR&JD.QP-0602标题:生产设施的配置与管理控制程序版本号/修订次:A/0第2页 共 2 页4.2.10 设备维护保养的规定4.2.10.1根据设备运行情况,工序稳定性,制造商的建议以及根据保养工作量和难易程度,生产用设备的维护保养分三种等级,生产部负责验收及记录。一级维护保养为日常维护,由操作工人进行,上班时观察设备运行
35、正常,设备运行参数,工艺参数工作范围正常,无异常声响即可投入正常作业,上班时应经常观察,做到能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上、下班时清洁设备,灌注润滑油。每天对设备进行擦洗,保持设备表面的清洁。若设备有故障,应立即报告生产部,维修后维修人员应将维修情况填写设备维修记录中。二级维护应制定计划,据设备使用频度一般一年一次,两次之间的间隔不超过12个月,使用频度少时两年一次。二级维护对设备进行一般解剖,更换易损件等,维护后应按设备基本运行参数进行验收。生产部每年应依据 年设备定期维护保养计划,按时维护保养,维护后维修人员应将维护情况填写设备定期维护记录中。三级维护计划一般为三年,限于条件,可委托设备制造商或专
36、业维护部门进行,维护应达到大修后验收规程规定要求。设备维护保养应达到“四项要求”:整齐、清洁、润滑、安全。4.2.10.2设备管理标识由生产部负责设备编号,并在设备上标识。设备完好度是在许可使用期范围内应设置“完好设备”标识。“完好设备”应标明保养期限、维护人等内容。其他情况在设备上附设“待修理”、“封存”、“报废”、“待调试”等状态标识。4.3 工装夹具的管理4.3.1 生产部负责对工装夹具建立工装夹具台帐,并对工装夹具进行编号。4.3.2 新制作的工装夹具应进行验证,由生产部组织质管部进行,并由质管部填写工装夹具验收单,合格后,由生产部负责办理入库手续。4.3.3 工装夹具的修理由使用部门
37、提出,并填写“工装夹具修理通知单”,交工装夹具车间主任安排修理。修理完毕后,按4.3.2执行。4.3.4工装夹具的报废由使用部门提出,经生产部确认并填写“设备、工装夹具报废单”,经生产部审核后报总经理批准后执行报废。5 参考资料Q/TR&JD.QP-0706 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Q/TR&JD.QP-0703 采购控制程序6 质量记录6.1 Q/TR&JD.QR-0602-01 设备台帐6.2 Q/TR&JD.QR-0602-02 年设备定期维护保养计划6.3 Q/TR&JD.QR-0602-03 设备维修记录6.4 Q/TR&JD.QR-0602-04 设备验收记录6.5 Q/TR&JD.
38、QR-0602-05 工装夹具台帐6.6 Q/TR&JD.QR-0602-06 工装夹具验收单6.7 Q/TR&JD.QR-0602-07 完好设备6.8 Q/TR&JD.QR-0602-08 设备、工装夹具报废单6.9 Q/TR&JD.QR-0602-09 工装夹具修理通知单6.10 Q/TR&JD.QR-0602-10 生产设施采购单6.11 Q/TR&JD.QR-0602-11 设备定期维修记录质量程序文件文件号:Q/TR&JD.QP-0603标题:工作环境控制程序版本号/修订次:A/0第1页 共 1 页1 目的为保证生产、发挥员工的积极性,确定并管理为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工作环境,特
39、制定本程序。 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产品实现过程中的工作环境要求。3 参考文件 过程和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程序 4 职责4.1 生产部副理平时监视生产加工组、装配组、仓管组的工作环境情况。4.2 各部门负责人负责分管自己范围的工作环境符合要求。4.3 办公室配合生产部副理每月对所有的工作环境进行检查,并记录检查结果,作为年终考评的依据。5 程序5.1 工作条件所有参加作业人员必须身体健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能够适应其岗位工作的环境和资格要求。相关人员持证上岗。5.2 工作环境要求公司应提供适宜的工作环境,配备适宜的设备设施,以利于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平时本部门经理负责本部门的工作环境,并按
40、要求进行监视。5.2.1 办公场所:窗明几净,桌面、地面整洁和整齐,各种设施保持完好。5.2.2 生产组、仓库环境a. 每天保持地面卫生清洁,窗明几净;b. 工作台面保持干净、工具摆放整齐,通道畅通,通道不许堆换杂物,在生产组的材料、半成品、未入库的成品应做好产品标识和状态标识;c. 仓库应保持通风、防潮、通道畅通,物品进行了整理和分类摆放,产品做好产品标识和状态标识。5.3 检查制度办公室配合生产部副理每月对所有的工作环境进行检查,并填写工作环境检查记录,发现问题应及时反馈有关责任部门纠正,必要时发出纠正措施要求。6 主要记录6.1 QR-0603-01 工作环境检查记录质量程序文件文件号:
41、Q/TR&JD.QP-0701标题:与顾客有关的过程控制程序版本号/修订次:A/0第1页 共 3 页1 目的为确定顾客对产品的质量要求,并通过有关职能部门的承诺来保证及时提供必要的资源和质量控制,以满足顾客的要求,以及保证顾客意见得以及时沟通、分析、处理;相应采取的纠正措施或改进方案得以有效贯彻,特制定本程序。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与产品有关要求的确定及合同评审和与顾客沟通3 职责3.1 销售部负责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确定工作。3.2 合同评审由销售部负责。3.3 销售部负责与顾客沟通。3.4 销售部负责顾客意见/投诉的受理、登记、答复。4 程序4.1 与产品有关要求的确定:销售部应确定:a)顾客
42、规定的要求,包括对交付及交付后活动的要求;b)顾客虽没有明示,但规定的用途或已知的预期用途所必须的要求;c)与产品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d)公司确定的任何附加要求。4.2 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4.2.1 公司应评审与产品有关要求。评审应在向顾客作出提供产品的承诺之前进行,并应确保:a. 产品要求得到规定;b. 与以前表述不一致的合同或订单的要求已予解决;c. 公司有能力满足规定的要求(包括质量、数量、交货期要求);d. 对口头订单或通过电话联系的,应做好书面记录;e. 评审结果及评审所引起的措施的记录应予以保持;f. 若产品要求发生变更,公司应确保相关文件得到修改,并确保相关人员知道已变更的
43、要求。4.2.2 合同评审 分为:常规合同评审和特殊合同评审4.2.2.1 常规合同(即定型产品合同)评审:销售部接到顾客的订单,将顾客订货信息填入订单评审表,与生产部经理评审能否在规定的交期内完成生产任务,若不能则与顾客协商,直到达成一致,再将订单给总经理审批,在评审时填写订单评审表。审批后笑笑不将评审结果通知顾客,签订正式订单。4.2.2.2 特殊合同(新产品合同)的评审过程如下:销售部销售人员应将顾客订货信息填入订单评审表中,将顾客图纸或样品交技术部,技术部确认是否可以满足顾客的精度和技术要求,若能满足,则经过总经理审批后通知顾客,与顾客签订正式合同,后转入设计和开发阶段,具体详见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合同评审记录由销售部负责保存;至少保存至合同终止期后三年。质量程序文件 文件号:Q/TR&JD.QP-0701标题:与顾客有关的过程控制程序版本号/修订次:A/0第2页 共 3 页4.3 合同/订单变更4.3.1 当顾客对合同/订单提出变更要求,应按4.2.2款重新进行合同评审。4.3.2 凡合同/订单变更(由顾客或公司内部提出)过程中与顾客之间的协商均应形成书面记录,即填写变更合同评审记录,并作为合同评审的附件一并保留;更改结果应书面通知各有关部门。4.3.3 销售部应监督合同/订单的落实情况;凡生产进度不能满足合同交付期的,应及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