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记忆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什么是记忆精.ppt(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什么是记忆第1页,本讲稿共24页第一节第一节 概概 述述第2页,本讲稿共24页一、什么是记忆一、什么是记忆 记忆是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回忆和再认)。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记忆就是信息的输入、编码、储存和提取.感知过的、思考过的、体验过的和行动过的事物都可以成为个体的经验。第3页,本讲稿共24页 识记、保持和再现是记忆的三个基本过程。第4页,本讲稿共24页 二、记忆种类二、记忆种类 根据记忆内容的性质可将记忆划分为形象记忆、语词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动作记忆。根据识记材料在头脑中保持时间的长短可将记忆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第5页,本讲稿共24页第二节第二节 识记识记一、识记
2、的种类一、识记的种类 识记是个人获得知识和经验的记忆过程。识记是个人获得知识和经验的记忆过程。根据学习者是否按预定的目的任务进行识记,根据学习者是否按预定的目的任务进行识记,可把识记分为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可把识记分为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第6页,本讲稿共24页二、影响识记的因素二、影响识记的因素w1.识记的目的。有意识记的目的是否明确会影响识记的效果。w2.学习态度。如果识记的客体成为主体的指挥活动的对象或结果,那么就会激发起学习者的识记动机,积极地参与识记忆、活动,对象和结果就容易被感知,识记效果就好。w3.材料的性质和数量。w4.对识记材料的理解程度。w5.识记方法。第7页,本讲稿共24页
3、第三节第三节 保持和遗忘保持和遗忘第8页,本讲稿共24页一、保持的生理机制一、保持的生理机制w长时记忆中的信息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保持量和记忆内容上都会发生变化。第9页,本讲稿共24页(一)保持量的变化w 1.保持曲线 学习后的不同时间里保持量是不同的,刚学完时保持量最大,在学后的短时间内保持量急剧下降,然后保持量渐趋稳定地下降,最后接近水平。这条曲线称为保持曲线。保持的反面是遗忘,因此这条曲线也被称为遗忘曲线。第10页,本讲稿共24页2.保持量的增加 随着时间的进展,保持量逐渐减少。第11页,本讲稿共24页(二)记忆内容的变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仅记忆的保持量会发生变化,产生遗
4、忘,而且记忆内容也会发生变化。第12页,本讲稿共24页 记忆内容的变化,有的在开始识记时就已发生,有的是由于知识经验或偏见在保持阶段发生了变化:还有的是在再现时发生变化的(即当记忆变得模糊了,靠传闻再现而使记忆发生变化。第13页,本讲稿共24页二、遗忘的原因二、遗忘的原因w(一)衰退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随着时间的推移面逐渐消退的结果。第14页,本讲稿共24页(二)干扰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遗忘是因为我们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之故。一旦排除了这些干扰,记忆就能够恢复。第15页,本讲稿共24页(三)提取失败理论w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不能回忆起某件事,但又知道这件事是知道的。有
5、时我们明明知道某人的姓名或某个字,可是就是想不起来,事后却能忆起;有时我们明明知道试题的答案,一时就是想不起来,事后正确的答案不加思索便油然而生。这种明明知道某件事,但就是不能回忆出来的现象称为“舌尖现象”或“话到嘴边现象”(tipofthetongue)。第16页,本讲稿共24页w这种情况说明,遗忘只是暂时的,就像把物品放错了地方怎么也找不到一样。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遗忘是一时难以提取出欲求的信息。一旦有了正确的线索经过搜寻,那么所要的信息就能被提取出来。这就是遗忘的提取失败理论。第17页,本讲稿共24页(四)动机性遗忘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遗忘是因为我们不想记,而将一些记忆推出意识之外,因
6、为它们太可怕、太痛苦、太有损于自我。第18页,本讲稿共24页三、记忆术三、记忆术w 学生经常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意回忆,并为记不住教材内容而苦恼。怎样才能提高对教材内容的记忆效率呢?在学习一章教科书时采取以下六个步骤会显著提高记忆的效率:w 1.预习。涉略全章各节内容,了解它所讨论的一些总课题。把以下四个步骤应用到节以下的各分段的内容上。w 2.提问。对各分段提出问题。通常只要把各分段的标题改为适当的问句就可以了例如,可以将“提取过程”的标题改为“什么是提取过程?”或“提取过程有哪些特点?”w 第19页,本讲稿共24页w3.阅读。仔细阅读这一分段的课文,尝试回答自己所拟的问题。w 4.思考。在阅
7、读课文时要积极思考,力图理解,要想出一些例子来加以说明,把教材与原有知识联系起来。w 5.复述。在学完一个分段后,尝试回忆其中的内容,力图回答自己就本分段提出的问题,如果不能回忆,就重读记忆困难的部分。w6.复习。学完全章后,默默回忆其中的要点,最好是把各要点写出来,并再一次试着回答各节中提出的每个问题。开始复习时,时间间隔要短些;熟记后复习的时间间隔可延长。第20页,本讲稿共24页第四节第四节 再认、回忆、联想再认、回忆、联想第21页,本讲稿共24页一、再认一、再认 再认是指过去经验过的事物再次呈现再认是指过去经验过的事物再次呈现时仍能被认识。再认可能是直接的,也可时仍能被认识。再认可能是直接的,也可能是依靠联想间接地达到的。能是依靠联想间接地达到的。第22页,本讲稿共24页二、回忆二、回忆 回忆是指过去经验过的事物不在面前而在头脑中再次重现并加以确认的过程。回忆可能是直接搜寻,达到待回忆的经验,也可能是间接的、借助于联想而达到。第23页,本讲稿共24页三、联想三、联想 联想是指在空间和时间上同时出现或相继出现,在外部特征和意义上相似或相反的事物,反映在人脑中建立联系并留下痕迹,以后当其中一个事物出现,就会在头脑中引起与之相联系的另一个经历过的事物。心理学中将联想分为接近联想、对比联想、类似联想和因果联想四种。第24页,本讲稿共24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