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第四章内向传播与人际传播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播学第四章内向传播与人际传播精.ppt(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传播学第四章内向传播与人际传播第1页,本讲稿共26页【教学目的】1、理解人内传播的概念和特点。2、学会人际传播的方法技巧。【知识重点】1、人内传播的定义、特点。2、人际传播的界定范围、特点、功能及技巧。第2页,本讲稿共26页第一节 内向传播概念概念过程过程理解理解功能功能第3页,本讲稿共26页一、概 念也称内在也称内在传播、人内播、人内传播或自我播或自我传播。播。指个人接受外界信息并在人体内部指个人接受外界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行信息处理的活理的活动。是一切社会是一切社会传播活播活动的前提和基的前提和基础。物物质基基础大大脑特定特定环境境社会社会第4页,本讲稿共26页二、过 程 感觉感觉 知
2、觉知觉 概念概念 判断判断 表象表象 想象想象 推理推理 情绪情绪第5页,本讲稿共26页三、理 解作作为能能动意意识和思和思维活活动是区是区别于其他于其他动物体内物体内传播的根本特点。播的根本特点。不是孤立的,而是两端都与外部世界保持着不是孤立的,而是两端都与外部世界保持着衔接关系。接关系。对社会社会实践活践活动积极能极能动的的反映,是其他的的反映,是其他一切人一切人类传播活播活动的基的基础。作作为社会心理社会心理过程程“主我与客我主我与客我”理理论 米勒米勒第6页,本讲稿共26页“主我与客我”米勒认为,自我可以分解成相互联系、米勒认为,自我可以分解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相互作用的两
3、个方面:主我:主我:作为意识和行为主体的自我(作为意识和行为主体的自我(I I),通通过个人围绕对象事物从事的行为和反应来过个人围绕对象事物从事的行为和反应来表现。表现。客我:客我:作为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的作为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的自我(自我(MeMe),通过自我意识的社会关系来),通过自我意识的社会关系来表现。表现。人的自我是在人的自我是在“主我主我”和和“客我客我”的互动的互动中形成的。中形成的。第7页,本讲稿共26页四、功 能作作为主我与客我的交流、斗争,会主我与客我的交流、斗争,会实现自我自我调整。整。这是人内是人内传播自我管理功能的体播自我管理功能的体现,也是,也是对社社会
4、信息的一种直效反会信息的一种直效反馈过程。程。自我管理包括:目标管理、心理管理、时间管理、信息管理等。如卡耐基的自我训练法。长远看,也是个人逐看,也是个人逐渐适适应社会,推社会,推动社会社会进步的一个步的一个过程。程。第8页,本讲稿共26页第二节第二节 人际传播概述人际传播概述u类型类型u特点特点u背景背景u意义意义u功能功能第9页,本讲稿共26页一、类一、类 型型u 广义人际传播可以具体分为三种:n两人间传播:是广义人际传播最为基本的形态。n小群体传播:具有特定的共同目标和归属感、存在着互动关系的复数个人的集合体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n公众传播:在公众场合的公开传播活动。第10页,本讲稿共26
5、页二、特二、特 点点u双向交流双向交流反馈及时、互动频率高反馈及时、互动频率高u多重手段多重手段传递和接收信息的渠道多,方传递和接收信息的渠道多,方法灵活、生动法灵活、生动u情境性强情境性强信息意义更为复杂和丰富信息意义更为复杂和丰富u非制度化传播非制度化传播传播关系建立在自愿合意传播关系建立在自愿合意的基础上,是非强制性的的基础上,是非强制性的第11页,本讲稿共26页 约瑟夫鲁夫特和哈林顿英翰姆设计的约哈里窗口体现了人际传播的自我认知动机和功能。透明窗格(开放区域)不透明窗格(盲目区域)隐蔽区域(秘密区域)未知窗格(未知区域)自己了解的信息自己不了解的信息别人了解的信息别人不了解的信息三、背
6、 景第12页,本讲稿共26页w进行人际交往,于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成为必要: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建立与他人的协作关系建立与他人的协作关系自我认知和相互认知的需要自我认知和相互认知的需要满足基于人的社会性的精神和心理需求满足基于人的社会性的精神和心理需求第13页,本讲稿共26页 人际交往中还受到一些重要的社会要素的影响:地位地位平等交流平等交流非平等交流非平等交流权利权利角色角色动机动机满足性交流满足性交流手段性交流手段性交流第14页,本讲稿共26页四、功能与意义 人际传播是社会传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际传播是社会传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人对个人帮助实现个人社会化(帮助实现
7、个人社会化(“自然人自然人”到到“社会人社会人”)。)。社会成员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实现社会协作社会成员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实现社会协作的重要纽带;完善和发展自我的重要途径。的重要纽带;完善和发展自我的重要途径。对社会对社会加强大众传播效果的最有效途径。加强大众传播效果的最有效途径。传承社会文化的重要工具;人际传播的状态如传承社会文化的重要工具;人际传播的状态如何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体现。何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体现。第15页,本讲稿共26页第三节第三节 人际传播的言语交际与非言语交际人际传播的言语交际与非言语交际w人际交往中需要综合运用言语要素(人际交往中需要综合运用言语要
8、素(语语序、语法,句式、语言材料等)序、语法,句式、语言材料等)和非言和非言语要素(情景、肢体、服饰等)实现特语要素(情景、肢体、服饰等)实现特定的传播目的。定的传播目的。第16页,本讲稿共26页第四节 人际传播的言语交际“言语”是指人们对于语言这一符号系统的具体运用,包括说话或写作的行为及其结果。在这里,“言语”包含两层涵义,既指运用语言的行为,我们称之为言语交际;又指运用语言的结果,我们称之为言语形式或话语。第17页,本讲稿共26页言语交际的符号运用语言符号系统的选择 方言与一个社会全体成员所共同使用的“共同语”形成差别。不同的社会集团在言语交际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别。这种差别便导致了“社会语
9、言”的出现。语体选择,书面语体因使用范围不同,还可以具体地区分为公文语体、科技语体、政论语体、文艺语体等。言语形式的组合 语序、语法;句式、语言材料第18页,本讲稿共26页第五节 言语交际的基本原则规范性原则 言语表达必须符合语言规则或规范,也就是要符合“语法”。合作原则(4各方面)数量准则要求人们谈话中传递的信息,应是实现交际目的所需要的足够的信息,理想的标准是既不超过也不缺少。第19页,本讲稿共26页质量标准是交际话语的内容的性质应该是有根据的,交谈者确信自己的话语是符合实际的,真诚的和有道理的。关系准则指交际者的话语要与双方交际目的和话题有关联,不说无关的话语。方式准则就是表达上要清楚明
10、白,最好直接表达,避免迂回曲折,使人误解。第20页,本讲稿共26页礼貌原则第一个在语用学中提出言语交际礼貌原则的是英国语言学家利奇(Geofrey N.Leech),Politeness Principle(礼貌原则),简称为 PP原则。六个准则:TACT MAXIM 得体准则:尽量少让别人吃亏;尽量多让别人得宜。GENEROSITY MAXIM宽容准则:尽量少使自己得益;尽量多让自己吃亏。第21页,本讲稿共26页 APPOBATION MAXIM 赞誉准则:尽量少贬低别人;尽量多赞誉别人。MODESTY MAXIM 谦逊准则:尽量少赞誉自己;尽量多贬低自己。AGREEMENT MAXIM 一
11、致准则:尽量减少双方的分歧;尽量增加双方的一致。SYMPATHY MAXIM 融洽准则:尽量减少双方之间的反感;尽量增加双方之间的同情。第22页,本讲稿共26页对象性原则 1言语交际要看对象的经验范围 2言语交际要看对象的知识水平 3言语交际要看对象的心理状态 4言语交际要看对方同自己的人际关系情境性原则 根据传播情境来选择话题和组合话语,使表达内容和表达形式与情境相适应,相吻合。有效控制原则第23页,本讲稿共26页第六节 人际传播的非言语交际非言语交际与言语交际的区别(后者与前者)可有效地加以控制的过程 既有其可控制的一面,又有其不可控制的一面;严格的语言符号规则的制约 社会文化规范的制约,因而不同文化系统之间的非言语交际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只有在特定的社会群体中使用才能起到传播的作用 部分地为不同文化、不同种族间的社会成员所通用。第24页,本讲稿共26页非言语交际的传播功能显示自我情况 辅助言语表达 替代言语表达 表示人际关系状态非言语交际的基本特点 整体性、连续性、形象性、模糊性、面具性第25页,本讲稿共26页作作 业业 如何理解非言语交际的基本特点?请结合实例说明。第26页,本讲稿共26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