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第5章 传热2-精品文档资料整理.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化工原理第5章 传热2-精品文档资料整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原理第5章 传热2-精品文档资料整理.ppt(4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化化工工原原理理2 2 0 0 0 0 9 95.3 两流体间的热量传递两流体间的热量传递一、两流体通过间壁传热的分析一、两流体通过间壁传热的分析(一)(一)传热过程中冷热流体的接触方式传热过程中冷热流体的接触方式换热方式换热方式 1化化工工原原理理2 2 0 0 0 0 9 9间壁式换热器间壁式换热器5.3 两流体间的热量传递两流体间的热量传递2化化工工原原理理2 2 0 0 0 0 9 9(二)载热体及其选择(二)载热体及其选择载热体载热体:提供或取走热量的流体。:提供或取走热量的流体。起加热作用的载热体称为起加热作用的载热体称为加热剂加热剂;如水蒸汽、烟道气如水蒸汽、烟道气 如冷却水、空
2、气如冷却水、空气起冷却作用的载热体称为起冷却作用的载热体称为冷却剂冷却剂。在温度不超过在温度不超过 180的条件下,的条件下,饱和水蒸汽饱和水蒸汽是最适是最适宜的加热剂;而当温度不很低时,宜的加热剂;而当温度不很低时,水水是最适宜的冷是最适宜的冷却剂。却剂。5.3 两流体间的热量传递两流体间的热量传递3化化工工原原理理2 2 0 0 0 0 9 9(三)对流传热过程分析(三)对流传热过程分析d dt tA2A1tWtTWT传热壁传热壁冷流体冷流体热流体热流体5.3 两流体间的热量传递两流体间的热量传递4化化工工原原理理2 2 0 0 0 0 9 9 湍流主体:湍流主体:速度脉动较大,速度脉动较
3、大,以湍流粘度为主以湍流粘度为主,径向,径向 传递因速度的脉动而大大强化;传递因速度的脉动而大大强化;过渡层:过渡层:分子粘度与湍流粘度相当分子粘度与湍流粘度相当;层流内层:层流内层:速度脉动较小,速度脉动较小,以分子粘度为主以分子粘度为主,径向,径向传递只能依赖分子运动。传递只能依赖分子运动。层流内层为传递过程的主要阻力层流内层为传递过程的主要阻力Re越大越大,湍动程度越高,层流内层厚度,湍动程度越高,层流内层厚度 越薄越薄1.3 流体流动现象流体流动现象5化化工工原原理理2 2 0 0 0 0 9 9层流内层层流内层 对流传热的对流传热的热阻主要集中在层流内层热阻主要集中在层流内层。减薄层
4、流内层的厚度是强化对流传热的主要途径。减薄层流内层的厚度是强化对流传热的主要途径。5.3 两流体间的热量传递两流体间的热量传递(四)四)对流传热速率对流传热速率 牛顿冷却定律牛顿冷却定律温度梯度大,热传导方式温度梯度大,热传导方式温度梯度小,对流方式温度梯度小,对流方式热传导和对流方式热传导和对流方式湍流主湍流主体体过渡区域过渡区域式中式中 Q 对流传热速率,对流传热速率,W;对流传热系数对流传热系数,W/(m2);6化化工工原原理理2 2 0 0 0 0 9 9 Tw 壁温,壁温,;T 流体平均温度,流体平均温度,;A 传热面积,传热面积,m2。5.3 两流体间的热量传递两流体间的热量传递1
5、.2.复杂问题简单化表示。复杂问题简单化表示。推动力:推动力:阻力:阻力:7化化工工原原理理2 2 0 0 0 0 9 9二、传热速率与传热系数二、传热速率与传热系数twTw对流对流对流对流导热导热冷流体热流体tTQ三个串联传热环节:三个串联传热环节:5.3 两流体间的热量传递两流体间的热量传递8化化工工原原理理2 2 0 0 0 0 9 9(3)管外对流)管外对流(1)管内对流)管内对流(2)管壁热传导)管壁热传导对于稳定传热对于稳定传热 5.3 两流体间的热量传递两流体间的热量传递9化化工工原原理理2 2 0 0 0 0 9 95.3 两流体间的热量传递两流体间的热量传递K总传热系数总传热
6、系数,W/(m2K)讨论:讨论:1当传热面为平面时,当传热面为平面时,dA=dA1=dA2=dAm10化化工工原原理理2 2 0 0 0 0 9 9以内表面为基准以内表面为基准(dA=dA1)dm换热管的对数平均直径。换热管的对数平均直径。其中:其中:K1以换热管的内表面为基准的总传热系数;以换热管的内表面为基准的总传热系数;5.3 两流体间的热量传递两流体间的热量传递2当传热面不等时当传热面不等时11化化工工原原理理2 2 0 0 0 0 9 9以外表面为基准以外表面为基准(dA=dA2)以壁表面为基准:以壁表面为基准:近似用平壁计算近似用平壁计算5.3 两流体间的热量传递两流体间的热量传递
7、12化化工工原原理理2 2 0 0 0 0 9 9不不同同基基准准所所得得最最后后结结果果相相同同,但但通通常常计计算算时时以以管管外外 表面积为基准。表面积为基准。31/K值的物理意义值的物理意义总热阻总热阻内侧热阻内侧热阻 管壁热阻管壁热阻 外侧热阻外侧热阻5.3 两流体间的热量传递两流体间的热量传递4.两侧污垢热阻两侧污垢热阻Rs1、Rs213化化工工原原理理2 2 0 0 0 0 9 95.总传热系数的探讨总传热系数的探讨K由各环节热阻相加而成,所以原则上由各环节热阻相加而成,所以原则上减小任何环节热减小任何环节热阻阻,均可提高均可提高K值值,增大传热速率。,增大传热速率。总热阻总热阻
8、1/K的数值将由其中最大热阻决定。的数值将由其中最大热阻决定。K由由 小者决定小者决定。(。(1 2)提高提高K有效方法是提高有效方法是提高 小者。小者。5.3 两流体间的热量传递两流体间的热量传递污垢会产生较大的热阻。污垢会产生较大的热阻。14化化工工原原理理2 2 0 0 0 0 9 9 K的数量级概念(的数量级概念(SI制单位)制单位)液液:数百液液:数百 气气、气液:数十气气、气液:数十 汽液:上千汽液:上千5.3 两流体间的热量传递两流体间的热量传递气液气液热交换时,提高热交换时,提高气侧气侧的对流传热系数的对流传热系数汽液汽液热交换时,提高热交换时,提高液侧液侧的对流传热系数的对流
9、传热系数 6.总传热速率方程总传热速率方程 tm平均温度差平均温度差 总传热速率方程总传热速率方程15化化工工原原理理2 2 0 0 0 0 9 97.壁温估算壁温估算5.3 两流体间的热量传递两流体间的热量传递1 大大,即,即b/Am小,热阻小,小,热阻小,tW=TW16化化工工原原理理2 2 0 0 0 0 9 9TW接近于接近于T,即即 大热阻小侧流体的温度。大热阻小侧流体的温度。3两侧有污垢两侧有污垢 2当当tW=TW,得得 5.3 两流体间的热量传递两流体间的热量传递17化化工工原原理理2 2 0 0 0 0 9 9三、传热温差和热量衡算三、传热温差和热量衡算无热无热损失:损失:热流
10、体热流体ms1,T1,cp1T2冷流体冷流体ms2,t1,cp2t2(一)热量衡算(一)热量衡算5.3 两流体间的热量传递两流体间的热量传递18化化工工原原理理2 2 0 0 0 0 9 9无相变时无相变时 相变时相变时 式中式中 r 热流体的汽化潜热,热流体的汽化潜热,kJ/kg;TS 热流体的饱和温度,热流体的饱和温度,。5.3 两流体间的热量传递两流体间的热量传递19化化工工原原理理2 2 0 0 0 0 9 9传热计算的出发点和核心传热计算的出发点和核心:(二)传热平均温度差(二)传热平均温度差1.恒温传热恒温传热2.变温传热变温传热 tm与流体流向有关与流体流向有关5.3 两流体间的
11、热量传递两流体间的热量传递20化化工工原原理理2 2 0 0 0 0 9 9逆流逆流并流并流错流错流折流折流A 逆流和并流时的逆流和并流时的tmt2t1T1T2t1t2T1T2逆流逆流并流并流5.3 两流体间的热量传递两流体间的热量传递21化化工工原原理理2 2 0 0 0 0 9 9以逆流为例推导以逆流为例推导T2t1t2T1dTdtdAAtt2t1Tt5.3 两流体间的热量传递两流体间的热量传递22化化工工原原理理2 2 0 0 0 0 9 9又又(1)5.3 两流体间的热量传递两流体间的热量传递23化化工工原原理理2 2 0 0 0 0 9 9又又(2)(1)、(2)联立得:联立得: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工原理第5章 传热2-精品文档资料整理 化工 原理 传热 精品 文档 资料 整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