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经济效率》PPT课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网络经济效率》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经济效率》PPT课件.ppt(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网络经济效率网络经济效率 6.1 6.1 效率基本理论效率基本理论 6.2 6.2 效率与网络经济效率与网络经济 6.3 6.3 电子商务效率分析电子商务效率分析 引例:京东商城:引例:京东商城:“中国中国3C3C网购网购之王之王”当全球各行各业都笼罩在经济危机的“寒冬”之下时,360buy京东商城却正在享受“春天”。数据显示,从2003年尝试互联网销售以来,京东商城犹如坐上了高速列车,每年保持着300%-400%的高速增长,销售额从2004年的1000万元一路飙升到2008年的14亿元。并分别于2007年8月和2008年12月,获得1000万和21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另外,第三方检测机构
2、易观国际的统计显示,2008年第四季度京东商城以43.53%的份额继续领跑3C(消费电子产品、通讯产品和电脑产品)网上零售市场。凭借低价和服务,京东商城己经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3C网络购物商城。引例思考引例思考 京东商城的电子交易模式确实给企业和消费者带来了实惠,那么这种实惠是如何产生的?6.1 6.1 效率基本理论效率基本理论 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效率分析的层次性效率及其影响因素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1.1.效率的定义效率的定义效率(efficiency)一词,顾名思义,就是有效的比率,即有效的程度。具体地说,就是成果与消耗的比率或产出与投入的比率。在经济理论中,效率一般是指投入与产出或成本与收益之
3、间的关系。这里的产出或收益,指的是能够为人们提供满足的有用物品,其最终产出是人们的满足即效用;而投入或成本,则是在一定的科学技术条件下生产一定产品所需的生产资源,包括劳动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因此,“效率”也可以理解为现有生产资源与它们所提供的人类满足之间的对比关系。经济学意义上的“有效率”是指用一定技术和生产资源为人们提供了最大可能的满足。同样,当讲一个人花钱“很值”时,即花费较少的成本,取得了较大效用,也可以讲这种经济行为很有“效率”。2.2.效率的影响因素效率的影响因素 对经济效率增长原因的探讨,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也是讨论最多的论题之一。一般认为,经济效率的影响因素包括专业化分工、竞争、激
4、励、制度和交易费用等。(1)专业化分工(division of labor)首先,专业化分工使得劳动者集中于较少的操作上,从而增进劳动者的熟练程度,甚至技术创新;其次,分工可以节约时间,减少了个体因变换操作而损失的时间和因此损失的效率;再次,分工与专业化使个人的生产活动集中于更少的不同操作上,可以节省重复学习和培训的费用,提高了学习和培训的投资利用率;最后,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为生产方式的其他创新提供了条件,而这些创新的采用会带来生产效率的提高或生产资源的节约。(2)竞争 竞争能够提高效率,主要基于三个层次的理解:第一,竞争机制所具有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是效率的源泉所在。第二,竞争性市场结构能
5、够促进资源配置效率和社会福利。第三,市场的可竞争性可以提高效率。(3)激励约束 要保证企业运行高效率,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和努力水平是关键,而良好的激励机制是前提。激励包括两个方面,即激发和约束。激发导致一种行为的产生,约束是使行为符合一定的方向,二者的目的是一致的,即通过激发和约束实现个人目标和企业目标相一致。(4)制度、产权和交易费用 制度是人为设计的形成人类相互作用的约束,由正式约束(规则、法律、宪法等)、非正式约束(行为规范、习俗和自我施加的行为准则等)及其实施特性所构成,它们共同定义了社会,尤其是经济的激励结构。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人与人之间在交易中的利益冲突会导致组织绩效的不同,所以“
6、制度形成一个社会的激励结构,由此政治与经济制度成为经济绩效的基本决定因素”。产权(制度)也会影响经济效率的增长,科斯在其著名的“科斯定理”中提到了产权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由于交易是有成本的,在不同的产权制度下,交易成本不同,会对资源配置的效率有不同影响。从理论上说,应该按照普遍性、排他性和可转让性的效率原则去界定产权,一旦建立了这样明晰的产权制度,就会实现一系列经济增长的效率价值。现实世界中的组织特别是企业,可以被视为一系列契约的联结,彼此之间在交易时,会受到知识与经济的差异性、资源和稀缺性、事件的不确定性等因素影响,引起交易费用。不仅如此,现实的世界即使是相同的技术水平也存在着不同的制
7、度安排(包括生产性的制度安排和法规性的制度安排),由此也会产生不同的交易费用,进而经济产出不同。不同的产权安排会导致不同的收益报酬结构,通过产权安排对主体间权力配置可以提高激励强度,降低交易成本,从而提高经济效率。效率分析的层次性效率分析的层次性 1.1.微观企业层面微观企业层面 西方经济学对于“企业效率”概念的使用,包含两个意义层面的。一个层面是技术性层面,指生产或资源配置过程中投入产出的技术性比率变化及其具体状态,或资源在各种产品及各个企业之间配置并导致产出的技术性比率变化及其具体状态,由此派生出的生产效率、配置效率、技术效率等不同的说法和概念。另一个层面指制度性层面,它考察和评价技术型比
8、率变化带来的经济后果,而且常常表达的是投入产出或资源配置比率“最优”的那个状态。换言之,西方经济学中“经济效率”的概念实际上具有双重的功用,一方面,它是一种表达投入产出比率的技术性分析工具,同时在另一方面,它又是一种投入产出效果的评价标准。不过,西方经济学中对于“企业效率”概念在这两个层面的使用,在很多情况并不加以仔细区分。2.2.中观产业市场层面中观产业市场层面 经济学家在衡量一个产业市场的经济效率时,通常考察以下两种类型的效率:静态效率和动态效率,其中,静态效率又包括资源配置效率和生产效率。不同的市场结构具有不同的经济效率,传统经济理论一般认为完全竞争市场的经济效率最高,垄断竞争市场较高,
9、寡头市场较低,垄断市场最低。竞争被认为能够同时刺激生产效率、配置效率和动态效率,因为在一个竞争性的环境中,只有效率较高的企业才能生存和发展,优胜劣汰规律会迫使企业想方设法努力降低生产成本,自觉优化生产要素组合,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配置效率;同时竞争将鼓励企业不断采用新技术,推动技术进步,以创造技术优势,提高动态效率。3.3.宏观经济生产力层面宏观经济生产力层面 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的过程中会产生微观经济效果,但因为创新具有辐射作用,如果实践中技术成果足够重要且辐射范围较广,也能产生宏观经济效果。宏观经济生产力是基于各产品生产单位的效率水平,量度每个工人总产出的一个指标,是整体经济效率指标。大多数技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网络经济效率 网络经济 效率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