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仓镇2007年农村改厕实施方案(共11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下仓镇2007年农村改厕实施方案(共1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仓镇2007年农村改厕实施方案(共11页).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H:fanwen caiji two带领党员群众发展产业奔富路 -党支部工作报告.doc 下仓镇2007年农村改厕实施方案 下仓镇2004年农村改厕实施方案 (2004年3月17日) 根据蓟县人民政府关于今年改厕工作的安排部署结合我镇的实际,对全镇今年的改厕工作具体安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今年我镇改厕工作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工作思路,以创建卫生镇、卫生村工作为契机,以农村改厕为突破口,以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提高广大群众健康水平为目的,迅速掀起农村改厕高潮,使我镇农厕落后状况得到根本改善。 二、总体目标: 按照蓟县改厕规划,到2006年全
2、县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0%以上,基本实现卫生厕所无害化。我镇共有农村户厕12328座,到2003年末已完成了339座,要实现到2006年卫生厕所达到90%以上的目标尚需完成10756座,计划今年全镇完成3000座农厕改造任务。 三、改厕工作重点: 按照县政府农村改厕的基本要求,主要是各村户厕的改造,其重点: 1、小城镇建设及创建明星小康村的农户。 2、各村养殖小区建设的农户。 3、新审批的农村住宅及平房翻新改造的农户。 四、改厕的模式及标准: 改厕的模式:主要采用污水三格化粪池式,包括脚踏水冲式、瓢泼水冲式。三格化粪池的厕屋必须建在院内,化粪池可建在院外。 卫生厕所的标准:要达到四有四无,即有
3、墙、有顶、有门窗、有三格化粪池;厕内清洁基本无蝇蛆、无异味、贮粪池有盖无渗漏、粪便无害化处理。 五、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3月17日至3月20日) 1、制定改厕方案。各村要结合本村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的实施方案和措施,所定方案必须切实可行,做到底数清楚、登记入册、实事求是上报镇改厕办公室。 2、宣传发动,落实任务。3月中旬,镇党委、政府召开专门会议,进行广泛宣传发动,贯彻落实县政府农村改厕会议精神,各村要充分利用宣传工具,广泛宣传农村改厕的重要意义,提高广大干部和群众对农村改厕的认识,同时各村要把今年改厕的任务落实到户。镇党委、政府将抽调得力人员对改厕工作实行领导包片、一般干部包村、村
4、干部包户,真正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 3、改厕经费原则。本着“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改厕所需费用主要由受益户自行负责,为了最大限度降低改厕费用,今年在免费提供厕具的前提下,我们将积极推广一次成型化粪池,总造价约200元,可节省资金70%左右。各村也要千方百计筹资,对改厕户给予适当补贴。 (二)实施阶段(3月20日至9月30日) 1、搞好改厕技术培训,加强技术指导。在参加县爱卫会举办的改厕技术培训的同时,培养一批村级懂技术、懂业务的骨干,届时,镇、村两极技术骨干将深入到村、户加强技术指导,解决实际问题。 2、坚持改厕标准,确保质量。在改厕过程中,镇村干部和技术人员,要严格把好改厕技术质量关,
5、要按卫生厕所的标准和质量进行指导,工作中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做到改一户合格一户,避免二次改厕现象的发生。 3、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在改厕的同时各村之间要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借鉴好的典型和经验。镇党委、政府将在适当的时候召开改厕现场交流会,积极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把改厕工作不断引向深入。 (三)验收阶段(10月1日至11月15日) 各村改厕任务完成后,要逐户填报任务完成表,上报镇改厕 办公室,要实事求是,不得弄虚作假,欺上瞒下, 为进一步推动粮食生产,努力提高综合生产能力,根据省委、省政府浙委20051号文件、省政府浙政发20058号文件和全省农业工作会议精神,就2005年全省粮食生产提出如下
6、意见。 一、正确认识当前粮食生产形势 去年以来,我省各地认真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积极扶持发展粮食生产,努力提高种粮水平,2004年粮食生产扭转了连续7年下滑的局面,出现了重要转机,全省粮食播种面积2181.8万亩,总产量834.9万吨,分别比上年增加40.14万亩和41.51万吨,总产增5.2%,为保障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去年我省粮食增加绝对量有限,而且是在政策好、天帮忙、人努力、市场旺的共同作用下取得的。从总体上看,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投入不足、基础脆弱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科学种田水平依然较低;全国粮食总量仍产不足需,产需矛盾并没有根本解决。200
7、5年粮食生产面临着气候条件不确定,农资价格居高不下,粮食比较效益依然偏低等问题。我省人多地少,粮食自给率低、供求市场依存度高,抓好2005年的粮食生产,对于巩固宏观调控成果,推进“平安浙江”建设,构筑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重要任务。 二、明确2005年粮食生产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2005年我省粮食生产的指导思想是:正确处理好调整农业结构与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关系,坚持以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为基础,以制止耕地抛荒、依靠科技主攻单产为重点,稳定粮食面积,增加粮食产量。大力发展优质品种,改善粮食品质。稳定完善粮食扶持政策,进一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积极推进粮田适度规模经
8、营,努力提高种粮综合效益。粮食生产的目标是:确保粮食播种面积2150万亩、总产量800万吨以上(见附表)。各市要按照粮食安全分级负责制的要求,将指导性计划目标分解下达到各县(市、区),认真抓好计划落实的督促检查,确保生产计划顺利完成。 三、抓好粮食生产扶持政策落实,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今年省政府在去年扶持粮食生产政策措施基础上予以继续稳定完善,出台了全面免征农业税、对种粮大户进行直接补贴、实行早晚稻谷最低收购价和价外补贴、大中型农机具购置补贴、种粮大户良种补贴等政策,为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创造了良好条件。各地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采用多种形式,扩大政策宣传,让基层和农民及时了解政策,做到家喻户
9、晓。要认真总结去年落实粮食生产扶持政策的成功经验,尽早研究制订落实政策的工作措施和计划,建立责任制,做到方案具体化、措施规范化、落实责任化,确保补贴资金及时发放到种粮农民手中。要加大督促检查力度,杜绝弄虚作假。要积极建议当地政府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健全和完善扶持发展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增加对粮食生产的投入,为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创造良好的环境。 四、坚决制止耕地抛荒,千方百计稳定粮食播种面积 要高度重视发展粮食生产的重要性,同时正确处理好结构调整和发展粮食生产的关系,充分尊重农民种植自主权,把发展粮食生产的重点放在制止全年性耕地抛荒、减少季节性耕地抛荒上,努力多种,提高土地利用率。要以春冬两季为
10、重点,积极扩大冬季春花作物、绿肥,大力提倡绿色过冬,努力减少冬季抛荒。积极引导支持农民多种早稻,努力减少春季抛荒。认真总结完善去年开展耕地抛荒检查复耕的做法,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采取法律、经济、行政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耕地抛荒,引导农民群众发展粮食生产。省里将定期不定期地组织开展耕地抛荒检查活动,并建立举报和公开曝光制度,组织明查暗访,依法查处案件,对特别严重的予以公开工业化、城镇化程度比较高的地区,在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使粮田向种粮能手集中,发展规模种粮,这是稳定粮食生产、提高种粮效益的重要保证。鼓励种粮大户拓宽经营范围,向周边农户有偿提供代育、代耕、
11、代种、代管、代收等服务;鼓励种粮大户创建品牌,开展粮食产后加工、销售,延长产业链,提高经营水平。支持和鼓励各类粮食加工、经营企业和产销服务组织与种粮大户建立稳固的粮食产销关系,发展订单生产,扩大订单数量。积极组建种粮大户协会和种粮专业合作社,加强与种粮大户的沟通,提高服务水平。 七、加强耕地保护和农田基础建设,切实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切实加强基本农田保护,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全面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加强对基本农田的监管。禁止在基本农田内挖塘养鱼、种树造林和从事非农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快标准农田建设,2005年全省计划新建1 0 0万亩标准农田的建设任务,各级农业部门要积极参与标准农田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下仓镇 2007 农村 实施方案 11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