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继电器含综合保护继电器试验作业指导书.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保护继电器含综合保护继电器试验作业指导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护继电器含综合保护继电器试验作业指导书.doc(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上海十三冶建设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J/SMCC13Z050302004保护继电器(含综合保护继电器)试验作业指导书20040718发布 20040718实施上海十三冶建设有限公司发布十三冶上海公司作业指导书标题:一般保护继电器试验作业指导书本作业指导书由上海十三冶工程技术管理部提出并归口管理本作业指导书由上海十三冶安装分公司解释文件编号: QJ/SMCC13Z050302004第2版第0次修订拟制: 日期2004年 月 日审核: 日期2004年 月 日批准: 日期2004年 月 日目 录1、总则-12、引用标准-13、试验准备-14、对被试设备要求-35、试验程序和方法-46、试验结论评定-14
2、7、质量通病防治-148、安全技术-159、相关文件和记录-141 总则1.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1KV及以上电力系统中电力设备和线路的继电保护装置,不适用于1KV以下配电系统中电气设备和线路的继电保护装置。1.2 引用标准国内标准.1在执行本标准时,若与国家标准:GB726187、GB50150-91、GB50300-2001GB50303-2002水电部标准:SDJ683、冶金部标准:YBJ21789有矛盾时,本标准服从于国家标准,水电部标准,冶金部标准。.2除本标准规定的试验调整项目外,对出厂资料中有特殊要求的试验项目,应根据电力部门及设计院要求进行试验调整。国际标准国外引进的继电保护
3、装置试验,应遵守合同条款规定的国际标准,在设备资料中提出的特殊要求应按设备资料规定进行试验。1.3 试验的特殊要求试验人员.1试验人员应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须专业培训,经考核后持岗位证书上岗操作。.2试验人员应当懂得电工基本原理、电工仪器仪表、电控元件与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性能,应掌握变配电系统的基本原理,会选择合适合格的仪器仪表,同时还应具有电气安全知识。.3试验人员的身体素质良好,应无电气作业障碍性疾病。工艺试验.1系统通电程序试验,应在各单体设备和元件试验合格,以及线路绝缘达到要求的情况下进行。.2凡反映一次电流的继电保护,均应从一次作大电流整组系统试验,用卡钳测量电流关系应正确。试验报
4、告.1试验报告的内容清晰、数据正确、字迹清洁工整。试验报告须经试验人员及审核人员签字盖章方能生效。.2试验报告不允许涂改,要用档案墨水书写,按法定计量单位填写。.3对错误的试验报告一律作废,分析错误的原因,重新填写正确的试验报告。如果是试验错误,必须重新作试验。意外事件的应急处置。.1发生触电事故,应立即切断电源并防止触电人员跌伤,触电严重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送往医院抢救。.2发生设备事故,应立即停电,检查设备损坏情况,分析事故原因并上报有关部门。试验过程中发生突然停电,应立即切断电源开关,将试验仪器调整恢复至零位。2 引用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1 建筑电
5、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3-200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 50150-9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71-92 冶金电气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YBJ217-893试验准备继电保护试验工作专业技术性强,须设立专业队伍,必须配备事业心强、工作认真仔细、肯钻研技术的技术人员、技术工人。试验操作技术.1试验人员应当了解试验项目、试验程序、试验方法、质量标准及注意事项,同时还应掌握试验用的仪器仪表使用方法。.2试验人员具有三年及以上调试经验,重要,复杂的试验项目尚应在调试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指导下工作。.3试验人员应能及时,准确处
6、理试验中发现的设计、设备及安装上的某些缺陷。调整试验完后,对原设计有修改之处应予以注明,应有完整的试验记录。.4在调整试验时,除作好原始记录外,应进行审核判断,对可疑之处复查,以便得出正确结论。.5试验报告必须符合实际,正确齐全。2.1.3安全和自我保护技能2.1.3.1调试人员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思想,认真执行“预防为主”的方针。2.1.3.2调试工作,均应有两个人或两个人以上共同进行,应有明确分工,并由其中调试技术负责人负责安全技术交底工作。调试工作人员应带电工手套、穿电工绝缘鞋、戴安全帽、穿工作服。3.2 机具和仪器仪表机具.1试验人员须备齐电工常用工具以及试验用专用工具。.2验电工
7、具、剥线钳、压接钳、电烙铁、接地短接线等。.3安全围栏、安全旗、安全指示牌。.4通讯联络设备。.5空调器、去湿器、吸尘器、毛刷。.6交通运输工具、移动试验台,必须的照明工具。 仪器仪表.1根据被测量的特性,合理的选择仪表(如反映有效值、平均值的仪表等),所用仪表一般不低于0.5级。.2试验仪、调压器、变阻器应有足够的热稳定性。试验用的仪器仪表见表1。3.3 材料消耗材料.1试验用的消耗材:绞织多股软电线、各种绝缘胶带、绝缘带、焊锡丝、焊油、洒精、炳铜、砂布、白布、鱼嘴夹、熔丝、灯泡、各种电池等。.2试验用的文具:试验报告表、原始记录本、坐标纸、复写纸、记号笔、元珠笔、胶水等。周转材料试验用电源
8、拖线盘及开关。调整试验用的备品、备件。3.4 技术准备组织学习和审查图纸资料,若发现问题应及时向设计部门提出。组织技术学习和培训。编制调整试验方案(包括安全技术措施),进行技术交底,对重要环节,关键部位应作重点交底。编制计量网络图,提出仪器仪表使用计划、用料计划、试验用品备件。3.5试验环境表1仪器仪表一览表序号名称量程精度1调压器0-250V2变阻器0-500Q 0-20A3移相器0-3604大电流发生器0-2000A5标准电流互感器0-1000A/5A0.2%6继电器试验仪0.5%73E继电器试验仪0-30A0.5%8指针式万用表2.5%9数字式万用表0.025%10直流电压表0-45mV
9、-750v0.2%11交流电压表0-300V-600V0.2%12直流电流表0-15mA-30A0.5%13交流电流表0-2.5-50.5%14功率因数表5-10A1.5%15电气秒表50-100HZ16相位表0-36017相序表18兆欧表0-500MQ、0-1000MQ5.0% 环境.1土建工程已交工,电气设备安装完了,非调试人员撤离试验场所。.2试验场所应无灰尘且通风良好,保持规定的温度和湿度。.3凡被测值与温度有关者,必须准确测量被试物的温度,如被试物温度不易测量,可测周围环境温度,试验现场应保证照明亮度及安全通道。电源.1电源频率的变化对某些继电器的电气特性影响较大,如果试验时电源频率
10、与50H有较大偏差时,应考虑电源频率的影响。.2电源的电压、电流波形的畸变对某些电器的电气特性影响显著,在试验时单独拉一路电源,电流应用电阻调节比较适宜,有条件的使用波形输出失真小的稳压电源。4 对被试设备的要求4.1安装情况检查电气设备安装完了,设备完好无损。一次、二次回路接线经校核应无错误,接线端子应紧固。4.2设备质量保证设备有关的出厂说明书、试验报告、产品合格证等技术资料应齐全。4.2.2认真核对设备铭牌,设备型号、规格、容量、电压等级符合设计图纸。清除各带电部分的临时短接线及各种障碍物。恢复所有被临时拆开的接线,使之处于正常状态,并再次检查有无松动或脱落现象,如有,应立即处理之。5
11、试验程序和方法5.1 一般性检验 外部检查.1继电器外壳应清洁无灰尘。.2外壳、玻璃应完整,嵌接良好。.3继电器端子接线应牢固可靠。 内部和机械部分检查.1对于园盘式和四极园筒式感应型继电器,应检查园盘与永久磁铁及磁极的上下间隙,其间隔隙应不小于0.4毫米,园盘的纵向活动范围为0.10.2毫米,园筒和磁极的间隙,应均匀,园筒纵向活动范围为0.20.5毫米。.2对于电磁型继电器,应检查继电器在动作位置时,舌片与磁极的间隙不得小于0.5毫米,轴的纵向活动范围应在0.150.2毫米内。.3弹簧应无变形,当弹簧由起始位置转至最大刻度位置时,层间距离要均匀,整个弹簧平面与转轴要垂直。.4动触点与静触点间
12、的距离不得小于2毫米,动触点桥与静触点接触时所交的角度应为5560且应在离静触点首端的1/3处终止。 绝缘检查.1对全部保护接线回路用1KV阻抗计(兆欧表)测定绝缘电阻,其值不应小于1兆欧。用2.5KV阻抗计测定绝缘电阻来代替交流耐压试验,所测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20兆欧。.3测定绝缘电阻或耐压试验时,注意把不能承受高电压的元件,如半导体元体、电容器等从回路中断开或将其短路。 继电器内部辅助电气元件检查。对继电器内部的辅助电气元件如电容器、电阻、半导体元件等,只有在发现电气特性满足要求而又需要对上述元件进行检查时,才核对其铭牌标称值或者通电实测。5.2 电磁型电流继电器电磁型电流继电器用于发电机
13、、变压器、线路及电动机等过负荷和短路保护装置。试验项目.1一般性检验。.2整定点的动作值和返回值检验。试验程序.1一般性检验.2整定点的动作值和返回值检验。.3触点工作可靠性检验。试验方法及注意事项图1电气特性试验接线图.1一般性检验一般性检验见4.1。.2整定点的动作值和返回检验a)电流继电器的动作电流和返回电流试验,按图1进行。继电器开始动作时的电流称为动作电流Idz。继电器动作后,再使触点开始返回至原位时的电流称为返回电流IFH。而返回系数KFH为:过电流继电器的返回系数为0.80.9。动作值与返回值的测量应重复三次,每次测量值与整定值的误差不应大于63%。 重点控制的关键部位及控制方法
14、。.1返回系数的调整方法返回系数不满足要求时应予以调整。a)改变舌片起始位置,此时只能改变动作电流,而对返回电流几乎没有影响,舌片起始位置离开磁极的距离越大,返回系数越小;b)改变舌片终止位置,此时只能改变返回电京戏而对动作电流则无影响。舌片终止位置与磁极的间隙越大,返回系数越大;反之,返回系数越小。c)变更舌片两端的弯曲程度以改变舌片与磁极间的距离,该距离越大返回系数也越大;反之返回系数越小。.2动作值的调整方法a)继电器的调整把手在最大刻度值附近时,主要调整舌片的起始位置,当动作值偏小时,使舌片的起始位置远离磁极,反之则靠近磁极;b)继电器的整定把手在最小刻度值附近时,主要调整弹簧,以改变
15、动作值,但应注意触点压力不宜过小。.3触点振动的调整方法a)当电流近于动作值或整定值在刻度盘始端时,发现触点振动和有火花,是触点弹片太硬或弹片厚度和弹性不均,此时应更换弹片;静触点弹片弯曲不正确,此时适当调整弹片;可动触点桥摆动角过大。此时适当弯曲限制钩;变更触点相遇角度也可能减少触点的振动和抖动。b)当用大电流检查时产生振动与火花,是触点弹片较薄以致弹性过弱,调整弹片的弯度,缩短弹片有效部分使弹片变硬些;触点弹片与防振片间隙过大,可适当调整其间隙距离;改变继电器纵向串动之大小,也可减少振动。5.3 感应型电流继电器感应型电流继电器具有反时限特性,用于发电机、变压器、线路及电动机等的过负荷和短
16、路保护,并适用于交流操作的保护装置中。 试验项目.1一般性检验;.2园盘始动电流试验;.3感应元件动作电流和返回电流试验;.4速断元件动作电流试验;.5感应元件的时间特性曲线试验; 试验程序.1一般性检验。.2园盘始动电流试验。.3感应元件动作电流和返回电流试验。.4速断元件动作电流试验。.5 0.9倍速断动作电流时动作时间试验。.6 1.1倍速断动作电流时动作时间试验。.7感应元件的时间性曲线试验。 试验方法及注间项.1一般性检验一般性检验见4.1。机械部分检查还应满足:反时限元件的扇形齿与蜗母杆接触时应与其中心线对齐,扇形齿与蜗母杆的啮合深度为扇形齿深的1/32/3,扇形齿在其轴上不能有明
17、显的串动。.2园盘的始动电流试验继电器气特性试验如图1所示。整定插孔下,继电器铝质园盘开始不间断转动时的最小电流,称为园盘的始动电流,其值不应大于感应元件整定电流的40%。.3感应元件动作电流和返回电流试验整定插孔下平滑地通入电流,使继电器的扇形齿与蜗母杆啮合,并保持此电流直到继电器触点动作,该电流即为继电器的动作电流。要求动作电流与整定值误差不超过65%。将继电器通入动作电流,在扇形齿杠杆上升至将碰而未碰到可动衔铁杠杆以前,就开始减小电流至扇形齿与蜗母杆刚分开时的电流称为返回电流,要求返回系数为0.80.9。.4速断元件动作电流试验a)试验速断元件动作电流时,应向继电器通入冲击电流。对返回电
18、流无严格要求,只要当电流降至零时,继电器的瞬动衔铁能返回原位即可。b)0.9倍速断动作电流时的动作时间应在反时限特性部分。c)1.1倍速断动作电流时的动作时间不大于0.15秒。.5感应元件的时间特性试验在整定插孔下测定由感应元件动作电流至1.1倍速断元件动作电流的时间特性曲线,要求动作时间与整定值误差不大于65%,且要求测定的各点应能绘出平滑的曲线。 重点控制的关键部位及控制方法.1感应元件返回系数的调整感应元件返回系数若不能满足要求时,应予以调整。a)变更感应铁片与电磁铁间的距离,增大该距离可以提高返回系数;反之,返回系数减小。b)调整扇形齿与蜗母杆的啮合深度,深度大时返回系数降低,深度小时
19、返回系数增大。但深度不易过小,否则造成继电器在动作过程中有返回的危险。.2感应元件动作电流的调整若动作电流与整定值误差超过65%时,可调整拉力弹簧使之满足要求。.3速断元件动作电流的调整如果动作电流与整定值误差过大时,可调整旋钮位置,顺时针旋转时动作电流减小,逆时针旋转时动作电流增大。如果速断元件停用,则应检验在继电器安装处最大故障电流时的动作时间,此时速断元件不应动作。5.4 整流型电流继电器整流型电流继电器的用途与感应型电流继电器相同。 试验项目.1一般性检验.2执行元件动作电压和返回电压试验。.3启动元件整定点的动作电流和返回电流试验。.4瞬动元件动作电流试验。.5动作时间特性曲线录制。
20、 试验程序.1一般性检验.2执行元件动作电流和返回电流试验。.3启动元件整定点的动作电流和返回电流试验。.4瞬动元件动作电流试验。.5 0.9倍瞬动电流时的动作时间试验。.6 1.1倍瞬动电流时的动作时间试验。.7录取时间特性曲线试验方法及注意事项.1一般性检验一般性检验见4.1。.2执行元件动作电压和返回电压试验执行元件电气特性试验接线如图2所示。在执行元件线圈两端加直流电压,测动作电压不应大于20伏,返回电压不小于1伏。.3启动元件整定点的动作电流和返回电流试验启动元件电气特性试验接线如图1所示,以发光二极管是否发光来检查启动元件整定点的动作电流和返回电流,要求动作电流与整定值误差不大于6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保护 继电器 综合 试验 作业 指导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