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槽埋管专项施工方案正式.doc
《开槽埋管专项施工方案正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槽埋管专项施工方案正式.doc(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 工程概述1.1工程规模及主要实物工作量本标段管线长度约8.5km,管径DN1800,管道起点为镇大公路南侧约50m处, 终点为241省道距离新建水厂约3.5km处。桩号:K0+060K8+560,工期5 个月。其中开槽埋管段情况见下表:序号桩号长度管顶覆土备注1K0+060K0+755695m1.201.89排气三通1,伸缩节12K0+785K1+235451m1.352.25排气三通2,排泥三通23K1+275K1+580340m1.201.84排气三通1,排泥三通1,4K1+760K3+7902040m1.051.79排气三通4,排泥三通3,伸缩节3,三通15K3+822K5+34
2、51523m1.292.73排气三通2,排泥三通3,伸缩节16K5+425K5+600175m1.401.50排泥三通17K5+700K6+300600m1.152.00排气三通18K6+370K6+45080m1.001.90排泥三通19K6+510K8+5602063m1.103.50排气三通3,排泥三通4,伸缩节2,三通11.2现场自然条件1.2.1 交通条件和服务设施本工程管道铺设大多处于农田当中,沿线附近均有241省道、338国道、镇澄公路以及乡村道路,有比较便利的运输网络,同时,本工程回填材料大多可取于挖方段,外运土方较少。项目沿线有通讯及医疗服务,电力由现场柴油发电机供电,场内布
3、线自行考虑。为确保施工的连续性,在施工时留有备用发电机以保证施工的需要。1.2.2 地质情况本工程场地位于宁镇山脉的东段,管道沿线地貌单元属于岗地与古坳沟区结合区,场地地形起伏较大,场地地面高程在10.00038.000 米(黄海高程),施工条件一般。岩土地层构成(自上而下)及特征如下:层填土:广泛分布,厚度相差较大,最大厚度为5.20 米,最小厚度为0.30 米,平均厚度为1.72 米 ,结构松散,均匀性差,工程力学性质不均,欠固结;层粉质粘土:可塑,局部软塑,仅直坳沟区分布。无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一般,韧性一般。厚度相差较大,最大厚度为5.70 米,最小厚度为1.00 米,平均厚度为2
4、.84 米,层厚欠稳定,工程地质条件一般;层淤泥质粉质粘土:流塑,该土层仅古冲沟区分布。无光泽,稍有摇震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层厚度变化大,最大厚度为4.70 米,最小厚度为0.90 米,平均厚度为2.30 米,工程地质条件很差;层粉质粘土:软塑,该土层仅古冲沟区分布。无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层厚度变化大,最大厚度为5.40 米,最小厚度为0.70 米,平均厚度为2.79 米,工程地质条件一般;层粉质粘土:可塑,局部硬塑,均匀分布。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较高,韧性一般。局部因古冲沟切割缺失,最大揭露厚度14.10 米,大部分场地未揭穿,工程地质条件较好;层粉质粘土:可塑,
5、局部硬塑,均匀分布。有较强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较高,韧性较大。局部因古冲沟切割缺失,最大揭露厚度13.00 米,大部分场地未揭穿,工程地质条件较好。场地地下水类型为潜水, 勘察期间测得稳定地下水位在自然地面以下1.3503.960 米不等(古冲沟区浅,东部岗地区深)。地下水主要接收大气的降水渗透补给,地下水排泄方式以自然蒸发及地表径流为主,有的古坳沟的最高水位溢出地表。场地地下水、土对砼结构无腐蚀性,对钢结构的有弱腐蚀性,对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无腐蚀性。本区地震基本裂度为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大港新区为0.15g,丹阳市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类别:古坳沟区域III 类,
6、特征周期为0.45s;岗地区域II 类,特征周期为0.35s。场地为不液化土层,管道沿线场地、地基稳定,无不良地质作用,可进行本工程管道敷设。1.2.3 土工试验参数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平均值土层(%)IPIL1-2(Mpa-1)ES(MPa)26.71.970.7521.30.600.296.237.51.851.02312.81.310.533.8(0.36)(5.0)24.62.000.69013.20.360.237.223.22.000.67513.10.310.208.0各土层的抗剪强度指标平均值及标准值土层抗剪强度平均值标准值粘聚力Ck(KPa)内摩擦角k(度)粘聚力Ck(K
7、Pa)内摩擦角k(度)26.912.819.011.3(12.0)(6.0)(30.0)(10.0)52.713.8847.113.164.113.154.712.11.3编制依据1、丹阳市区域供水大港丹阳长湾水厂DN1800浑水管工程施工图设计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3、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4、积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1-90)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6、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3)7、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8、柔性接口
8、给水管道支墩()第二章 开槽埋管施工2.1 施工概况根据施工设计图纸,本工程开挖段管道分别为:D182014钢管管道敷设8160m,D142012钢管管道敷设15m,D132012钢管管道敷设35m,D6909钢管管道敷设230m,D800钢筋混凝土排泥管650m。排管时遇填浜、暗浜或淤泥埋土全部挖至原土,超挖部分用砂石砂或旧料分层夯实,至设计沟槽标高,然后再做管道基础。对于地质条件差和距离建筑较近的地段,埋深3m的管道,采用钢板桩围护的施工技术措施,埋深大于1.5m小于3m的排水管采用横列板支护的施工技术措施,埋深 1.5m的排水管施工采用放坡开挖;其余地段均采用放坡开挖。沟槽内临时排水:在
9、沟槽底部两边设0.3m0.3m的排水边沟且每隔50m设一集水井以100mm口径污水泵抽排。开槽埋管遇到流砂时,需要采用井点降水措施。2.2 开槽埋管施工人员组织为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现场项目经理主管全面工作,施工过程中相关人员不得离开岗位,以确保工程施工万无一失。 施工管理组织见项目部管理网络图。2.3 开槽埋管施工主要材料设备序号机械或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备注1电动履带抓斗起重机YLJ1-40型2台2履带式挖掘机YYLJ1004台3液压抓斗 MHL-60100型5台4液压抓斗MHL-80120型5台5履带吊35t2台6自卸汽车东风5t12辆7水准仪TOPCOnAT-GT4架8经纬仪J2-a2
10、u2架9激光经纬仪J24架10全站仪二秒级2架11电焊机BX3-300-26台12深井潜水泵QX3-35-1.16台13钻机GPS-10型2台14发电机125KA6台2.4 施工平面布置及交通 沟槽两边3米范围内,严禁车辆通行,在距离沟槽两边各15米的位置设置彩条布,以及彩旗等醒目标志,若无特殊情况,禁止非施工人员进入现场。2.5 开槽埋管工程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 2.5.1 沟槽底部开挖宽度管道沟槽底部的开挖宽度的确定:B=D1+2(b1+b2+b3)式中:B管道沟槽底部的开挖宽度(mm)D1管道结构的外缘宽度(mm)b1管道一侧的工作面宽度取800mm,槽底需设排水沟增加150mm,总宽度为
11、950mmb2管道一侧的支撑厚度,取150mmb3现场浇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管渠一侧模板的厚度(mm),取0mmB=D1+2(b1+b2+b3)=1800+2(950+150)=4000mm沟槽底部开挖宽度为4米。2.5.2 沟槽开挖方法(1)施工工艺流程图 (2)沟槽开挖施工方法1)横列板围护的沟槽施工横列板采用横列板支护时,挖土深度至1.2m需要及时撑头挡板,以后每次撑板的高度一般控制在0.6m0.8m。横列板采用组合撑板(钢围檩),其尺寸为长4m,宽20cm,厚6cm6.4cm。采用铁板与角铁焊接而成或用特殊型钢制作而成。横列板要求水平放置,板缝严密,板头齐正,深度确保到碎石基础面。竖列
12、板采用30号槽钢,每2m设置一道,保证横列板的稳定。铁撑柱支撑沟槽支撑采用铁撑柱,铁撑柱由100的无缝钢管和两端的铸铁撑脚组成。铁撑柱两头要求水平,每层高度一致,每块竖列板上支撑不少于二只铁撑柱,铁撑柱的水平间距为2m,垂直间距不大于1.5m,头挡铁撑柱距离地面一般为0.6m0.8m。铁撑柱在施工时,要求其钢管套筒不得弯曲,支撑要充分拧紧。沟槽挖土沟槽挖土采用机械和人工相结合的施工方法,沟槽土方全部采用挖掘机挖土,并根据支撑分层挖土。挖土方式采用退坡挖土,以两个通气阀距离为一个单元,回填后再挖下一个单元。机械挖土时采用人工修边。为防止扰动槽底土层或超挖,机械挖土控制在距槽底土基标高30cm处,
13、采用人工挖土,修整槽底。若有超挖和遇障碍物清除后,应采用砾石砂填实,不得用土回填。机械挖土时要设专人指挥,有人维护施工现场安全和施工机机械运转范围的围护标志。沟槽挖出的土方好土原则上可留作沟槽回填和道路填土用,多余的土方均用自卸汽车外运,具体实施时,开始两节沟槽的挖土全部外运,以后开挖沟槽的土方运到指定的堆放地点。在管线阀门、测量标志等周围不能临时堆土。沟槽挖土时,做到随时做好沟槽内的明水排除,在修整槽底的同时,挖好排水明沟,沟槽的两侧每50m处设置集水坑,配备污泥泵,确保在施工期间沟槽内不积水。横列板沟槽围护开槽施工示意图支撑拆除支撑拆除时必须符合下列规定:支撑的拆除必须与回填土的填筑高度配
14、合进行,拆除后及时回填并压实;轮换竖列板,拆除横列板,必须从底部向上分批次拆除,一次拆除横列板的高度不得大于1米,严禁一次全部拆除。2)钢板桩围护的沟槽开挖钢板桩的选用钢板桩采用槽钢,其长度根据沟槽开挖深度选用,本工程深沟槽开挖深度最大达7m以上,钢板桩的入土深度与沟槽深度之比不小于13。根据现场支护条件和施工规范及实际经验,选用钢板桩的长度为10m。钢板桩施打的方法根据沟槽边线先开挖钢板桩施工槽,宽度为60cm,深度挖到土层,然后采用0.61.2吨柴油打桩机施打钢板桩。打设钢板桩时,力求做到横平竖直,钢板之间应咬口紧密,上口直线偏差4m内不大于5cm,垂直偏差不大于3。钢板桩打设完毕后,含流
15、砂层土质地段,可进行井点施工,当井点降水在沟槽底0.5m时可进行沟槽挖土。挖土程序和方法钢板桩支护的沟槽挖土,采用人工与机械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施工,头层土采用挖掘机挖至2m,然后进行头道支撑,以后采用5吨履带吊抓土机挖土,人工配合修边。支撑采用铁撑柱,此铁撑柱由100无缝钢管和两端的铸铁撑脚组成,支撑的水平间距不大于3m,垂直距离不大于2.0m,在管顶净距离20cm处设置最后一道支撑。为确保沟槽稳定,在挖至沟槽底时,距离沟底30cm处设置一道临时支撑,待基础完成后,在排管前拆除。机械挖土时要设专人指挥,维护施工现场安全和施工机械运转范围的围护标志。沟槽底开挖修整和标高控制、开挖土方的处置等同横列
16、板支护的沟槽开挖部分。施工时临时堆土高度不得大于1.5m,离沟槽边的距离不小于5m。钢板桩围护的沟槽开挖施工示意图支撑拆除、型钢拔除支撑拆除时必须符合下列规定:支撑的拆除必须与回填土的填筑高度配合进行,拆除后及时回填并压实;从最下道支撑开始拆除,拆除一道马上进行回填并进行压实,严禁支撑一次性全部拆除。在回填高度达到规定要求时,方可拔出钢板桩;钢板桩拔出后及时回填桩孔,回填桩孔时应保证填实,对于有沉降要求的位置,采取边拔桩边注浆的措施。3)放坡开挖的沟槽施工挖土程序和方法沟槽采用放坡开挖,挖土采用机械和人工结合的方法施工,机械挖土时要设专人指挥,维护施工现场安全和施工机械运转范围的围护标志。机械
17、挖土时要设专人指挥,有人维护施工现场安全和施工机机械运转范围的围护标志。为防止扰动槽底土层,机械挖除控制在距槽底土基标高2030处采用人工挖土、修整槽底。沟槽挖土,随挖随运,及时外运至规定地点,距离沟槽边5m内不得堆土,以减少沟槽壁的侧压力。为保证槽底土的强度和稳定,施工时不得超挖,也不能扰动;,若有超挖和遇障碍物清除后,应采用砾石砂填实,不得用土回填。沟槽开挖示意见下图:开挖坡度可以视土质情况适当调整,但坡度不得大于1:0.5 。沟槽回填回填实行分层回填,满足压实要求。(详见沟槽覆土施工)2.5.3 轻型井点降水与沟槽排水根据现场地质水文状况,对于地下水丰富的地段,考虑结合井点降水的方法,施
18、工时注意同时做好沟槽降水和围护开挖,确保开槽施工的稳定和安全。(1)井点布置管道施工过程中,为防止出现流砂,管涌现象以及因软土层承载力不够,而造成结构施工后的压缩沉降、变形,决定采用轻型井点降低地下水位,轻型井点平面采用单排线型布置,井管间距1.6m,井管长H依据下式确定。H H1+h+IL+0.2式中:H1井点埋设面至槽底距离。h降低后的地下水位至槽底的最小距离,取0.5m。I地下水降落坡度取1/4。L井点管至要降低水位点的水平距离。计算井管长度取9m,不包括滤管长度。轻型井点系统的主要设备由井点管、连接管、集水总管和射流泵等组成。井点施工按下列程序进行:挖井点沟槽、敷设集水总管;冲孔、沉设
19、井点管,灌填砂滤料,将井点管同集水总管连接;最后安装抽水机组,连接集水总管,进行试抽。(2)井点施工程序和要求平整地面,根据实际沟槽平面和井点布置放出井管槽位置,槽宽为0.60.8 m。安装井点管前做好相关的检查,根据所需长度用束节联接接长,待用。用法兰对接的方式进行总管联接,并确保布设总管的稳固性,联接处无漏水、漏气,总管与泵体连接处保持水平。轻型井点施工采用冲水管冲孔后沉放井管。启动高压泵,将高压水压入冲水管从冲嘴中喷出,采用5吨电动履带吊,吊起冲水管,对准孔位,垂直贴近土面后进行冲孔。井点冲孔孔径不得小于30cm,井点冲孔深度应比滤管底深50 cm以上,冲孔至要求的深度以后,沉放井点管。
20、冲孔完毕,关闭高压水泵,迅速提起冲水管,立即把井点管垂直居中放入孔中,至规定深度以后,吊住并加以固定,随即用中粗砂灌入孔中,灌砂完毕,松掉井点管。根据冲孔孔径和深度计算灌砂量,实际灌砂不得小于计算灌砂量的95%,应使砂完全包住滤网。井管下沉后,及时进行相关的检查。最后把每根井管接入总管,总管再接入离心泵。总管与井管之间采用塑料软管联接,不产生扭折,使相互之间伸缩有余地。泵体与总管的联接应保证严密,严防漏气。管路系统的联接部分无渗水、漏水现象。施工期间的井管有效率应在95%以上,且连续5根井管内的失效井管不得超过2根,相邻的2根井管不得同时失效。(3)沟槽排水为维持开挖的沟槽内无水直到施工完成,
21、必须认真做好沟槽排水工作。首先在沟槽外两侧填筑土坝,尽量减少地面上的雨水等流入沟槽内;另外在沟槽底两侧设置排水明沟,在每50m处设置集水坑,并配备足够数量的污泥泵和潜水泵等设备进行抽水,确保沟槽内无积水。井点施工时注意工作水的排除,泥浆水应经过过滤,根据场地情况设立集水坑用水泵抽除。在沟槽外围10米以外,沿着管道沿线一定距离,设置沉淀池,沉淀池内设置3格,实行层层沉淀,格格分离,泥浆沉淀成清水后溢出河道;2.5.4 沟槽覆土施工管道工程经监理工程师主体结构隐蔽验收合格后,应及时进行回填。以免晾槽过久造成塌方,挤坏管道或管道接口抹带空鼓开裂;雨季易产生泡槽、漂管或造成回填作业困难。管线结构验收合
22、格后方可进行回填施工,且回填尽可能与沟槽开挖施工形成流水作业。1、为了保证回填土的质量,在现场办公区设土工试验室,以便随时掌握回填土的含水量及压实密实度。2、回填土的含水量必须符合要求,当回填土的含水量过大时,根据天气、现场情况,采用晾晒或掺拌石灰粉的措施,以达到回填土的最佳含水量。3、为了避免井室周围下沉的质量通病,在回填施工中应采用双填法进行施工,即井室周围必须与管道回填同时进行。待回填施工完成后对井室周围进行2次台阶形开挖,然后用9%灰土重新进行回填。4、管顶以上0.5m范围内用人工夯填,每层压实厚度不大于15cm。管顶1.5m以上用推土机配合压路机进行回填。具体施工操作应严格按操作规程
23、进行。5、回填土高度至路床以下15cm为止,待该施工段全部管线工程完成后,集中对该部分进行回填压实处理,以保证路基的整体性和稳定性。6、回填前清除槽内杂物、排除积水。7、沟槽两侧须同时回填,且两侧高差不得超过30,管顶以上50范围内应特别注意夯实设备的选用,以防止对管道结构造成损坏。8、回填土每层虚铺厚度为2025。9、回填土中不得有碎砖、石块。10、分段回填时,相邻段的接茬应呈阶梯状,且不得漏夯。11、每层回填完成后必须经质检员检查、试验员检验认可后方准进行下层回填工作。12、沟槽分层回填密实度满足设计要求。2.5.5 管道施工(1)管材选用本工程设计的管材有:1) D1820*14钢管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开槽 专项 施工 方案 正式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