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十二所第二版教育学基础框架.docx
《全国十二所第二版教育学基础框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十二所第二版教育学基础框架.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一)教育的概念定义: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广义,狭义,更狭义) 一、教育的认识 (二)教育的要素: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 1、教育系统自身形式化的程度划分:(非制度化,制度化教育) (三)教育的形态 2、教育系统运行的空间特性划分 (家庭,学校,社会) 3、社会形态的变迁划分(农业,工业,信息社会) 1.神话起源说(一)教育的起源 2.生物起源(英)沛西能 (法)勒图尔诺 3.心理起源(孟禄)4.劳动起源 苏联和我国教育历史学家和教育学家 二、教育的历史发展 1、农业社会的教育; ;(二)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 2、工业社会的教育 (各阶段教育的特征) 3、信息社会的
2、教育 (一)教育学的萌芽:学记 三、教育学的产生 1.条件(1)教育实践发展的客观需要;(2)科学发展的总趋势和一般科学方法论的奠定;(3)学者和教育家的努力 发展 (1)研究对象:教育问题;(2)形成专门反映教育本质和规律的教育概念,范畴以及概念,范畴的体系。(二)教育学的创立 (3)研究方法:科学的2.创立标志:(4)研究结果:专门的,系统的教育学著作: (5)组织结构:出现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3.教育家及著作 :培根、夸美纽斯(近代第一本大教学论)、康德、赫尔巴特(现代第一本普通教育学)、 洛克教育漫话、卢梭爱弥尔、裴斯泰洛齐(林哈德与葛笃德) (三)教育学的发展 实验教育学:(德)梅伊曼
3、和拉伊文化教育学:(德)狄尔泰实用主义教育学:(美国)杜威和克伯屈 制度主义教育学:(法)乌里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批判主义教育学:(美)鲍尔斯和金蒂斯 (四)当代教育学的状况:(1)问题领域急剧扩大;(2)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多样化;(3)分工发生变化,形成庞大学科体系;(4)研究和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5)学术的国际交流和合作日益广泛;(6)对自身的反思,形成元理论 四、教育学的价值:超越日常教育经验、科学解释教育问题、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 第二章教育功能 1、含义:是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一、教育功能 2、类型:作用的对象: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的概述 作用
4、的方向: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呈现的形式:显性功能和隐形功能多维度的复合分类: 1、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促进功能:个体社会化和个体个性化 二、个体发展功能 2、教育的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3、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1、改善和提高人口质量、提高民族素质。(人口) 1.社会发展的正向功能 2、文化保存功能,文化选择功能,文化融合功能,文化创造功能。(文化) 三、社会发展功能 3、通过劳动力的生产和生产的科学技术促进经济发展。(经济) 4、公民和人才的培养,思想传播和制造舆论,促进社会民主化(政治) 2.社会发展的负向功能:发展不协调 1.教育功能取向的确立:(1)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一致 (2)冲突,对立。社
5、会本位和个人本位 1、教育本体功能的形成 2.功能行动的发生 3.直接结果的产生:(1)社会各要素的直接影响与改变过程(2)受教育者的“影响”过程 四、功能的实现 产品的输入 :毕业生和精神文化产品 2、教育功能的释放 两个环节 产品的利用 第三章教育目的1、含义:教育要达到的预期效果,反应教育在人才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 (狭义的教育目的 ;广义的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的 2、基本特点:(1)对教育活动有质的规定性,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的社会倾向和人的培养具有质的规定性。(2)社会性和时代性类型及其功能 (1)价值性教育目的和功用型教育目的3、基本类型 (2)终极
6、性和发展性 (3)正式决策的和非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 (4)内在的和外在的(范围划分) 4、功能:定向、调控、评价 1、基本依据:社会和人的依据(人的身心发展需要)二、教育目的的 选择与确立 2、基本价值取向 1)人本位:卢梭,裴斯泰洛奇、康德,萨特,马斯洛等 (观点代表人物) 2)社会本位:纳托普、凯兴斯泰纳,涂尔干 3) 价值取向中人与社会关系的基本确认 (1)社会价值取向:可持续发展理念;适应与超越;功利价值与人文价值;民族性与世界性问题3、价值取向应注意的问题(2)人的价值取向:社会化与个性化;理性与非理性;科技素质与人文素质 1、我国的教育目的精神实质:P76、P77 三、我国的 2、
7、我国教育目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教育目的 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构成:德智体美 要以素质发展为核心 4、教育目的实现理性把握 树立全面发展教育观; 正确理解和把握全面发展 确立和体现全面发展的教育观 正确处理各育的关系; 防止教育目的实践性缺失。 第四章教育制度 一、教育制度概述 1、含义及其特点:客观性、取向性、历史性和强制性 2、制约教育制度的社会因素:政治、经济、文化。 3、教育制度的历史发展: 1、含义: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 2、学制类型:双轨(纵向划分西欧)、单轨(横向划分美国)、 二、现代学校教育 分支型(我国) 制度 3、现代学校 1)从纵向学校
8、系统分析: 制度的变革 双轨向分支型和单轨学制发展 2)从横向学校阶段看:各阶段发生重大变化 三、我国现行学校 1、演变:第一个正式颁布的现代学制:壬寅学制 1902年 教育制度 第一个以法令形式推行的现代学制:癸卯学制 1904年 六三三制:壬戌学制 1922年 2、我国现行教育制度形态:(1)学前教育 (2)初等教育 (3)中等教育 (4)高等教育 3、学校制度改革 适度发展学前教育 普及义务教育 调整中等教育(学制多样化,满足青年选择和社会需要) 发展高等教育(多层次,多类型,向在职人员开放)第五章教师与学生 1、教师职业 1)教师: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建设
9、者、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社会作用(人类文化传递者,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才生产的承担者)一、教师 2)地位与作用:个体作用(职业内在价值的体现)政治地位,经济地位,法律地位,专业地位 3)基本特征:专业性职业、以教书育人为职责,要持续专业化 2、教师个体的 1)内涵:1.群体的专业发展专业性发展 2.个体的专业发展(理想的建立,知识的拓展,能力的发展,专业自我的形成) 2)过程:从教前关注阶段,早期求生阶段,关注教学情境阶段,关注学生 3)途径:师范教育、入职辅导、在职培训、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自我教育,同伴互助 3、教师的专业 1)专业素质:教育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道德
10、,身体素质,心理素质。 素质职业与 2)角色:学习者,传授者,培育者,设计者,组织者、朋友,榜样。 角色形象 3)形象:道德形象、文化形象、人格形象 1、学生本质特征:学习间接经验为主、主体性、有明显发展特征 二、学生 2、学生地位:社会地位 :权利(教育法)和义务(教育基本法) 在教育过程中地位:学生既是认识的主体也是认识的客体教师中心论学生中心论 3、学生的发展 1)一般规律:顺序性阶段性、稳定性可变性、不均衡性、个别差异性、整体性 2)中小学生发展的时代特点 1、在教育中的作用:教育活动顺利进行重要条件、学校生活质量重要指标、课程资源和校园文化 2、类型:社会关系、教育关系、心理关系 三
11、、师生关系 1)影响师生关系因素:老师、学生、环境 3、理想师生关系 2)理想师生关系特征 的建立 3)良好师生关系构建策略第六章课程 1、课程的定义 广义:课程是受教育者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和安排, 按照一定的社会需求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水平,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安排。 一、课程与 狭义:指一门学科。课程理论 1)经验主义课程论:杜威为代表 2)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 2、课程理论流派 3)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 4)存在主义课程论5)后现代主义课程论 1、课程目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 二、课程 2、课程内容:课程标准和教材 的组织 3、课程类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综合课程与核心
12、课程 隐性教材和显性教材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 4、课程实施 :把课程计划付诸实施的过程 5、课程评价:(1)学生学业的评价和课程本身的评价 (2)课程评价 ,学业评价与测量 (3)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 (4)科学实证主义教程评价观与人文自然主义评价观 1、影响其变革的因素: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 学生发展 三、课程改革的 发展趋势 2、世界课程变革趋势 3、我国课程改革未来发展趋势第七章课堂教学 1、教学定义:一种尊重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尊重学生自由意志,把学生看做是独立思考和行动的主体,在与教师的交往和对话中,发展个体的智力潜能,陶冶个体的道德性格,使每个学生都达到自己最佳发展水平的活动 2、
13、功能:适应并促进社会的发展,培养学生的个性全面 一、教学与 3、当代教学 1)重视教师重视学生 2)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 教学理论 变革趋势 3)重视认知重发展 4)重结果重过程 5)重视教法重学法 6)重继承重创新 4、当代主要的教学理论流派:哲学取向、行为主义、认知教学、情感教学,建构主义 1、特征:指导性,综合性,操作性,预演性,创造性2、教学设计程序:(1)规定教学的预期目标,(2)确定学生的起点状态(3)分析学生从始到终应达到的目标 (4)方法方式呈现教材,提供指导(5)方法引起反应和反馈(6)科学的测量和评价程序与模式 3、教学设计的依据:现代教学理论、系统科学的原理与方法2、 课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国 十二 第二 教育学 基础 框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