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翼回风上山卧底铺道安全技术措施.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北翼回风上山卧底铺道安全技术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翼回风上山卧底铺道安全技术措施.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北翼回风上山卧底铺道安全技术措施北翼回风上山卧底铺道安全技术措施一、工程概况北翼回风上山为1201N 工作面主要运输通道,北翼回风上山坡度-20,需卧底调道巷道长度130m。由于受水冲刷,巷道局部损坏,出现轨道悬空、底鼓等现象,为了保证1201N工作面运送支架不受影响,经研究决定此巷道自坡底X3号导线点至片口以上20m位置进行卧底调道,为了保证施工安全,特编制此安全技术措施。二、施工方法:北翼回风上山坡度-20,本次卧底调道施工130m,卧底施工时由下至上采用风镐刷支至设计位置,人工装入1吨矿车,用JD-1.6绞车,每次提升一个1吨矿车,将砟提升至+1200回风通路,人工推罐至副井井底车场然后
2、提升至地面翻罐笼翻罐。卧底之后将轨道调至巷中,轨道间距600mm,轨枕间距700mm(中至中)。三、技术要求1、卧底:轨道中心两帮各1000mm处轨道面至巷顶高度低于2300mm,坡度按照北翼回风上山巷道坡度施工。道床基底必须卧平,清理干净浮渣。2、铺轨枕:轨枕、岔枕埋入道砟深度为轨枕厚1/2-2/3,轨枕、岔枕间距允许偏差50mm,轨枕间距700mm(中至中)。道木中心允许偏差50mm。落轨道时必须将道木填实垫平,防止道木悬空。3、轨道铺设标准:采用22kg/m的轨道,轨道使用前必须逐根调直、整平;严禁出现杂拌道;轨枕间距700mm(中至中),外露三分之一,轨枕两头齐;扣件齐全,紧固有效。偏
3、差:按标准轨距600mm(误差-5+10mm)两轨面高低差不大于5mm;轨缝间隙不大于5mm,接头高低差、内外错差不大于2mm;两股钢轨水平误差不大于10mm;使用正规的底、拱弯道,标准道岔,无折线点;4、道岔:道岔与线路轨型相同,且道岔前后应各铺一根长度大于4.5m与之同型的引轨,并采用异型鱼尾板,接轨平顺。道岔轨距:不小于设计2mm,不大于设计5mm;道岔两轨轨面水平质量与轨道主要运输线路相同;尖点与基本轨间隙不大于2mm;尖轨损伤长度不超过100mm;尖轨顶面不应高出基本轨顶面,不应低于基本轨面2mm。护轨零件齐全,安设牢固;心轨与护轨工作边间距不小于设计值,不大于设计值2mm;心轨尖端
4、与护轨工作边中点连线应垂直与护轨工作边,其偏差不大于20mm。允许偏差项目:尖轨开程:80-100mm;轨面前后高低:目视平顺,用5m线量5mm;轨缝:尖轨跟部8mm,直线3mm;方向:目视平顺,用5m线量3mm;基本轨起点位置:300mm;滑床板:板面平直,与尖轨底面间隙2mm。四、安全技术措施1、卧底前,由跟班队长在现场亲自指挥,把影响施工的风水管路整理好,移至巷道一帮。2、使用风镐卧底施工时,风带与风镐连接处必须采用专用U型弹簧卡,严禁使用铁丝替代,施工时刻注意风镐的风嘴接头,以防风带脱落伤人。在安装风镐尖时,风镐的风镐尖插口必须朝下,将风稿尖由下向上插入,然后上好弹簧,严禁将插口朝上装
5、风镐尖。3、在卧底时,卧出的活矸要及时装车,如果没有空车时卧出的活矸堆放要距轨道不少于500mm。装砟时,待矿车停稳后,人员站在矿车两侧装车及上方,严禁站在矿车下方装车,装车过程中,巷道下方不准有人,人工装车时,一定要做好自保互保工作,彼此之间加强配合,防止出现磕手碰脚现象。4、装车人员不宜过多,3人为宜,人员站稳站牢以防滑倒,装车时要用力均匀适当,防止用力过猛,将砟甩至矿车另一侧伤人。5、提升严格执行“行车不行人、行车不行人”制度,工作期间严禁行车,严禁爬、蹬、跳车、坐重车,提升时必须使用红灯,挡车栏必须正常使用,在卧底施工时,施工人员一定要时刻注意矿车的运行,当提升矿车时必须进入躲避硐进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回风 上山 卧底 安全技术 措施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