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层工业厂房施工方案设计(共20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单层工业厂房施工方案设计(共2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层工业厂房施工方案设计(共20页).doc(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编制依据 1.本工程招标文件、图纸、招标补遗书、招标答疑书。 2现场考察所得资料 3. 国家、部颁和茂名市等相关行业颁发的设计规范、施工规范、验收标准及安全准则。 4. 我单位可投入本工程的资源和在类似工程施工中积累的施工、管理经验。编制原则 1.根据工程实况,突出难点,重点。 2.科学合理,统筹安排,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坚持以机械化施工为主,人工辅助的总体指导思想,投入足够的人员、精良的机械设备进场,提高机械化程度,降低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 3施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遵照国家、北京市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制定完善的环境保护等措施。 4. 建立
2、强有力的后勤保障系统,确保工程施工对人员、设备、物资等需要。 5. 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争创一流的指导方针,确保优质、安全、高效地完成施工任务,创建优质精品工程。 6. 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遵循技术先进可行、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原则,认真阅读、研究招标文件,严格遵照招标文件中对质量、工期、安全、环保等要求,结合工程实际编制。第一章 工程概况一、工程简介该工程是位于XX市某开发工业区的两跨各18m的单层工业厂房,厂房长84m,柱距6m,共有14个车间。该车间为装配式单层二跨工业厂房,分为高、低两跨。主要构件是:钢筋混凝土工字型截面柱;钢筋混凝土T型吊车梁;
3、预应力混凝土折线屋架;预应力混凝土屋面板。厂房平、剖面图如附图1所示。二、施工准备施工前必须切实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准备工作的内容包括:场地检查、基础准备、构件准备和机具准备等;施工现场已做好三通一平。1、场地检查 场地检查包括比如起重机开行道路是否平整坚实,运输方便;构件堆放场地是否平整坚实,起重机回转范围内无障碍物,电源是否接通等等。2、基础准备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柱基础一般设计成杯形基础,且在施工现场就地浇注。在浇注杯形基础时,应保持定位轴线及杯口尺寸准确。在吊装前要在基础杯口面上弹出建筑物的纵、横定位线和柱的吊装准线(如图1.1、图1.2所示),作为柱对位、校正的依据。如吊装时发生有不便于下
4、道工序的较大误差,应进行纠正。基础杯底标高,在吊装前应根据柱子制作的实际长度(从牛腿面或柱顶至柱脚尺寸),进行一次调整。调整方法是测出杯底原有标高(小柱测中间一点,大柱测四个角点),再量出柱的实际长度,结合柱脚底面制的误差情况,计算出标底标高调整值,并在杯口内标出,然后用1:2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调整值大于20mm)将杯底垫平至标志处。 图1.1基础的准线 图1.2柱的准线1-基础顶面线;2-地坪标高线;3-柱子中心线;4-吊车梁对位线;5-柱顶中心线3、构件准备连系梁、屋面板由预制厂生产;柱、吊车梁、预应力屋架为现场预制;构件准备包括检查与清理、弹线与编号、运输与堆放、拼装与加固等。4、人
5、员和机具准备吊装施工期间,劳动力及有关机具满足施工要求。有常用的起重机供选择。第二章 结构构件吊装工艺及机械的选择起重机的选择主要是根据厂房跨度、构件重量、吊装高度、现场条件及现有设备等确定,本工程结构采用履带式起重机,吊装主要构件工作参数为:一、 柱A、吊装工艺柱的安装过程包括绑扎、起吊、就位、临时固定、校正和最后固定等工序。 (1)绑扎:一般13t以下的中小型柱绑扎一点,细长柱或重型柱应两点绑扎;常用的索具有吊索、卡环、柱销、横吊梁等。 一点绑扎法:绑扎位置一般在牛腿下;工字形截面和双肢柱,绑扎点应选在实心处,否则,应在绑扎位置用方木垫平。常用的绑扎法有: A、斜吊绑扎法:这种方法是将柱置
6、于平卧状态下,不需翻身即可直接绑扎起吊。柱起吊后呈倾斜状态,吊索在柱的宽面上,起重钩可低于柱顶。当柱身长、平放时柱的抗弯刚度能满足要求,或起重杆长度不足时可采用此法进行绑扎。柱的绑扎工具可用两端带环的绳索及卡环绑扎,也可用专用工具柱销绑扎。如图2.1所示: 图2.1柱的斜吊绑扎法1-吊索;2-活络卡环;3-柱;4-滑车;5-方木B、直吊绑扎法:经验算当柱平放起吊的抗弯强度不足时,需将柱翻身,然后起吊。这种绑扎方法是用吊索绑穿柱身,从柱子宽面两侧分别扎住卡环,再与横吊梁相连。它的优点是,柱翻身后刚度大,抗弯能力强,起吊后柱与基础杯底垂直,容易对位。由于吊钩需在柱顶之上,所以需要较大的起吊高度。如
7、图2.2所示。两点绑扎法:当柱较长、一点绑扎抗弯刚度不足时,可采用两点绑扎起吊。在确定绑扎位置时,应使两根吊索的合力作用线高于柱子的重心处,即下吊点到柱重心的距离大于上吊点到柱重心的距离。这样,柱在起吊过程中,柱身可以自行转为直立状态。另外,下吊点还应满足解除吊索的方便要求,所以下吊点位置必须大于柱底部插入杯口的深度。如图2.3所示: 图2.2柱的翻身及直吊绑扎法 图2.3柱的两点绑扎法 (a)柱翻身绑扎法;(b)柱直吊绑扎法 (a)斜吊;(b)直吊 (2)起吊:柱的起吊方法应根据柱的重量、长度、起重机的性能和现场情况而定。旋转法:采用旋转法吊装柱时,柱的绑扎点、柱脚中心与柱基础中心三者宜位于
8、起重机的同一工作幅度的圆弧上。起吊时,起重臂边升钩边回转,柱顶随起重钩的运动,也边升起边回转,而柱脚的位置 在柱的旋转过程中是不移动的。当柱由水平转为直立后,起重机将柱吊离地面,旋转至基础上方,将柱插入杯口。用旋转法吊装时,柱在吊装过程中所受震动较小,生产率较高,但对起重机的机动性能要求较高。采用自行式起重机吊装时,宜采用此法。柱的绑扎点、柱脚、柱基中心三者在同一工作幅度圆弧上,称三点共弧。当场地受限制时,也可采取两点共弧,即绑扎点与杯基中心,或柱脚中心与杯基中心共弧。如图2.4、2.5所示: 图2.4旋转法吊柱的平面布置图2.5旋转法滑行法:采用滑行法吊装时,柱的绑扎点宜靠近基础。起吊时,起
9、重臂不动,仅起重钩上升,柱顶也随之上升,而柱脚则沿地面滑向基础,直至柱身转为直立状态,起重钩将柱提离地面,对准基础中心,将柱脚插入杯口。用滑行法吊装时,柱在滑行过程中受到振动,对构件不利,但滑行法对起重机械的机动性要求较低,只需要起重钩上升一个动作。因此,当采用独立拔杆、人字拔杆吊装柱时,常采用此法。另外对一些长而重的柱,为便于构件布置及吊升,也常采用此法。如图2.6所示:图2.6滑行法双机台吊:当柱重量较大,一台起重机吊不动时,可采用双机(或多机)台吊。这是用小机械吊大柱的一个有效的方法。如图2.7、2.8所示: 图2.7双机抬吊旋转法(a) 柱的平面布置;(b)双机同时提升吊钩;(c)双机
10、同时向杯口旋转 图2.8双机抬吊滑行法(a)俯视图;(b)立面图;1-基础;2-柱预制位置;3-柱翻身后位置;4-滚动支座(3) 对位与临时固定:柱脚插入杯口后,并不立即降至杯底,而是停在离杯底3050mm处进行对位,对位的方法,使用八只木楔或刚楔从柱的四边放入杯口,并用撬棍撬动柱脚,使柱的安装中心线对准杯基口上的安装中心线,并使柱基本保持垂直。 对位后将八只楔块略打紧,放松吊钩,让柱靠自重沉至杯底,再检查一下安装中心线对准的情况,若已符合要求,即将楔块打紧,将柱临时固定。 当柱较高,杯口深度与柱长之比小于1/20时,或柱有较大的牛腿时,除采用八只楔块临时固定外,必要时应增设缆风绳拉锚或用斜撑
11、来加强临时固定。如图2.9所示:图2.9对位与临时固定(4)校正:柱的校正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平面位置、标高及垂直度。柱的标高校正在杯基杯底抄平时已经完成,而柱平面位置的校正则在柱对位时也已完成。因此,在柱临时固定后,仅需对柱进行垂直度的校正。对柱垂直偏差的检验方法,是用两架经纬仪从柱相邻的两边(视线应基本与柱面垂直)去检查柱吊装准线的垂直度,在没有经纬仪的情况下,也可用垂球进行检查。如偏差超过规定值则应对柱的垂直度进行校正。校正除常用的楔子配合钢纤校正法外,还可采用撑杆校正法和螺旋千斤顶校正法,如图2.10所示: 图2.10柱的校正(a)螺旋千斤顶校正1-螺旋千斤顶;2-千斤顶支座(b)钢管
12、撑杆斜顶法1-钢管;2-头部摩擦板;3-底板;4-转动手柄;5-钢丝绳;6-卡环 (5)最后固定:柱校正后,应立即进行最后固定。最后固定的方法,是在柱脚与杯口的空隙中灌注细石混凝土。所用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可比原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一级。混凝土的灌注分两次进行。第一次:灌注混凝土至楔块下端。第二次:当第一次灌注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25%时,即可拔除楔块,将杯口灌满混凝土。第一次灌注后,柱可能出现新的偏差,其原因可能是捣混凝土时碰动了楔块,或木楔因受潮变形膨胀程度不同引起的,故在第二次灌注前,必须对柱的垂直度进行复查。B、柱的吊装参数:最长最重的柱子Z2,重6.4t,长13.10m要求起重
13、量 Q=Q1+Q2=6.4+0.2=6.6t要求起重高度H=h1+h2+h3+h4=0+0.3+8.2+2=10.5m现初选用W1-100型履带式起重机,起重机臂长23m,当Q=6.6t时相应的起重半径R=14.5m,起重高度H=19m10.5m,满足吊装柱子的要求。由此选用W1-100型履带式起重机,起重机臂长23m,其中半径不大于12m处吊柱子。二、梁A、梁的吊装工艺吊车梁的类型有T型、鱼腹型和组合型,长度一般为612m,重量约35t。当杯口内二次浇筑的混凝土强度达要求强度的75%时,即可进行吊车梁的安装,其安装内容包括绑扎、起吊、就位、校正和最后固定。与其他构件比较,梁的吊装较简单。 (
14、1)绑扎、起吊和就位:绑扎点可设在离两端约1/5梁跨处,绑扎两点对称位置,两根起重索应等长,这样吊车梁起吊后能基本保持水平。对位时不宜用撬杠在纵轴方向撬动吊车梁,因柱在此方向刚度较差。一般吊车梁不需采取临时固定措施。但当梁高宽比大于4时,除用铁块垫平外,可用铁丝临时绑在柱上,以防倾倒。(2) 校正和最后固定:吊车梁的校正工作可在屋盖结构吊装前进行,但最好在屋盖吊装后进行,并应考虑屋架、支撑等构件安装时可能引起的柱的变位,而使吊车梁移动。 吊车梁的吊装是否准确,应从其平面位置、垂直度和标高进行检查。吊车梁的标高主要取决牛腿面的标高,这在杯底抄平时已进行调整,如仍有误差,可在安装轨道时进行调整。吊
15、车梁的垂直度一般可用靠尺、线锤进行测量,如偏差超过规定值,可在支座处加铁片垫平。 吊车梁平面位置的校正,包括轴线和跨距两项,实际上就是对吊车梁吊装中心线的校正。 吊车梁吊装中心线的校正,首先应根据车间的定位轴线,定出吊车梁吊装中心线在地面上的位置,并检查两列吊车梁的跨距是否与设计相符。其次,用经纬仪自车间两端将地面上的吊车梁吊装中心线投影到两端的柱上,据此检查、校正两端吊车梁的吊装偏差。然后再在已校正的两端吊车梁上架设经纬仪或拉通线,逐根校正中间各根吊车梁的吊装中心线的偏差。 吊车梁吊装中心线的校正,也可在厂房结构吊装完毕后,将每一根柱子的吊装中心线投影到吊车梁顶面处的柱身上,按设计规定的吊车
16、梁吊装中心线的距离来逐根校正。纠正吊车梁吊装中心线偏差的办法,可用撬杠来拨动吊车梁。吊车梁校正后,应立即用电焊将其最后固定。B、梁的吊装参数 采用两点绑扎吊装。要求起重量Q=Q1+Q2=5.02+0.3=5.32t要求起重高度H=h1+h2+h3+h4=7.8+0.3+2.6+3=13.7m现初选用W1-100型履带式起重机,起重机臂长为23m,查表得当起重量Q=5.32t时,起重半径R=16.3m,其中高度H=19m13.7m,故满足吊装屋架的要求。由此可按柱的选择方案选用W1-100型履带式起重机,起重机臂长为23m在起重半径16.3m范围内。三、屋架吊装A、屋架吊装工艺1、单层工业厂房的
17、钢筋混凝土结构屋架,一般是在现场平卧叠浇。屋架跨度大,厚度较薄,平面外刚度差,因此吊装过程与其他构件不太一样。屋架吊装过程包括绑扎,、扶直(翻身)、就位,吊升、对位、临时固定、校正和最后固定等。(1)绑扎:屋架的绑扎点应选在上弦节点处或其附近,对称于屋架中心,各吊索拉力的合减少屋架的起吊高度及所受横向压力,可采用横吊梁。屋架的绑扎方法如图,另外为防止屋架在空力作用点高于屋架重心,绑扎时吊索与水平夹角不宜小于45,以免屋架承受过大的横向压力。必要时,为中任意转动,屋架两端应加拉绳。吊点数目、位置与屋架的跨度和形式有关。一般当屋架跨度小于18m时,采用两点绑扎;跨度大于18m时,采用四点绑扎;跨度
18、大于30m时,应考虑采用横吊梁以减少轴向压力;对刚度较差的组合屋架,因下弦不能承受压力,也宜采用横吊梁四点绑扎。如图2.12所示:(2)扶直与就位:屋架一般是在现场平卧叠浇预制,吊装前先要翻身扶直,然后才能吊放至指定地点就位。按起重机与屋架的相对位置不同,扶直屋架有两种方法。正向扶直:扶直时起重机位于屋架下弦一边,将钓钩对准上弦中点,钩好吊索,收紧吊钩,再略抬起吊臂,使上下榀屋架分开,接着升钩、起臂、市屋架以下弦为轴慢慢转为直立状态。反向扶直:起重机位于屋架上弦一边,吊钩对准上弦中点,随着升钩、降臂,使屋架绕下弦转动而直立。如图2.11所示: 图2.11屋架扶直图2.12屋架的绑扎方法 (a)
19、正向扶直;(b)反向扶直一般工地大多采用正向扶直屋架,因升臂操作比降臂方便、安全。屋架扶直后即进行排放。排放的位置与起重机的性能和安装方法有关,应尽量少占场地,便于安装,且应考虑屋架的安装顺序、两头朝向等问题。一般靠柱边斜放,或以35榀为一组平行于柱边排放,排放范围在布置预制构件平面图时应加以确定。如排放位置与屋架预制位置在起重机开行路线同一侧时,称为同侧排放;而排放位置与屋架预制位置分别在起重机两边时,称为异侧排放。(3)吊升、对位、临时固定:屋架吊起后应基本保持水平。屋架在空中旋转,是由吊装工人在地面上以拉绳控制的。第一榀屋架吊装就位,在支座处焊接后,应用四根缆风绳从两边将屋架拉牢,加以临
20、时固定,若有抗风柱,可与抗风柱连接固定。第二榀屋架吊装就位,在支座处焊接后,可用两根工具式支撑与第一榀屋架联系。待屋架校正,最后固定,并安装了屋架间的连接支撑,构成一个稳定的空间体系,才能将支撑取下。如果屋架较重,一台起重机吊不动,可采用双机台吊。(4)校正、最后固定:屋架校正包括检查和校正垂直偏差。规范规定:屋架上弦对通过两端支座中心的垂直面偏差不得大于h/250(h为屋架高度),检查时采用线锤或经纬仪,用工具式支撑校正。如图2.13所示: 图2.13屋架校正器1-钢管;2-撑脚;3-屋架上弦;4-螺母;5-螺杆;6-摇把采用经纬仪检查时,将仪器安置在被检查屋架的跨外,距柱横轴线为a(a=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单层 工业 厂房 施工 方案设计 20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