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典型】乡镇党委基层组织建设经验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镇典型】乡镇党委基层组织建设经验材料.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乡镇典型】乡镇党委基层组织建设经验材料锻炼队伍树形象夯实基础聚民心-*镇党委积极探索基层组织建设新途径*镇幅员面积91.03平方公里,总人口53115人,共有党员1460名,33个基层党支部。近年来,*镇党委把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有机融合,从配齐配强班子着手,通过“五抓”促进“五力”,不断创新机制,完善制度,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抓能人治村,提升班子活力要建设一个“政治坚定、思想解放、工作得力、作风过硬”的高素质班子,选好找准“领头雁”是关键。镇党委在选拔村干部时,严格按照“五个好”标准,拓宽选人用人渠道,确立了“先富型”、“先进型”能人村官标准,增强班子活力。去年,镇党委在村居
2、规模调整和换届选举中,通过“招贤用能”、“两推一选”的办法,从一批素质好、有思路、带动致富能力强的建筑老板、致富能手中任用了23名优秀中青年担任村居主要干部,其中资产超过百万元的民营企业家有3名。目前,能人型村居干部占全镇57名村居大三职干部总数的40%,全镇133名村支两委成员平均年龄由56岁降至42岁,文化程度在中专及以上的有83名,占62%。全镇村居干部的结构得到优化,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二、抓素质工程,提高干部能力一是建立了学习制度。*镇党委以实施村干部“素质工程”为抓手,把抓学习、强能力作为村干部教育培训的重点,大力实施“双培双带”工程,组织村居干部每季度集中学习培训一
3、次。同时通过编发资料自学、办班集中学、技术人员指导学等方式,为村干部练就“富身功”和“富民本领”打好基础。在村居规模调整和换届选举刚结束就进行了村级干部队伍岗前培训,学习村民组织法、计划生育法、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处理农村复杂问题、推进各项工作的基本方法。二是结合实际,搞好交流学习。组织村干部先后到茅谷、万河、中坝等村居参观学习,把阵地建设有新意、制度完善顺民意和结构调整出特色的典型经验推向全镇。三是建立了科技下村制度,由村居选点,致富能手、广大群众参加,涉农部门讲授养殖、种植、果树栽培等多项农村实用技术,年培训达2000人次,使每位村干部掌握了1至2门实用技术,增强了带领
4、村民发家致富的能力。三、抓规范管理,凝聚基层合力镇党委以制度建设为根本,坚持以“三级联创”和“五个好”党支部创建为着力点,督促村居落实了三会一课、党支部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争先创优”等系列制度,把村务、党务公开和财务管理纳入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实行奖优罚劣、分类管理,提高村级管理水平。一是定期考查。采取百分制考评村居干部的实绩,每半年对大三职干部量化评分,每年对小三职干部业务考评,对得分在80分以下的村级组织进行谈话诫勉,限期改正。对茅谷、万河、抗建等强村典型,镇党委在“七一”表彰会上大张旗鼓地宣传表彰,使其他支部学有榜样、干有目标。二是随机抽查。凡党委政府交办的工作和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
5、问题,镇督查办列入督查重点,随时抽查办结和解决情况,凡办事拖沓、作风漂浮的,镇党委予以通报批评,年底考核减少分值。三是民情调查。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表的方式进行测评,凡群众满意率达不到80%的,停职进入党委举办的“提高班”学习,增强他们的危机感。如董家居委会三职干部思想僵化,在为企业服务和维护一方稳定工作方面不力,受到集体诫勉谈话,并被勒令找准症结,限期整顿。目前,通过强化管理,全镇村居党支部基本都能达到“五好”标准。四、抓观念转变,增强经济实力在基层组织建设中,镇党委围绕经济发展这个中心,引导村居干部转变观念,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该镇各村居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制定了建设新农村的规划和近期目
6、标,进一步明晰了发展思路。茅谷村支部打响生态农业牌子,以200亩贡桃基地为核心,发展农家乐15家;万河村做起“大山”文章,制作盆景假山、种植花卉,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大团村利用栽植经果林的传统,建成300亩无花果基地和1000亩柠檬标准示范园;老岩村引进业主建起了1000亩的朝天椒基地,使村民不出大山走上了致富路;陈家、小湾居委会与太白酒厂签订协议,发展了1000亩酿酒高梁基地,亩产在400公斤以上,人均净增收入178元;绿茶村1000亩油桐种植基地顺利实施。在生产发展的同时,不忘群众的文化生活,全镇19个村居分别成立了各具特色的秧歌队、莲箫队、腰鼓队和乐队,不断丰富村民的业余生活。五、抓民心工
7、程,激发和谐动力镇党委围绕“务实、高效、为民”的服务宗旨,以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通过大力实施“察民情、解民难、帮民富”为主题的民心工程,为构建和谐*夯实了基础。一是规范一事一议程序,积极筹资架桥修路、兴修水利。该镇采取“群众集、村组筹、政府补”等方式筹资贯通组级路15条,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全镇37条169公里的村级公路实行了科学管护,维修了便民桥5座,修建了人畜饮水工程13处,解决了部分群众的行路难、人畜饮水难、弱势群ti居住条件差等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42件。二是建立了扶贫济困制度,村组干部与贫困户、上访户结成对子,开展了送资金、送技术、送信息、送政策的“四送”活动。如该镇老上访户熊道茂因移民后期补偿问题长期上访,村组干部主动到有关部门学习政策后,多次上门宣传解释,使其消除了疑虑,并配合村组做好其他移民户的工作。三是健全了治安防范网络,村治保委员会和村支两委成员主动调解邻里纠纷,化解村民矛盾,做到了纠纷不出组、矛盾不上交。四是畅通了社情民意渠道,该镇推行了村居干部轮流坐班制和解决问题一线制,把初次信访化解在基层。目前,全镇上下形成了群众有求必应、有应必为、有为必作的“呼有所应、困有所帮”的良好局面。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