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研究报告:从社会责任及生产效率优化看美团的成长空间.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美团研究报告:从社会责任及生产效率优化看美团的成长空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团研究报告:从社会责任及生产效率优化看美团的成长空间.docx(3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美团研究报告:从社会责任及生产效率优化看美团的成长空间1 外卖:提高餐饮行业生产效率的同时提供新的就业岗位1.1 供给侧:我国餐饮行业规模庞大且分散,外卖提高了生产效率1.1.1 餐饮是社零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供给侧分散且竞争激烈是我国餐饮最大的特点我国餐饮行业规模大,玩家众多且更换率高。2021 年预计我国餐饮行业恢复至 2019 年的水平,规模达 4.7 万亿,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7%,是居民消费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十四五”商务发展规划预测,至2025年中国社零总额将达到 50 万亿元,2021-2025 年 CAGR 为 5%。餐饮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将提升至 11.9%
2、。截至疫情前,2015-2019 年餐饮行业CAGR为9.7%,增长稳健。与欧美等国家相比,餐饮商家分散且竞争激烈是我国餐饮最大的特点。对比美国61%及日本 53%的连锁化率水平,2021 年中国餐饮行业连锁化率仅为18%,2020年百强企业营收占比仅为 7.8%;此外,对比疫情爆发前的的2019 年,美国餐饮行业共有70 万家餐饮商户,市场规模为 5.5 万亿人民币;而我国共有服务齐全的餐饮门店712万家,对应市场规模为 4.7 万亿人民币。由此可见,我国餐饮行业供给侧分散且开店及关店的流动性很大,玩家众多且竞争激烈。1.1.2 餐饮商户通常处于高毛利、低净利的生存状态房租和人力是最大的成本
3、。我们通常按照同一品牌下的门店数量及开店城市数量将商户分为 KA 商家、CKA 商家及普通商家。门店成本主要包括食材采购成本、人力成本、房租成本及折旧水电等其他成本。尽管不同商家的门店模型略有不同,但是总体来看,房租及人力均是最大的成本开支。在疫情爆发之前的2019年,中国百强餐饮企业净利为 6.3%,门店净利一般约为10%,而餐饮门店毛利水平一般超过 50%,快餐及饮料等品类可高达 70%以上。通常房租成本低于人力成本,但随着一二线城市房租成本的不断上涨,部分门店的房租成本开始超过人力成本。我国餐饮行业产业链较长,且较为非标准化。从供应链来看,可以为商户提供供应链服务的业态众多,不同类型的商
4、户往往基于自己的生存状况选择更为经济的采购方式。而以外卖、点评团购及餐饮 SAAS 为代表的互联网平台已经成为餐饮产业链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商户痛点较为明确。由于国内餐饮商户竞争激烈,基于同一个LBS的地理围栏内同样品类且品质相似的门店数量较多,因此餐饮商户大多存在以下几个痛点:1)租金和人力成本上涨,2010-2020 年一二线城市的门店租金涨幅较大,一二线城市大多有100%-400%的涨幅;2)客户需求多变且不稳定;3)缺乏科学的运营能力。而互联网平台通过多维度向 B 端赋能的方式,针对不同类型的商户推出不同类型的产品及服务,可以不同程度解决商户痛点。1.1.2 外卖增加了商户的收入及利润,
5、促进了生产的规模化外卖不是简单的流量分配,为商户增加了收入及利润。外卖行业具备30-50定律,即对于正餐门店而言,外卖占比 30%的时候收益水平最佳,对于快餐门店而言,外卖占比 50%的情况下门店收益水平最佳。外卖同时拉动了餐饮大盘的增长。2010 年-2012 年是团购领域“百团大战”时期,餐饮大盘一定程度受到了拉动,而 2013-2014 年餐饮行业恢复平静。外卖领域经历了 2012-2014 年的前期探索,2015-2018 年是外卖行业快速发展阶段,美团、饿了么及百度外卖竞争激烈,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2015 年餐饮行业增速16%,远高于 2013-2014 年的 9%,外卖对餐饮行业的
6、渗透率也从2015年的4%增长到 2018 年的 11%,可见外卖是餐饮大盘增长的催化剂之一,拉动了餐饮商户的收入及社会零售总额。外卖使得餐饮的流量不再完全依赖于地理位置上的流量分发,此前,街角的门店房租租金较高,但是同时可以获取更多的线下曝光,随着外卖行业的发展,客流量不再完全依赖于商户付出租金溢价而带来的优势,同时可以从线上获取用户,从这个角度而言,外卖是基于商户菜品、口碑等变量的基础上对空间的改造,使商户可以更多聚焦在菜品品质与服务质量上,并且通过数字化的运营能力提高经营效率。外卖不仅可以为商户带来增量收入,还可以显著提升利润率水平。对于典型的二线城市普通中小正餐商家,通常是夫妻老婆店,
7、由于同质化严重且竞争激烈,常见的经营状态是:日订单量大概 70 单,客单价约21 元,原料成本占比35%,人力成本占比 27%,房租成本占比 14%,最终门店净利只有4%,不考虑老板人力的机会成本,通常老板的月收入(即门店净利)只有2000 元左右。通常这类门店只有堂食情况下的人力产能并未打满,还有充足的人力可以负责外卖接单及打包,因此假设门店新增 30 单外卖订单,即外卖订单占比 30%,在外卖技术服务费及履约服务费率共 24%的情况下,门店净利可以翻倍达 4000 元以上,门店净利率提升至8.6%。外卖促进了生产规模化及供给侧繁荣。如果按照品类和品质两个维度进行分类,目前大部分分类处于需求
8、拉动的阶段。受到更多用户认可的餐饮门店也拥有了自己的 FywH 增长飞轮,即订单量越多的商户是用户满意度更高的商户,同时商户也可以提高自己生产要素的规模效应,包括原材料的采购成本、房租成本、人力成本等。与线下众多传统行业一样,除了有好的产品,也还要更广泛的触达用户,特别是当两个商家创造的用户价值较为相似的情况下,广告营销对商户的价值便开始凸显,而收入多的商户拥有更多的资源去做营销活动,通过营销活动拉新的首单用户,再通过产品力吸引用户进行复购。此前,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针对美团“二选一”的行为进行了反垄断调查及行政处罚。我们认为反垄断可以进一步确保平台进行流量分发过程中可以保证公平,使得商户不会因为
9、只能在一个平台上曝光,而过度关注流量的获取,而是公平的拥有获取用户的机会,从而更多重视餐品质量,来促进餐饮供给侧的长期繁荣,反哺平台提升平台的订单量。同时,外卖可以部分程度上类比为本地属性更强的即时性电商,但更多的是基于 POI 在特定地理围栏内的分发,供给可以认为是有限集,而传统电商是全国范围内的供给,特别是在服饰等领域供给几乎可以视为是(相对)无限集合。因此,用户对餐饮门店具备基础认知,所以也不全依靠平台的流量分发,也依靠商户本身的竞争力。1.1.3 美团构建了完善的商户赋能矩阵,与餐饮商户共同完成数字化转型除了美团外卖及点评团购的订单赋能外,美团还通过商户运营后台、SaaS平台、供应链等
10、产品综合向商户赋能。既包括了用户及订单的获取,同时也包括了经营数据提供、用户运营、经营培训、供应链管理等可以助力商户运营提效的各个方面。助力商户数字化转型的同时,也通过数据、培训、方法论等方式帮助商户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进行线下前厅及后厨运营管理。自 2015 年起,美团持续利用投资收购与自建向结合的方式,布局连接线上和线下的 SAAS 硬件产品。部分硬件产品可以与大众点评及外卖打通,为商户提供前厅管理、生产管理、供应链管理、成本管理、营销方案及供应链金融等解决方案,助力产业转型升级。1.2 用户侧:人们对饮食的需求日益提升,使频次提高有抓手1.2.1 “吃饭”相比电商,是高频且刚需的场景202
11、1 年,“吃饭”大盘约 10 万亿,“在家吃饭”5.4 万亿,“在外吃饭”4.7万亿。如果按照品类和品质两个维度进行分类,目前大部分分类处于需求拉动的阶段。相比其他零售商品购买,“吃饭”是高频且刚需的场景,总体而言用户满足方式分为“在家吃饭”及“在外吃饭”。在家吃饭2021 年市场空间约5.4万亿,包括 3.2 万亿的粮油、食品饮料及酒水零售,以及2.2 万亿的生鲜零售。在外吃饭2021 年市场空间约为 4.7 万亿,其中包括 2.27 万亿的堂食、9300 亿的外卖及1.5万亿的团餐。不同场景的本质是人货场的分配,以及伴随人货场及供应链的分配而来的,产业链不同环节价值的分配。比如,外卖利用了
12、餐厅的物理空间(厨房房租)和劳动力产能进行“货”的生产,而用了办公室、家里或者其他场所的“场”来享用,并没有使用餐厅的前厅空间及服务,而享用了配送服务;而 C的预制料包利用了中央厨房及部分用户的空间进行加工,同时利用用户所在的空间作为用餐的场,因此在餐食服务环节上成本加成应该低于外卖。所以本质上,外卖的用户支付价格应为对房租和劳动力成本的加成和定价。我们选取一线城市:北京,上海,新一线城市:南京,成都,二线城市:无锡,合肥,三线城市:漳州,湖州的华莱士、杨铭宇黄焖鸡米饭、曼玲粥店、蜜雪冰城和星巴克进行堂食和外卖的用户实付价格比较。在门店选择上,我们尽可能选取八个城市中均有门店的商户,使得到店定
13、价更为严格,数据更具有代表性;为了更真实的衡量用户外卖客单价,假定用户会员红包的核销率为80%,用户购买会员券的成本是 10 元,则单会员红包购买成本为 2.08 元;为了更为真实的模拟用户下单场景,我们同时考虑不同用餐人数、优惠菜品、满减组合、起送门槛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来观测平均水平。经过对比发现,除了成都外卖实付客单价高于堂食最多,为5.76元,北京低于堂食客单价最多,为 2.39 元外,其他城市大多分布在低于堂食1 元至高于堂食3元的区间。考虑到 KA 商家用户的外卖服务给付成本高于普通商家,且由于选取门店大多数是偏快餐类,用餐服务需求较少,按照3km 的配送成本相比,还具备一定的价格空
14、间。1.2.2 从 Kano Model 的拆解看用户对外卖的需求逐步提高,使得提频有抓手用户对外卖的需求在不断升级,因此随着场景的扩充用户数量及用户频次具备提升空间。如果按照品类和品质两个维度进行分类,目前大部分分类在特定的地理围栏里面处于需求拉动的阶段。而“多、快、好、省”是电商类产品的基本用户价值,基于 Kan Md,将外卖在这几个方面的用户价值进行拆解。用户对外卖最基础的需求是准时性及食品安全;而高性价比、低客单价、多用餐时段及优质餐品的交付是期望属性,随着订单规模的扩大以上每一个用户需求均得以被更好的满足,从而也获取了相应的用户;魅力属性更多针对的是一些特定群体的偏小众需求,但是同样
15、也是拉动用户频次和平台毛利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超短时间送达、远距离配送、特殊场景和特殊餐食。1.2.3 白领和校园是外卖的两大重要场景,Z 世代对外卖依赖度更高目前外卖主要服务于城镇市场,我国 2021 年网民数量达10.32亿,其中城镇网民达 7.84 亿,而 2021 年城镇人口数量达 9.14 亿人。外卖从白领市场和高校市场起步,因此在这两个重要场景渗透率较高,我们用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估计白领市场用户大盘,用在校大学生人数估计高校市场用户大盘,2021年这两部分用户大盘为 5.22 亿;其他城镇网民为 2.6 亿人;外卖用户大盘为5.28亿人。根据国家统计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
16、障部、教育部、CNNIC 等对城镇化水平和网民数量的预估,我们预测 2025 年白领及高校市场大盘5.9 亿人,其他城镇网民达2.58 亿人,预计外卖对两部分用户的渗透率依次可达94%及17%,外卖行业用户规模达 6 亿人。深受“懒人经济”影响的 Z 世代”将逐步成为消费主力,外卖是其高频且刚需的场景。根据美团外卖数据,占比最高的两个年龄段为18-25 岁、26-30岁,分别为 36.1%、22.5%。后续随着“Z 世代”逐渐步入社会、外卖消费频次与金额亦有望被拉动。1.2.4 城镇化对订单拉动效果显著,节后订单恢复强劲精细化动作在业务一线更为落地,高质量增长具备确定性。我们通过商户侧调研发现
17、美团大概从 18 年开始外卖运营逐步变得精细化,从作战视角的城市策略、地推策略及补贴策略逐步开始侧重精细化运营。早期是通过门店装修和菜品图片质量的管控来提升门店转化率,从 21 年底开始更为落地,一方面是代运营能力输出对商户进行赋能、后台数据产品完善及业务团队的进化;另一方面也包括新项目、套餐用户分层和场景运营,其中拼好饭通过套餐+社群运营的方式抢占用户心智,精细化运营拉动补贴率降低具备强确定性。2020 年 65%的外卖订单量分布在一线、新一线及二线城市,人口向中心城市聚集及城镇化改造有望拉动订单增长。从 2016 年至 2021 年,我国城镇人口数量由8.19亿人增长至 9.14 亿人,城
18、镇化对外卖规模拉动效果明显。根据商户侧草根调研,2022年初低级别城市订单增速较快,部分城市可达 25%左右,一二线城市新城区也快于旧城区。今年商户侧及用户侧春节补贴预算低于去年,但是订单恢复速度较去年同期相当。根据 Quest Mobile 数据,2022 年 1 月及 2 月美团三大APP(美团、美团外卖、大众点评)平均 DAU 为 2021 年 12 月的 91.2%,而相比之下,2021 年1 月及2 月美团三大APP 平均 DAU 为 2020 年 12 月的 84.5%,需求韧性进一步增强。后续随着精细化运营的落地,我们预计 6-8 月及 11-12 月叠加需求旺季,增长可期。1.
19、3 骑手侧:配送是外卖平台的核心竞争力,也创造了新的工作岗位1.3.1 配送是外卖平台的核心竞争力外卖行业经历了前期激烈的竞争,总体而言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比拼B端供给,供给可以同时实现品类和品质满足的玩家有优势;第二阶段比拼C端流量,依赖流量和商户供给的飞轮,建立强者恒强;而目前已经进入了第三阶段,比拼端配送服务体验,骑手连接了 B、C 两端,是保证用户体验及商户体验最重要的一环。1.3.2 外卖创造了薪酬具备强竞争力的新工作岗位“网约配送员”新职业技能标准确立,相应的职业培训及保障正逐步健全。外卖提高了生产要素的规模效应,而生产要素里面也包括了人力,因此也一定要创造新的工作岗位,从而保障
20、就业的同时提高社会整体的生产效率。据2021年度美团骑手权益保障社会责任报告,美团牵头申报“网约配送员”新职业,完成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和职业培训包研制工作,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就业形态技能提升和就业促进项目”首批试点企业,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完善骑手职业技能培训体系。2021 年 12 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正式发布网约配送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将网约配送员职业分为五个等级,明确了各等级需掌握的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相关知识,并提出网约配送员需要具备订单接收与验视、订单配送、安全质量与管理、异常管理、客户服务与开发、管理培训六大技能。目前,美团外卖为骑手提供了 100%覆盖网约配送
21、员五级标准的课程和培训,骑手可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学习达到各个等级的知识及技能要求。与其他相关职业相比,网约配送员具备很强的薪酬竞争力。选取二、三线各十所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并对其外卖员和其他可选择岗位(包括保安、清洁、电工、建筑施工人员)的薪酬水平组织调研,从调研结果中可知外卖员的薪酬水平普遍高于其他可选择岗位,具体表现为最低工资高基础生活得以保障,最高工资多生活品质得以提高。最低薪资方面。在二线城市,作为外卖骑手的月最低薪酬普遍能够达到6,800元人民币。综合调研城市平均最低薪酬,外卖员能够达到保安、保洁工资的1.9/2倍,相较其他可选择岗位优势显著。该优势在三线城市被进一步地放大,在一些城市
22、,外卖骑手的最低工资分别能达到清洁、保安岗的 2.8/3.5 倍。除部分南方城市建筑工人的薪资较高,外卖骑手的薪酬保障水平高于其他可选择岗位。最高薪酬方面。在三线城市,外卖员的平均最高工资基本可达其他可选择岗位的1.5 倍及以上。在一些北方城市,例如大庆、鞍山、吉林,外卖员的最高薪酬是成为清洁工的 4.9/5.5/4.4 倍,如今越来越多的女性加入外卖骑手行列。基于用户心智的养成,外卖单量在一、二线城市较多。在受调研城市中,二线城市外卖骑手的最高工资较三线城市录得 7.1%涨幅,除清洁岗位,成为全部可选择岗位中工资最高、涨幅最高的岗位。总而来说,相比于基础岗位,外卖骑手最低薪酬具备优越性,最高
23、薪酬的优越性甚至更大。而与缴纳社保的京东物流自营配送员相比,美团在大部分城市的薪酬具备较强的竞争力。京东物流采用自营模式。根据京东物流在港交所上市的招股说明书披露,截至2020 年 12 月 31 日,京东物流运营团队(包含配送、仓库运营和其他客户服务人员)人数达到 246,818 人,约占员工总人数的 95.4%。按照最新披露的2021年度业绩公告估算,京东物流拥有一线员工超过 30 万人,并承诺为员工提供完备的福利保障和具有竞争力的行业薪酬。工资水平方面。根据调查结果,在受调研的 20 城中,成为京东物流配送员的最低薪酬和最高薪酬均稍逊色于美团外卖骑手,具体表现为在二、三线城市美团外卖和京
24、东物流的最低工资分别为 7,397/6,492 和 6,365/5,792 元人民币,即相比于京东物流快递员,美团外卖骑手在二、三线城市分别可多获得 16%和12%的工资。能多获得一成工资的现象在最高薪酬方面表现得更加显眼,在二、三线城市美团外卖和京东物流的最高工资分别为 12,722/11,881 和 11,138/10,139 元人民币。在东北(大庆、鞍山)和东部沿海城市(丽水、宁德),美团外卖骑手的最高薪资最多能够达到 14,000 以上,使得美团外卖在三线城市的最高薪酬已经超过京东物流在二线城市才能达到的水准。调研中,小部分城市出现京东物流的工资稍高于美团外卖的现象。二线城市里,温州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研究 报告 社会 责任 生产 效率 优化 看美团 成长 空间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