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总量、男女性死亡率、男女人口结构预测及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的影响分析[图].docx





《中国人口总量、男女性死亡率、男女人口结构预测及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的影响分析[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人口总量、男女性死亡率、男女人口结构预测及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的影响分析[图].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人口总量、男女性死亡率、男女人口结构预测及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的影响分析图 一、概述 1、中国人口现状目前呈现了四个特征,分别是总量上人口增速放缓、老龄化、低生育率程度增加以及生育率和育龄人口下降 第一,在人口总量方面,我国人口总量较高但是增速下降较为明显,2017 年我国总人口达到 13.90 亿,人口增速仅为 0.53%,同时中国劳动力拐点出现,2015 年达到劳动力峰值后,中国劳动力已经出现下降。 第二,中国人口呈现了老龄化和低生育率的趋势,随着医疗条件改善,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不断提升,2015 年平均预期寿命已达到 76.3 岁,老年人占比已经达到了 11.4%,老年抚养比15.9%
2、,未来可能老龄化程度可能会继续提高,同时低生育率趋势明显,统计局口径每名育龄妇女生育数量仅为 1.05 人。 第三,生育意愿下降和育龄人口减少,一孩生育率持续下降,2016年一孩生育率仅为 1.6%,相比较 2004年下降了1个百分点,同时适婚女性的未婚比例大幅度提高,20-24岁和 25-29岁年龄组女性未婚率分别提升15和 17 个百分点,晚婚现象更加普遍,同时由于第三波婴儿潮人口越过了主要生育年龄,未来育龄人口将会进一步下降。 第四,覆盖面较广的养老体系冲击了传统的生育观念,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了 4.02 亿人,如果再加上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可达 9.15 亿人,这对传统“养儿
3、防老”的观念造成了冲击,然而现收现付制度依赖新增在职人数维持,老龄化可能会造成现有养老保险体系无法维持。 2、整体来看,中国人口增长情况不容乐观,生育率和育龄人口都可能会继续减少,未来可能会老龄化情况可能会更加严峻 未来中国人口的四个预测结果,分别是2032年附近达到人口峰值、老龄化程度翻倍、人口结构重心上移和几乎只有55岁以上人口数量增加。 第一,在人口峰值方面,预测人口峰值可能在 2032年左右达到,峰值数值可能在14.62亿左右,由于人口政策效果的缓慢性,乐观、中观和悲观的预期结果差距并不大并认为中性结果为最有可能的情景。 第二,老龄化程度可能会翻倍,我国现在65岁以上老年人口为1.58
4、 亿人,老龄化程度 10.6%,预期2035年65岁以上老年人口可能为 3.49亿,老龄化程度可能会达到23.6%,老龄抚养比可能升至37.8%,总抚养比可能会上升到60.1%。 第三,人口结构重心上移,我国人口的第二波和第三波婴儿潮是人口最多的年龄组,该组在2015年位于25-29岁和 45-49岁,当2035年时将会位于 45-49岁和65-69岁,同时由于生育率较低,新出生婴儿数量相对较少,会造成人口结构整体呈现“头重脚轻”的情况。 第四,从人口数量的变动来看,和 2015 年对比,只有 2025 年时35-39岁人口组可能会增加3130万人,其他人口增长的年龄组主要集中在55岁以上,减
5、少人口数量最多的组为25-29岁年龄组,减少5000万以上,预计2035年55岁以上人口相比2015年会增加2.49亿人,这部分新 增的老年人口,会对我国经济造成重大影响。 二、未来中国人口结构预测 1、关键指标的国际经验和预测设定 智研咨询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人口老龄化行业市场营销战略及供需形势分析报告数据显示:平均预期寿命的提升,意味着死亡率的下降。2016 年的中国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公布了2015年的全国分年龄、性别的死亡人口状况,该数据中全国总计死亡率为 0.54%,除了刚出生的婴儿死亡率稍高,大体上死亡率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同时男女的死亡率并不相同,男性的死亡率要系统性
6、高于女性,死亡率需要分别进行测算,2015年男性总计死亡率为 0.56%,女性死亡率为 0.41%, 预期2035年时,男性死亡率会降至 0.51%,而女性死亡率会降至 0.37%,动态调整 后的死亡率,能够更准确的估计人口的死亡数量。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中国人口预测结果 通过对关键指标的假设和情景分析,预测我国未来人口拐点可能在2030-2034年间出现,预期人口峰值可能在 14.51-14.75 之间,2035 年时,人口总量可能会在 14.58-14.73亿。其中在中性情景下,人口拐点出现在 2032 年,预期人口 峰值 14.62 亿,2035 年时人口总
7、量可能会为14.58亿。在悲观情景下,人口拐点出 现在 2030 年,预期人口峰值为 14.51 亿,2035 年时人口总量可能会为14.44亿。 在乐观情景下,人口拐点出现在 2034 年,预期人口峰值为 14.75 亿,2035 年时人 口总量可能会为 14.73亿。理论上说,当总和生育率到达 2.1 时,人口可以维持长期平衡增长,既不增加也不减少,但是这是在足够长的时间才会达到的动态均衡,短期和中期内,人口增加数量多少不仅和总和生育率有关,也和人口结构有较大关系,中国未来人口的减少,更多的是建国后的婴儿潮诞生的一代人,在2030 年前后可能会达到预期寿命离世,老龄化则是第二波婴儿潮的一代
8、人,未来到了退休年龄。即使现有人口政策发生较大幅度的改变,也并不是一个立等可以见效的改变,采取抑制生育政策后并不是立刻可以降低人口生育率,采取鼓励生育政策后也不是立刻可以提高人口生育率,这个特性决定了即使未来人口政策发生较为重大的变化, 人口的变化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人口的变化,更多的是要放在一个更长的时间维 度去考察。从不同情景可以看到,即使是采取不同的人口政策,对中国人口总量的影响并没有想象得大,人口政策只能影响到新出生的婴儿数量,并无法影响现有现在相对较少的青少年成长为中年,更无法影响现在人数较多的中年在未来成为老龄人口。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社会抚养比将会不断上升,2017 年,我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人口 总量 男女性 死亡率 男女 结构 预测 老龄化 经济 影响 分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