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设备行业深度报告:三代核电技术已成熟_助力千亿市场.docx
《核电设备行业深度报告:三代核电技术已成熟_助力千亿市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核电设备行业深度报告:三代核电技术已成熟_助力千亿市场.docx(6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核电设备行业深度报告:三代核电技术已成熟_助力千亿市场1. 核能发展概况1.1 核能发电原理核裂变链式反应是核能发电的基础。自然界中不是所有原子都能发生核裂变,一些原子 拥有质量非常大的原子核,比如铀、钍和钚等才能发生核裂变。发生核裂变时,这些原 子核会吸收一个中子,进而分裂成多个质量较小的原子核,同时释放出 2-3 个中子和巨大 能量,这些中子和能量促使其他原子核继续发生核裂变,使这个过程持续进行,这就是 核裂变链式反应。原子核在核裂变中释放出的巨大能量就是俗称的原子能。而 1 千克铀 -235 的全部核裂变将产生 20,000 兆瓦小时的能量,与燃烧至少 2000 吨煤释放的能量一样 多,
2、相当于一个 20 兆瓦的发电站运转 1,000 小时。核电是由核能-热能-机械能-电能进行发电的方式。在核裂变链式反应中,快中子经过慢 化剂的慢化后变为慢中子,这些慢中子会撞击其他原子核,进而产生受控的链式反应。 产生的热能将水变成蒸汽,推动推动汽轮机运转做工,最后带动发电机发电,形成了一 个由核能-热能-机械能-电能的一个转变过程。而传统火电厂则是利用石油、煤、天然气 等化石燃料的燃烧所产生的化学能将水变成蒸汽带动汽轮机运转发电的行为。可以说除 了反应堆外,核能发电的其他系统的发电原理与传统火力发电相差不大。装配核燃料进行可控裂变反应的装置是核反应堆,是核电站的核心装置。核反应堆中的 中子慢
3、化剂可以降低快中子的速度,生成热中子,热中子可以维持这种核裂变链式反应。 而冷却剂的作用则是将核反应堆中的热量带出核反应堆至外部环境进行降温。所以核电 堆堆型根据冷却剂和中子慢化剂的不同有所区别。按照冷却剂的不同可分为轻水堆、重 水堆、气冷堆等,按照中子慢化剂的有无,可分为热中子堆和快中子堆。压水堆以普通水作冷却剂和慢化剂,是目前世界上最普遍的商用堆型。据中国核电招股 书显示:核燃料在反应堆内发生裂变而产生大量热能(产生核能),高温高压的一回路冷 却水把这些热能带出反应堆,并在蒸汽发生器内把热量传给二回路的水,使它们变成蒸 汽(核能到热能的转化),蒸汽推动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机械能到电能的转
4、化)。一回路:反应堆堆芯因核燃料裂变产生巨大的热能,高温高压的冷却水由主泵泵入堆芯 带走热量,然后流经蒸汽发生器内的传热 U 型管,通过管壁将热能传递给 U 型管外的二 回路,释放热量后又被主泵送回堆芯重新加热再进入蒸汽发生器。水这样不断的在密闭 的回路内循环,被称为一回路。二回路:蒸汽发生器 U 型管外的二回路水受热变成蒸汽,蒸汽推动汽轮机发电机做功, 把热能转换为电力;做完功后的蒸汽进入冷凝器冷却,凝结成水返回蒸汽发生器,重新 加热成蒸汽。这个回路循环被称为二回路。压水堆核电站主要由核岛、常规岛和电站配套设施(BOP)等组成。核岛由核反应堆厂 房和核辅助厂房构成,核岛中的大型设备主要包括蒸
5、发器、稳压器、主泵等,是核电站 的核心装置;其中核反应堆厂房的安全壳是核电站的重要安全构筑物。安全壳一般为带 有半圆形顶的圆柱体钢筋混凝土建筑,能够承受地震、台风等各种外部冲击,是核电站 的第三道安全屏障,确保反应堆的放射性物质不释放到外部环境。常规岛主要包括汽轮 机组及二回路其他辅助系统。全球范围内大多数国家用于发电核反应堆采用压水堆技术。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最新统 计。截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全球在运核电机组共计 442 台,在建核电机组 52 台。其 中使用压水堆型核电机组(包括在建)共计 345 台,占比达 70%。1.2 世界核电发展进程世界核电发展进程主要以三个重要时
6、间点为标志:1. 1942 年 12 月,美国芝加哥大学成功 启动“芝加哥一号(CP-1)”核反应堆,这也是世界上第一座核反应堆,功率为 0.5W。 标志人类步入核能时代,但核能的主要用途为军用。2. 50 年代初期,美国、苏联、英国、 法国等国利用已有的军用核能技术,开始将核能的应用领域部分转向民用,相继开发建 造用于发电的核反应堆,此时核电步入验证示范阶段。3. 1954 年,苏联奥布宁斯克核电 站发电并网,标志核能发电时代正式来临。纵观全球核电发展史,核电共经历了试验起 步阶段、高速发展阶段、缓慢发展阶段和当前的复苏发展阶段。实验起步阶段:1954-1965 年。以前苏联奥布宁斯克石墨水
7、冷核电站为起点拉开序幕,部 分核能大国也开启了将核能的军用领域拓展到民用。美国在此期间持续发展核动力武器, 也开始了核能民用的拓展。据上海市核电办公室统计,在此阶段,世界共有 38 个机组投 入运行,核反应堆属于早期原型反应堆,归为第一代核电技术。此时的核电技术较为成 熟,发电成本也比较低,核电正处于商用推广的前夜。高速发展阶段:19661980 年。在此阶段各个工业发达国家经济持续向好,对电力的需求 急速增长。由于化石燃料供需紧张,主要工业国家对于核电的重视度也逐渐提升。美国、 苏联、英国、法国、日本、德国等都开始制定相应的核电发展规划;发展中国家如印度、 巴西、阿根廷等也都开始购入设备进行
8、本国核电建设。此时核电技术更加趋于成熟,已拥有和在建核电站的国家越来越多。在这种形势下,主要核能大国如美国、英国、法国、 德国在这期间就开始着手快中子增值堆和高温气冷堆等先进核电技术的研发,且已经建 成各自相应的实验堆和原型堆。1966-1980 年核电装机容量的年增长率达到 23%。据上海 核电办公室统计,在此阶段全球共有 242 台核电机组投入运行,均采用第二代核电技术。缓慢发展阶段:1981 年2000 年。据中广核招股书资料。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西方主 要国家经济发展进入平稳期,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及节能措施大量采用,全社会电力需求 大幅度下降,许多已经计划的电力建设项目被搁置或者取消。在
9、此期间美国和苏联又接 连发生重大核安全事故,各国普遍加强了核安全监管,提高了核电项目审管要求,致使 核电建设工期拉长,造价提高。加之发电成本相对低廉的天然气兴起,高造价的核电项 目成了停建和取消的重点对象,核电发展遇阻,建设陷入困难。但在滞缓发展阶段,核 电发展也没有完全停止。法国、韩国仍然坚持本国的核电发展并掌握了核电技术,迅速 成长为世界核电大国。中国的核电建设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步。URU 和 EUR 文件的出 台对于三代核电技术有了相对明确的定义。复苏发展阶段:2001 年至今。进入 21 世纪,国际社会对温室气体排放等环境危机越来 越关注,环保意识逐渐增强,核电作为清洁能源的优势重新
10、显现。同时,欧美发达国家 开发出先进轻水堆核电站,第三代核电技术取得重大进展。作为唯一可大规模替代化石 燃料的清洁能源,核电重新受到世界许多国家的青睐。世界核电技术的演进路线可分为一代到四代。据中核招股书显示,1. 第一代核电技术: 属试验原型堆性质;存在许多安全隐患;发电成本较高。2. 第二代核电技术:按照比较 完备的核安全法规和标准以及确定论的方法考虑设计基准事故的要求而设计,主要有压 水堆、沸水堆、重水堆、石墨水冷堆和改进型气冷堆等。3. 第三代核电技术:在第二代 核电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技术工业的发展,提出新的安全理念、安全方法和安全要求; 比第二代核电技术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经济性。4.
11、 第四代核电技术:2000 年,美国首次 提出了第四代反应堆计划,在经济性、安全性、核废物处理和防止核扩散方面有重大进 展,将成为未来核能复兴的主要技术。1.3 中国核电发展历史我国核电发展主要经历四个重大标志事件。1.1955 年 1 月,中央决定发展我国原子能事 业决策,创建中国的核工业体系。2.上世纪 70 年代国务院决定发展核电,核电从零到有, 核电产业得到很大发展。3.1983 年,确定压水堆为主的核电技术策略,为全产业链实现 规模化发展打下基础。4.2021 年 12 月,全球首个四代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在我国石岛湾完 成发电并网,实现核电技术领先。而我国核电发展路程也大致经历了起步阶
12、段、适度发 展阶段、积极快速发展阶段和安全高效发展阶段。起步阶段:20 世纪 70 年代初1993 年。我国在上世纪 70 年代就开始进行对核电站的实 验性研究开发。在核电建造方面,主要是通过引进、吸收、结合国外核电技术的方针, 实现我国核电技术自主化。以秦山一期的成功并网发电为标志,使我国成为能独立自主 建造核电站的国家。秦山一期和大亚湾核电站的并网成功,为我国后期核电的成功建设 打下了基础。适度发展阶段:1994 年2005 年。这一时期我国经济稳步发展,全国范围内电力供应比 较充裕,核电在当时作为一种能源补充工具,“第十个五年规划”核电政策发展方向被定 为适度发展。同时,在引进吸收法国
13、M310核电技术的同时,自主创新设计了中核 CNP1000、 中广核CPR1000 和中广核CPR1000+等二代改进型技术。虽然不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但使我国二代核电技术在该阶段得到较大发展,二代改进型技术应用于我国多个核电机 组。积极快速发展阶段:2006 年至 2010 年。这一时期我国经济飞速发展,随着社会经济快速 发展和能源电力需求的攀升,电力供应较为紧张,核电作为一种大规模供电的手段,其 重要性日益凸显,核电发展政策转变为积极态度。中国通过引进世界先进三代核电技术 的方式,开启了国产三代核电技术的自主化进程,国产三代核电技术在此阶段萌芽。据 上海市核电办公室,在“积极发展核电”
14、方针的指引下,2005-2010 年新开工核电机组累 计达到 30 台。我国核电步入规模化发展新台阶。建设沉默期过渡至安全高效发展阶段:2011 年至今。2010 年 10 月,“十二五”规划中提 出“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高效发展核电”,确定核电建设本质“安全高效”的总基调。但 在 2011 年日本福岛核事故后,对核电安全性的担忧成为焦点,国内核电建设进入低谷。 在政策的驱动下,2015 年核电建设短暂复苏,核准 8 台新机组。但由于华龙一号和 AP1000 两条国产三代核电技术不成熟,2016 年核电建设再次停滞,3 年没有上马核电新机组。 直到 2019 年,国内拟新建 4 台“华龙一号”核
15、电新机组,时隔 3 年我国核电再次重启。我国三代核电技术成熟。自 2005 年以来我国就加速国产三代核电技术的研发,中广核从 法国引进的 M310 技术基础上,自主创新研发了 CPR1000,再到 CPR1000+,最终形成了 ACPR1000+三代核电技术;中核方面开发出 ACP1000 三代核电技术。ACPR1000+和 ACP1000 是均满足 URD 和 EUR 文件要求的三代核电技术。为协同国家政策“核电走出 去”步伐,提高我国核电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2013 年开始,中核和中广核分别将各自 的 ACP1000 和 ACPR1000+技术进行融合,形成我国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三代
16、核 电旗舰“华龙一号”。据中新网消息,“华龙一号”成熟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满足三代核 电技术要求,设计技术、装备制造和运行维护技术等领域的核心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1.4 中国核电发展现状AP1000、华龙一号及 VVER1200 等三代核电技术齐发展,四代核电稳步推进。我国核电 相比发达国家起步较晚,在发展方面走的是“引进-消化-吸收”路线。2013 年中央经济 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把核电作为和高铁一样的重要出口项目,推动了三代核电技术的自主 创新。我国在引进美国 AP1000、法国 EPR 和俄罗斯 VVER 系列等三代技术路线的同时, 自主研发的“华龙一号”和“CAP1400”运营而生,且把“
17、华龙一号”定位为我国三代 核电旗舰产品对外出口。当前我国核电呈现 AP1000、华龙一号及 VVER1200 齐头并发态 势。我国在四代核电方面也领先全球,据人民资讯消息,2021 年 12 月 20 日,国家科技 重大专项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 1 号反应堆完成发电机初始负荷运行 试验评价,首次并网成功,发出第一度电;在核反应堆技术的这条跑道上,已经领先美 国、英国等核能大国。中国大陆地区核电在运机组 52 台,在建机组 19 台。据中国核能行业协会,截至 2021 年 10 月底,我国大陆在运核电机组有 52 台,装机容量为 53485.95MWe;据 Wind 统计,我 国大
18、陆在建核电机组数为 19 台,在建装机容量约为 18741MWe,在建机组数保持全球领 先,在运及在建核电机组均位于我国沿海省份。在建机组中有一大半采用三代核电技术, 霞浦和石岛湾核电站采用四代核电技术,石岛湾 1 号反应堆已于 2021 年 12 月 20 日首次 并网成功。2. 三代核电技术已成熟,助力“十四五”千亿市场2.1 华龙一号和 CAP1400 技术成熟,“一带一路”助力中国核电走向海外“一带一路”助力我国核电走向海外,打开海外市场。截至 2021 年 1 月 1 日全球共有 33 个国家在使用核能发电,在运营的 442 座机组中,超 80%都集中在发达国家;且大部分拥有核电机组
19、的发达国家,核电发电量占比也 在 15%以上,所以未来核电新建市场空间有限,我国核电对其出口难度较大。而大部分 发展中国家核电建设较为缓慢,或核电发电量占比不足 7%。我国倡导的“一带一路”沿 线国家大多为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未来核电新建市场较大。到 2030 年“一带一路”周边沿线国家将新建 107 台核电机组,共计新增核电装机 1.15 亿千瓦, 新增装机占中国之外世界核电市场的 81.4%。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中核集团原董事长孙 勤表示:“中国力争 2030 年前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造约 30 台海外核电机组”。据 中核集团表示,每出口一台核电机组,需要 8 万余台套设备,200 余家企
20、业参与制造和建 设,可创造约 15 万个就业机会,单台机组投资约 300 亿元。我们保守估计以单台机组投 资约 100-200 亿元测算,30 台机组将直接产生约 3000-6000 亿产值。中国核电出海战略 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核电发展需求相吻合,这使得海外核电市场未来潜在空间较大。仅俄、美、法、中、韩、日六个国家具备出口三代核电机组实力,中国优势明显。当前仅有以上六个国家具备三代轻 水堆核电出口能力;主要从三代核电技术、核燃料循环、政府支持(包含政策、融资和 外交)、技术经济性和技术转让五个方面决定其竞争力。根据该分析,中国相对于传 统核电强国在技术积累方面优势不明显,毕竟我国核电起步也
21、晚于这些国家,但在政府 支持、核燃料循环、技术经济性和技术转让方面具有较强优势。为推进国家核电名片出 海,未来我国将继续以政府支持为主导,为业主国提供相应合理的优惠融资信贷等渠道, 加强专业人力培养,保障其安全性,提供核电全产业建设一揽子解决方案,同时加强研 发,提升全产业技术实力,在海外核电竞争中提升中国优势。“华龙一号”和“CAP1400”作为中国名片,两条腿出海。而核电出口的主要方式大致 有三种:设备出口、技术出口和资本出口,其中技术出口附加值最高,原因是不同的核 电技术路线伴随着不同的核电设计、建设方式、设备种类型号、维修方式,对出口国核 电产业链的带动效应更强,可以极大拉动国内核电产
22、业链出口,所以技术出口就意味着 以总承包模式向海外国家输出核电技术。据中为咨询,业界普遍认为实现整体输入技术 和设备的总承包模式,才能够被定义为核电出口。我国目前拥有的华龙一号和 CAP1400 (国和一号)两大三代国产技术,均已通过国际原子能机构的通用设计审查,均具备出 口条件。1.)华龙一号:由中核、中广核技术融合形成的“华龙一号”,定位为我国核电走出去的 旗舰产品。首堆福清 5 号机组已投入商运,推动我国核电产业走向国产化。“华龙一号” 诞生于中核和中广核的 ACP1000 和 ACPR1000+技术融合,ACP1000 是吸收消化了美国 AP1000 技术;ACPR1000 是吸收消化
23、了法国 M310 技术;其在设计、设备制造、燃料、 运行、维护等多个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是具备中国自主知识产权与自主品牌的三代 核电技术路线,目前该机组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堆内构件等核心装备都已实 现国产化。据中核集团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巍表示,其综合国产化率达到 90%, 助力我国摆脱三代核电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华龙一号”首堆示范工程福清 5 号机组于 2015 年投入建设,2021 年 1 月正式投入商运,示范工程的成功运行,有望开启我国三代 核电批量化建设新篇章,同时也将成为我国在国际核电舞台的新名片。2015 年 8 月 20 号巴基斯坦卡拉奇 2 号核电机组 FC
24、D,是继福建福清 5 号机组之后全球第二个开建的华 龙一号核电项目,2021 年 5 月 20 日该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行,意味着华龙一号首次走出 国门,正式落地巴基斯坦。目前,CAP1400 技术已开发成熟,2016 年 4 月通过国际原子能机构 IAEA 的通用安全审 评,CAP1400 机组已成为我国真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独立出口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助 力中国核电走向海外。我国核电设备具有规模化制造能力,在设计、施工、制造安装和调试等方面成本都相对 较低,从而降低了核电站造价。为了支持核电出口,我国政府提供了政策、外交、财政、 优惠信贷等多方面的大力支持。2.2 碳中和下核能优势显著,核能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核电 设备 行业 深度 报告 技术 成熟 助力 千亿 市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