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意见】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实施意见.docx
《【体育意见】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实施意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意见】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实施意见.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体育意见】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实施意见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实施意见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为进一步加强我省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全面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627号)精神,经省政府同意,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和体育规律,牢固树立“健康第一
2、”理念,以“天天锻炼、健康成长、终身受益”为目标,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衔接,坚持培养兴趣与提高技能相促进,坚持群体活动与运动竞赛相协调,坚持全面推进与分类指导相结合,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全面提升体育教育质量,健全学生人格品质,切实发挥体育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素质教育中的综合作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工作目标。到2020年,实现如下工作目标:学校体育办学条件总体达到国家标准,体育课时和课余锻炼时间切实保证,教学、训练与竞赛体系基本完备,体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基本养成,达到每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目标,运动技能和体质健康水平明显提升
3、,规则意识、合作精神和意志品质显著增强。体育教师社会地位和社会价值大幅度提升并得到充分体现,全社会形成“爱体育、爱运动、爱健康”的良好氛围。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学校体育推进机制进一步完善,基本形成体系健全、制度完善、充满活力、注重实效的学校体育发展格局。二、深化教学改革,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三)完善体育课程。以培养学生兴趣、养成锻炼习惯、掌握运动技能、增强学生体质为主线,建立大中小学体育课程衔接体系。各中小学校要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足开好体育课程,小学1-2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含中等职业学校)每周2课时体育课;普通高校本科一、二年级体育必修
4、课不少于144学时,并创造条件为高年级学生开设运动项目选修课;普通高职高专院校应结合各自特点,合理安排教学时数,其中列入课表的教学时数不得少于108学时(32,5年一贯制高职段不少于60学时)。严禁削减、挤占体育课时间。体育传统学校、体育特色学校和有条件的中小学可增加体育课时,并积极做好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增强课程的多样性和针对性。科学安排课程内容,在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的基础上,根据学校自身情况,开展运动项目教学,提高学生专项运动能力。在小学阶段,着重让学生体验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参与运动的热情;在中学阶段,注重学生基本的
5、运动知识、运动技能的掌握和应用,不过分追求运动技能传授的系统和完整,不苛求技术动作的细节,注重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在高中阶段,充分尊重学生的不同需要,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一至两种运动项目进行较系统的学习,发展运动能力;在大学阶段,以提高运动技能水平为目标,采取专项体育课教学模式开展各个项目教学。各级各类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大力推动足球、篮球、排球等集体项目,积极推进田径、游泳、体操等基础项目,广泛开展乒乓球、羽毛球、武术等优势项目。进一步挖掘整理民间传统体育,充实和丰富体育课程内容。(四)提高教学水平。体育教学要加强健康知识教育,注重运动技能学习,落实课程标准,科学安排运动负荷,
6、重视实践练习。研究制定运动项目教学指南,让学生熟练掌握一至两项运动技能,逐步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教学模式,努力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关注学生体育能力和体质水平差异,做到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快乐参与。研究推广适合不同类型残疾学生的体育教学资源,提高特殊教育学校和对残疾学生的体育教学质量,保证每个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权利。支持高等学校牵头组建运动项目教学联盟,为中小学开展教改试点提供专业支撑。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江西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等,开发和创新体育教学资源,促进信息技术和体育教学深度融合,不断增强教学吸引力,促进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改革。(五)强化课外锻炼。健全学生体育锻炼制度,学校要将
7、学生在校内开展的课外体育活动纳入教学计划,列入作息时间安排,与体育课教学内容相衔接,将课外体育锻炼与课堂教学考核共同作为学生体育课程综合评价的重要依据,教师课外体育活动组织指导的工作量与体育课同等计算,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落到实处。幼儿园要遵循幼儿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中小学校要组织学生每天集中开展25-30分钟形式多样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寄宿制学校要坚持每天出早操。高等学校要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学生积极参加课外体育锻炼。职业学校要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注意安排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外全民健身运动,中小学校要合理安排家庭“体育作
8、业”,家长要支持学生参加学校和社会体育活动,社区要为学生体育活动创造便利条件,逐步形成家庭、学校、社区联动,共同指导学生体育锻炼的机制。组织开展学校体育工作示范校创建活动,定期开展阳光体育系列活动和“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坚持每年开展学生冬季长跑等群体性活动,形成覆盖校内外的学生课外体育锻炼体系。(六)做好体质健康测试。各级各类学校应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每年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要确保测试数据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数据上报工作。鼓励学校利用先进的科学仪器进行测试,以提高测试的准确性。测试工作应以不低于8学时/班的标准纳入教师教学
9、工作量计算工作报酬。三、注重教体结合,完善训练和竞赛体系(七)开展课余训练。面向全体学生,广泛开展普及性体育活动,有序开展课余训练和运动竞赛,积极培养后备人才,全面提高学生体育素养。学校应通过组建运动队、代表队、俱乐部和兴趣小组等形式,积极开展课余体育训练,为有体育特长的学生提供成才路径。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运动训练规律,科学安排训练计划,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打好专项运动能力基础,不断提高课余运动训练水平。要加强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妥善处理好文化课学习和训练的关系,切实保障义务教育阶段运动员就近入学,支持体育特长生在升学录取时在一定范围内合理流动。加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专项特色学校、校
10、园足球特色学校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建设,优化布局结构,强化考核管理,完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八)完善竞赛体系。各级各类学校应建立常态化的校园体育竞赛机制,设置学生喜闻乐见、易于参与的竞技性、健身性和民族性、地域性体育项目,广泛开展小型多样的班级、年级、院系和校际间体育比赛。学校每年至少举办一次综合性运动会或体育节,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竞赛,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制定学校体育课余训练与竞赛管理办法,完善和规范学生体育竞赛体制,构建“谁主办、谁负责”,分级管理、赛制稳定、相互衔接、制度配套的省、市、县、校四级体育竞赛体系。积极整合各类赛事资源,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品牌赛事和
11、活动。定期举办全省大、中学生各类单项体育比赛,建立完善全省校园足球竞赛体系,市、县每年要举办3项以上中小学生体育比赛。完善竞赛选拔机制,畅通学生运动员进入高一级运动队的渠道。(九)鼓励学生参加运动竞赛。各设区市教育局和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省运会等大型综合性运动会。鼓励学校参加教育、体育等部门举办的各类体育比赛。省体育局对承担全国运动会、奥运会任务的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和纳入省优秀运动队的高校学生运动员,给予省优秀运动队运动员的同等待遇;高校运动队代表我省参加全国运动会和全国学生运动会取得的成绩,可带入省运会高校部。鼓励有条件的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中学试办省、市运动队。对在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体育意见 体育 意见 江西省 人民政府 办公厅 关于 强化 学校 促进 学生 身心健康 全面发展 实施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