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胜电子专题研究:汽车安全拐点至_汽车电子迎来爆发.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均胜电子专题研究:汽车安全拐点至_汽车电子迎来爆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均胜电子专题研究:汽车安全拐点至_汽车电子迎来爆发.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均胜电子专题研究:汽车安全拐点至_汽车电子迎来爆发1. 汽车座舱龙头扬帆起航1.1. 事业部优化调整,聚焦汽车大座舱均胜电子是全球化的汽车零部件顶级供应商,致力于汽车安全系统、智能驾驶系统、新能源汽车动力管理系统和车联网核心技术等的研发与制造。公司持续并购发展,在收购高田全球资产后,成为汽车安全领域第二大供应商,占汽车安全领域市场约 30%。事业部调整,把握汽车行业变革机遇,聚焦高成长性业务。公司在 2020 年 12 月完成功能件事业部出售,公司原有的四个事业部调整为三个,业务更加聚焦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和新能源控制系统等成长性领域。公司业务结构合理,积极布局新能源及智能车联。2020 年,均
2、胜安全系统业务收入 331 亿元,占比 70%;汽车电子业务收入 76 亿元,其中智能座舱业务收入 60 亿元,占比 13%,新能源汽车电子业务收入16 亿元, 占比 3%;智能车联业务收入 26.5 亿元,占比 6%;功能件及总成收入37 亿元,占比 8%。1.2. 持续并购快速增长,新一轮并购整合已至收官阶段公司自上市以来不断通过海外并购扩张业务种类及规模,公司收购德国普瑞切入汽车电子业务,并以普瑞开始进行海外并购, 先后收购美国 KSS 和日本高田后,均胜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安全产品供应商。通过并购实现收入利润快速增长。公司营收从 2012 年的 54 亿元快速增长到 2020 年为 47
3、9 亿元,CAGR 为 43.88%,归母净利润从 2012 年的 2.07 亿元增长到 2020 年的 6.16 亿元,CAGR 为 19.93%,保持较高增速。整合接近尾声,费用下降迎来盈利改善。自收购高田开始整合为均胜安全,公司每年发生较高的重组整合费用,从 2018 年至 2020 年分别为 7.94、5.98、2.7 亿元,公司受此影响管理费用较高,同时导致净利润增速低于营收增速。2021 年一季度并购整合费用下降为 0.55 亿元, 整合已接近尾声,预计公司在 2021 年完成安全业务整合,相关费用将大幅下降,公司盈利能力回升。1.3. 公司客户涵盖全球顶级整车厂商和 TIER 1
4、 客户公司与主要整车厂商已形成稳固伙伴关系,积累了庞大的优质客户资 源。主要客户已涵盖全球整车厂商与国内一线自主品牌,并通过并购高田成功进入日系品牌供应体系。新能源方面,公司成为大众国产 MEB 平台 BMS 独家供应商,目前大众 BMS 产品订单超 100 亿元;向特斯拉提供汽车安全相关产品,订单达 100 亿元;将与图达通携手向蔚来汽车提供超远距高精度激光雷达等。除了 OME 厂商,公司客户还覆盖了TIER-1 客户。1.4. 股权结构较集中均胜实际控制人为王建峰,其直接持有上市公司 2.4%股权,通过均胜集团有限公司间接持有公司 18.3%股权,共持股 20.7%。公司前十大股东共持股
5、56.48%,股权较集中,股权结构稳定。2. 安全业务:持续并购打造龙头,盈利拐点将近2.1. 收购 KSS,切入汽车安全领域汽车安全系统可分为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系统,主动安全系统为预防事故发生,包括 ABS、EBD、AWS、LCA 等;被动安全系统是在事故发生后保护驾乘人员和行人,包括安全带、安全气囊、侧门防撞钢梁。公司收购 KSS 后进入汽车安全市场。公司完成对美国 KSS 的收购,KSS 是全球顶级汽车安全系统供应商,覆盖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其长期合作客户覆盖了一系列国内外整车厂商。抓住行业变革机会,加大整合和投入力度,率先发力智能驾驶。在并购后,公司对 KSS 在主动安全特别是在智能驾
6、驶领域的资源进行了优化, 向 KSS 增资 3000 万美元、1.5 亿美元,形成美、中和韩三大研发中心,按内部、前部和环视的类产品进行分工协作。2.2. 收购高田,确立汽车安全领域内全球第二地位公司由收购 KSS 切入汽车安全业务,再由收购高田扩张其汽车安全业务市场份额。收购高田全球资产后,公司成为汽车安全领域第二大供应商, 占汽车安全领域市场约 30%,奥托立夫市场占有率约 40%是第一大供应商。整个汽车安全领域市场集中度较高,前三大供应商占据 87%以上市场份额。2.3. 整合即将完成,盈利能力拐点迎来曙光公司汽车安全业务较奥托立夫仍有差距,毛利率有回升空间。过去四年公司共支出整合费用近
7、 20 亿元,受海外疫情影响公司未能在 2020 年按计划完成整合工作,2021Q1 整合费用为 5500 万元。公司在 2012-2016 年间平均毛利率为 19.37%,接近奥托立夫平均毛利率 19.8%,而均胜安全业务在 2016-2020 平均毛利率为 14.2%,对比奥托立夫仍有 5%左右的提升空间。随着整合接近尾声,公司将实现高田和 KSS 在客户资源、产 能布局、管理协调等方面的优化提升,整体毛利率有望回升 3%-5%。2.4. 汽车安全市场空间广阔2020 年全球汽车销量 7800 万辆,到 2025 年全球汽车销量为 9500 万辆,复合增速 2.8%。被动安全产品单车价值量
8、在不同地区有较大差异。全球被动安全平均单车价值量为 245 美元,在发达市场, 被动安全产品单车价值量为 300 美元,在其余增长市场国家中,单车价 值量为 190 美元。中国 2020 年汽车被动安全产品单车价值量为 200 美元,相比发达国家仍有 50%的提升空间,印度仅为 88 美元,因此发展中国家被动安全单车价值量的提高是未来被动安全市场空间增长的主要动力。到 2025 年,被动安全市场空间可达 252 亿美元。2020 年全球汽车安全市场空间为 170 亿美元,预计 2021 年全球汽车销量恢复达到 8500 万辆, 全球被动安全平均单车价值量为 255 美元,则全球被动安全市场空间
9、可达 216 亿美元,到 2025 年,预计全球汽车销售 9500 万辆,被动安全平均单车价值量为 280 美元,对应 252 亿美元市场空间,复合增速为 9.3%。 到 2025 年,主动安全市场空间可达 237 亿美元。主动安全产品随着智能驾驶发展迅速增长,单车配套价值量有望在 2021 年达到 150 美元,在 2025 年达到 250 美元,对应市场空间为 127 亿美元和 237 亿美元。3. 汽车电子:巩固传统优势,积极扩展新业务新客户汽车电子是公司第二大业务,2021 年一季度汽车电子营收 23 亿元,占比 19%。根据公司最新的业务结构划分,汽车电子包含了 HMI 业务和新能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子 专题研究 汽车 安全 拐点 迎来 爆发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