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源产业梳理专题报告:规模向上_成本向下.docx





《氢能源产业梳理专题报告:规模向上_成本向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氢能源产业梳理专题报告:规模向上_成本向下.doc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氢能源产业梳理专题报告:规模向上_成本向下1 “十四五”构建“大氢能”图景,交通领域先行发改委 2022 年 3 月 23 日发布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 年)提出:坚持以市场应用为牵引,合理布局、把握节奏,有序推进氢能在交通领域的示范应用,拓展 在储能、分布式发电、工业等领域的应用,推动规模化发展,加快探索形成有效的氢能产业发展的商业化路径。氢燃料电池车市场规模:十年百倍截至 2021 年,全球主要国家氢燃料电池车保有量 49562 台,同比增长 49%。2021 年全球主要国家氢燃料电池车销量 16313 台/yoy+68%。受强势补贴政策驱动,韩国市场延续 了 202
2、0 年的增长势头,21 年销量 8498台,占全球销量的 52%。美国 21 年销量 3341 台, 较 2020 年激增 2.5 倍,主要原因是 2020 年疫情销量基数过低;日本 21 年销量 2464 台 /yoy+67%,主要受益于 2020 年底新一代丰田 Mirai 的上市。中国 21 年销量 1586 台 /yoy+35%,随着示范城市群落地和北京冬奥会利好,我们认为今年下半年销量有望开始提 速,22 年 12月国内燃料电池汽车产销 356 和 371 辆,同比增长 5.0 倍和 3.1 倍。中汽协数据,截至 2021 年,国内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为 8938 辆,20162021
3、 年国内氢 燃料电池汽车销量分别为 629、1275、1527、2737、1177、1586 辆,根据发改委 2022 年 3 月 23 日发布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 年),规划到 2025 年,氢燃 料电池车辆保有量约 5 万辆,2022-2025 年 CAGR=54.0%。根据示范城市群申报,截至 2025 年累计推广 3.3 万辆,根据各地方政府产业规划, 2025 年规划累计推广 8 万辆。相比纯电动车型,氢燃料电池车克服了能源补充时间长、低温环境适应性差的问题,提高 了营运效率。按照“氢电互补、宜氢则氢、宜电则电”的原则,与纯电动车型应用场景形成 互补。如果氢燃
4、料电池在商用车领域全面推广,潜在年销量有望超过 180 万辆(2020 年 中国商用车(重卡、市政环卫车、公交车和大巴车)年销量合计 180.6 万辆),潜在市场 空间为 2160 亿元/年。氢燃料电池车经济性决定因素:购置成本、氢耗、氢气价格氢燃料电池车全生命周期成本远高于燃油车和电动车,想要实现氢燃料电池车全面的商用 化推广,需要大幅度降低成本。燃料电池汽车成本由车辆购置成本、使用成本、车辆维护 成本构成。燃料电池汽车的燃料经济性决定了使用成本,它与两个因素直接相关:百公里 氢耗量和氢气价格。而氢气的价格由制氢成本、储运成本和加氢成本构成。因此,氢燃料 电池车全生命周期成本下降需要氢能全产
5、业链的努力。氢燃料电池车降本空间:氢燃料电池车 VS 电动车 VS 柴油车我们选取载重 18t 的一汽解放 J6L42 厢式运输车,车辆使用场景为车队营运重卡,该运 输车需要满足日均 500km 以上的长途运输需求,使用时间为 5 年完成 100 万公里。全生命周期成本来看,补贴前,燃料电池重卡高出燃油重卡 36%,高出纯电重卡 46%。 补贴后,燃料电池汽车低于柴油重卡,略高于纯电重卡 7%。购置成本:补贴前氢燃料电池车的购置成本分别高过燃油重卡 80%,高于纯电重卡 35%。 补贴后,氢燃料电池车购置成本低于燃油车 16%,低于电动车 75%。运营成本:燃油重卡柴油费用为 1.61 元/公
6、里,电动车电费为 0.88 元/公里,补贴前燃料电 池重卡能源氢气费用为 2.01 元/公里,补贴后为 1.58 元/公里,略低于柴油重卡,高于纯电 重卡 80%。如果电价持续下降,电动车及氢燃料电池汽车性能及成本的达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 线图2025/2030 年目标, 2025 年/2030 年燃料电池重卡分别比纯电动重卡低 2%和 22%。2 氢燃料电池车购置成本:燃料电池系统和储氢供氢系统燃料电池系统:基础材料国产化提速,迈入技术快速发展的十年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 年)规划到 2025 年,氢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约 5 万辆,未来 4 年燃料电池系统累计市场需求
7、为 155 亿元,根据各地方政府规划的 2025 年推 广氢燃料电池汽车数量累计 8 万辆,未来 4 年燃料电池系统累计市场规模为 248 亿元,如果 燃料电池系统在商用车领域全面推广,年销量达到 180 万辆车,潜在年需求为 2160 亿元。我国已经初步实现了 PEMFC 全产业链的国产化,逐步发展到产业规模持续扩张、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的产业化初期阶段。2017 年以来,国内燃料电池系统核心技术取得显著进步, 初步掌握了整车、动力系统与关键部件的关键技术,基本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燃料 电池轿车与燃料电池城市客车动力系统技术平台,实现了百辆级动力系统与整车的生产能 力。我国燃料电池汽车行业已
8、基本形成以整车制造及燃料电池系统为牵引的燃料电池汽车 供应链和产业链体系,产业链覆盖燃料电池汽车整车、燃料电池系统及零部件,以及加氢、 制氢、储氢等环节。氢能在交通领域的应用将逐步向长续航、大载重的场景过渡。根据氢蓝时代常务副总裁曹 桂军在 2021 势银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年会上发表的燃料电池系统开发与多场景应用 的主题演讲,预计 2025 年燃料电池系统主要额定功率为 130180kW,燃料电池系统最大 额定功率将大于 180kW,氢能在交通领域的应用将逐步向长续航、大载重的场景过渡。截至 2021 年,国内燃料电池系统技术水平已远超燃料电池技术发展路线中规划的水平。 根据氢蓝时代动力科技有
9、限公司常务副总裁曹桂军在 2021 势银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年会 上发表的燃料电池系统开发与多场景应用的主题演讲,电堆的国产化率和技术指标快 速提升。其中,单堆功率从 4560kW 提升至 150200kW;电堆功率密度从 2.5kW/L 提 升至 44.5kW/L;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率从 50%提升至 9098%;系统集成度从 300W/kg 提升至 450W/kg;环境适应性普遍提高,一般可达到-30冷启动;基础材料不断突破, 产业化加速,系统成本下降趋势明显,电堆价格可低于 2000/kW,系统成本可低于 5000/kW。预计 2025 年燃料电池系统主要额定功率为 130180kW,燃料电
10、池系统最大额 定功率将大于 180kW,氢能在交通领域的应用将逐步向长续航、大载重的场景过渡。国内主流燃料电池系统厂商的技术指标领先行业。根据高工氢电,在系统体积功率密度方 面,国内燃料电池系统已达成的技术指标与燃料电池技术发展路线中规划的功率密度 350W/kg 相比,已经优于该目标 1.62.0 倍,例如:亿华通 G20+、上海重塑 Prisma 镜星 12+、氢时代 QSD-150、国鸿氢能鸿途 G110 的质量功率密度分别为 810W/kg、702W/kg、 603W/kg、555W/kg;在额定功率方面,亿华通 G20+、氢时代 QSD-150 达到了 240kW、 150.7kW,
11、上海重塑 Prisma 镜星 12+、上海捷氢 PROMEP4H、雄韬股份 VISH-130B 达 到了 130kW,还有头部企业超过 160 kW。电堆方面,国鸿氢能的鸿芯 GI 质量功率密度 超过 3.8 kW/L,神力科技的 SFC-C9 达到 4.3 kW/L,均超过燃料电池技术发展路线中规 划的 2.5 kW/L 的功率密度规划。燃料电池系统:行业市场集中度维持高位,基于对政策和未来市场前景的良好预期,进入 的企业持续增加,市场集中度有下降趋势。2017 年2022 年 3 月,工信部燃料电池推荐 车型数量累计配套燃料电池系统前三名分别为:亿华通、重塑科技、国鸿氢能,分别有 137、
12、89、86 款燃料电池系统进入推荐车型数量配套。电堆竞争格局:国鸿氢能电堆国内累计市占率超过 50%,排名第一。根据 GGII 的统计, 20152021 年,国鸿氢能电堆累计配套氢燃料电池车约 5000 套,市占率 50%,排名第一; 神力科技、新源动力电堆分别累计配套氢燃料电池车 1000、1000 辆,位列二、三。2021 年,中国电堆出货量为 757MW,同比增长 128%,出货量 TOP10 电堆企业分别为国鸿氢 能、氢晨科技、神力科技、爱德曼、清能股份、氢璞创能、潍柴动力、国电投氢能、东方 氢能、航天氢能(上海)。车载储/供氢系统:70MPa IV 型瓶量产准备中,核心材料和部件开
13、始导入 国产供应商按照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 年)规划,到 2025 年氢燃料电池车辆保有 量约 5 万辆,未来 4 年车载储氢系统累计市场规模为 48 亿元,根据各地方政府规划的 2025 年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数量累计 8 万辆,未来 4 年车载储氢系统累计市场规模为 77 亿元,如果燃料电池系统在商用车领域全面推广,年销量达到 180 万辆车,潜在年需求为 1532 亿元。根据氢燃料电池汽车车载高压储氢瓶报告目标, 2023 年我国将具备 70MPa IV 型储 氢瓶批量生产能力。IV 型储氢瓶相较于型瓶具备明显优势:1)轻量化:客车车顶可以 装载 12002000 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能源 产业 梳理 专题报告 规模 向上 成本 向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