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研究报告:全球运营商龙头_增长提速_盈利能力持续提升.docx
《中国移动研究报告:全球运营商龙头_增长提速_盈利能力持续提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移动研究报告:全球运营商龙头_增长提速_盈利能力持续提升.docx(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移动研究报告:全球运营商龙头_增长提速_盈利能力持续提升1. 全球领先的通信及信息服务商,迈入数字经济新蓝海中国移动是全球领先的通信及信息服务企业,为个人、家庭、政企、新兴市场提供全方位 的通信及信息服务。二十余年以来,公司推动信息通信产业实现了“2G 跟随、3G 突破、 4G 同步、5G 引领”的跨越式发展,业务覆盖全球 200 余个国家和地区,为全国 9.46 亿 移动客户、2.05 亿家庭客户以及 1553 万政企客户提供全方位服务。公司持续推进转型升 级,在语音、数据、宽带、专线、IDC、云计算、物联网等业务基础之上,积极开拓数字 经济新蓝海,不断推出超高清视频、视频彩铃、和彩云、
2、移动认证、权益超市等个人数字 内容和应用;拓展娱乐、教育、养老、安防等多样化的产业互联网 DICT 解决方案落地。 5G 时代公司将围绕“新基建”进一步拓展千行百业数智化转型、促进“新业态”繁荣, 打造经济社会民生数智化转型升级的装新引擎。公司打造全球最大、最强的通信网络,奠定了通信和信息服务领域的核心竞争力。移动网络层面:截至 2021 年 6 月末,公司已开通基站 528 万站,基站总数位居全球第一。 其中 4G 基站 332 万个,占全球 4G 基站总数的约三分之一;5G 基站 50 万个,建成全球 技术领先、规模最大的 5G SA 网络,为全国地市以上城区、部分县城及重点区域提供 5G
3、 服务。传输网络方面:公司全力构建以云为中心的融合承载网络,网络能力持续保持领先,奠定 公司核心竞争力。截至 2021 年 6 月末,公司光缆长度 2146 万皮长公里,家庭宽带管线 覆盖超过 5.6 亿户,千兆宽带覆盖超过 8600 万户,政企专网带宽超 1520Tbps、骨干网带 宽超 4200Tbps;CMNET、云专网、IP 专网带宽超过 365Tbps。云资源方面,拥有遍布 全国的“N+31+X”移动云新型基础设施,结合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形成一体化云网服 务能力。数据中心方面公司规划布局“4+3+X”数据中心,打造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 大湾区、成渝四大热点区域中心,呼和浩特、哈尔
4、滨、贵阳三大跨省中心,以及多个省级 中心和业务节点。物联网方面公司构建了 NB-IoT、4G、5G 协同的物联网承载体系,累计 开通 NB-IoT 基站 36 万个。1.1. 股权结构稳定,管理层电信运营管理经验丰富,股权激励助力长期成长中国移动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是中国移动集团,通过中国移动 BVI 持有 69.84%股权(A 股 IPO 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之前),若全额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则实际控制人持股比例为 69.42%,股权结构稳定。公司一直专注于信息通信领域,主要产品和服务随着信息通信技术从 2G 发展到 5G 而不 断丰富。经历了 2G 数字通信时代、3G 移动互联时代、4G 高速互
5、联时代,当前产业正处 于 5G 万物互联时代蓬勃发展的阶段,5G 行业应用、云应用、智慧应用等创新应用和商业 模式有望持续落地,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通信和信息服务商,有望跟随产业发展不断成长。公司董事会及管理层拥有丰富的电信行业从业经验,部分高管还有在中国电信等公司的工 作经历,有助于管理层从更宏观层面决策公司发展战略。中国移动高级管理层丰富的从业 经验将带领公司在 5G 和数字经济的浪潮中乘势而起,不断的发展其在个人、家庭、政企 以及新兴市场的通信和信息服务。公司董事会于 2020 年 6 月 12 日批准向 9914 位激励对象合计授予 3.06 亿股股份的股票 期权,行权价格为每股 55.
6、00 港元。公司通过股权激励等方式有助于留住核心人才并且提 升整体团队利益绑定,未来公司有望通过更加市场化的激励机制,进一步强化公司中长期 成长动力和发展稳定性。1.2. 公司财务指标领先,紧跟技术发展浪潮,业务形态持续演进从收入结构上看,中国移动整体收入中 2C 业务占比从 2018 年的 76%逐步下降到 2021H1 的 65%,仍然贡献主要收入,家庭市场收入占比则从 8%提升至 13%,政企收入占比从 12% 提升至 19%,新兴市场收入占比在 4%左右波动。公司一直专注于信息通信领域,主要产品和服务随着信息通信技术从 2G 发展到 5G 而不 断丰富。经历了 2G 数字通信时代、3G
7、 移动互联时代、4G 高速互联时代,当前产业正处 于 5G 万物互联时代蓬勃发展的阶段,5G 行业应用、云应用、智慧应用等创新应用和商业 模式有望持续落地,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通信和信息服务商,有望跟随产业发展不断成长。从收入规模上看,中国移动收入保持显著领先优势,收入体量超过电信和联通的总和。运 营商业务的特点决定了网络效应和规模效应非常显著,公司凭借全球领先的网络能力,保 持市场份额的优势地位。从收入增速角度看,2014 年开始三大运营商整体营收增速有明 显放缓,主要由于“提速降费”政策的持续推进,导致公司网络资费下降较快,对整体收入 的增速形成一定压力。但随着移动互联网应用场景的不断丰富,
8、以及公司 5G 业务的快速 发展,公司整体收入增速自 2018 年之后开始加速回升,2021 前三季度公司整体收入增速 创 2011 年以来的新高。从净利润指标上看,中国移动在三大运营商中的优势地位更加突出。从净利润绝对值上看, 中国移动整体利润体量相比电信和联通遥遥领先,运营商主要成本是网络折旧开支和运维 开支,对于成熟的网络基础设施而言,边际用户增量带来的成本增长相对有限,因此体现 出很强的规模效应。中国移动领先的用户份额和收入体量,反映在利润指标上带来的领先 优势更加突出。从同比增速角度看,由于中国移动整体利润基数较高,且个人无线通信占 比较高,在近年来“提速降费”政策的影响下,利润增长
9、有部分年份出现下滑压力。但随 着移动互联网应用场景的不断丰富、5G 高价值量客户的不断升级以及政企和新兴业务的 持续发展,公司净利润自 2020 年开始实现回升,2021 年前三季度呈现加速增长态势。从人均创收创利指标看,中国移动相比电信联通规模效应优势仍然明显。值得一提的是, 中国移动在 2016 年之前将大量劳务派遣人员转为正式合同制员工,导致员工人数显著增 加,人均创收创利指标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但不考虑这一影响,运营商的人均创收创利 保持稳中有升态势,这与运营商信息化改造、在线运维、线上营销战略等的持续推进密切 相关,一线的运维人员、销售人员的效率持续提升。从资产周转指标看,中国移动总
10、资产和净资产周转率都处于偏低水平。总资产周转率角度 看,三家运营商差异不大,近年来中国移动网络建设投入较大但 5G 用户等尚未达到理想 饱和状态,对总资产周转率带来一定负面影响。净资产周转率中国移动明显偏低,因为中 国移动在三家运营商中负债比例最低。1.3. 公司在三大运营商主要业务指标上看领先优势明显公司业务在三大运营商中整体排名领先优势明显,公司总收入利润以及移动业务一直以来 优势明显,固网业务经过数年发展也已经占据龙头地位,云业务则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有 望成为未来重要增长驱动力。具体来看:1. 中国移动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超过电信和联通的总和;2. 中国移动的移动用户数和 5G 用户数高
11、于电信和联通的总和;3. 中国移动固网宽带用户数领先优势明显;4. 中国移动云服务位居第二,但增速遥遥领先;5. 中国移动物联网连接数远超电信联通的总和。2. C 端市场用户规模稳步成长,5G+智慧家庭推升 ARPU 值从运营商的业务模式来看,个人市场和家庭市场主要业务模式是针对个人和家庭用户提供 按月、按年等定期付费;政企市场和新兴市场则针对大量垂直行业应用,提供按需付费的 云服务、智慧解决方案以及偏项目制的定制化服务等。因此从收入结构上看,个人市场和 家庭市场业务可以按照用户数*ARPU 值*12 来测算,而政企市场和新兴市场等业务更适合 按业务发展情况直接测算。从成本端看,电信运营商的主
12、要成本来自于网络设施等固定资产折旧摊销、网络运维支撑、 人员、能源、网络资源网间结算等成本。本文我们就将按照收入、成本、费用的拆分框架,对中国移动未来成长空间进行测算。2.1. 移动通信用户规模稳步成长,5G 用户快速升级回顾国内移动通信业务发展的历史,手机渗透率提升和技术迭代升级是行业发展的两大主 线。随着国民经济的进步,移动电话(手机)用户数量经历了 20 年左右快速增长阶段,从 1999 年初的 2000 余万户,快速成长到 2021 年 6 月末的 16.14 亿户。同时技术的进步带动 终端形态从大哥大2G(小灵通)3G4G 乃至当前 5G 技术的逐渐普及。具体来对 3G、 4G 时代
13、的发展进行复盘:3G 时代:国内 3G 牌照在 2009 年发放,三大运营商陆续推出 3G 服务,由于网络初步覆盖、 3G 手机终端产品的市场推广有一段过程,到 2009 年度国内 3G 用户数初步达到 1232 万户, 随后快速增长到 2015 年 2 月达到峰值 4.86 亿户。4G 时代:国内 4G 牌照于 2013 年发放,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互联网应用的逐步成熟 (这两点决定了用户升级 4G 网络获得更好用户体验的动力和意愿)、国民经济的发展购买 力的增强(这点决定了用户升级 4G 手机使用 4G 网络的能力),4G 手机渗透普及的速度明 显快于 3G 时代,到 16 年 1 月
14、就超过了 3G 用户峰值(3G 时代用了约 6 年,4G 时代只用 了 2 年多时间)。具体到中国移动的移动用户发展情况来看:1)整体移动用户规模持续增长:中国移动整体移动用户数量从 2014 年的 8.07 亿户,增长 到 2020 年的 9.42 亿户,年复合增速 2.62%。2)4G 用户渗透率快速提升:随着 4G 网络覆盖的深入、4G 智能手机市场百花齐放以及提 速降费政策的不断深化落实,中国移动的 4G 用户数从 2014 年底的 0.90 亿户,快速增长到 2020 年的 7.75 亿户, 4G 用户渗透率达到 82%的较高水平。3)4G 市场份额领先地位稳固:从 4G 用户数量角
15、度看,中国移动初期凭借领先的 4G 网络 覆盖,用户市场份额遥遥领先。之后随着电信和联通 4G 网络的持续发展以及原有用户 4G 网络进一步切换,中国移动整体 4G 用户市场份额有所下降,但仍稳定在 60%以上,4G 市 场领先地位稳固。进入 5G 时代,中国移动凭借优质的 5G 网络,大力发展 5G 服务,5G 用户规模快速增长。 从 5G 用户规模来看,2020 年底中国移动 5G 套餐用户达到 1.65 亿户,渗透率 17.5%;截至 2021 年 9 月底,中国移动 5G 套餐用户达到 3.31 亿户,渗透率 34.62%。与 4G 时代相比较, 4G 发展了 2 年以上用户渗透率才达
16、到 30%以上,而 5G 时代仅 1 年半左右用户渗透率就超 过 30%,5G 用户渗透率提升的速度进一步加快。5G 网络覆盖初步完成,5G 手机等硬件终端也快速成熟,生态体系的成熟度、资费套餐的 价格压力等因素都比 4G 时代更加有利,5G 用户渗透率的提升有望超越 4G 时代。网络覆 盖是用户主动升级 5G 网络的必要条件,截至 2021 年中,国内已经建成 96.1 万 5G 基站, 初步完成了 5G 网络覆盖。而从手机出货情况看,到 2021 年 6 月,国内单月手机出货量中, 5G 手机的渗透率已经从 2019 年 8 月的 0.7%提升到 77.1%,2019 年 8 月至 202
17、1 年 6 月之间 国内总计手机出货量 6.5 亿部,其中 5G 手机累计出货 3.04 亿部,占比 46.8%。网络覆盖、 硬件终端、各类应用、资费压力等各方面条件都有助于手机用户加速从 4G 网络向 5G 网络 升级,相比 3G 时代用了约 6 年渗透率达到接近 40%、4G 时代用了 2 年半左右渗透率达到 接近 40%,5G 时代仅用 1 年半左右时间用户渗透率就提升到 30%以上的水平,整体用户升 级渗透率爬坡的速度有望更快。2.2. 提速降费从“普惠降费”向“精准降费”,5G 带动 ARPU 值回升从 ARPU 值角度看,中国移动的移动业务整体 ARPU 值在 2012-2015
18、年处于下降通 道,2015-2017 年整体 ARPU 有小幅提升,之后又进入下降通道。15-17 年处于 4G 用户切 换阶段,4G 高价值量用户占比的提升带动 ARPU 值小幅提升。但 4G 业务 ARPU 值持续快 速下降,叠加 4G 用户占比的快速提升,到 2017 年中国移动整体移动业务 ARPU 值再次进 入下降通道,从 2017 年的 57.7 元/户/月很快下降到 2020 年的 47.4 元/户/月。ARPU 值的快速下降,主要原因在于提速降费政策的深入推进,4G 业务的 ARPU 值快速下降到与整体 ARPU 值相近的水平,同时渗透率达到较高水平后,对整体 ARPU 值的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移动 研究 报告 全球 运营商 龙头 增长 提速 盈利 能力 持续 提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