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发科技深度研究报告:改性塑料龙头_新材料业务多点开花.docx
《金发科技深度研究报告:改性塑料龙头_新材料业务多点开花.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发科技深度研究报告:改性塑料龙头_新材料业务多点开花.docx(3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金发科技深度研究报告:改性塑料龙头_新材料业务多点开花一、公司简介:重研发已成传统的改性塑料龙头(一)改性塑料龙头,积极开拓新业务版图金发科技成立于 1993 年,并于 2004 年 6 月在上交所上市。公司已拥有近 30 年改性 塑料业务的研发、生产、销售历史,其改性塑料产品产销量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是国内 改性塑料行业第一家上市企业,同时也是亚太地区规模最大、产品品类最为齐全的改性 塑料生产企业。除改性塑料外,公司的主要产品还包括完全生物降解塑料、特种工程塑 料、碳纤维及复合材料、轻烃及氢能源和医疗健康高分子材料产品等六大产品类,其产 品不仅被广泛运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吃、穿、住、行、用,还可用
2、于航空航天、高端装备 等领域。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创始人袁志敏,持有公司 19.83%股权。公司主要子公司包括宁波 金发、天津金发、江苏金发、上海金发、广东金发和珠海万通等企业。公司于 2019 年实 现对宁波金发的收购,进入丙烯、异辛烷及液化气等上游原材料板块;广州金发碳纤维 新材料发展有限公司负责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业务;天津金发、江苏金发、上海金发负责 改性塑料的主要生产等;广东金发负责 2020 年医疗健康业务+再生塑料业务。贯穿上下游打造产业链式布局,组建产能网络实现服务的快速响应。改性塑料行业 贴近终端,服务时效性和定制化水平是竞争的主要手段,公司在国内形成横跨东、西、 南、北、中的生产制
3、造格局,同时积极布局海外基地以贴近客户,力求最短时间交付。公司以改性塑料为中心点,横向拓 展新材料业务,在可降解塑料、特种工程塑料、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等领域实现了多点开发;在改性塑料的上游,公司并购了 PDH 项目,为打通“丙烷-丙烯-聚丙烯-改性聚丙烯” 的全产业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公司在 20 年向下游医疗板块拓展,现有产能囊括熔喷布、口罩、防护服、手套等产品。近年来公司业绩快速增长,主营收入从2011年的 115.47 亿元增长至 2020年的 250.61 亿元,CAGR 为 13%,同期规模净利润为 9.95 亿元和 45.88 亿元,CAGR 为 19%。尤其 近三年公司营收及
4、利润的同比增速明显加快,得益于改性塑料业务稳步增长+新材料业务 放量+宁波金发并入报表+医药健康业务的开拓,2020 年疫情冲击之下公司业绩亮眼,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实现历史新高,同比 20%和 265%。从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来看,2020 年 公司业绩爆发主要归因于改性塑料和医疗健康板块盈利大增。改性塑料产品是公司最主 要的营业收入来源,2020 年该板块实现营业收入 204.08 亿元。医疗健康板块是公司在新冠疫情防控背景下新增业务板块,公司依托技术优势,迅速开发出熔喷布、口罩、丁腈 手套等产品,实现高盈利带动总体营业收入增长。公司整体盈利能力稳健提升,销售毛利率和销售净利率边际向上。2020
5、年销售毛利 率 25.77%,销售净利率 13.15%,主要由高毛利率的医疗健康业务和改性塑料中熔喷料驱 动的产品结构优化所致。研发投入方面,公司持续增强研发费用的投入,研发费用率稳 定在 4%左右,2020 年研发费用规模已经超过 14 亿元,为金发技术的多元性和持续创新注入了充足动力。(二)重研发成优良传统,产学研协同开启新篇章金发 90 年代创业进入改性塑料行业,彼时改性塑料行业在中国处于空白状态,轻资 产+配方型的生产方式使得行业的进入门槛较低,加上改性塑料生产周期较短且利润水平 较高,吸引了大量的中小企业进入该行业。然而这种“短平快”的竞争模式极容易出现 无序竞争,新进玩家购入一批螺
6、杆机设备后采用不合格的配方,便可立即生产产品进入 市场抢占份额,导致即使自主拥有配方也很难一劳永逸地守住市场。要想逃离低水平竞 争的漩涡,道路无非一条,就是用持续的、快速迭代的、高质量的配方创新满足客户日 益提高的品质需求,甚至超前完成技术储备,金发科技便是沿此路径不断打造自身的创 新能力。金发通过研发能力和产业链整合能力的有机结合,将自身打造成具有自我成长能力 的创新平台。按照 6M 要素对研发进行评判:1)人才方面,多年来金发不遗余力招揽人 才、留住人才,目前已有博士研究生 125 名、硕士研究生 651 名、本科生 1477 名,其中38%毕业于 985、211 高校,研发人员数占全公司
7、员工数高达 14%,在化工行业中属于较高的比例。2)资金方面,金发科技的研发费用率坚持在 4%左右,用大 量资金打造“13551”的研发体系,为研发实验室配套齐全的性 能测试实验设备,保障企业内部塑料材料的研发效率。为保持人才队伍的活性,管理上 建立价值薪酬+能力薪酬+工作绩效薪酬的 3P 薪酬体系,以留住优秀人才,激活团队及个 人活力。在改性塑料业务的产业链整合上,学界公司建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产 学研合作中心,引入科研学者资源将企业技术级别从应用性研发提升至基础研究级别, 为进入化工新材料领域补充了底层能力;产业界金发联合上游供应商通过合作开发和建 立联名实验室加强对原材料性能
8、的掌控能力,并配合下游汽车、家电客户进行产品共同 开发和提供售前-售中-售后的跟踪服务,深度绑定客户并把握下游产品技术方案的话语权。 在研发上,公司积极打通客户-研发-生产之间的信息流,逐步从产品提供者变成下游客户 产品的设计者之一,将公司的研发实力和生产能力实现了高度融合。经过多年的积累, 金发产品种类众多,品种过千种,牌号超万种,而且塑料改性的螺杆机在不同的配方之 间通用性较高,公司的技术研发平台可充分对全国各地的基地赋能,同步提升生产基地 在其覆盖范围的竞争力。二、改性塑料:汽车轻量化扩大需求空间,金发客户壁垒日益加深(一)产品结构逐渐向中高端迈进改性塑料是一种以通用塑料和工程塑料为基材
9、,在加入改性助剂并进行物理或化学 改性后,使基材获得或增强某种性能的塑料制品。根据改性塑料具有的阻燃、抗冲、高 韧性、易加工性等特点划分,可以将其分为阻燃树脂类、增强增韧树脂类、纤维增强热 塑性塑料、塑料合金类和功能色母类等不同品类。改性塑料因其能满足不同需求的特性, 被广泛应用于包装、汽车、航空航天、家电和建筑材料等行业。随着“以塑代钢,以塑代木”的推行,我国塑料产量维持稳定增长。作为塑料产业的重要子行业和 高新技术产业,改性塑料近十年来持续受国家政策鼓励发展,被纳入优先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新型工程塑料与塑料合金、新型特种工程塑料、液晶聚合物、阻燃改性塑料、ABS 及其改性制品等被列为战略新
10、兴产业重点产品;特种工程塑料生产以及共混改性、合金化技术开发和应用被列为鼓励类。2011 年后,改性塑料产量迅速增长。 同时我国改性化率也显著提升,2019 年达到 20.06%,较 2010 年增加了 2.69pct。我国改性塑料在政策支持下发展迅速,但由于起步较晚,国外的改性塑料行业相较 于我国更加成熟,且国外企业在我国改性塑料市场有更高的市场占有率。国外改性塑料生产商多为集原料生产、改性加工、产品销售为一体的大型化工企业,拥有完善的一体化产业链且研发实力强,产 品多以高端改性塑料为主。目前国内多数企业还未形成一体化,在原材料成本控制上较为薄弱,且产品多面向中低端市场。同时,我国改性塑料产
11、能较为分散,据中国化工报披露,虽然国内从事改性塑料生产的企业超 3000 家,国内企业产能占总量 70%以上, 但产能超过 3 万吨规模的企业只有 40 家,超过 100 万吨的仅金发科技一家。改性塑料是塑料产业中的高端产品,通过改变特性可以满足下游的不同需求,这一 特点使其在家电、汽车、包装等领域被广泛应用。近年来,改性塑料消费量稳步提升,其中下游消费占比最大的家电和 汽车领域塑料需求显著增加。为了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并实现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汽车轻量化已成为汽车 制造领域的重要关注点之一。根据美国铝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汽车减重 10%就可以减少 3.3%的油耗,柴油车减重 10%则可以减少
12、 3.9%的油耗。因此,较于原始的车用金属材料 而言,密度更低、比强度更高、成型工艺性能更好的改性塑料成为了汽车制造中的热门 选择,车用改性塑料用途逐渐从早期的内外装饰扩展到了汽车结构件上。我国作为世界 上的汽车产销大国,同时存在着污染和能耗问题,实施汽车轻量化措施更加刻不容缓。 工信部提出到 2035 年,燃油乘用车整车轻量化系数降低 25%,纯电动乘用车整车轻量化系数降 低 35%。2016 年后我国汽车单车改性 塑料用量由 8%增长至 20%,已超过欧美国家平均水平 16%,略低于德系车 22%用量。近年来,虽然乘用车销量逐步减少,但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却快速提升,截止 2020 年新能
13、源乘用车销量为 124.6 万辆,2015-2020 年 CAGR 实现 45.6%,同时,工信部提出 指导目标,2035 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总量的 50%。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未来主流趋势,而 其对于轻量化要求更高,预计在新能源汽车的带动下,改性塑料的需求将逐步提高。根据北京石油和化学工业规 划院测算,2025 年我国车用改性塑料消耗量将达 478 万吨。家电领域方面,由于改性塑料重量轻、强度高,具备良好的绝缘性和耐热性,使其 成为家电领域中仅次于钢材的使用量第二的材料,其中电冰箱、洗衣机、电视机、空调 中改性塑料平均含量约在 43%/35%/24%/11%左右。若按照 2020 年我国四大家电
14、产量粗 略计算,同年家电用改性塑料消耗量约为 500-837 万吨。近十年来,我国四大家电产量 增速较为平缓,基本维持在 5%以下;2017 年后随着智能家电浪潮的到来,产量有较为 明显的提升,2018 年产量为 56021 万台,同比增加 13%,之后家电产量再次维持平稳态 势;将鼓励废旧家电处理、促进家电更新消费纳入重要任务,预计在政策引导 下家电产销规模将有所回暖,同时带动家电用改性塑料需求量提升。(二)从定制和工头开发,金发改性塑料深度绑定全球客户改性塑料为定制化产品而非标准产品,生产企业需要根据不同客户生产不同树脂品种、不同产品颜色、不同牌号的产品。金发科技拥有年活跃客户超万个,年活
15、跃生产牌号超 15000 个,其拥有的牌号主要覆盖了交通运输、办公、照明、安防、建材、能源、 信息通讯 7 大行业,涉及汽车、文具、LED 灯、门窗、锂电池支架、手机、一次性餐具 和日用品等 36 个细分领域的超 70 种产品。此外,公司在国内布局了上海、江苏、天津、 广州、成都和武汉等多个生产基地,同时还拥有美国、德国、印度和马来西亚四个海外 生产基地,基本完成了从国内到海外北美、欧洲、亚太的全球化布局,大大缩短了对各区域客户的服务半径。此外,公司正从定制走向共同研发改性塑料产品,以求更好密切的客户合作关系。从成本端来看,公司改性塑料业务成本受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较大,以聚丙烯为例, 2015
16、-2020 年改性塑料单吨营业成本与聚丙烯价格变化情况基本一致。为更好的抵御原材 料价格波动所带来的风险,公司在 2019 年完成收购宁波海越,着力打通“丙烷-丙烯-聚 丙烯-改性聚丙烯”的一体化产业链,该项目不仅使公司在国内同业中再度提升竞争实力, 且在项目完成落地后,还将大幅降低改性塑料原材料成本。车用材料是公司改性塑料业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在 2019 年后,该板块销售量受国内汽车市场景气度影响和疫情冲击有所下降,但其占比始终占改性塑料总销量的 30% 以上。公司的车用材料板块拥有 20 年以上的发展历程,现已形成集多部门为一体的车用改性塑料供应平台。依托拥有的全产品线优势,并在完善
17、的研发和服务体系支撑下,公司在业内率先采用了全 流程服务的理念,不仅能向客户提供各类材料,还为客户提供材料推荐,协助客户完成 零件设计、成型工艺指导、零件测试,以及颜色调配等一系列相关流程,真正实现了从 原材料供应商,到解决方案提供者的蜕变。三、绿色石化板块:从高分子材料迈向石油化工的跨越发展(一)烯烃行业高速扩容,价格预计高位运行丙烯是重要的化工基础原料,可用于制备聚丙烯、环氧丙烷、丁辛醇、丙烯酸等化 工品。其主要生产工艺包括油头、煤头和气头。我国丙烯产能从2015年的2835万吨增加至2020年的4080万吨,年复合增长率7.6%; 同期表观消费量从 2287 万吨增加至 3836 万吨,
18、年复合增长率 10.9%。需求增速大于产 能增速,供需缺口以进口作为补充,随着国内丙烯产能加速投放,进口量逐渐减少。2020 年丙烯进口量 251 万吨,同比减少 18%,随着国内大量新增产能投放,预计丙烯进口需 求将逐渐减少。我国丙烯未来新投产能将以炼厂蒸汽裂解和 PDH 为主,煤制烯烃除了宝丰能源未来 500 万吨规划外,其他规模相对较小。未来 PDH 产能比例将显著提高, 现有在建 PDH 产能接近 992 万吨;远期规划看,在建和规划总产能已接近 3000 万吨,预计到 2023 年底,PDH 总产能接近 2000 万吨,占总产能比例接近 38%。国内聚丙烯产能从2015年的2191万
19、吨增加至2020年的3474万吨,年复合增速9.7%; 同期国内表观消费量从 2190 万吨增增加至 3128 万吨,年复合增速 7.4%。根据我们统计, 2020、2021 年预计分别新增产能 410 和 705 万吨,增速为 14.2%和 21.4%。进口方面, 聚丙烯年进口量一直维持在 500 万吨附近,2020 年进口量为 656 万吨,同比增长 25%, 进口依赖度近 5 年内一直保持在 20%左右。十三五期间国内高端聚烯烃和工程塑料年表观消费量分别为 1200 和 554 万吨,而自给率只有 41%和 60%,但这两项年进口规模接近 1000 万吨。未来两年国内新投聚烯烃产能数量级
20、很大,但多为普通牌号。从 结构上看,未来普通牌号的聚烯烃将呈现供给宽松的局面,市场竞争压力加大,高端聚 烯烃大量进口的格局暂难改变。落实到供需层面, 2018-2020 年表消增速中枢为 7%-15%。考虑到部分产能延期交 付,需求处于高速扩容的阶段。按照统计,全国 2021 年新增产能增速超 20%,供需的缓 冲地带主要靠“进口替代”提供,在需求复苏+低库存+成本攀升的 2021 年,烯烃价格预 计整体保持高位运行。(二)宁波金发:打通聚丙烯生产全链条,增强主业盈利水平公司主业改性塑料在产业链位置上更贴近消费终端,当上游聚丙烯价格出现较大波 动,由于价格传导不及时,改性塑料企业的利润空间极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金发 科技 深度 研究 报告 改性 塑料 龙头 新材料 业务 多点 开花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