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星科技研究报告:金刚线有机硅齐发力_进入业绩释放期.docx





《恒星科技研究报告:金刚线有机硅齐发力_进入业绩释放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恒星科技研究报告:金刚线有机硅齐发力_进入业绩释放期.docx(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恒星科技研究报告:金刚线有机硅齐发力_进入业绩释放期1. 投资逻辑:公司进入业绩集中释放期1.1.光伏金刚线量利齐升金刚线量利齐升。公司是传统金属线材细分行业冠军,近年来积极推进业务转 型升级,切入高景气光伏金刚线业务及有机硅业务。金刚线业务产能 2022 年 快速爬坡,规划产能 4600 万千米,年内达产后跃居行业第二,预计出货 3000 万千米。金刚线业务盈利方面,公司实现两个“唯一”,即业内唯一母线自产、 业内唯一突破“单机 16 线”镀槽机技术,毛利率逐季快速爬升,2022Q1 已 达 53.74%,显著高于其他友商。同时,金刚线行业方面,单 GW 光伏装机金 刚线需求随细线化及薄片化
2、趋势显著增加,叠加下游硅片环节扩展快速,使得 金刚线需求显著提升。1.2.有机硅产能释放,金属线材成本压力趋缓有机硅产能释放,金属线材成本压力趋缓。公司新建有机硅产能已实现月产 4000 吨,预计 2022Q3 可实现近满产 8000 吨,有机硅产品及上游原材料成 本同步下行背景下,单吨净利仍可维持。传统金属线材方面,公司 2022Q1 经 营受下游开工率及疫情影响,稍有波动。未来有望实现困境反转,下游开工率 前期大型赛事及疫情管控影响消退,上游成本端大宗商品价格下行。同时公司 在广西 20 万吨预应力钢绞线远期放量,助力基建出口,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 升。2. 传统金属制造业龙头,转型升级胜
3、利在望2.1.精耕新能源及新材料的细分龙头企业深耕国家战略新兴产业,造就细分龙头。河南恒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 1995 年,主要生产子午轮胎用钢帘线、各型钢绞线、胶管钢丝、金刚线及有机 硅等产品。公司深耕国家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中新材料及新能源领域,各型金属 线材产品广泛用于汽车轮胎、橡胶软管、电力电缆、架空电力线、高速铁路、 港口及光伏硅片切割等细分场景。公司在河南、内蒙及广西合计拥有 4 个制造 基地,下辖 13 个全资或控股子公司,有职工 3000 余人,可生产 7 个大类 40 余个规格品种的产品,在国内金属制品领域属于细分龙头企业。公司是国家火 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先后被授予“河
4、南省民营企业(制造业)双 100 强”、“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河南省民营企业 500 强”及“中国民营 500 强”等称号。精耕传统金属线材制品,推进金刚线有机硅多元化转型。1995 年 7 月,恒星 科技前身“巩义市恒星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成立于河南巩义市康店镇焦湾村, 公司早期主要为电缆厂家生产镀锌钢丝,后于 2002 年涉足胶管钢丝、子午轮 胎钢帘线产品。2007 年公司上市,后分别于 2009 年进入胶管钢丝领域;于 2010 年进入新能源领域。2016 年后公司逐步实施多元化布局,以非公开发行 募集资金投建超细金刚线项目。除传统金属线材外,公司光伏业务实现精细钢 丝、金刚线及晶
5、硅切片同步生产。2018 年光伏“5.31”政策出台后,公司调 整战略,抢占内蒙古优势区位布局年产 12 万吨有机硅聚合物业务,该项目已于 2022 年 3 月实现量产出货。2021 年,公司“年产 600 万千米超细金刚线” 项目顺利投产,后续“年产 1000 万千米超细金刚线”及“年产 3000 万千米金刚线”项目进展顺利,产能及盈利能力实现双升,下游客户已覆盖几乎全部 硅片厂商。截至目前,公司已全面实现传统金属线材、光伏金刚线及有机硅三 项业务布局。股权结构合理集中,股权激励锁定核心员工。公司股权结构合理集中,实际控 制人为创始人谢保军,公司董事长谢晓博及总经理谢晓龙与谢保军系父子关系,
6、 谢宝军个人持股 18.97%,系公司第一大股东。公司于 2021 年 5 月公告实施 员工持股计划,针对公司中层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骨干在内共计 48 人授予合 计 2544.6 万股,分二期解锁,解锁条件分别为公司 2021 及 2022 年归母净利 润对比 2019 年增长不少于 80%及 150%,即 2021 及 2022 年归母净利润不 少于 1.53/2.13 亿元。2.2. 公司利润持续提升克服暴雨等影响,实现业绩持续增长。2021 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3.96 亿 元,同比增长 19.89%;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 1.40 亿元,同比增长 14.80%。公司 2021
7、年内计提较多员工持股费用,剔除员工持股费用后公司全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1.73 亿元,同比增长 41.53%。公司 2021Q3 受河南暴雨等影响,业绩稍有波动,但仍然保持增长。2018-2021 年,公司传统金属制 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27.48/31.48/26.76/30.81 亿元,其中钢绞线及预应力钢 绞线业务在 2020 年内受疫情影响出现波动,现已全面恢复;光伏多晶硅产品 实现收入 1.74/1.50/0.41/0.05 亿元,该项业务继 2018 年受政策影响计提大 额减值后,处于持续收缩状态;光伏金刚线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0.46/0.50/0.94/ 2.75 亿元,出货量大
8、幅提升至 805.36 万千米,同时毛利率提升至 42.89%, 同比提升 29.16pct。得益于产能扩张及设备改良,2021 年内公司金刚线业务 实现营收规模、盈利能力全面提升。2022Q1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8.56 亿元, 同比增长 16.74%;实现归母净利润 3115.55 万元,同比下滑 36.85%;销售 毛利率 13.79%,同比下滑 2.59pct。公司 2022Q1 业绩出现波动,主要系国 内举办大型国际赛事及长三角地区疫情影响,导致传统金属产品下游需求受到 抑制。传统金属产品需求抑制将在年内逐渐消退,不形成长期影响。产能快速扩张,业绩释放可期。2021 年内公司金刚线及
9、有机硅产能建设稳步推 进,“年产 12 万吨有机硅”项目已实现投料试生产,预计 2022 年度可释放 70%-80%产能;“年产 1000 万千米超精细金刚线”和“年产 3000 万千米 超精细金刚线”产能逐步上线,目前已实现月产能 180 万千米。金刚线及有机 硅项目产能于 2022 年集中释放,将大幅提升公司盈利能力。截至 2022Q1, 公司有机硅业务已实现规模销售,报告期内形成超 4000 万元收入,主产品 DMC 有望在 2022Q3 达到设计 8000 吨月产能。金刚线业务产销量同比增长, 2022Q1 实现产销量同增 124.27%、160.14%,毛利率进一步提升至 53.74
10、%,达到业内顶尖水平。3. 金刚线跻身第一阵营3.1.金刚线切割光伏晶硅效率最佳金刚线切割对比传统游离砂浆切优势明显。金刚石莫氏硬度高达 10,是切割及 研磨脆硬材料的理想工具。切割作业通过金刚石线与切割物件之间的高速磨削 运动完成,而金刚石线则是通过一定方法,将金刚石微粉颗粒以一定分布密度 均匀地固结在高强度钢线基体上制成。金刚线切割最早于 2007 年用于蓝宝石, 后在 2010 年开始用于光伏硅片切割。从晶体硅料到硅片经历切方、截断及切 片三个环节,其中切方及截断环节为保证切割速度及切割效率,通常选用较粗 线径的金刚线,一般线径为 250-350 微米;而切片环节出于原材料利用率及 成本
11、考量,通常选用线径较细的金刚线,一般线径为 50-70 微米。金刚线对比 游离磨料砂浆切割方式,具有切割速度快(4-5 倍切割速度)、出片率高(硅片 出片量超出 15-20%)及环境污染小等全方位优势。金刚线切割渗透率高,细线化趋势明显。金刚线早期由日本厂商研发生产,价 格极为高昂,2014 年前日本产金刚线每米价格可达人民币 3 元。国内厂商实 现突破后,金刚线价格显著下降,国产金刚线价格目前已低于 0.05 元/米。为 契合光伏电池组件的薄片化,晶硅切割用金刚线呈现明显的细线化趋势。金刚 线母线线径及金刚石颗粒介质粒度与硅片切割质量及切削损耗量相关,较小的 线径和介质粒度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
12、、降低切削损耗和生产成本。然而,母线 线径变细后最小破断拉力降低,因此对切片设备稳定性提出更高要求。目前国 内头部金刚线厂家都已生产母线线径 40 微米以下的金刚线。金刚线成本占比低,质量要求高。Solarzoom 数据显示,基于 M10 硅片的单 晶 PERC 组件生产成本合计约 1.07 元/W,而其中金刚线成本为 0.01 元/W, 由此可得金刚线在组件端成本占比仅 0.93%。然而,硅片切割环节较为精密, 金刚线线径约为人头发的一半,采用金刚线布线密集,一旦出现断线,则造成 整根硅棒报废。因此硅片厂商高度重视金刚线质量,保证断线率最小化。碳钢母线是主流,钨钢母线短期难替代。硅料价格高企
13、背景下,推进金刚线细 线化,增加单位硅料出片率可有效降本。现有金刚线主要基于碳钢母线,母线 线径理论极值或为 33 m ,而钨钢母线理论极值或为 20 m。因此业内头部 企业纷纷展开钨钢母线研究,推进相关技术储备。然而,最新美畅股份投关记 录显示,钨钢母线在产能、成本及工艺方面存在缺陷,中期内仍难以取代碳钢 母线。美畅股份同时积极投资布局碳钢母线产能,推进母线自产,侧面也证明 了钨钢母线中期内难以取代碳钢母线的结论。3.2. 光伏行业高景气,带动金刚线需求放量平价上网叠加双碳背景,全球光伏需求放量高增。尽管受硅料产量限制,2021 年内光伏行业全球及国内市场保持高景气度,CPIA 统计数据显示
14、 2021 年内全 球光伏新增装机量高达 170GW,同比增长 30.77%。全球几大主流市场中, 欧盟实现装机 25.9GW,同比增长 34%;美国实现装机 26.8GW,同比增长 39.6%;印度实现装机 11.89GW,同比增长 218%。2021 年内我国实现光伏 装机 54.88GW,同比增长 13.9%,其中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 29.28GW,占 比高达 53.4%,史上首次突破 50%;户用光伏新增装机 21.6GW,同比增长 113.3%,创历史新高。3.3.细线化、薄片化带来金刚线单位需求增加金刚线耗材属性,细线化、薄片化带动单位需求显著增加。光伏硅片生产环节 中,金刚线消作
15、为耗材,消耗量与硅片产量成正比。前期高测股份招股说明书 显示,每片硅片出货量对应 1.5 米金刚线消耗,按单片硅片 4W 测算则单 GW 光伏需求对应 37.5 万千米金刚线需求。然而,在硅料价格高企背景下,光伏硅 片出现明显薄片化趋势,同时金刚线出现明显细线化趋势,两者合力提升单位 硅料出片率。美畅股份最新数据显示,以 38 m 金刚线切割硅棒,获取厚度在 165-160 m 的 182 硅片,对应约 4 米单片线耗,以每片 7.59W 试算,则单 GW 金刚线耗增加至 52.7 万千米,对比以往增加 40.53%。受降本及新型电池 片技术渗透驱动,硅片薄片化趋势仍在延续。(报告来源:未来智
16、库)CPIA 发布中国光伏产业路线图 2021 显示,p 型单晶硅片平均厚度在 170m 左右,较 2020 年下降 5m, 用于 TOPCon 电池的 n 型硅片平均厚度为 165 m ,用于异质结电池的硅片 厚度约 150m ,用于 IBC 电池的硅片厚度约 130m。同时,硅料价格仍在 高位,驱动金刚线进一步细线化,美畅股份 40 m 线径以上产品出货占比快速 减少,36 m 出货占比已接近 40%,恒星线径 35m 的金刚线产品已经进入 试用阶段。进一步薄片化及细线化,有望驱动单 GW 金刚线需求在 52.7 万千 米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硅片环节扩产快,金刚线潜在需求巨大。光伏硅片环
17、节近年来呈现隆基股份及 中环股份双寡头格局,2020 年底隆基股份具备硅片产能 85GW,中环股份具 备硅片产能 55GW,硅片制造全行业产能 265.3GW。隆基及中环两者市占率 分别为 32.04%、20.73%。2021 年以来光伏行业持续保持全球范围高景气, 同时重大产业扶持政策集中释放,构建行业长期景气预期,因此各大企业加速 产能扩张。以京运通、上机数控为代表的多家企业宣布扩产,跨界进入硅片制 造领域。根据公司公告,2021 年底隆基股份硅片名义产能达 105GW;中环股 份硅片名义产能达 85GW,全行业名义产能 425.1GW,目前已公开远期规划 产能合计达 660GW。光伏整体
18、高景气引发全行业扩产,硅片行业扩产速度较 快,产能扩建最快在 100 天内,行业规模扩张目前仍然主要受限于硅料环节。 根据中国光伏协会 CPIA 统计,2021 年度全国硅片产量为 227GW,同时预测 2022 年全国硅片产量不少于 293GW。然而,如果按各个硅片厂商规划产能测 算,2021 底硅片行业名义年产能 425.1GW,硅片行业远期名义年产能 660GW,假设排产率 100%,则金刚线潜在需求最大可达 3.48 亿千米。3.4.金刚线行业快速扩产,规模化降本叠加需求放量,带来毛利率提升金刚线行业进入扩产周期,格局“一超多强”。光伏晶硅切割用金刚线行业目前 处于“一超两强”格局。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恒星 科技 研究 报告 金刚 有机硅 齐发 进入 业绩 释放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