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银行行业发展趋势及发展隐患分析[图].docx
《中国电子银行行业发展趋势及发展隐患分析[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电子银行行业发展趋势及发展隐患分析[图].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电子银行行业发展趋势及发展隐患分析图 电子银行业务是商业银行等银行业金融机构利用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的通讯通道或开放型公众网络,以及银行为特定自助服务设施或客户建立的专用网络,向客户提供的银行服务。电子银行的创新朝着智能化、娱乐化及个性化发展。 一、发展趋势 1、智能化功能 随着开户等业务逐步实现线上办理,用户希望银行业务全面实现线上化、无卡化办理,银行卡实体卡的使用将被逐步压缩。用户对于数字信用卡功能的需求度达到42%,而全国性和区域性银行的手机银行实现率仅为39%和12%。 2、娱乐化功能 个人用户对银行加入直播、短视频、游戏功能的接受度比较相近,均有50%左右的用户接受这些功能的加入,用
2、户对于直播、短视频的接受度较高,用户占比分别是55%、54%。 智研咨询发布的2021-2027年中国电子银行行业市场发展动态及竞争战略分析报告数据显示:与接受程度相近,用户对于愿意观看或参与直播、短视频、小游戏的比例也分布在50%左右,但相对而言,用户对于银行短视频的观看意愿更强,用户占比50%。 3、个性化功能 在客户实际使用的个性化行为方面,个人手机银行客户使用最多的个性化功能是定制关注的金融资讯和行情、定制自己首页快捷功能,客户比例分别是44%、41%;其次是设置个性化用户名和添加头像等,用户比例分别是35%、27%。 二、发展隐患 多数用户对电子银行或多或少仍存在着安全性的担忧,其中
3、支付密码、身份证信息、银行卡密码是用户最关心的三大隐私信息,占比分别是55%、54% 和51%,远高于其他隐私信息;其次家庭住址信息、网银账号、电话号信息、面部特征信息占比均在30%以上。 用户比较接受银行使用性别、电话号码信息、年龄等轻度隐私信息以获得银行方面更加好优质的服务,用户比例分别是39%、38%、37%;用户对于个人生物识别信息的敏感度相对较低,用户比例仅为30%。 用户认为银行可通过存储记录方便核对、无个人信息泄露、人工客服快速对接等方式保障用户的使用安全感,用户比例分别是51%、51%、50%;其次账号被盗快速追随、在有风险的交易行为时弹出提示、合理的安全验证体系用户比例分别是48%、37%、3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电子 银行 行业 发展趋势 发展 隐患 分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