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安防行业未来发展空间、未来发展方向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图].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国安防行业未来发展空间、未来发展方向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安防行业未来发展空间、未来发展方向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图].docx(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安防行业未来发展空间、未来发展方向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图 一、城镇化进程加快,安防行业仍有发展空间 1、安防产业稳健增长,中国增速高于全球 经过多年发展,国外安防行业已经形成了较高的准入门槛,对行业内现有企业而言,收入来源和经营模式都实现了较大的转变,企业在市场的地位也相对稳定。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安防行业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2010年伴随着全球经济逐步复苏,全球安防行业市场也在陆续恢复。2017年全球安防产业总收入2570亿美元,同比增长8.9%,预计2018年达到2758亿美元,同比增长7.3%。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中国安防产业增速高于全球,安防行业将向规模化、自动
2、化、智能化转型升级,预测到2020年,中国安防市场规模将达到8000亿元左右,年增长率达到10以上。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2018年城市级安防招标项目回顾-大项目增势明显 2017年6月14日-2018年12月31日,公开招标的城市级安防项目有近2632条,项目类型涵盖交通管控(1173)、平安城市(599)、智慧交通(374)、雪亮工程(339)、智慧城市(103)、人脸识别(21)、智慧警务(11)、城市大脑(8)、人工智能(4)。 2018年上亿项目比2017年高出7倍。招标金额上亿的项目有149个,总金额达444亿,比2017年65亿高出7倍左右。智慧城市、平安城市、雪亮工程等项
3、目极为活跃,可以预见,这将为安防行业提供持续发展的动力。 交通管控项目占比最大。从项目数量来看,涉及民生的交通管控依然是最热门,占比接近44.57%;雪亮工程崭露头角,占比达到12.88%;智慧城市的项目数量有所下降,不大可能成为建设的热点;而技术大热门的人脸识别和人工智能项目合计25个,占比不足1%,这可能和AI技术融入项目没有单独招标有关;比较引人关注的智慧警务项目和城市大脑项目已经出现在项目清单中,数量分别达到11个和8个。 招标金额上亿的项目有149个,总金额达444亿,比2017年65亿高出7倍左右。智慧城市、平安城市、雪亮工程等项目极为活跃,可以预见,这将为安防行业提供持续发展的动
4、力。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其中招标时间在2017年的项目110个,涉及招标金额84.98亿元人民币;招标时间在2018年的项目2522个,涉及招标金额847.46亿元人民币。江苏省、广东省、浙江省招标金额排名前三。按照地区用招标金额进行排序,排名前十的省、直辖市、自治区依次为:江苏省(78.2亿)、广东省(72.8)、浙江省(55.9)、山东省(53.4)、天津市(49.8)、江西省(46.8)、贵州省(45.7)、上海市(45.2)、北京市(39.8)、四川省(37.4)。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平安城市项目599个,呈现单个较大的特点,招标金额
5、和中标金额最高,分别达到286.5亿和232.8亿,交通管控项目数量最多,达到1173个。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大部分招标项目都是出现在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从数量来看分别占全年的比例为31.05%、30.85%,从招标金额来看分别占全年的比例为32.88%、27.26%,远超过50%。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3、中国安防产业利好政策不断,产业链快速发展。 安防下游应用目前的现状是政府端主导,商业端萌芽。国内安防市场按客户结构大致可分为城市级、行业级市场及消费级市场,其中安防的第一需求驱动目前来看主要还是靠政策下政府端需求(重性能轻价格),如过去十二五&十三五期间智慧城市的普及给安防带来了强劲
6、拉动。具体看视频监控下游应用领域看平安城市、智慧交通等是主要的政府端市场,不过随着智慧楼宇、文教卫、银行金融业以及新兴市场如无人超市、自动驾驶等商业端的业务打开将为安防监控带来持续的需求拉动。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安防行业利好政策不断 2018年出台鼓励规范发展文件共40项。2018年,是中国安防行业持续、健康、稳步发展的一年,除了传统安防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加快步伐;AI的火爆以及在安防的落地应用,智慧城市雪亮工程的政府助推,促使安防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高峰。回顾一年的发展,发展环境政策利好是安防行业持续发展的有利保障,迎合人工智能、智慧城市、互联网等发展热词,政府在这些领域相继推出了一
7、系列的政策、法规、规范指引着行业的发展。2018年,国家相关部委及管理机构发布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共19项;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共21项。 中国安防行业技术不断提升,专利数量大幅增长。正是由于技术进步,工艺流程改善,我国的安防行业实现了快速的发展。通过SooPAT公开数据我们可以了解到行业在技术方面投入了巨大的人力与物力。2018年,中国安防专利公开数量达到5819项,同比增长48.3%。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中国安防产业增速高于全球,产业链快速发展,从A&S2018年“全球安防50强排行来看,中国大陆公司数量达到9家,提升明显。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4、人均
8、摄像头数量与国外发达国家对比仍有成长空间。 中国二、三线城市的千人均摄像头数量为美国均值的十分之一。以每千人拥有的视频监控数量作为指标,当前我国摄像头密度最高的北京市为例,每千人拥有摄像头数量仅仅59个,相当于英国平均水平的80%,美国的60%;一线城市北上广深四地的千人均监控摄像机数量均值约为41台,为美国均值的43%;二线城市和三线城市的千人均数量均在10台以下,为美国均值的十分之一。综合分析,我国摄像头从渗透率对标国外仍有较大的成长空间。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市场格局呈现东部沿海发达,中西部地区相对不足。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大区域占中国大陆安防行业2/3以上的份额。在安防工程商的区
9、域分布上,与我国安防行业的重心一样,深圳、上海、北京以及广州在安防工程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因此华南、华东地区在安防工程商数量方面占比较高。经过长期发展,我国安防行业在地域分布上形成了以电子安防产品生产企业聚集为主要特征的“珠三角”地区、以高新技术和外资企业聚集为主要特征的“长三角”地区,以及以集成应用、软件、服务企业聚集为主要特征的“环渤海”地区三大产业集群,占据了我国安防产业约2/3以上的份额。 安防产业区域性优势明显。其中,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的安防行业带已成为中国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产品数量、种类最多的安防高新产品加工密集地区;以上海、江苏、浙江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已成为安防产品制造业的
10、一个重点地区;环渤海地区则形成了北京、辽宁、山东、天津的安防产业群。此外,安防产品生产企业在单一产品领域同样具有产业集群特点。福建形成了监控镜头、楼宇对讲、防盗报警三大产业优势;天津形成了高速球和云台生产制造优势;浙江形成了DVR、高速球、矩阵产业优势;北京形成了光端机、电子巡更、门禁产业优势;广州形成了楼宇对讲和公共广播产业优势;江苏形成了安防线缆、高速球、防爆摄像机产业优势等。 州省2018年招标金额大爆发。按照招标金额区域来看,基本上和各省的经济状况相关。唯一需要注意的是贵州省在2018年出现了大爆发,无论是项目数量和金额在全国都处于领先位置。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关于未来发展方向
11、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构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中,提出“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强调“建设平安中国,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 (一)把握重大机遇,调整发展重心 1.平安建设新机遇 目前,国内外不安全因素相互传导、演变的趋势更加明显,严重威胁国家安全。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人民群众对社会安全的需求和期待越来越高,更加需要公安机关不断借助科技手段来提高履职能力和服务质量。未来几年,仍是我国平安城市新建与改建的重要时期。2016年,国务院审议通过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
12、十三五”规划方案,进一步强化了顶层设计。中央层面成立35个部委参加的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部际协调工作组,大多数省市都成立推进视频监控工作的领导或协调机构。2017年公安部科信局在深圳举行公安视频联网工作推进会目的就是总结交流各地公安机关推进公共安全视频联网建设的经验,提升公安机关视频图像信息综合应用效能,确保如期完成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方案(2015-2020)目标的实现。这些举措都将为安防企业提供很好的发展机遇。 2.雪亮工程方兴未艾,市场可期 雪亮工程是平安建设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时监控、一键报警、分级处置、综合应用,实现农村地区社会治安防控和群防群治工作无缝
13、覆盖。随着雪亮工程的展开,将形成巨大的市场潜力,我国拥有2000多个县(区),4万多个乡镇,近70万个行政村,250多万个自然村,按照最基本的监控点配置,即可形成上千亿元的安防市场需求。 3.智慧城市建设新机遇 目前,我国城镇化水平约为57%,未来10年仍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将有2亿左右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落户。目前我国在城市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智能化水平还不高,智慧城市建设就是要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促进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政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促进城市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服务便捷化、社会治理精细化。 随着国家“十三五”规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行业 未来 发展 空间 发展方向 发展趋势 分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