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铵膦龙头利尔化学报告:“普草”加速渗透_“精草”时代将至.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草铵膦龙头利尔化学报告:“普草”加速渗透_“精草”时代将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草铵膦龙头利尔化学报告:“普草”加速渗透_“精草”时代将至.doc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草铵膦龙头利尔化学报告:“普草”加速渗透_“精草”时代将至公司概况:迅速成长的农药巨头近三十载砥砺,造就国内农药巨头产业链布局完善,行业地位领先。利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由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于 1993 年发起设立,于 2008 年 7 月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公司总部位于四川省绵阳市,经过 二十余载的发展,布局了绵阳、广安、南通、岳阳、鹤壁、荆州等 6 个生产基地,拥有涵 盖化工原料、中间体、原药及制剂各生产环节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对主要产品形成了 多基地供应保障,是国内最大规模的氯代吡啶类农药原药和制剂的生产企业。公司产品出 口美国、巴西、阿根廷、澳大利亚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与科迪华、巴斯夫、
2、纽发姆等 国际顶尖农化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在农药领域获得了较为领先的地位。主营农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涵盖品类多。公司产品主要覆盖氯代吡啶类、有机磷 类、磺酰脲类、取代脲类等多个农药大类,产品包括除草剂、杀菌剂、杀虫剂两个系列。 除草剂类核心产品为草铵膦、敌草快、丙炔氟草胺和二氯吡啶酸等;杀菌剂类产品主要氟 环唑、异菌脲等;杀虫剂类产品则以毒死婢为代表。公司布局六个生产基地,构建完善产业链布局。公司总部位于四川省绵阳市,并且在 绵阳、广安、南通、岳阳、鹤壁、荆州地区布局生产基地。绵阳基地(母公司)的氯代吡 啶类原药生产规模为国内第一,毕克草和毒莠定产销量全球第二。另外广安利尔也是公
3、司 主要的原药以及中间体生产基地。江苏快达是国内重要的光气类除草剂生产企业,荆州三 才堂主要生产草铵膦合成的关键原材料,启明星氯碱是公司烧碱等上游原材料的供应商。 公司在多地布局生产基地,且产品种类不断丰富,积极打造上下游一体化。草铵膦市场空间释放,公司业绩同步增长近年来,伴随草铵膦市场空间的释放,公司业绩增幅迅猛,2021 年营业收入达到 64.9 亿元,同比增长 30.7%,对应 2014-2021 年 CAGR 为 22.03%。受益于草铵膦价格触底后 大幅度回暖,2021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达到 10.7 亿元,同比增长 75.17%。原药和制剂及 其他两大业务板块业绩均见稳步提升,20
4、21年原药产品贡献 66.78%营收及 72.43%毛利。 随着生产工艺优化和部分产品价格上涨,公司毛利率水平被逐渐推高。股权结构健康,管理体制完善股权结构良好,实控人是中物院。公司股权结构清晰,最大股东是四川久远投资控股 集团有限公司,截至 2021 年年底,持股 25.81%,第三大股东中物院化工材料研究所持股 9.13%,二者均为中物院全资子公司。故实际控制人为中物院,对公司合计持股 34.94%。设置激励机制,提升管理效率。公司作为科研院所控股子公司,建立了非常完善的激 励机制,公司于 2014 年推出了核心骨干员工长期激励基金计划,充分调动公司核心骨干 员工的积极性,确保持续健康发展
5、。2021 年,公司在多种薪酬分配方式的基础上调整年 终奖发放规则,员工的年终奖与公司年度经营业绩正相关。编制和下发执行注册安全工程 师和“两重点一重大”特种作业持证员工津贴激励政策,引导和鼓励员工进行能力和职业 资格等级提升。通过制定奖惩分明的相关考核机制,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激励员工不 断改进工作质量、提高效率,有效提升了员工的执行力和责任意识。精草铵磷:工艺持续突破,迎接“百亿“市场草铵膦行业概况:需求稳步增长,产能迅速激增草铵膦是由原德国艾格福公司(后归属拜耳公司)在 20 世纪 80 年代开发出的一种广 谱、触杀型、灭生性除草剂。主要成分是 4-(羟基(甲基)膦酰基)-DL-高丙氨
6、酸,可与敌草隆、 西马津、2 甲 4 氯和其他一些除草剂混配使用。草铵膦是外消旋体混合物,只有 L-型具有 植物毒性(有效成分)。草铵膦在广谱除草剂中主要的优势在于人体毒性和作物危害性。当前全球灭生性除草 剂主要有草甘膦、百草枯和草铵膦三个应用较为广泛的品类。三者作用机理有较为明显的 差异,其中:1)草甘膦主要通过抑制植物体内烯醇丙酮基莽草素磷酸合成酶,从而抑制 莽草素向苯丙氨酸、酪氨酸及色氨酸的转化,使蛋白质的合成受到干扰导致植物死亡;2) 百草枯为速效触杀型灭生性联吡啶类除草剂,使光合作用和叶绿素合成很快中止;3)草 铵膦属于膦酸类除草剂,通过抑制植物氮代谢途径中的谷氨酰胺合成酶,从而干扰
7、植物的 代谢,使植物死亡。全球草铵膦需求稳步增长。2020 年,全球草铵膦的市场规模达到 10.5 亿美金,位列 所有除草剂品种第二位,2014-2020 年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 6.3%,是增长最快的非选择 性除草剂。我们预计未来伴随着转基因草甘膦耐受性作物的开发、百草枯逐步被禁用以及 杂草对草甘膦的抗性日益增强等有利条件的催化,草铵膦仍有巨大市场开发潜力。百草枯禁用推动草铵膦市场增长加速。百草枯是一种广谱除草剂,具有快速高效、杀 草彻底、价格低廉的优点,曾在全球范围内作为性价比最高的除草剂之一被广泛使用。但 百草枯对人体有极大毒害,尚无有效解毒药剂,因此百草枯的施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 质疑
8、,包括我国在内多个国家纷纷推出对百草枯的禁令。全球重要农业国草铵膦替代百草枯需求巨大。参考中国农药工业协会 2016 年的数据, 中国、美国巴西等农业大国的百草枯用量均排在前列,且在本国的消费体系中占据了较大 的比重,与此同时,上述国家也均实施或将要实施百草枯的禁令,因此从全球视野看,当 前百草枯的替代空间巨大。同时,上述国家的草铵膦用量又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因此我 们判断,全球视野下,众多农业大国的百草枯禁令将有效地推动草铵膦需求的快速释放。百草枯若完全退出,有望提供约 2.5 万吨需求。2016 年全球百草枯消费量约为 7.5 万 吨,假设市场空白由草甘膦和草铵膦各填补 50%,长期看,百
9、草枯的退出料将直接新增草 铵膦年需求约 2.5 万吨。草甘膦抗性问题日益趋严,复配有望带动草铵膦需求。草甘膦的长期使用,导致植物 抗性日益严重,除草效率持续下降。为了提高杂草防除效果,部分企业尝试将草甘膦与草 铵膦进行混配。从我国农药企业复配制剂登记证信息来看,大部分复配制剂的比例为草甘 膦:草铵膦=5:1。目前全球每年草甘膦的需求量约 71 万吨,假设未来其中约 20%的用 量施用时需复配,则预计能提供约 2.84 万吨新增草铵膦需求。除替代需求外,转基因推广料将带动草铵膦用量。除替代需求外,草铵膦本身的施用 需求也在逐年上升,这主要是由于众多世界农化巨头已经研制开发了抗草铵膦转基因作物 种
10、子,同时也拿到了很多农业大国的批准。目前国内也在积极主动的推动转基因的落地。 按目前的进度,我们预期最早 2022 年将有品种获得审定,2023 年便有望进入产业化。预 计至 2026 年,国内包括玉米在内的主要作物品种转基因的渗透率有望达到 90%。参考美 国 EPA 草甘膦用量数据,预计新增草甘膦需求将近 8 万吨/年,假设未来草铵膦与草甘膦 按 1:5 的比例复配,则有望新增约 1.5 万吨/年的需求增量。预计草铵膦 2026 年需求有望达到 1112 万吨。目前全球草铵膦的折纯用量约 45 万 吨,假设至 2026 年如我们所预期,完成对百草枯的替代,与草甘膦复配达到预期,同时 国内转
11、基因推广顺利推进,预计至 2026 年,全球草铵膦需求有望达到 1112 万吨。受到空间扩张吸引,生产厂商大量投放草铵膦产能。据我们统计,目前行业内公告拟 新增建设项目超过 10 万吨,但考虑到大部分企业缺乏草铵膦生产经验,能否形成稳定的 生产尚难以确认,但仍存在一定过剩的风险。供需同步增长,竞争逐步加剧。按照前文论述,在当前草铵膦市场需求逐步释放的阶 段下,已经有众多企业开始着手布局草铵膦投产以抢占未来市场份额,这也就意味着,在 产能密集投放的阶段内(未来两年中)企业之间的竞争将会加剧。我们认为,竞争将主要 集中在成本和产品两个方面。行业趋势:竞争激烈,成本&新工艺优势助公司维持领先地位工艺
12、差异巨大,当前三种主流。当前市场上主要有三种主流草铵膦生产工艺,分别为 格氏法(Strecker 法)、拜耳法和利尔率先改进的工艺(我们姑且称为利尔法)。虽然三种 方法有部分相似的工艺部分,但总体而言,由于原料、损耗、反应机理等多个方面的差异, 上述三种工艺在成本、环保友好性和收率上都有较大的区别。格氏法:该工艺已经比较成熟,但是 1)过程中涉及到氰化钠、丙烯醛等剧毒物 质,需要严密的过程防护工作;2)产生大量的三废(且组分中含有 CN-离子), 处理具有较大难度;3)由于工艺流程较长,收率只能保证在 30%以上等。总而 言之,格式法除工艺比较成熟外,在各方面都具有非常大的劣势。拜耳法:主要的
13、缺点在于工艺控制困难,MDP 和 ACA 的生产工艺都具有一定的 难度,壁垒较高。良好的连续性和较高的收率(超过 90%)以及非常低的三废排 放造就了其非常低的生产成本。由于生产过程中涉及到一些具备较高难度的工艺 控制过程,因此设备相对较为昂贵。利尔法:利尔通过自身改良,已经贯通了三氯化磷、甲烷向 MDP 转化的工艺流 程,整个反应过程连续化程度也明显增强,同时减少了格氏试剂的使用,工艺的 稳定性和安全性都有所增强,因此成本较传统格氏法明显下降。相比之下,格氏法具有较大的环境风险,且成本较高,系国内主流工艺;拜耳法比较 先进,连续化程度极高,几乎没有三废排放,成本最低;利尔法是从格氏法向拜耳法
14、过渡 过程中的工艺,较传统工艺已经实现了很大的改善。公司自建 MDP 产能,工艺连续化程度大幅提升,成本较国内厂商已具备一定优势。 公司广安项目新投产的草铵膦工艺,率先尝试了与拜耳法相类似的工艺,目前已经将中间 体 MDP 攻克,正在努力攻克 ACA 的制备。依赖较为连续化的生产路径,公司成本端已经 较国内其他厂商具备约每吨 2 万元左右的优势。目前公司正积极推进 MDP 的并线,完成 后,将进一步提高 MDP 的产能,以满足自身草铵膦的需求,从而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L-草铵膦:蓝海一片,未来除草剂板块的潜在“王者”L-草铵膦活性翻倍,产品经济性提升。目前市场销售的主要是 L 型和 D 型混合
15、的外消 旋物。其中 L-草铵膦又称为精草铵膦,其除草活性是普通草铵膦的 1.8-2 倍,亩施用量仅 为普通草铵膦的 50%。开发生产 L-草铵膦将大幅降低原药用量,有利于提高产品经济性和 降低农药用量,符合农药高活性、低用量和重安全的发展趋势。L-型草铵膦的合成方法包括化学法和生物法。化学法合成主要采用手性辅助剂诱导法、 外消旋体拆分法和不对成合成法等,但这些方法面临合成路线复杂、收率低或/和手性拆分 试剂昂贵的问题,难以实现高效工业化生产。生物法合成主要包括蛋白酶法、氨基酸脱氢 酶法和转氨酶法等,这些方法往往具备产物光学纯度低、分离难度大或/和底物耐受差等缺 陷,其工业化应用价值相对较低。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草铵膦 龙头 化学 报告 普草 加速 渗透 精草 时代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