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瑞医疗研究报告:医疗器械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_平台化再加速.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迈瑞医疗研究报告:医疗器械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_平台化再加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迈瑞医疗研究报告:医疗器械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_平台化再加速.docx(4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迈瑞医疗研究报告:医疗器械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_平台化再加速一、医疗器械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高端化、国际化、智能化共同发展1.1 三十年风雨路,走出去走进来公司是国内综合性医疗器械龙头,自 1991 年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临床医疗器械设备的研发和制 造,主要产品覆盖生命信息与支持、体外诊断、医学影像三大领域,另外重点布局细分赛道,包 括微创外科设备、兽用医疗器械、骨科等业务。公司拥有国内同行业中最全的产品线,提供安全、 高效、易用的“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满足临床需求。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突破自身边界,从代理到自研,从国内到海外,从中国第一台自主研发的多 参数监护仪、到中国第一台准全自动三分群血液细胞
2、分析仪、再到中国第一台自主研发的全数字 黑白超声诊断系统等等,从单线产品到整体解决方案,从低端到高端,公司仍在不断突破新业务 和新区域,2020 年疫情期间依靠快速恢复生产和强大产品质量在国际市场新突破 700 余家高端空 白医院。与其说公司是一个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商,不如说公司是一个不断孵化产品和客户的平台,创新与 灵活发展融入公司的 DNA 中,公司历史中每个节点都在诠释,坚持高端科技和高研发投入、坚持 严格质量标准和合规经营、坚持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坚持高端化、国际化、智能化发展。1.1.1 坚持自主研发,产品多元化、高端化发展1991 年,李西廷先生、徐航先生等七人在深圳成立迈瑞医疗。公司
3、成立第二年即开始进行自主产 品的研发,基于自身代理及监护仪渠道,公司于1992年推出了公司第一款自研产品中国第一 台血氧饱和度监护仪。当时国内医疗器械刚刚起步,代理国外品牌“赚快钱”是国内医疗器械企 业普遍经营模式,而公司始终注重于研发和技术进步,经过 30 年大浪淘沙,成为国内医疗器械行 业龙头企业。公司持续保持高额研发投入,随着公司营业收入增长,研发费用率持续维持在 8%以上,2021 年 研发投入绝对金额已达 25.2 亿元。公司始终专注于研发,陆续推出相关产品,展开多元化布局,基于于公司在监护仪的品牌、渠道 及精密制造的技术优势,逐步进军超声、体外诊断等器械蓝海市场。从官网可以了解,1
4、998 年迈 瑞推出中国第一台三分类标准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产品向体外诊断领域拓展。2001 年推出第 一台全数字黑白超声,进一步进入医学影像领域。2003 年和 2009 年又相继推出中国第一台全自 动生化分析仪和双向波除颤监护仪等。到2010年,公司生命信息与支持、体外诊断及医学影像三 大产品线主基调形成。从目前营收结构来看,公司生命信息与支持、体外诊断和医学影像业务三足鼎立,贡献公司绝大 部分业绩,新兴业务骨科、微创外科、动物医疗等目前占比较小,微创外科业务2020年并入生命 信息类收入中,有望在后续带来新的增长动力。公司产品线不断丰富,已成为国内产品线最齐全的医疗器械综合解决方案提供
5、商。公司产品持续 创新迭代,原有三大产线领域产品在高端化方面不断实现突破,新领域产品不断完善出新。公司 的监护仪、麻醉机、血球分析仪等已达到全球领先水平,其他产品正努力跟国际一流水平看齐, 公司也在不断尝试新领域、并用优秀的业绩增速证明实力。公司保持持续创新,拥抱医疗新基建带来的“器械黄金十年”。公司新品层出,在 2020-2021 年 度,公司在生命信息与支持领域推出了智监护(2.0 版)新生儿科室版本、BeneFusion e 系列输 注泵(eVP/eSP/eDS)(中国区新上市)、BeneFusion n/e 输液泵封闭耗材(国际区域新上市)、 高端麻醉机 A8/A9(中国区新上市)、新
6、平台手术床 HyBase V8(CE)、HyPort R80 新吊桥 I 型 (CE/CFDA)等新产品。在体外诊断领域,公司推出了 CL-8000i 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三维荧光、全自动末梢血、高速 CRP 和 SAA 检测一体机、BC-7500 CS 系列血液细胞分析仪等 新产品,并于近期拟推出新一代高端凝血分析仪。在医学影像领域,主要推出了超声综合应用解 决方案“昆仑 R7”、妇儿应用解决方案“女娲 R7”、POC 高端平板彩超 TE9 等新产品。1.1.2 走出去走进来,并购实现发展壮大公司在不断拓宽产品边界,也在不断拓宽区域边界,走出去走进来。公司自 2000年开始进军海外
7、医疗器械市场,产品先后出口到英国、美国等国家,开启了国际化发展之路。基于国际化战略, 公司 2006 年于纽交所上市,成为中国首家医疗器械企业海外上市的公司。在国际化过程中,公司不断依靠并购实现业务与区域的外延扩张,提升品牌的影响力。从海外医 疗器械龙头扩张的例子不难看出,并购是拓宽边界的不二利器。在生命信息与支持领域,公司于 2008 年收购全球最老牌的监护品牌 Datascope,获得了成熟的 欧美发达市场直销业务平台,为公司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发展打开了海外通道,公司在监护仪的 市场份额跃居全球第三。在医学影像领域,2013 年公司收购国外优秀的超声公司 Zonare,获得了下一代高端成像
8、技术, 便于进一步拓展美国市场并实现全球高端影像产品领导者目标。在体外诊断领域,公司 20201 年收购全球 IVD 行业最重要的原材料供应商之一的 Hytest Invest Oy,进一步完善化学发光产品研发及供应链平台建设,提升核心业务竞争力。同时公司在国内也不断通过并购发展壮大,2011-12 年间,迈瑞先后收购了 8 家本土医疗器械公 司,包括深圳深科医疗器械、苏州惠生电子、浙江格林蓝德、长沙天地人、杭州光典医疗器械、 武汉德骼拜尔外科植入物、北京普利生一起、上海医光仪器等。通过并购,公司不断丰富生命信 息与支持、体外诊断、医学影像三大领域产品与布局,并切入骨科植入物、内窥镜等领域,带
9、来 新的业务增长点。公司不断推进国际化战略,国际收购主要以“获取较高技术专利”为出发点,兼顾销售渠道,国 内收购以扩充产品线为目的,到 2016 年已实现国内国外市场营业额各占 50%,国内业务和海外 业务有望实现稳健增长。2020 年公司在疫情引发的应急采购中大量拓展了海外高端客户群,在国际市场完成了 700 多家高 端客户的突破,在国际市场上迎来了更好地发展机遇。2021 年,公司海外业务持续拓展,开拓客 户数量与 2020 年一致,不断加强深度与广度。公司后续将以国内和新兴市场国家作为主要增长动力,同时在发达国家持续耕耘构建品牌知名度 和影响力,加速全球化渗透。在全球领域,公司会继续加强
10、在生命信息与支持、体外诊断、医学影像等细分领域专业营销团队的健全,继续加强生命信息与支持及医学影像产品横向纵向客户群 的突破,加强高端产品发展,在体外诊断领域,推动从海外小样本量实验室到中样本量实验室的 突破。1.2 瑞智联、瑞影云、迈瑞智检,智能化解决方案提升整体诊疗水平公司在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品类的同时,注重信息化、集成化、智能化,期待实现“1+1”2 的效 果。公司结合三大业务领域持续提升的产品组合核心竞争优势和性价比优势,逐渐从医疗器械产 品供应商蜕变为提升医疗机构整体诊疗能力的智能化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基于三大业务提出瑞 智联、瑞影云、迈瑞智检实验室等系列智能解决方案,场景覆盖医院全院
11、、重症、手术、急诊、 心脏、普护、体外诊断、实验室、影像、远程质控、教学培训、远程会诊、研讨社区等。“瑞智联”解决方案可实现全院设备物联,助力智慧医院建设。基于公司在监护仪、麻醉机、呼 吸机、输液泵等多产品的布局和优势,已经推出包括全院、重症、围术期、急诊、心脏科、普护 在内的多场景解决方案,致力于通过信息化手段全面提升医院管理和科室运营效率。瑞智联以病人为中心,集成床旁所有设备数据,与医院已有的信息化系统有机结合,助力大数据科研,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极大便利远程诊疗和医联体共同诊疗。“瑞影云”影像云服务平台是 5G 网络新时代大环境下的产物,疫情加速了其普及和应用。瑞影 云主要通过连接迈瑞
12、影像设备和用户的云端生态应用平台,创新性地提供了可供用户自主创建和 运营的云社区及多种云端应用,为超声医疗工作者打造立体便捷的交互媒介。目前,基于“瑞影云”公司推出带远程质控的医联体会诊、医联体/连锁医疗机构超声远程质控、 POC 科室与超声科业务整合的远程教学培训/会议、聚集病例讨论和云端课堂研讨社区等远程超 声解决方案。瑞影云突破时空限制,对单一地点的超声设备云端共享,规范基层医疗机构程序, 使得上级远程诊疗更有信心,助力分级诊疗及提升医联体整体诊疗水平。“迈瑞智检”实验室解决方案主要通过体外诊断的八大系列检测设备、配套检测试剂、质控品、 校准品的 IT 升级,实现医学实验室内人机料法环测
13、等多项管理要素的全流程物联网联动,优化管 理流程,提升效率。“迈瑞智检”整合完善的检测设备、高效的信息系统、专业的管理咨询和敏 捷的售后服务,结合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实验室管理提供全新的自动化、智能 化体验。同时,公司在血液细胞分析-推片机-阅片机流水线解决方案上构建云阅片和云智学系统,实现跨 院区的云端专业交流社区和学习平台,并为医联体/医共体会诊、疑难报告交流、人才培养助力, 提供一体化检测系统+专业 IT 云的智慧诊疗整体方案。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整体智能化解决方案一般配合公司医疗器械产品整体打包入院,在国内新基 建浪潮下,智能化三瑞系统更有利于获得更多订单,不断提高院内竞争
14、的护城河。1.3 公司股权集中,经营数据持续向好公司实控人为李西廷和徐航,整体持有公司股份 50%左右,股权集中,整体决策具有一致性和连 续性。董事长李西廷先生科研出身,研发背景深厚,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低温物理专业毕业后曾 在武汉物理研究所、法国科学研究中心、深圳安科高技术有限公司从事研究工作,后与徐航先生 一共创立迈瑞医疗。除董事长李西廷先生外,公司核心研发团队均深耕医疗器械行业良久,有深厚的科研基因,坚持 不断自主创新研发,打造出坚韧的内生增长力。从经营数据可以看出,过硬的研发实力和产品品质保障了业绩的快速增长。近年来公司营收和利 润持续向好,公司营业收入从 2017 年的 111.74
15、亿元增长到 2021 年的 252.70 亿元,CAGR 为 22.63%。利润端增速快于收入端,净利润从 2017 年的 26.01 亿元增长到 2021 年的 80.04 亿元, CAGR 达到 32.44%。在 2021 年一季度海外业务高基数情况下,公司 2022 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69.43 亿元,同 比+20.1%,净利润 21.07 亿,同比增长 22.8%,保持稳健上涨态势。毛利率方面,2021 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为 65.01%,近年来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从产品上来看, 公司医学影像类产品壁垒高,毛利率更高一些,约 68%左右。二、医疗器械行业迎来“黄金十年”,公司有望
16、脱颖而出2.1 受益于需求端驱动,全球医疗器械行业持续稳定增长医疗器械主要是指直接或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或其 他相关物品,主要用于人体检查、疾病诊断、外科手术治疗、慢病理疗和监护等用途,同药品一 样,是医药领域最重要的分支之一。医疗器械主要包括医疗设备、医用耗材、体外诊断等。随着全球人口自然增长,人口老龄化程度提高,医疗健康行业的需求将持续提升。此外,发展中 国家的经济增长提高了消费能力,全球范围内长期来看医疗器械市场将持续保持增长的趋势。2019 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容量约为 4519 亿美元,2020-24 年全球医 疗器械销售额复合增速 5.6%,20
17、24 年市场规模或将达到 5945 亿美元。国内医疗器械增长速度远超全球增长速度。随着国内生活水平提高、人均年龄增大、人们对医疗 保健和生活质量要求逐步提升以及医保覆盖范围增大,国内人均医疗支出仍逐年增长趋势,进而 转化为对医疗器械的巨大需求,对高端器械的接受度逐步提高。2021 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约为9640亿元,同比增长27.60%,远超全球市场增速。预计2022年, 国内医疗器械市场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增长率继续保持在 20%左右。2.2 目前国内医疗器械企业面临巨大的机遇与挑战2.2.1 医疗新基建推动行业扩容此次新冠疫情显现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存在总量薄弱、结构失衡等短板,为了提升传
18、染病筛查和 救治能力、同时应对疫情的反弹,国内从 2020 年 3 月份以来开始进入加大建设 ICU 病房、传染 病医院、发热门诊等方面的医疗新基建阶段,各地政府也开始积极准备相关医疗基础设施建设, 预计医疗新基建会持续 5-10 年的建设时间。2020 年,全国公共财政支出中医疗卫生项增速显著提升,2021 年全国公共财政医疗健康支出仍 保持较高投入,支持相关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 2021 年 11 月底, 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共有 104.4 万个,较 2020 年增长 1.22 万个,连续两年保持较快增长。根据弗 若斯特沙利文预测,2022 年国内医院数量将达到
19、29.3 万个,保持快速增长趋势。在国际上,新冠疫情对各国医疗卫生体系都造成了巨大的挑战,部分欧洲国家开始规划医疗补短 板的举措,发展中国家总量欠缺结构失衡的问题更加严重,各国已经普遍意识到卫生体系的完善 程度对国家政治和经济稳定的重要性,已经开始纷纷加大医疗投入。欧盟将启动 EU4HEALTH 计划,预计 7 年内(2021-2027)投入 94 亿欧元,以在欧盟内建立有韧 性的卫生系统,其中 31 亿欧元用于医疗物资战略储备。西班牙推出360亿欧元纾困计划,其中分别向卫生部及地方卫生系统提供14亿欧元、28亿欧元。 同时西班牙可向欧盟申请 600 亿欧元以恢复经济,其中医疗投入至少 170
20、 亿欧元,ICU 床位数有 望 2 年内翻倍。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下行压力,特别是在增长潜力更大的新兴国家市场,以公司为代表的国产厂 商产品高性价比优势进一步凸显,未来新兴市场也有望接棒国内市场成为公司新的长期增长驱动 力。2.2.2 DRG、DIP 与分级诊疗等政策推动医保支付改革提速,DRG 和 DIP 将全面推行,按病种付费为主的模式将逐渐成为主流,医院依 靠附加项目收费的行为受到抑制,降本增效前提下,国产器械的高性价比进一步体现,进口替代 呈加速趋势。2017 年 6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提 出了医保支付制度改革的主要目标:2017 年起
21、全面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 方式,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2019 年 6 月,医保局等四部门联合印发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国家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 确定 30 个城市开展 DRG 付费国家试点,确保 2020 年模拟运行,2021 年启动实际付费。10 月医 保局发布关于疾病诊断分组(DRG)付费国家试点技术规范和分组方案的通知明确 376 组核 心 DRG(ADRG)。2020 年 3 月 5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 的意见,其中提到未来 10 年我国医疗改革重点之一是,持续推进以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目
22、前,DRG 在顶层制度设计和地方层面的探索实践均取得了实际进展。2020 年 10 月 14 日,医保局颁发文件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关于印发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 病种分值付费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标志着基于大数据的病种分值付费(DIP)方法开启了迈 向全国的步伐。通知明确要求用 1-2 年的时间,将统筹地区医保总额预算与点数法相结合,实现 住院以按病种分值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支付方式。DIP 的推出成为 DRG 的有力补充,将进一步规 范国内的医疗环境和医保支出架构,加速高性价比的国产产品替代,对整个医疗器械产业链产生 深远的影响。此外,国家持续推动分级诊疗,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实现“基层首诊、双
23、向转诊、急慢分治、上 下联动”的目标。基层医疗机械受分级诊疗带动,对医疗器械和大型基础设备的需求大幅度增加。2017 年以来,原卫计委发文在二级及以上医院建立急诊急救体系相关的 5 大医疗中心(胸痛中心、 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害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各省陆续制定 落实方案,未来几年医疗中心数量将会大增,对影像设备、超声、体外诊断产品、心血管/骨科耗 材等配套设备的需求也会大增。另外,近年来国家针对医疗器械行业推出一系列利好政策,在企业创新和高端产品产业化方面对 国产医疗器械企业提供了支持。2.2.3 行业集中度有望不断提升,国内企业大有可为从全球区域来看,医疗器械市
24、场集中度高,跨国企业占据主要市场,全球第一大器械龙头美敦力 2020 年实现营业收入 289.13 亿美元,而国内龙头迈瑞医疗 2020 年营收 210 亿人民币,是美敦 力 1/7 不到,与其他强生、飞利浦、GE 等仍不是同一数量级。以 2020 年营收计算,全球 top10 器械公司市场占有率已达 40%左右,集中度较高。从国内市场来看,国内医疗器械行业企业众多,中小企业林立,整体呈现“小而散”的局面。我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 90%以上 为中小型企业,主营收入年平均在 30004000 万元,与国内制药企业 34 亿的年平均主营收入相 比还有较大差距。国内医疗器械市场增速显著快于全球,受益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疗 研究 报告 医疗器械 整体 解决方案 提供商 平台 再加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