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科技研究报告:坡长雪厚_星辰大海.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TCL科技研究报告:坡长雪厚_星辰大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CL科技研究报告:坡长雪厚_星辰大海.doc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TCL科技研究报告:坡长雪厚_星辰大海TCL 科技:全球领先的智能科技公司TCL 是 The Creative Life 的缩写,意为创意感动生活,公司也不断行进在创新以引领 市场需求的道路上。公司作为一个生产录音磁带的惠州小企业创立于 1981 年,1992 年 起公司向多元化电子设备领域发展。2004 年 1 月 TCL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主板上市。2018 年底,TCL 集团开始由 多元化经营企业向聚焦半导体显示及材料业务的专业化智能科技公司转型,并于 2019 年初完成此次重大资产重组,2020 年正式更名为 TCL 科技。聚焦显示主业,打造全球龙头公司通过重组,剥离掉原来的智能
2、终端业务群,包括 TCL 电子、TCL 通讯、家电集团 及其他与消费电子终端相关的布局。完成重组后,公司业务由多元化转为专业经营。目 前公司的主要业务架构调整为以华星光电为核心的半导体显示业务、以中环电子为核心 的半导体光伏及材料业务、产业金融及投资和其他新兴业务群。TCL 科技无控股股东,李东生及其一致行动人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根据 2021 年三季报 披露,公司前十大股东合计持股 27.09%,较 2020 年年报有所下降。其中,前三大股东 依次为李东生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 8.26%;惠州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 5.3%;武汉光谷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持股比例 3.65%。重视技术创
3、新,全球市占率领先TCL 科技营业收入十年内保持稳健增长。2019 年由于剥离终端业务,公司营业收入 750.78 亿元,同比下降 33.82%。2020 年下半年起,随着全球液晶显示产品市场需求 爆发,大尺寸 TV 产品和中小尺寸 IT 产品价格齐头并进,TCL 科技核心子公司 TCL 华 星经营业绩爆发。公司 2020 年营业收入达到 768.30 亿元,同比增长 2.33%,归母净 利润 43.88 亿元,同比增长 67.63%。过去十年里,TCL 科技的销售毛利率在 10%-21%之间波动,销售净利率自 2016 年起 逐年呈上升趋势。公司所处的电子设备、仪器和元件行业属于产品高度标准
4、化、重资产 行业,利润率波动主要受全球显示产品价格周期性影响,重资产的行业属性也使得公司 过去资本开支力度较大,进而带来较高的折旧摊销成本。TCL 集团自 2017 年起持续推 进经营变革转型,增强核心竞争力,聚焦“高科技、重资产、长周期”产业,制定了 “经 营提质增效,强长板补短板,加快全球布局,创新驱动发展”的经营策略。重视技术创新,长期高研发投入。2020 年 TCL 科技研发支出为 65.43 亿元,同比增长 19.75%,占营业总收入比重为 8.53%。公司立志打造显示行业的高科技公司,2020 年 公司新增 PCT 专利申请 1,536 件,累计 PCT 专利申请数量达到 12,7
5、97 件。同年 TCL 华星以 300 亿日元战略入股 JOLED,通过联合研发、专利合作等,从材料、 设备、工艺、产品等全环节进一步加速推动印刷 OLED 实现工业化量产,完善公司在 印刷显示产业链关键环节的生态建设,引领未来技术发展趋势。此外,公司还将针对 Micro-LED 显示技术持续投入,与三安成立联合实验室聚焦 Micro-LED 技术开发,推 动公司在该领域从材料、工艺、设备、产线方案到自主知识产权的生态布局,并形成 Micro-LED 商业化规模量产的工艺流程解决方案。2020 年,TCL 科技资本支出为 331.11 亿元,同比增长 64.72%,占营业总收入比重为 43.1
6、0%;公司财务费用为 23.57 亿元,同比增长 88.71%,财务费用的大幅度增长源于 公司融资规模的增长。持续领跑全球半导体显示行业。根据公司 2021 年中报披露的数据,TCL 华星在 TV 面 板市场份额全球第二,55 英寸产品份额全球第一,65 英寸和 75 英寸产品份额全球第 二,32 英寸产品份额全球第三,在 8K 和 120HZ 高端电视面板市场份额跃居全球第一; 公司把握商用显示市场快速增长机遇,交互白板、拼接屏、广告机等市场份额快速提升, 其中交互白板出货量全球第一。根据 IDC 统计的 2020 年含笔记本电脑、显示器、电视等应用的显示面板出货中,TCL 华星占全球 7.
7、2%出货量;根据 Digitimes Research 统计的 2020 年 9 英寸以上尺寸的 LCD 显示面板产能中,TCL 华星占全球 11.8%。在 TV 领域,得益于集团公司终端业务在全球的领先地位,TCL 华星也展现出更强大的 市场占有率。根据 AVC Revo 统计数据,2021 年 12 月 TCL 华星首次月度 TV 面板出 货量突破 4M,同比增长 40%,环比增长 13%,位居全球第二。大尺寸:中长期稳定盈利牛+现金牛价格端:供需发力高景气,周期收敛在即TCL 华星所在的主体行业是半导体显示行业,产品覆盖大、中、小尺寸面板。大尺寸面 板包括 TV、商显面板,中尺寸包括显示
8、器、笔电、平板面板等,小尺寸则涵盖手机、车 载显示面板等。2019 年 TV 面板占比显示面板应用领域 67%的面积需求,时至今日, TV 终端仍然是消耗显示面板产能最多的领域,也是显示行业的主战场。大尺寸 TV 面板价格在 2020 年下半年至 2021 年上半年经历了少有的高景气。在居家 需求的催化下,涨价从 2020 年 6 月份开始启动,至 2021 年 6 月时,主要尺寸 TV 面 板价格对比 2020 年 5 月低点涨幅基本都在 70%以上。其中,32 寸面板涨幅最大,达 到 172%,价格从 32 美元上升至 87 美元。其余 65 寸、55 寸与 43 寸面板价格也分别 上涨
9、72%,118%与 104%。TV 面板价格持续增长源于上游供需紧缺,下游需求强劲,供应链紧绷。2020 年下半年 开始,TV 市场的全球下游需求端出现爆发式增长,主要驱动力来自于海外”宅经济”需求 与消费刺激政策。根据 AVC Revo 统计数据,2020 年全球 TV 整机出货规模创近 5 年 新高,达到 2.29 亿台。2021 年上半年,在奥运会和欧洲杯等重要体育赛事的需求拉动下,全球 TV 面板出货量 保持较好的同比增速,但 6 月以来因去年同期基数较高,出货量同比呈下降状态。在原材料供应端,2020 年末,核心零部件的产能缺失导致玻璃基板、驱动 IC 等关键物 料供给不足,影响到二
10、线厂商产能利用率和新线产能爬升进度,使得 LCD 面板整体供 给增长和需求增速相比严重不足。2021 年下半年 TV 价格降幅较大,但核心因素已发生变化。进入 2021 年下半年,主要 尺寸的 TV 面板均迎来一轮快速下跌。主要原因在于海外需求进入淡季拐点,同时叠加 下半年新线爬产产能释放、关键物料供给改善等因素。因此,本轮价格周期不同于以往 产能释放和出清的供给驱动,而是叠加了相当大成分的需求因素,属于全球疫情+赛事 年+物料短缺共同作用下比较特殊的年份,使得景气高点的产品价格远超此前预期。展望未来,我们认为面板价格周期性波动正在弱化。首先,造成行业历史上周期性波动的供给端不再大幅增长。20
11、21 年是最后一轮高 世代线产能落地,包括京东方、TCL、惠科等多条新线爬产。2022 年后将不再看 到新增高世代液晶产线投资,由此大尺寸 LCD 供给端进入稳定期。其次,面板行业集中度提升,进入寡占格局。随着海外产能连续退出,行业集中度 上升,剩余企业对于行业价格的掌控能力得到加强。根据我们测算,大陆三家面板 企业京东方、TCL 华星与惠科,2021 年全球合并市占率将超过 50%,2022 年合并市占率有望接近 70%,成为“寡占”的竞争格局。相比于过去群雄逐鹿的 局面,新格局对供给端的稳定性具有较大意义。产能端:T7 爬产+T10 并表,产能持续增长TCL 科技产线布局完整,产线覆盖从
12、G6 到目前最高的 G11,产品覆盖智能手机、智能 穿戴、VR/AR、车载显示、商业显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TV 等主要应 用。公司通过自建 2 条 8.5 代线和 2 条 11 代线、以及逆周期收购的 1 条 8.5 代线,实 现了大尺寸领域的追赶、超越和领先。截至 2021 年末,TCL 科技全部产线,其 中,T1/T2/T6/T7/T10 为大尺寸高世代线,T3/T4/T5/T9 为中小尺寸产线,其中 T5 和 T9 为在建产线,T5/T8 为规划产线。大尺寸方面,T1/T2/T6 产线保持满销满产,T7 处于产能爬坡,T10 原三星苏州线已于 2021 年第二季度并表。三星
13、苏州线的逆周期收购,显著增强了公司在 TV 与显示器业务 的技术优势。2021 年前三季度 TCL 华星大尺寸产品出货面积为 2,721.8 万平方米,同 比增长 31.4%;出货量 4,436.0 万片,同比增长 28.6%。IJP OLED 合作不断深化,mini LED 潜力无限除大尺寸显示产品份额全球处于领先外,公司积极在大尺寸显示前沿技术进行布局,其 中印刷 OLED 和 Mini LED 技术正在加速成熟。公司通过不断投入技术研发,同时与行 业内领先的技术型企业合作,在大尺寸新型需求市场取得先机。印刷 OLED:有效降低大尺寸 OLED 制造成本2020 年 6 月 19 日,TC
14、L 华星与日本 JOLED 签订投资协定,拟以 300 亿日元(约合 20 亿人民币)投资 JOLED,成为其重要战略股东, IJP-OLED 技术也称为喷墨印刷 OLED 技术,有别于当前主流的基于三星技术路线的制造方法,主要是将 OLED 有机材 料溶解成“墨水”,然后将少于几十 pl(一万亿分之一升)的“墨水”直接喷印在基板表 面形成 R(红)、G(绿)、B(蓝)有机发光层。目前市面上的 OLED 屏通常是采用蒸镀式工艺生产的,主要是指真空中通过电流加热, 电子束轰击加热和激光加热等方法,使被蒸材料蒸发成原子或分子,随即它们可以以较 大的自由程作直线运动,碰撞基片表面而凝结,形成薄膜。由
15、于蒸镀过程的控制度低, 发光材料损耗大,特别是尺寸越大越难分布均匀,良率较低。因此,IJP-OLED 对比现 有蒸镀式 OLED,具有生产环境要求低、生产成本小、原材料利用效率高等特点,更适 用于大尺寸 OLED 面板生产,是加速 TCL 华星印刷显示技术的产业化进程重要推动力。日本 JOLED 成立于 2015 年 1 月,是全球首家供应喷墨印刷 OLED 面板的厂商,印刷 OLED 关键工艺和产品实绩处于业内领先水平。TCL 华星与 JOLED 此次联合研发,有 助于降低研发和产业化风险,进一步强化公司在印刷式 OLED 柔性技术领域的技术积 累,提升公司广州第 8.5 代印刷 OLED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TCL 科技 研究 报告 坡长雪厚 星辰 大海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