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意见】市政府关于印发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docx
《【住建意见】市政府关于印发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住建意见】市政府关于印发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住建意见】市政府关于印发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市政府关于印发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建筑业是我市重要的支柱产业、富民产业、优势产业。多年来,我市建筑产业持续快速发展,产业规模、市场覆盖、施工能力、工程质量等位居全省和全国地级市前列,但建筑产业现代化水平还不高,存在建设周期长、资源能源消耗高及生产效率、科技含量、标准化程度偏低等问题。为积极适应新常态下建筑业发展要求,大力促进我市传统建筑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以“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成品化装修、信息化
2、管理”为特征的建筑产业现代化,努力实现建设更高水平的全国一流建筑强市目标,根据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苏政发2014111号)精神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发展目标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总体要求和创建更高水平全国一流建筑强市目标定位,以发展绿色建筑、智能建筑为方向,以住宅产业现代化为重点,以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为动力,以提高建筑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新型建筑工业化生产、信息化管理为手段,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按照建家筑城启未来,用智慧增添城市生命力的愿景,因地制宜
3、、分类指导,系统构建、联动推进,示范先行、重点突破,大力调整建筑产业结构,综合运用各项政策措施,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努力使我市建筑产业现代化主要指标走在全省前列,提前两年(2023年前)完成省政府确定的全省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目标。(一)试点示范期(20152017年)。编制完成建筑产业化园区布局规划,建成23个国家级建筑产业(住宅产业)现代化基地。全市建筑产业现代化方式施工的建筑面积占同期新开工建筑面积的比例每年提高45个百分点,建筑单体预制装配率(墙体、梁柱、楼板、楼梯、阳台等预制构件所占比重)达到10以上。新建成品住房全装修率达到15以上。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项目应采
4、用建筑信息模型(BIM)等信息化技术进行设计建造。培育新增34家具有产业现代化、规模化、专业化水平的建筑行业龙头企业,扶持形成23家钢结构、建筑幕墙、智能化等高资质专业化优势企业。初步建立建筑产业现代化技术、标准和质量等体系框架。(二)推广发展期(20182020年)。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市场环境较为成熟,形成一批以优势企业为核心、贯通上下游产业链条的产业集群和产业联盟,基本形成和逐步完善质量可靠、适合市场需求的装配式建筑技术体系。全市大中型以上项目应采用建筑信息模型(BIM)等信息化技术进行设计建造。建筑产业现代化技术、产品和建造方式推广至所有县(市)区。到2020年底,培育新增总承包特级资质企
5、业23家,建筑行业领域上市公司12家。全市建筑产业现代化方式施工的建筑面积占同期新开工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以上,新建建筑预制装配率达到25以上,装饰装修装配化率达到30以上,新建成品住房全装修率达到40以上。(三)普及应用期(20212023年)。到2023年底,全市建筑产业现代化建造方式成为主要建造方式,工程建设中普遍采用建筑信息模型(BIM)等信息化技术。再新增建筑行业领域上市公司12家。建筑产业现代化方式施工的建筑面积占同期新开工建筑面积的比例、新建建筑预制装配化率均达到50以上,装饰装修装配化率达到60以上,新建成品住房全装修率达到50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与2015年全
6、市平均水平相比,工程建设总体施工周期缩短1/3以上,施工机械装备率、建筑业劳动生产率、建筑产业现代化建造方式对全社会降低施工扬尘贡献率分别提高1倍。二、重点任务(一)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制定南通市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规划和南通市建筑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并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各县(市)区要结合实际,制定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规划,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相关规划,明确近期和中长期发展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合理确定建筑产业现代化生产力布局,统筹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所有县(市)区要在2015年三季度之前完成规划编制工作,明确目标任务,制定具体政策。(二)积极打造生
7、产基地。按照规划要求和区域发展实际,积极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基地和研发平台建设,优化生产力布局,整合各类生产要素,形成规模化建筑产业链,实现建筑产业集聚集约发展。在全市现有产业基地和平台的基础上,到2017年底,在市区中西部、海安地区新增12个产业园区或产业基地。在引导龙头企业建立建筑结构体系生产基地的同时,充分发挥部品生产企业支撑作用,扶持810家规模合理、创新能力强、机械化水平高的部品生产企业,鼓励大型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生产企业、传统建材企业向预制构件和住宅部品部件生产企业转型。初步实现建筑构配件、制品和设备的工厂化生产。到2023年,实现全市建筑产业现代化生产基地和平台建设全覆盖,满足市
8、场需求,建筑产业现代化建造方式成为主要建造方式。(三)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引导设计、工程总承包、机械装备、部品构件生产、物流配送、装配施工、装饰装修、技术服务等行业企业适应现代化大工业生产方式要求,加快转型升级。在特级资质企业中,发展810家利用建筑产业现代化方式建造的骨干企业。发挥设计企业技术引领作用,培育35家熟练掌握建筑产业现代化核心技术的设计企业,提升标准化设计水平。发挥施工企业推动作用,推广使用先进高效工程技术和装备,提高劳动生产率,大幅度减少现场人工作业。通过建造方式的转变,加快投资体制和承发包方式的创新,打造58家设计施工一体化、结构装修一体化以及预制装配式施
9、工的工程总承包企业。进一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鼓励企业积极向资本市场拓展,力争到2023年底前,全市建筑上市企业总数达到56家。(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强产学研合作,建立健全以政府搭建平台、以企业为主体的协同创新机制,推动企业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预制装配智能结构工程实验中心,组建预制装配智能结构产业技术研究院,加快江苏通创现代建筑产业技术研究院和南通智慧建筑研究院建设,引导各类创新主体共建具有技术转移、技术开发、成果转化、技术服务和人才培育等多种功能的联合创新载体,培育和组建一批工程研发中心、共性技术服务中心、行业协同创新中心。总承包特级企业及年产值超50亿元的一级企业均应建立相应的研发
10、机构,力争建成12家国家级技术研发中心,加大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钢混结构等建筑结构体系研发力度,尽快形成标准设计、部品生产制造、装配施工、成品住房集成等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鼓励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绿色节能要求,积极承接高端绿色建筑、智能建筑。加快形成一批先进适用的技术、产品标准和施工工法,并争取纳入市、省乃至国家级标准体系。引导企业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大力发展和应用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结构保温装修一体化,门窗保温隔热遮阳新风一体化、成品房装修与整体厨卫一体化,以及地源热泵、采暖与新风系统、建筑智能化、水资源再生利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等成套技术。(五)建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住建意见 意见 市政府 关于 印发 加快 推进 建筑 产业 现代化 促进 建筑业 转型 升级 实施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