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疗器械行业深度报告:御风而行_运筹千里.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康复医疗器械行业深度报告:御风而行_运筹千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康复医疗器械行业深度报告:御风而行_运筹千里.docx(6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康复医疗器械行业深度报告:御风而行_运筹千里1、康复医疗行业:政策鼓励、消费旺盛驱动千亿蓝海市场1.1、 康复医疗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正在全球蓬勃发展1.1.1、康复医学是四大医学之一,多种治疗技术改善功能障碍康复医学是一个运用多种手段促进残疾人及患者康复的医学学科,是以研究病、 伤、残者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治疗为主要任务,以改善躯体功能、提高生活 自理能力、改善生存质量为目的的医学专科。康复医学与预防医学、临床医学、 保健医学被 WHO 称为“四大医学”,在现代医学体系中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 不同于临床医学,康复医学以功能障碍为中心,以非药物治疗为主要手段,需要 患者和家属的直接介入。康复
2、医学的基本原则:功能训练、早期同步、主动参与、 全面康复、团结协作、回归社会。康复医学具有极高的医学、经济和社会价值。从发病率来看,大多数疾病的转归 不能以治愈为结局,疾病的发病原因多与环境、心理、行为、遗传和衰老有关, 难以去除病因和逆转病情,即使病因去除,也会伴随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影响 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致死率来看,全球十大死因中有七个为非传染性疾病,其中包括缺血性心脏病、卒中、气 管支气管肿瘤和肺癌、痴呆症等,除急性死亡外,很大部分患者可以带着功能障 碍存活较长时间,对他们而言,康复医学就有巨大的作用。总的来说,康复医学 有三方面的意义:1)降低死亡率、致残率,减少并发症。中国每年新发
3、脑卒中患者超 200 万人, 脑卒中“幸存者”中 75%不同程度地丧失劳动能力,40%重残。循证医学证实, 卒中康复是降低致残率最有效的方法。研究表明,卒中康复治疗者比不治疗者死 亡率低 12%,而在心肌梗死后存活的康复治疗可以使复发的死亡率降低 36.8%。 髋关节置换术之后合理的康复训练将是减少合并症、延长假体寿命和提高患者活 动能力的必要手段。2)缩短疾病疗程和康复时间,降低医疗费用。例如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进行 康复活动,是帮助患者 7-10 天出院的基本措施之一;高血压病和糖尿病患者的 运动锻炼可以减少药物使用量;随着急性期到亚急性期的转变,相较综合医院的 住院治疗,患者前往康复医院
4、可以大幅降低医疗费用。3)恢复功能障碍,提高生命质量。康复治疗可以最大限度的恢复功能障碍,提 高生活自理能力,提升患者自信心和自立能力,早日帮助患者融入社会生活。 ADL(activity of daily living,日常生活活动)改善率是患者功能改善的重要指 标之一,也是康复治疗的重要目的之一。康复医学覆盖人群广泛、涵盖病种多样。康复医学服务的对象主要是残疾人、老 年人、慢性病患者、疾病或损伤急性期及恢复早期的患者、亚健康人群。同时, 残疾人除了肢体和智力的残疾以外,也包括慢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颅脑外伤、 脊髓损伤等疾病引起的偏瘫、截瘫、认知障碍等功能障碍。康复亚专科主要包括 神经康复
5、、骨关节康复、心肺康复、疼痛康复、肿瘤康复、儿童康复、老年康复 等。康复医疗包括康复预防、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康复评估是客观地评定功能障碍 的性质、部位、范围、严重程度、发展趋势、预后和转归。患者至少应在治疗前、 治疗中和治疗后各进行一次康复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或修改治疗计划并对 康复治疗效果进行客观评价。常用的康复治疗手段包括物理治疗(PT)、作业 治疗(OT)、言语治疗(ST)、心理咨询(PsC)、文体治疗(RT)、中国传 统医学治疗(TCM)、康复工程(RE)、康复护理(RN)、社会服务(SS)等。1.1.2、康复医学具有跨学科属性,推行三级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康复医学是临床一级学科,具
6、有跨学科属性。康复医学科是卫生部规定的 12 个 临床一级学科之一,是综合性医院必备的临床科室。康复科具有跨学科属性,在 进行康复治疗时需要学科间团队协作,包括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骨科、心血管 内科、内分泌科、ICU 等多学科。骨科是与康复科关系最为密切的科室之一。做完骨科手术或针刀的患者,往往会 出现神经根粘连或者卡压,存在二次手术的风险,而康复科内神经松动术的纯手 法治疗就可以有效解决;而且,骨科术后手术部位的核心肌群会变得薄弱,存在 再次受伤和骨折的风险,康复训练能有效增强核心肌群的力量、增强对骨骼的保 护能力。另外,对于腰椎间盘突出、骨盆疼痛等问题,手术治疗风险较大,年老 患者更适合采
7、取保守治疗,在康复科接受针灸、按摩、理疗、牵引方面的治疗。神经内科最常接待脑卒中、脑梗阻患者,且脑卒中病情发展迅速、十分凶险,即 使病人在入院后进行快速溶栓治疗,也极容易发生偏瘫、手脚麻痹等后遗症,康 复治疗是降低致残率最有效的方法。另外,康复对许多神经性疾病如阿尔默海茨 症、帕金森症等也有着明显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延缓疾病的进展,恢复生活自 理能力。产科和儿科也与康复科有着密切合作。产后骨盆的康复需求不断增长。康复治疗 对儿童自闭症的智能、语言等发展有明显的功效,而且干预越早,效果越好。儿 科康复还包括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损伤和疾病、神经肌肉疾病、发育障碍、骨骼 关节损伤和发育畸形、视觉听觉损
8、伤等。部分医院在心内科、心外科以及肿瘤科等旁边都设有康复科,一是为了能让这些 患者及其家属了解康复的重要性;二是能把握康复的黄金时期,方便患者就诊以 及康复治疗。三级康复医疗分级服务体系是发达国际和地区的共有模式。参照美国、英国、日 本等发达国家,康复医疗分为 3 个层面:一是急救期,在综合医院进行;二是稳 定期,以康复医院或者是二级综合医院的康复科为主;三是恢复期,是将康复引 入社区。康复分级诊疗能合理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减轻三级医院康复负荷,提高 社会卫生医疗服务利用率,促进建立“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 的有序医疗服务模式。然而我国康复医学起步较晚,2011 年卫生部发布关于
9、开展建立完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建立三级康复医疗分 级诊疗体系,目前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医联体建设和“互联网+” 模式的建立有望推动康复分级诊疗的持续发展。早期介入和临床康复一体化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早期康复介入能够有效预防 废用综合征和误用综合征等发生,如果在患病早期开始正确的训练,可完全或部 分预防这种异常表现。以往康复治疗是大部分临床治疗结束后的后续行为,或定 位为疾病急性期治疗可选的辅助方法之一,康复治疗与临床治疗脱节,大大影响 了疗效。而康复团队主导的临床康复一体化则能达到临床治疗和康复治疗同步进 行,在疾病恢复的同时,功能也在恢复,能起到缩短治疗时间
10、,提升治疗效果的 作用。不仅让患者受益,也能促进机构医疗水平的提高。将康复由被动化为主动, 甚至以亚专科为患者第一识别入口,建立一手治疗人群,提升学科竞争力。康复医疗产业链较短。康复医疗器械产业链较短,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部分:上游 是材料、配件、软件等供应商,中游是康复器械、康复教育设备、康复辅具器具 厂商,下游是康复医疗机构、养老机构、教育机构、社会福利院等,终端则是需 要接受康复治疗的患者。1.2、 中国康复医疗建设方兴未艾,政策助力千亿市场1.2.1、我国康复医疗发展 40 年,仍处快速发展期我国康复医疗行业起步较晚,全面发展始于 2008 年。1917 年开始,美国开始 发展康复医疗市场
11、。而我国从上世纪 80 年代才开始引入康复医学。20 世纪 80 年代至 1995 年,我国康复医疗行业开始起步,一些大型三级医院开始设立康复 医学科。1988 年我国成立了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接下来的十几年里,我国康复 医疗产业在全国多个地区开始设立康复服务机构。我国康复医疗真正开始快速发 展是在 2005 年之后。而 2008 年的汶川地震让国家更加重视康复医学,促进行 业全面发展。2011 年以来民营康复医院迎来高速发展期,在康复专科医院中已占据主导地位。 从数量来看,根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11-2020 年全国康复医院复合 增长率为 10.5%,建设速度整体快于专科医院,尤其 2
12、011 年后民营康复医院快速崛起,得益于国家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康复医疗服务。截至 2020 年末,全国康 复医院共 739 家,同比增长 4.7%,受新冠疫情影响增速略有降低,其中民营康 复医院共 573 家,同比增长 5.1%,占整体康复医院比例为 78%。公立康复医院 166 家,近十年增长缓慢。社会资本进入康复医院的势头强劲,康复医疗服务供 给不断增加。我国 70%康复医疗服务集中在医院康复医学科,诊疗量逐年提升。随着居民生 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加强,我国康复需求不断扩大,门急诊和入院人次不 断增加。2016 年国家五部委推动新增 20 项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 范围后,康复
13、医院门急诊人次增速显著快于医院康复医学科,患者多样化的康复 服务需求进一步被满足。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分析得出,2011 年-2020 年,中国康复医疗服务诊疗整体呈增长趋势,大约 70%的诊疗需求集中在医院 康复医学科,医院门急诊人次和出院人数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 10.6%和 18.3%。康复医疗资源分布不均,民营康复医院尚处连锁化初期,行业格局分散。根据中 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20 年医院康复科每千人床位数排名前 3 的分别是浙 江(0.31 张)、江苏(0.29 张)和上海(0.28 张),估计与沿海居民经济收入 情况、康复意识和民营资本活跃有关。而民营康复医院普遍存在规模小、床位
14、少、 资源分散、服务内容少等问题。目前国内最大的民营康复医院龙头企业是上市公 司三星医疗,体内已并购 3 家康复医院,据不完全统计,体外通过奥克斯开云医 疗并购基金参与建设 20+家明州康复医院,数量上约占中国民营康复医院 4.4%, 民营康复医院格局仍然比较分散,尚处于连锁化初期。康复医疗床位缺口巨大,专业人才匮乏制约行业发展。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规划纲要(2015-2020 年)明确提出,床位配置需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护理和 康复病床倾斜。截至 2020 年,全国医院康复医学科床位数为 24.69 万张,占床 位总数的 3.46%,与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试行)要求的康复科 室设置床
15、位数预期达到 5%的水平仍有约 1.5%的缺口。根据中国失能老人长 期照护多元主体融合研究中披露(根据 ADL 量表),2020 年中国失能老人数 量为 2628 万,其中中、重度失能老人为 680 万。据此推算,2020 年中国老人 失能率 9.95%,中、重度失能率为 2.58%。而 2020 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康复医 疗床位数仅有 30 万,康复医学在国内的发展不容乐观。假定以北京市医疗卫 生设施专项规划(2020 年-2035 年)中的人均康复床位目标(即每千人 0.5张)估算 2035 年全国康复床位总目标,2035 年全国康复床位需求约为 71 万张, 我们按照 2021-2035
16、 年均匀建设的假设,测算到 2025 年康复医疗床位较 2020 年缺口约 14 万张。根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20 年中国康复执业(助理)医师数有 4.9 万名, 仅占中国执业(助理)医师总数的 1.2%。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9 年我国 康复治疗师仅有 6 万人。2021 年 6 月八部委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康复医疗工 作发展的意见指出,力争到 2022 年每 10 万人口康复医师达到 6 人、康复治 疗师达到 10 人。到 2025 年每 10 万人口康复医师达到 8 人、康复治疗师达到 12 人。按照意见规划中 2025 年的目标,我国康复医师缺口 6.4 万,康复治疗师
17、缺口 10.9 万。人才匮乏较严重。1.2.2、多重因素驱动行业跨越式发展政策驱动康复医疗服务供给增加,完善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能力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康复医疗行业的政策支持力度,积极探索建立三级康复医疗服 务体系,规定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设立康复医学科、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康复医院、 支持二级综合医院转变为康复专科医院、鼓励康复外科的早期介入等。2021 年 6 月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康复医疗工作发展的意见又一次强调了康 复医疗的重要性,从康复医疗人才的培养到创新康复医疗服务模式,健全完善康 复医疗服务体系,推动康复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2021 年 10 月卫健委发布关 于开展康复医疗服务试点工
18、作的通知,要求加快发展康复医疗服务,切实增加 康复医疗服务供给,满足群众多样化康复医疗服务需求,对康复医疗行业的建设 形成重大利好。公立医院和民营资本主动重视康复医学科的建设由于康复医疗服务主要体现技术劳务价值,符合医保控费下的医疗服务改革的政 策支持方向,且盈利模式较好,逐步受到公立医院和民营资本的重视。国家鼓励 技耗分离,新医改提出了两降一升的政策,降低药占比和耗占比,提高服务类收 费,服务类收费包括五个方面(中医、诊疗、手术、护理和康复),康复贯穿这 五大服务类收费。今年以来部分省份也陆续调增了康复医疗服务项目的价格,提 升技术劳务的价值体现,利好医院康复医学科业务的开展。近年来民营资本
19、持续涌入康复医疗行业。康复医院具有良好的规模化、连锁化基 础,初始投入成本较低,爬坡期较短,有三级医院天然导流,获客成本较低,且 诊疗流程相对规范化、标准化,对人才的专业水平要求不高,医疗风险较低,整 体盈利模式较好。三星医疗旗下披露的四家康复医院 2020 年净利率均在 15%以 上。面对中国大量的供给缺口,预计未来民营康复医院的建设会持续加快。而对于主流的公立医院来说,政策引导下康复医学科建设动力增强。此前康复医 学科一直是医院的边缘科室,创收少,病床周转慢。自从医保控费、药耗零加成 后,医院的创收来源减少,康复医学科以医疗服务收入为主,对于医院降低整体 药占比、提升医院盈利水平起到积极作
20、用。2021 年 8 月 31 日,国家医保局等 八部门印发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方案,提出逐步建立技耗分离、体现 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由此为康复类以技术劳务为主的医疗医 技学科提供了发展新机遇。根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18 年公立医院药占 比 32.71%,公立医院住院部药占比为 27.88%,而 2018 年康复医学科住院患者 费用结构中,药占比仅为 20.08%,康复医学科符合医院未来进行向医疗服务转 型的趋势。各级医院也在主动加强自身康复医学科的建设,增加服务供给。医保支付范围和支付方式逐步完善,居民支付能力和意愿增强在 2010 年和 2016 年人社部等部门
21、分别将 9 项和 20 项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国家 基本医疗保障支付范围,极大的减轻康复患者的经济负担,提升了康复医疗的可 及性。后续随着 DRGs 政策铺开推行,客观上区隔了患者的急性期和康复期,缩 短病人的平均住院时间,降低治疗费用,也会推动康复医疗行业发展。美国早在 1983 年就确立了 DRGs 预付制度,限定了急性康复期康复治疗费用总额,缩短 了治疗周期。支付方式改革促进患者分流到康复医院,导致患者对急性后期康复 治疗需求猛增,推动了康复专科医院的迅猛发展。美国 1985-1995 年期间康复 病床数量翻了一番,康复费用复合增速达到 20%。预计随着我国医疗服务支付 方式的不断完善,康复
22、医疗的可及性会大大提高,行业渗透率也会持续上升。技术进步推动康复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提升康复医疗器械是康复医疗必需的设备仪器,帮助患者加快身体机能恢复。康复器 械是技术交叉型产品,拓宽了可治疗疾病的种类和治疗手段,随着科技发展进步 和需求端强烈刺激,产品趋于智能化、信息化、个性化。在国外,康复机器人技 术和物联网技术在康复医疗领域的利用比我国更成熟,虚拟现实、智能视觉与语 音交互、脑机接口等应用更是能够加快康复进程。国内神经康复机器人、康复护 理机器人近年来也逐渐兴起,电生理检测与评价设备、家庭康复诊疗设备也基本 实现自主生产。但产品同质化和缺乏创新性是当下国内康复医疗器械面临的挑 战。社会康复
23、意识提高,行业渗透率将不断上升随着康复理念的普及,康复从保健消费属性逐步过度到偏重刚性属性。康复医学 在我国起步较晚,大部分国人秉持着“重治疗、轻康复”的观念。近年来国家、 各级医院、医生和专家学者等群体持续加大对康复治疗观念的宣传普及,因康复 疗效确切,未来康复逐步向临床专科转移,越来越多的病种会选择在其他的治疗 结束后进行康复治疗,早介入、早治疗、早康复的理念会深入人心。经济的高质 量发展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经济可负担性,也促使其将健康管理重心转移。民众预 防保健和康复意识将逐步提升,行业渗透率和早期康复介入率也将不断上升。1.2.3、康复医疗服务市场空间广阔,2021 年有望突破千亿规模康复
24、医疗服务行业需求旺盛,政策催化千亿市场空间。根据毕马威测算,2018 年我国康复医疗市场总消费约为 583 亿人民币,2011-2018 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26.9%,2021 年行业市场规模预计为 1032 亿元,2022 年后将以年化 20.9%的 复合增速持续增长,2025 年达到 2207 亿元,成长空间广阔。未来随着老龄化 程度加深、群众康复意识增强、资本进入以及政策的不断推动,我国康复医疗市 场有望迎来更快增长。2、康复医疗器械行业:需求+技术驱动,研发迭代和渠道能力制胜2.1、 康复医疗器械行业处于快速成长期,高端化趋势初 显康复医疗器械伴随康复医学发展而演进,经历三个发展阶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康复 医疗器械行业 深度 报告 运筹千里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