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行业分析报告:“稳增长”下如何看待2022年基建投资_.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建筑行业分析报告:“稳增长”下如何看待2022年基建投资_.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行业分析报告:“稳增长”下如何看待2022年基建投资_.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建筑行业分析报告:“稳增长”下如何看待2022年基建投资_一、如何看 2022 年基建投资?(一)经济下行的压力仍在,“稳增长”下基建发力仍然必要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1-12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4.9%,环比1-11月下降 0.3pct;2021年1-12月狭义基建同比增速0.4%,环比1-11月下降0.1pct,12月增速 -0.4%;2021年1-12月广义基建同比增速0.21%,环比1-11月提升0.38pct,12月增 速4.9%。从数据上看,12月数据环比出现改善,但是数据仍然较低。整体看,2021 年基建投资在一季度后整体处于低增速状态。基建投资作为GDP的重要组成部分
2、,在目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基建稳增 长的预期仍然存在。作为GDP重要组成部分的消费和出口短期复苏压力较大,而投 资中,制造业投资周期相对较长,预计地产投资今年也将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这 时基建作为“稳增长”调节手段的重要性就大大提升。经济下行压力背景下,近期也持续出台“稳增长”政策,近期1年期与5年期LPR双 双下调,进一步定调稳增长。从基建资金的供给端看,近年来边际变化最大的为地 方新增专项债。21年前三季度全国地方已发行新增地方政府债券28986亿元,其中 专项债券22167亿元,专项债券发行进度已达61%,8月以来发行进度明显加快。10 月-12月专项债继续保持较快增速,但是因为
3、传递时滞的原因,导致目前基建投资增 速还未出现明显起色。展望2022年,我们认为专项债对基建投资的拉动作用有望在 今年年底及2022年上半年显现。但是未来基建投资增速或将维持在低增速,难以回 到之前的高增长,但是环比层面预计将有较为明显的改善。(二)社融总量超预期,专项债及财政结转支撑上半年基建投资央行发布1月份金融数据:1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6.1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 9842亿元;截止1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20.05万亿元,同比增长10.5%;其中, 从结构来看,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4.2万亿元,是单月统计高点,同比 多增3806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6026亿元,同比多
4、3589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5799 亿元,同比多1882亿元。从总量数据上看,社融总量超预期,“稳增长”确定性进 一步加强。近期财政部已向各地提前下达了2022年新增专项债务限额1.46万亿元,而2021年底 并未提前下达专项债额度,同时考虑到2021年底仍有部分专项债仍未结转,对于今 年上半年的基建投资形成资金的支撑。(三)部分建筑公司订单已逐步回暖从订单层面观察微观层面的变化,由于基数较低的原因,2021年上半年建筑央企仍 然实现较快订单增速,但是Q3增速均出现较明显回落,从Q4数据看,部分建筑央企 订单已经开始逐渐回暖,整体而言,虽然2021年基建投资并未实现增长,但是建筑 央企实现了
5、订单的两位数增速,好于行业的增长。从微观层面我们已经观察到订单 整体趋势的回暖,但是从实际数据看,基建投资往往滞后于订单,所以基建投资的 反弹还需要一定时间,但是整体而言,我们预计2022年上半年基建投资增速将出现 改观。(四)展望“十四五”,国内基建投资仍有增量展望“十四五”,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 “到2025年,综合交通运输基本实现一体化融合发展,智能化、绿色化取得实质性 突破,综合能力、服务品质、运行效率和整体效益显著提升,交通运输发展向世界 一流水平迈进。”我们对未来基建投资判断,整体在“十五五”之前都将保持正增 长,但是后期增速将逐渐趋平,而“十四
6、五”期间仍有增量。细分来看,“十四五” 期间传统的公路、铁路新建里程较“十三五”期间均有明显下滑,预计“十四五” 投资量将难有新增长,而作为交通领域的轨交领域相比于传统道路桥梁的需求量要 好很多。像电力投资等则在近期表现出较高增长,预计随着新能源以及抽水蓄能等 新领域的推荐,电力行业投资仍将保持较快增长。二、建筑公司商业模式在逐渐好转(一)建筑行业增速虽然回落,但头部央企市占率在不断提升近几年,建筑央企估值持续下滑,市盈率与市净率均接近历史低点,相对于沪深300 亦为底部区间。对于建筑央企的低估值,我们认为市场主要存在两点担心,第一点 就是长期行业成长性变弱。近几年基建投资增速整体逐渐趋缓,从
7、2017年的10%以 上的增速降低至2018年的低个位数增长后一直保持在5%以下的区间,2021年基建 投资更是出现零增长。第二点担心是认为这些建筑企业的不良资产过多以及负债率较高,导致多数公司的 市净率不足一倍。建筑公司下游的客户也多为政府,议价能力较强,而近两年公司 承接的项目也越来越大,账期进一步加长,这些都存在发生坏账损失的可能。所以 我们在后面几部分主要就建筑行业以及头部公司未来的发展以及自身的资产质量进 行研究分析。首先,我们先回答第一个问题:未来的基建投资趋势如何?对于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我们判断还有10年左右可以持续小幅增长趋势,即“十 四五”和“十五五”两个五年,具体来讲,参
8、考“十四五”规划的重点项目以及国 内的基础建设需求空间,我们预计“十四五”期间基建仍可维持低个位数的增长, 而“十五五”期间增速或将进一步降低,但总量整体仍将保持稳定。此外,我们整理了一下建筑行业的资产质量情况,过去几年,建筑央企的资产负债 率持续走低,应收账款及存货周转率提升,加上各家公司目前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 比例都比较高,我们认为建筑央企的资产风险要低于市场预期。且随着公司资产负 债率压力减小,未来的增长压力也会进一步减小。建筑行业的集中程度在不断上升,2020年新签合同额前四名的建筑央企为中国建筑, 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以及中国交建,其新签合同总额约为89972.5亿元,建筑行业总 体新
9、签订单总额为325174.42亿元,前四家建筑央企新签合同额占比达到了27.67%, 这一指标在今年一季度仍继续攀登至31.4%。而八家建筑央企总体的新签合同额占 比行业新签合同额也同样不断上升,2020年八家建筑央企新签订单总金额为 112126.2亿元,占比34.48%,21年一季度上升约8个百分点,达到42.47%。另一方面,建筑央企的营业收入占比也同样呈上升趋势。2020年,营业收入排名前 四的公司总营收41273.8亿元,占比建筑行业生产总值约15.67%,较2018年上升约 2.19个百分点。2020年八家建筑央企的总营收为51520.5亿元,占建筑行业生产总 值约20%。但在21
10、年初,这两项指标都有明显的上升趋势。2021年前三季度,营业 收入top4的建筑央企营收占比建筑行业总产值达到17.55%,全部八家建筑央企的营 收占比达到了约22.59%。从新签订单和营收两项来看,建筑行业的集中程度在不断 提高,建筑央企的市占率不断扩大。应收账款账龄方面,8大建筑央企中中国建筑及中国铁建应收账款总数明显高于其他 央企,分别达到1932.32亿元与1339.63亿元。从不同账龄应收账款占比来看,各建 筑央企的1年以内应收账款均占50%以上,其中葛洲坝、中国化学与中国铁建的1年 以内应收账款占比在70%,高于其他央企。中国中冶3年及以上应收账款占比较高, 达17.8%。从建筑央
11、企的坏账准备计提准则来看,各家央企具有相似账龄结构的同时又具有不 太相同的坏账计提准则。其中中国中铁坏账计提比例最低,根据不同组合计提比例 计算加权平均后,1年以内应收账款坏账计提仅0.38%,5年以上坏账计提比例仅 49.99%,各阶段账龄计提比例均小于其他央企平均;而中国中冶与中国建筑坏账计 提比例较高,1年以内应收账款分别按照2.79%与4.02%比例计提坏账,5年以上应 收账款分别按照97.42%与100%比例坏账。低比例的坏账计提准则使得应收账款存在更多减值风险,而高比例的坏账计提准则会使坏账存在转回超预期,冲减资产减 值损失,提升净利润。根据披露坏账账龄的五家建筑央企来看,坏账账龄
12、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其中葛洲坝、 中国中铁和中国中冶的5年以上坏账计提比例较高,分别达到41.6%/40.1%/40.1%, 远超其他央企;中国建筑、中国铁建1年期内应收账款计提比例较高,分别达到 28.5%/23.3%;对于1年内坏账和5年以上的坏账计提较多的企业,应多关注坏账转 回的可能性。(二)基建 Reits 税收试点落地,Reits 重要性进一步加强1月29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2022年第3号公告关于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 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税收政策的公告,对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试点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作出明确。一方面原始权益人将基础资产划转至项目 公司时可以直
13、接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另一方面,原始权益人向基础设施REITs转 让项目公司股权可实现企业所得税的“双递延”。整体来看,有助于原始权益人缓 解税收压力,将有利于鼓励和促进更多企业积极参与基础设施REITs试点。基础设施REITs是国际通行的配置资产,具有流动性较高、收益相对稳定、安全性 较强等特点,能有效盘活存量资产,填补当前金融产品空白,拓宽社会资本投资渠 道,提升直接融资比重。短期看有利于广泛筹集项目资本金,降低债务风险,是稳 投资、补短板的有效政策工具;长期看有利于完善储蓄转化投资机制,降低实体经 济杠杆,推动基础设施投融资市场化、规范化健康发展。基建REITs的意义:1对于基建行业而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行业 分析 报告 增长 如何 看待 2022 基建 投资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