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行业专题报告:开启从1到10_新品蓄力再起风云.docx
《新能源汽车行业专题报告:开启从1到10_新品蓄力再起风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能源汽车行业专题报告:开启从1到10_新品蓄力再起风云.docx(3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新能源汽车行业专题报告:开启从1到10_新品蓄力再起风云一、 新势力营收快速增长,盈利能力提升我们认为 2015-2020 年是造车新势力从 0-1 的阶段,2021 年是头部造车新势力开启从 1 到 10 的元年,产销规模均实现较 快增长,三家头部新势力 2021年产销规模均超过 9 万台,其中小鹏汽车 98155 台,居第一位,蔚来和理想分别交付 91429/90491 台,位居第二位和第三位。蔚来 2021 年无新车型上市,增速承压。蔚来 2021 年四个季度交付量分别为 20060/21896/24439/25034 台。2021 年蔚来 没有推出新车型,从销量来看,蔚来销量依然能够排
2、到造车新势力第一梯队,但是从增速来看,蔚来 2021年四个季度的环 比增速均较低,从 Q1的 20060台仅增长到 Q4 的 25034台。从同比增速来看,小鹏、理想的季度同比增速均超过 100%, 而蔚来 Q4 的同比增速仅有 44.3%,而 2022 年一季度的同比增速进一步下滑到 28.5%。小鹏 P7增长迅速贡献较大增量。小鹏 2021年四个季度交付量分别为 13340/17398/25666/41751台,同环比增速均实现较 快增长。小鹏 P7从 2020年 6月开启交付,2021年是 P7的实现首个完整交付年度,在 2021年交付 60569台,占全年总交付量的 62%,为小鹏汽车
3、 2021年的增长贡献较大增量。P5从 2021年 10月份开启规模交付,2021年全年交付 7865台。 小鹏 G3 在 2021 年 7 月迎来换代升级,G3 系列全年交付 29721 台,同比增长 148%。理想 ONE成就单品爆款。理想 2021年四个季度交付量分别为 12579/17575/25116/35221台,理想 ONE 售价超过 30万元, 成为国产 30 万元以上唯一一款月销过万的车型,也是目前造车新势力中销量最高的一款车型。营收快速增长,现金储备充足。随着交付规模的提升,新势力营收也处于快速增长,蔚来/理想/小鹏 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为 361亿/270亿/210亿元
4、。小鹏 和理想于 2021 年先后于港股上市融资,三家新势力目前现金储备充足,截至 2021 年底,蔚来/理想/小鹏现金储备分别为 554 亿/502 亿/435 亿元。蔚来单车盈利能力强,但费用较高;小鹏盈利能力弱,亏损最高;理想单车盈利和费用控制较好,亏损最低。随着交付规模的提升,三家造车新势力盈利能力均有较大提升,但三家造车新势力依然处于亏损状态,蔚来/理想/小鹏 2021 年净亏损分别为 40.2 亿/3.2 亿/48.6亿。从毛利率来看,理想的毛利率水平最高,2021年毛利率达到 21.3%,同时期蔚来/小鹏毛利率为 18.9%/12.5%;从单车毛利 来看,蔚来单车毛利 7.5 万
5、元,三家新势力中最高,理想单车毛利 6.4 万元,仅次于蔚来,小鹏单车毛利 2.7 万元。尽管毛利率大幅提升,但新势力各项费用依然处于快速增长阶段,三家新势力中理想汽车单车费用最低,稳健的毛利水平和 良好的费用控制使得理想汽车成为三家亏损最少的公司。蔚来的费用水平是三家新势力中最高的,2021年研发费用/销售、 行政及一般费用为 46 亿/69 亿。小鹏的费用仅次于蔚来,2021 年研发费用/销售、行政及一般费用 41 亿/53 亿元,小鹏目前毛利率水平相较蔚来、理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目前小鹏汽车是三家新势力公司亏损最高的。二、 新品蓄力充分,新势力 2022 年均将实现自研自动驾驶2.1 供
6、给端压力下,造车新势力 2022 年交付量目标翻番补贴退坡和上游原材料成本上涨,造车新势力先后宣布涨价2022 年新能源汽车补贴在 2021 年基础上退坡 30%,同时上游原材料上涨进一步增加了新能源汽车的成本压力。面对成本 压力,多家新能源车企纷纷宣布涨价以应对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头部造车新势力也先后宣布涨价:小鹏汽车两次宣布涨价, 1 月份由于国补退坡,小鹏上调全系车型价格,3 月 18 日,小鹏汽车第二次宣布涨价,主要原因是受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 影响,小鹏在售车型再次上调价格。理想汽车于 3月下旬宣布涨价,理想 ONE 售价由此前的 33.8万元上涨到 34.98万元, 涨价幅度为 1.
7、18万。蔚来是三家新势力中最晚涨价的车企,计划从 2022 年 5月 10日起,旗下在售车型价格上调 1万元。造车新势力中长期毛利率目标在 25%左右,但短期受到供给端影响较大蔚来此前曾表示,如果蔚来年产销规模达到 30万台,蔚来整车业务毛利率目标设定在 25%左右,小鹏毛利率的中长期目标也在 25%左右,理想汽车表示健康的毛利率是维持理想高研发投入的保障。但短期来看,新能源汽车行业受到上游原材料 价格上涨的影响较大,新势力的毛利率或将受到一定影响。小鹏的单车盈利能力较低,需要更高的调价幅度覆盖成本上涨的 影响,因此小鹏的调价幅度最高。蔚来的单车盈利能力强,成本压力较低,同时蔚来目前销量增速承
8、压,因此蔚来的涨价幅 度最低,蔚来将 2022 毛利率目标设置在 18%-20%,与 2021 年 18.9%的毛利率水平基本持平。缺芯少电的背景下,造车新势力 2022年一季度交付量符合预期尽管面临新能源车涨价和供给端的压力,造车新势力在 2022 年一季度依然维持较高的增速水平。2022 年一季度蔚来交付新车 25768台,同比增长 28.5%,NT2.0 首款车型 ET7已于 3 月 28日开启交付,3月份交付 163 台。理想 2022 年一季度交付 31716 辆,同比增长 152.2%。小鹏汽车 2022 年一季度交付 34561 台,同比增长 159%,其中小鹏 P7 在 3 月
9、份交付量首次突破 9000 台,创新势力纯电 车型的全新记录,随着 P7 产能的提高,小鹏汽车将在 2022 年冲击月销 1 万台的目标,P5 于 2021 年四季度交付,2022 年一季度交付 10486 台,环比 2020 年四季度增长 38%,随着 P5 城市 NGP 的推出,小鹏 P5 的销量有望持续爬坡,我们 认为 2022 年面临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供应链紧张的大环境下,小鹏将优先保证 P7 这种高毛利车型,如果供应链问题 得到缓解,P5 的销量有望在 2022 年下半年接近 P7 的销量。造车新势力加速推出新产品蔚来目前面临增速下滑的压力,我们认为蔚来销量增速有望在 2022年
10、下半年回暖,蔚来 2022年将推出 3款 NT2.0平台车 型,其中首款旗舰轿车 ET7 已于 3月 28日正式开启交付,ET5 将于 2022年 9 月份交付,同时蔚来还将推出一款 SUV 车 型 ES7,新品的密集推出有望提振蔚来的销量和增速。小鹏旗舰 SUV G9预计将于 2022年三季度交付,2023年小鹏将推出两大平台,分别定位 B 级车和 C级车,并分别推出一 款全新车型。理想第二款车型 L9预计也将于 2022年下半年交付,2023年理想将迎来一波新品周期,将推出 4款车型(包括两款增程式 SUV 和两款高压纯电车型)。相较于盈利,造车新势力更注重规模和增速正如理想汽车的观点,智
11、能电动车在 2030 年会基本决出胜负,竞争的终局是数据和芯片的竞争,规模将是关键。我们认为 2025年将是造车新势力的一个关键节点,如果说 2015年-2020年是造车新势力从 0-1的阶段,三家新势力公司经 历了完整的产品、研发、供应链、生产、销售,以及组织能力的考验,那么 2021 年-2025 年是造车新势力从 1-10 的阶段, 造车新势力的研发支出达到或即将超过传统车企第一梯队的金额,唯有在 2021 年接近 10 万台的交付规模的基础上,每年 实现接近翻番的增速,进而在五年内实现大规模销售才有足够的人才、技术和资金储备,参与到 2030年更激烈的全球竞争 中去。2.2 全栈自研自
12、动驾驶,智能化加速进化新势力新一代车型自动驾驶硬件全面升级,自动驾驶自研赛道小鹏暂时领先三家新势力 2022年新推出的车型在硬件上全面升级,三家新势力均将搭载英伟达 Orin芯片,感知硬件都将搭载激光雷达, 软件方面都将实现或逐步实现全栈自研。从自动驾驶算法的落地时间来看,小鹏汽车已经规划了较为清晰的落地时间,蔚来和理想目前还没有明确公布其自动驾驶落 地时间,这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小鹏汽车在自动驾驶方面的领先地位。小鹏:最早实现自动驾驶全栈自研、自动驾驶路线清晰小鹏是国内较早开启自动驾驶感知算法自研的车企。小鹏从 P7搭载的 XPILOT 3.0开始,其自动驾驶计算平台由 Mobileye 转向英
13、伟达 Xavier,小鹏自主开发了定位和高精地图融合、感知算法和传感器融合、行为规划和控制的全栈式自动驾驶技术, 小鹏汽车在 2021年 1月推出基于英伟达 Xavier 平台的高速场景 NGP 功能,成为国内最早实现自动驾驶全栈自研并量产的 车企。目前小鹏高速 NGP(XPILOT 3.0)功能的开通率大约达到 25%,高速行驶里程渗透率约超过 60%(平均每 10公里 NGP 可用 路段里,NGP 实际行驶超过 6公里)。截至 2022年 1月,小鹏高速 NGP 累计行驶里程已超过 2000万公里,有效累积行驶 里程居国内车企首位。2022 年落地城市道路导航辅助驾驶,2023 年落地全场
14、景智能辅助驾驶,2026 年逐步实现无人驾驶。小鹏规划了比较清晰 的自动驾驶路线图,计划在 2022 年 2 季度完成城市 NGP 技术的研发,在获得城市高精地图的相关审批后,将分批逐步进 行 OTA。2023 年将基于 G9推出 XPILOT 4.0系统,实现全场景的辅助驾驶功能,并在此基础上统一新车型的智能辅助驾驶硬件和软 件平台,XPILOT 4.0系统自动驾驶芯片为两颗英伟达 Orin X芯片,算力 508TOPS,2023年支持 XPILOT 4.0 系统的车型 将至少达到 4款(包括新车型和改款车型),同时小鹏规划到 2026 年逐步实现无人驾驶。理想:自研自动驾驶从0 到 1,辅
15、助驾驶搭载量大,累计里程快速增长2021 年理想实现自研自动驾驶从 0到 1。如果按照导航辅助驾驶的推出时间来看,理想汽车是三家新势力中最晚的,但理 想的自动驾驶自研并不落后,其自研的导航辅助驾驶功能落地时间领先于蔚来。2021 年是理想实现自研自动驾驶的元年, 理想在 2020年底停止了和 Mobileye的合作,开始使用地平线的 J3芯片开展智能驾驶的全栈自研,并将其首次搭载到 2021 款理想 ONE 上,2021款的理想 ONE 搭载两颗地平线 J3芯片,算力达到 10TOPS。基于 2021款理想 ONE,理想实现了 基础辅助驾驶、导航辅助驾驶和 AEB 自动紧急制动的自研能力,20
16、21 年 12月理想交付了 NOA 导航辅助驾驶和完整 AEB功能(主动安全),2021款理想 ONE 在懂车帝年度 AEB(主动安全)测试中成为冠军,也是进入决赛组里唯一有能力准确 识别横向车辆和两轮车的车型。辅助驾驶功能搭载量大,累计行驶里程快速增长。特斯拉、小鹏和蔚来针对导航辅助驾驶功能收取费用,而理想 ONE 全系 标配且向用户免费开放激活,加之理想 ONE 销量较高,截至 2021年底,理想汽车 NOA 导航辅助驾驶的激活和使用超过 6 万台,超过国内市场上其他品牌导航辅助驾驶之和。据 42号车库数据,截至 2022年 3月份,理想 ONE 辅助驾驶里程目前 超过了 2.4亿公里,其
17、中 2021款理想 ONE 贡献了超过 6000万公里,NOA 里程超过了 1500万公里,平均每个月约为 400 万公里,随着销量增加,预计 2022 年理想NOA 总里程突破 1 亿公里。从 2022 年开始理想将标配 L4级自动驾驶硬件。公司的第二款车型理想 L9 标配自研的智能驾驶系统:AD Max,公司全栈自研感知、决策、规划和控制软件,其中,AEB 自动紧急制动功能针对中国路况进行了优化,增强了对横穿行人和两轮车的识别,可有效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全栈自研能 力保障系统的可靠性和快速迭代能力。自动驾驶硬件相比理想 ONE 大幅提升,L9搭载 1个 128线激光雷达、1个 DMS、5个
18、毫米波雷达、12个超声波雷达和 12 个摄像头。智能驾驶算力平台包含两颗英伟达 Orin-X处理器,总算力达到 508Tops,双处理器互为冗余。动力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和算力平台供电系统同样进行了冗余设计,保障执行机构的可靠性。智能驾驶交互方面,安全驾驶交互屏和 HUD将提供最重要的环境和警示信息。得益于高性能摄像头、激光雷达和强大的图 像处理能力,中控屏的智能驾驶信息显示也将更丰富、更准确。L9 将自动驾驶高阶传感器和计算平台变成标配,能够支持全场景的导航辅助驾驶功能。蔚来:自研自动驾驶节奏较晚,2022年新品上市加速追赶蔚来自研的自动驾驶落地在三家新势力中最晚,在售三款车型 ES8/
19、ES6/EC6搭载的是 Mobileye EyeQ4芯片。2022年搭载 英伟达 Orin 计算平台的 NT2.0 平台车型陆续上市,搭载蔚来NAD 自动驾驶系统,自动驾驶感知算法逐步实现自研。2022 年蔚来计划推出三款基于 NT2.0平台车型,智能化方面相比在售车型全方位提升。NT2.0 平台搭载 Aquila蔚来超感系 统,拥有 33个高性能感知硬件,包括 1颗激光雷达、7颗 800万像素摄像头、4颗 300万像素环视专用摄像头、1个增强 主驾感知、5个毫米波雷达、12个超声波雷达、2个高精度定位单元和 V2X车路协同,自动驾驶计算平台由之前的 Mobileye EyeQ4切换为英伟达
20、Drive Orin 芯片,算力达到 1016TOPS。NT2.0平台意味着蔚来自动驾驶将与小鹏、理想一样,实现 自动驾驶的全栈自研能力,包括感知算法、地图定位、控制策略和底层系统。2.3 2022 年新车型全面进化,助力新势力再上新台阶理想:强化品牌属性、L9全面提升理想 L9再进化。理想第二款车型 L9尺寸比理想 ONE 更大,定位大型豪华 SUV,售价在 45-50万元之间。动力系统方面, 理想 L9 基于新一代的增程混动系统,搭载高效增程电动系统配合 44.5kWh 电池组,可实现 1315km 续航(CLTC 工况), 其中电池续航为 215km。增程发动机由理想 ONE 的三缸 1
21、.2T发动机升级为 1.5T四缸发动机,增程器热效率达到 40.5%, 燃油模式的热机能耗低至 5.9L/100km(CLTC工况)。理想 L9采用智能四驱系统,前驱动电机最大功率为 130kW,后驱动 电机最大功率为 200kW,总功率达到 330kW,扭矩达到620Nm,0-100km/h 加速时间为 5.3s。自研中央域控制器,OTA体验更佳。理想 L9搭载自研的中央域控制器,使用恩智浦最新的 S32G车规级芯片,并由理想汽 车完成全部硬件、系统、软件的研发,对增程电动系统、空调系统、底盘系统和座椅控制系统等在内的功能实现全自研,更 好的保证了理想 L9 未来 OTA 的范围和时效性。车
22、身尺寸和配置达到合资品牌百万级 SUV 水准,但售价为其一半。从尺寸来看,理想 L9车长达到 5.2米,轴距达到 3.1米, 车身结构采用 4门 6座的布局,尺寸已经达到 BBA 旗舰 SUV 的水准,与宝马 X7、奔驰 GLS 尺寸相近,超过奥迪 Q7。从 售价来看,宝马 X7、奔驰 GLS 的起售价都已经达到 100万,奥迪 Q7起售价 70万,而相同尺寸的理想 L9售价仅为其一半。相比同级别 SUV 配置更加丰富。如果说理想 ONE 是瞄准主流合资中高端 SUV 市场,那么 L9 已经将市场定位上探到传统 豪华品牌的 SUV 市场,百万级 SUV 的尺寸让 L9 在 45-50 万元的
23、SUV 市场几乎没有与之抗衡的竞品车型,该价格区间的 主力车型包括宝马 X3、奔驰 GLC、奥迪 Q5L等,与这些车型相比,理想 L9无论在车身尺寸还是功能配置都遥遥领先。车 身尺寸方面,L9 车长达到 5.2 米,大幅领先同价位 BBA 的 SUV 车型,舒适性方面,L9 搭载空气悬架、Nappa 真皮座椅, 且三排座椅全部支持座椅加热,前两排四个座椅则全部支持加热、通风和按摩,此外 L9 还配备了由 21 个扬声器组成的音 响系统,功放最大功率 2160W。智能化方面,L9智能驾驶硬件达到 L4级水平,内饰三块 15.7英寸娱乐屏,配合高通双 8155芯片,智能化体验全面领先。座舱设计进一
24、步强化家庭用车属性。从理想 ONE 开始理想就将市场定位于家庭用车市场,L9将理想品牌的这一属性进一步 强化,L9的车内设计充分考虑了车内每一位成员的需求。理想 L9的座舱标配了两颗高通骁龙 8155 芯片,同时配合 24GB 内存和 256GB 高速存储空间,理想 L9创新地推出 5屏交互模式,取消了传统汽车的仪表盘,取而代之的是超大尺寸的 HUD 和位于方向盘上方的安全驾驶交互屏,车辆中控屏、副驾娱乐屏、后舱娱乐屏,采用了三个 15.7英寸车规级 OLED屏,使得每一位家庭成员都拥有视听和娱乐体验。车内拥有 6 颗麦克风和 3DToF 传感器,配合理想汽车自研的以深度学习为基础 的多模态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能源 汽车行业 专题报告 开启 10 新品 蓄力 再起 风云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