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研究与投资策略:从稀缺性角度把握本轮汽车向上三大周期.docx





《汽车行业研究与投资策略:从稀缺性角度把握本轮汽车向上三大周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行业研究与投资策略:从稀缺性角度把握本轮汽车向上三大周期.docx(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汽车行业研究与投资策略:从稀缺性角度把握本轮汽车向上三大周期1、 长期:汽车行业三重向上周期共振,高景气度有望延续1.1、 新能源渗透率提升大周期政策推动全球新能源市场高增长,中国和欧洲电动化进度领先。新能源汽车的 发展和全球范围内能源革命密切相关,随着各国节能减排监管政策的趋严,美国、欧 洲、中国等地区相继推出相关政策推进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以及相关配套基础设施 建设体系的完善,挪威减免新能源汽车注册税、增值税以及日常道路税并对实行电 动车路桥费优惠,德国实行购车补贴政策,美国拜登政府规划 2030 年销售汽车中一 半为零排放汽车并加大充电网络建设投入。2021 年 10 月2030 年前碳达
2、峰行动方 案发布,规划 2030 年新能源及清洁能源交通工具占比 40%。相关补贴以及减排的 政策推动,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增长,其中中国和欧洲进度较快。2015-2020 年 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 CAGR42.9%,中国 CAGR47.6%。早期新能源汽车市场政策推动为主,2019-2020 年经历一波行业大洗牌。我国新 能源汽车发展的早期以政策推动为主,2015-2018 年间政府推出财政补贴、充电基础 设施建设以及车企双积分考核管理多项政策,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开启四年的 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从最初的 1.3%左右提升到 2018 年 4.5%。2019 年由于 新能源汽车财政
3、补贴加速退坡,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同比出现下滑,而其后疫情影响、 汽车芯片供应紧张等加剧了部分造车新势力的经营困境,多家企业陷入现金流危机 不得不倒闭或进入破产重整,如拜腾、赛麟、博郡等。经历过 2019-2020 年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短暂低谷,2021 年新能源汽车恢复强劲 增长势头,未来有望步入高质量发展的全新时期。新一轮新能源渗透率提升的周期, 我们认为有以下特点:(1)行业经历洗牌,竞争逐渐走向有序,前期补贴政策优厚引 起新势力造车车企大量涌现,如自然界优胜劣汰的机制一样,补贴退坡等冲击淘汰 掉部分实力较弱的车企重塑行业格局。(2)各车企加快推出有竞争力的新能源车型, 行业竞争更加充分,早期
4、竞争力差的车型逐渐被市场认知,特斯拉的引入一定程度 上也加剧了国内竞争,自主品牌和新势力各显神通,行业加速迭代良性发展。(3)混 动市场开启百花齐放的高增长时期,节能与新能源技术路线图 2.0强调混动节能 车(不属于新能源汽车)和插电混动车(属于新能源汽车)战略地位,自主品牌加快 推出新一代混动系统,混动市场有望进入黄金十年。1.2、 自主品牌向上大周期全球汽车产业发展历史悠久,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内燃机以及电气的发展促进了 欧美市场汽车的大规模普及。拥有百年汽车工业发展历史的欧洲、北美诞生了多家 全球化车企巨头,如奔驰、福特、通用等。石油危机期间,日系车凭借紧凑车型以及 省油的特性广受市场欢迎,
5、多家日本车企如丰田、本田全球份额提升,以日系、欧系、 美系三足鼎立的全球汽车产业格局逐渐形成。自主品牌车企崛起的背后,从大背景来看,其实是全球汽车市场区域需求结构的 变化以及全球范围内汽车产业发展重心的迁移。参考迈克尔波特关于产业竞争优势 的“钻石模型”,需求空间大、汽配相关产业链竞争力增强以及工程师红利等因素是 国内汽车产业竞争优势的核心来源,正是全球范围内产业竞争优势的相对变化导致 了汽车产业发展重心的转移,带动了本轮自主品牌崛起的大周期。在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相对重心迁移的大背景下,汽车相关消费刺激政策和 SUV 市场的兴起相继助推了自主品牌份额提升,电动化 智能化变革有望为自主品牌带来 发
6、展新契机。汽车下乡等消费刺激政策以及 SUV 市场兴起是 2008-2010 年以及 2014-2017 年 两轮自主品牌份额提升的契机。复盘过去十多年来自主品牌国内份额的变化,政策 刺激以及 SUV 市场红利是自主品牌份额提升的两大契机。2008-2010 年金融危机下 汽车下乡等政策的推出刺激了小排量及低端车型需求,由于产品结构的优势,自主 品牌份额得到进一步提升,2014-2017 年国内 SUV 市场兴起,自主品牌借助 SUV 市 场东风实现份额提升。 电动化、智能化变革为自主品牌带来新机遇,看好新赛道下自主品牌产品力、 品牌力、市场份额的提升。电动化、智能化下汽车传统的三大件包括发动
7、机、变速 箱、底盘等扮演角色弱化,三电系统以及电子电气架构等将承担核心功能,汽车构成 部件的变化为自主品牌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机遇。自主品牌车企如比亚迪、长城汽车、 吉利汽车积极布局电动化智能化赛道,比亚迪刀片电池、IGBT 技术领先,领跑全球 新能源汽车行业;长城汽车开发咖啡智能 2.0 平台(预计将于 2022 年 3 季度发布), 其智慧线控底盘直面 L4 级及以上自动驾驶、可实现全球首款量产 4 轮 EMB 制动。 电动化、智能化技术优势加持下,各个自主车企也在向高端市场发力,吉利汽车推出 几何、极氪,上汽集团推出智己,长城汽车高端纯电 氢能品牌沙龙也在规划之中。 自主品牌向上大周期下,国
8、内自主车企有望凭借技术及市场需求把控的优势强化产 品力,借助电动智能的新机遇完成向高端品牌的布局实现品牌力的跃升,从而迎来 量价双升的周期。1.3、 自主品牌整车厂/零部件供应商全球份额提升大周期1.3.1、 整车厂调整作战模式,开启新一轮出海征程类比智能手机以及电商在东南亚市场的快速发展,东南亚等新兴市场有望成为 全球车市下一个高速增长极,自主品牌车企有望凭借性价比、产品力优势加快出海 进程。受益于经济全球化以及全球范围内制造业分工,部分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快速 发展,相应地驱动汽车市场需求规模快速扩张,前文提到的巴西、泰国就是典型的例 子。正如早期国内汽车工业落后阶段,欧美以及日韩传统车企巨头
9、进入中国市场加 快海外市场扩张一般,国内自主品牌车企产品力较东南亚、中东等国家车企优势显 著,在东南亚、中东市场的进一步布局有望带来份额提升,而欧美以及日韩市场相对 来讲突破比较困难。早期自主品牌车企出海东南亚以整车出口销售以及出口散件当地组装模式 (CKD)为主,相比日系全产业链布局竞争力较弱,海外业务发展颇为曲折。自主 品牌车企较早进行东南亚等新兴市场的布局,早期自主车企出海的形式多为整车出 口以及出口散件海外组装模式,由于较多车企在当地没有重资产工厂投入,整车组 装需要借助当地车企场地,或者打着代理商的牌子销售国内出口的整车。这种模式 下,自主品牌车企国外售后服务的弱势逐渐凸显。受到日系
10、车企为代表的多方夹击, 以及部分出口市场政治风险影响,长城汽车、吉利汽车等自主品牌出口业务 2012 年 以来进入阶段性萎缩。以比亚迪、吉利汽车为例,新能源商用车为自主车企切入欧美发达国家市场提 供契机。比亚迪以及吉利汽车的海外扩张战略为自主品牌车企冲击欧美发达国家汽 车市场提供了一个参考。尽管欧美车市增速趋缓且国内寡头竞争格局基本已经稳定, 一些细分赛道上还是为自主品牌的突围提供了机会,如比亚迪通过纯电动大巴车切 入欧洲市场实现份额的稳步扩张,目前在欧洲纯电动大巴市场份额已经超过 20%。 前文提到电动化智能化为自主品牌向上提升份额提供了机遇,从全球范围来看,电 动智能浪潮下欧美车市的平静逐
11、步被打破,自主品牌有望分一杯羹。自主品牌车企在欧美、日韩之外的新兴市场如东南亚、非洲、澳大利亚以及俄 罗斯等市场规模快速扩张,长城汽车 2019-2020 年连续 2 年斩获中国汽车品牌在俄 销量冠军,上汽名爵 2020 年斩获澳大利亚、智利、埃及市场销量冠军。看好新兴市 场以及欧美新能源汽车细分赛道自主品牌份额提升的机遇。1.3.2、 国内制造业成本优势突出,绑定整车厂加速零部件厂商出海针对国内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全球份额提升的大周期,我们主要有 3 个观点:(1) 下游车企的零部件采购降本需求是核心驱动因素,国内汽车零部件厂商具备成本优 势,同时积极布局海外市场,便于切入海外车企供应体系;(2
12、)自主品牌车企出海 或将进一步带动国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海外布局生产基地,成为自主零部件供应商 海外份额提升的催化剂;(3)国内庞大的市场需求孕育出实力雄厚的零部件龙头供 应商,这些本土成长的供应商可通过海外并购提升全球份额。海外市场开拓、智能化电动化研发投入带来资金压力,降低零部件采购成本成 为车企的迫切诉求。欧美、日韩发达国家市场汽车行业已进入成熟期,国内需求增速 趋缓,为寻求业务的可持续发展,主流车企巨头纷纷寻求海外扩张,以日系车企为 例,本土市场需求规模较小,丰田、本田等车企 20 世纪 60 年代就开始布局东南亚 汽车市场。海外投资建厂以及收购等都需要大笔资金投入,此外,电动智能化的浪
13、潮 也大幅增加了车企研发投入需求,压缩控制零部件采购成本成为多数车企诉求。2、 稀缺性是把握这一轮向上大周期的核心要素前文提到汽车行业三个确定性较强的趋势:新能源渗透率提升的大周期、自主品 牌向上的大周期、自主品牌整车厂以及零部件供应商全球份额提升的大周期,落实 到投资方面,我们认为稀缺性是把握这一轮向上大周期的核心要素。 稀缺性是什么?我们认为稀缺性需要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着手,以一个产品 为例,需求端来看,稀缺性的前提是产品性能满足消费者的核心需求,供给端来看, 这个产品的性能是独一无二的/领先相关竞品的。对于一家公司,竞争力的稀缺性首 先要满足行业发展的核心需求,其次这种竞争力需要有一定
14、壁垒或者说是难以复制 的,所谓稀缺性就是一家公司在行业发展的特定阶段所具备的领先对手的核心能力。 稀缺性来自于哪里?对于萌芽期/成长期的行业来说,市场处于产品渗透率快速 提升且行业供应商较少的蓝海阶段,公司的稀缺性可来自技术优势,如一体化压铸 行业的文灿股份、空气悬架行业的天润工业。对于成熟期的行业来说,行业发展相对 稳定且市场供应商较多、竞争较为充分(假设暂不考虑某些垄断性行业,以汽车和零 部件行业为分析对象),公司的稀缺性可来自于性价比优势,如汽车玻璃行业的福耀 玻璃、车灯领域的星宇股份、制动领域的伯特利等。此外,这些行业内的技术迭代更 新或会催生新的细分市场、带来新的增长机会,从而实现穿
15、越多条 S 型曲线的发展, 公司亦可以通过持续拓展产品品类实现跨越S型曲线的增长,典型如相继推出iPod、 iPhone、iPad、智能穿戴产品的苹果公司,汽车电控领域的科博达、从整车设计延伸 到零部件供应的阿尔特同样具备此类优秀潜质。 如何把握稀缺性的投资机遇?(1)识别行业发展对于公司的核心能力要求;(2) 分析公司所具备核心能力的护城河。下文的分析中,我们重点从稀缺性的角度把握 公司投资机遇。2.1、 从产业链一体化的稀缺性看待比亚迪的投资机会产业链一体化是汽车整车与零部件行业核心竞争力之一。汽车产业链相对较长, 其主要由三大部分构成,以汽车整车制造业为核心,向上可延伸至汽车零部件设计
16、与制造业,向下可延伸至服务贸易领域,包括汽车销售、维修、金融等服务。 对于汽车零部件企业而言,常常将产业链布局重心放在上游原材料的生产与加 工,如福耀玻璃汽玻业务布局浮法玻璃和硅砂;如岱美股份布局上游原材料加工生 产流程,并通过自制模具进一步压缩成本。这类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往往通过产业链 一体化布局,降低直接材料成本占总成本比例,提高产品自制率,使公司产品毛利率 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增强公司产品成本优势。对于整车厂而言,产业链布局同样重要,电动化、智能化大趋势下,整车厂对三 电系统和智能化系统的布局格外重视,以动力电池为例,诸多整车厂如长城汽车、比 亚迪、广汽集团纷纷自主或合作研发动力电池产品。对
17、于整车厂而言,产业链一体化 布局不仅仅能够实现降本增效,更能提升自身在产业链中话语权,增强供应链稳定 性,打造核心竞争力。但由于汽车整车产业链涉及产业众多,整车厂难以面面俱到, 产业链布局较为全面的整车厂较少,比亚迪是国内产业链布局最为完整的整车厂之 一,我们以比亚迪为例,从产业链一体化稀缺性的角度分析其投资机会。车规级 IGBT、MCU 实现自供 外供。比亚迪半导体在功率半导体、智能控制 IC、智能传感器、光电半导体领域深入布局,凭借持续的研发投入、经验丰富的研发 团队和多年的技术积累及应用实践,形成了丰富的产品线。在汽车领域,依托公司在 车规级半导体研发应用的深厚积累,公司已量产 IGBT
18、、SiC 器件、IPM、MCU、CMOS 图像传感器、电磁传感器、LED 光源及显示等产品,应用于汽车的电机驱动控制系 统、整车热管理系统、车身控制系统、电池管理系统、车载影像系统、照明系统等重 要领域。比亚迪车规级半导体产品除供应比亚迪集团外,已进入小康汽车、宇通汽 车、福田汽车等车企供应体系。缺芯危机之下,比亚迪汽车销量稳步增长,产业链全方位布局优势凸显。2020 年底开始,大众缺芯停产的消息传出后,汽车行业缺芯的问题开始暴露,其中车规级 MCU 芯片缺货现象更为严重。受此影响,国内乘用车市场自 2021 年 3 月开始销量 持续环比下降,直至 9 月重回环比正增长,但比亚迪汽车销量并未受
19、明显影响,期 间内销量持续稳步增长。比亚迪半导体具备车规级 IGBT、MCU 的研发能力,我们 认为比亚迪在此期间或凭借车规级半导体领域的布局而实现销量逆势增长。2.2、 从产品力的稀缺性看待长城汽车的投资机会从消费品投资逻辑看,好的消费品企业应具备三力:产品、品牌以及渠道。从消 费品三力的角度看待汽车行业,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渠道的重要性发生一定程 度地弱化,传统车企巨头如大众、通用、宝马、丰田等相比起步较晚的国内自主车企 造车实力更雄厚、经验更丰富,相对而言更具品牌优势,自主车企突围的优势之一在 于对产品力的把控。 为何我们看好自主品牌的产品力?一方面自主车企本土成长,对于国内市场需 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汽车行业 研究 投资 策略 稀缺 角度 把握 汽车 向上 周期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