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智能化和工业软件行业之中控技术研究报告.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工业智能化和工业软件行业之中控技术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智能化和工业软件行业之中控技术研究报告.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工业智能化和工业软件行业之中控技术研究报告1.工业巨头的成长,离不开时代的红利1.1 海外巨头伴随欧美工业化成长,中国工业软件产业出现时代红利从工业 1.0 到工业 4.0,智能化程度的提升和工业软件体系的成熟提供了工业巨头成长 的沃土。世界工业化进程自 18 世纪末开始,主要分为四个阶段:1)18 世纪末蒸汽机的出现带来了工业 1.0 时代,即机械化;2)20 世纪初,电力的发展驱动工业向电气化时代发展;3)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科技的发明与应用带来了工业 3.0 时代,数字化使得制造过程 自动化控制程度进一步大幅提升;4)21 世纪以来,工业逐渐进入 4.0,即智能化时代,大数据、物联网、A
2、I 等技术使得 企业逐步实现智能化生产。世界范围内,工业智能化工具和软件的萌芽时间地点与工业数字化转型基本同步发生, 欧美工业巨头开始利用当时最先进的数字化技术手段改造生产流程,工业软件诞生,并 且在不断的应用迭代中自我完善,通过几十年的深耕造就了今天的成熟工业软件体系。 这些巨头既是欧美工业化进程的推动者,也是亲历人、受益方。工业软件产业萌芽时,欧美发达国家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工业化趋于成熟,具备深耕 多年的 know-how 积累。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占比可以作为判断一个国家的工业化水平 的重要指标,已经完成工业化的国家的这一指标一般在 20%以下,而美国、德国、法国 等工业强国早在 20 世
3、纪 80 年代这一比例就已经低于 10%,进入了工业化后期,具备深 耕多年的行业 know-how 积累。人口增速放缓叠加人力成本高企,推动欧美国家通过数字化降本增效。自 1960 年以来, 美国、德国、法国等欧美工业强国人口增速下行,增速常年处于 2%以下。人口增速的 放缓使得劳动力稀缺,人力成本不断上行,美、德、法等国调整后的国民净人均收入自 1970 年代以来不断上行,使得西方工业迫切需要降本增效,以数字化手段代替人力。上世纪 90 年代欧洲、美国工业增加值分别占全球工业增加值 20%以上,恰好也是以 达索为代表的工业软件龙头企业增长最快的时期。上世纪 90 年代至 2005 年之前,欧
4、洲 与美国工业增加值的全球占比都维持在 20%以上,是世界最强的工业力量,此后随着中 国工业的快速成长,使得发达国家的占比逐步下降,到 2019 年分别下降至 15%左右。 与之相对应的,世界其他地区工业能力欠发达、工业支付能力有限,带来了工业软件行 业增速的同起同落。以达索为例,1990-1995 年是达索可追溯的历史数据中营收同比增 速最高的年份,此后增速震荡下行,反应了下游欧美工业的景气度回落,以及工业软件 产业趋于成熟的态势。中国工业化进程提速在即,工业智能化和工业软件行业出现时代红利。2020 年中国第一 产业就业人口占比下降至 24%,已临近工业化中期,工业增加值的全球占比也达到
5、26%, 占到全球举足轻重的地位。人口红利逐步褪去,人力成本已上升至欧美 80 年代水平, 对标欧美来看已经到达了对工业软件需求迫切增长的拐点,需要采取数字化手段降本增 效。在这样的背景下,工业软件有望乘时代红利而腾飞。政策高频度支持,中国工业软件跟上世界脚步存在迫切性。1)工业 4.0 是全球制造业的 新方向。在提出工业 4.0 概念的 21 世纪 10 年代,发达国家早就捕捉到智能制造的新优 势降低生产成本、实现规模经济、提高生产效率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 本、韩国都相继推出工业 4.0 相关发展计划,以应对全球经济大竞争时代。2)与海外相 对应的,自国内 2015 年国务院发布中国制
6、造 2025以来,工业互联网和工业软件的 相关扶持政策每年从未缺席。政策主要强调从三个方面推进工业软件的发展:第一,要 研究工业软件的关键技术,加快工业软件的研发和产业化;第二,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 以及推进两化融合(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第三,培育建设一批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 院,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软件人才产教融合培养。1.2 达索系统:见证欧洲工业化,并购+自主创新打开成长天花板以点带面,持续扩张,占据全球 CAD、PLM 领域龙头地位。达索成立于 1981 年,是全 世界最早进行 3D 建模软件开发的企业之一,初创团队最初是达索航空内部一个小型工 程师团队,该团队为了缩减风洞测试周期时间而
7、开发了 3D 建模软件 CATIA。1981 年, 该团队从达索航空剥离,成立了达索系统,CATIA 也从一款达索航空内部软件成为了一 款商业化软件,并从此成为世界 3D 建模软件领域的奠基者。1999 年起,业务领域从单 纯的 3D 建模设计扩张到产品全流程管理(PLM),开始涉足仿真、智能信息、社交协作 等领域,形成在研发设计领域完整的产品布局。经历四十余年深耕,2020 年达索系统营 收已高达 44.52 亿欧元,规模庞大;2019 年在世界 CAD 和 PLM 领域的市占率分别达到 20%(世界第二)及 16%(世界第二),客户遍布汽车、航空航天、工业设备、生命健 康等各个行业领域,不
8、乏空客、丰田、捷豹、ABB 等世界工业巨头,成为欧洲工业化进 程中成长起来的超级工业软件巨头。目前,在这一平台化构架上,公司一共有四大业务板块:3D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包括 CATIA、Solidworks、GEOVIA、BIOVIA。仿真(CAE),包括 SIMULIA、DELMIA、3DVIA。智能信息:包括 EXALEAD、NETVIBES、MEDIDATA。社交协作,包括 3DEXCITE、CENTRICPLM、ENOVIA。经济周期叠加产品迭代周期,达索收入增速呈现周期性波动。自 1996 年上市以来,公 司年增速大体维持在 10%-30%之间,最高时也不超过 44%,难以用
9、“爆发”二字描述 其增速,且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波动特点。宏观环境波动影响:工业软件企业的收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业制造业企业的 IT 支出,与整体经济环境息息相关,从历史上来看,而达索每 4-6 年就会出现一次收 入增速的低谷,2009 年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公司增速首次告负。跳出宏观环 境谈单个工业巨头的发展是不客观的。工业软件需要 know-how 的持续积累,版本迭代、创新突破不是一帆风顺的,强 研发投入不断拓宽护城河。达索的产品每 5-8 年就会出现一次大的构架更新,在公 司向平台化战略转变后,3DExperience 平台每 1-2 年迭代一个新的版本。除了 08-09 年特殊情况
10、外,每次大的构架更新后的第二年,公司收入增速都有所上升,而近年 来 3DExperience 平台的迭代使得公司增速维持在了一个较为平稳的水平。2.不止是 DCS:如何看待中控技术的长期发展公司过往业绩增速与 DCS 行业增速相关性较低,不能简单以 DCS 概括中控的业务。 2017-2020 年间,DCS 行业整体增速持续下行,虽然公司 DCS 业务增速与 DCS 整体市 场增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不过公司 DCS 业务增速远高于市场增速),但公司整体营收 增速与DCS行业增速实际上相关度较低,在2017-2020年间并未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性。 我们认为,无论是基于历史还是放眼未来,对中控技术
11、的长期发展判断都不能简单基于 DCS 行业的蛋糕大小及增速, 而 应 着眼于 SIS/PLC/ 网络化混合控制系统 /FGS/SCADA 等多品类扩张及高端化、仪表阀门市场的高价值量攫取、各单品市占率 的提升潜力、工业 3.0+4.0 的综合解决方案输出带来的广阔市场空间以及深厚 Know-how 带来的强客户粘性下的单个订单规模扩张潜力,以及解决方案加速输出所 带来的未来工业软件蓬勃发展的土壤。2.1 以 DCS 单点能力带动公司的整体解决方案输出,锻造智能工厂从工业 3.0 到工业 4.0,从单一控制系统到解决方案,公司工业全流程布局做大蛋糕, 赋能下游智能化转型。1)根据公司创始人褚健在
12、每日经济新闻中的采访,将仍旧 需要人工去现场开阀门、看仪表、看温度压力的模式称为工业 2.0,可以在中控室计算 机上看到所有现场数据称为工业 3.0,将工业流程整体的智能化升级称为工业 4.0(类似 于功能手机到智能手机的升级)。2)随着信息化、自动化等关键技术的发展,第四次工 业革命已进入实质性变化阶段。精细化工、制药和各种消费品生产行业的产业升级步伐 不断加快,如何向“智能工厂”转型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逐步成为众多制造型企业 的迫切需求。仅依靠传统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已无法满足需求。中控围绕“安全、环保、 提质、降本、增效”的智能工厂五大目标和客户核心需求,为用户提供了整体解决方案, 覆盖炼
13、油石化、精细化工、油气、煤化工等多个工业领域。除了 DCS 之外,公司的解 决方案包含了更多自主可控的自动化软硬件产品(工业软件、自动化仪表等),覆盖工 厂从检测执行、控制、操作,到运营、决策流程各层面的数字化建设,赋能用户实现全 流程智能化。来自自动化仪表与工业软件的收入占比持续提升,收入结构持续优化。公司产品线:1) 控制系统产品方面从 DCS 向 SIS、PLC、SCADA 等品类扩张;2)自动化仪表产品包括压 力仪表、流量温度仪表、安全栅隔离器、浪涌保护器、工具类仪表、无纸记录仪、 过程控制器、变频器、智能数据网关、分析仪器、各类控制阀等;3)工业软件包括安全 管理、生产管控、能源管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业 智能化 软件 行业 之中 技术研究 报告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