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专题报告:看好能源革命浪潮下新能源行业的发展机遇.docx
《碳中和专题报告:看好能源革命浪潮下新能源行业的发展机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碳中和专题报告:看好能源革命浪潮下新能源行业的发展机遇.docx(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碳中和专题报告:看好能源革命浪潮下新能源行业的发展机遇1. 能源革命大时代,中国是实干派1.1. 实现碳中和之路,道阻且长但行则将至我国碳减排任务艰巨。从改革开放开始,中国经济逐步进入快速增长阶段,而经济增长必然伴随着对能源的消耗,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 中国成为全球制造工厂,在全球产业链中处于核心枢纽地位,衔接上游资源和下游消费需求。从碳排放的节奏看,2000 年起中国碳排放量显著增加,而与此同时,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因为经济已经实现工业化, 碳排放量反倒出现小幅回落。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产业向高附加值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导向下,我国对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的重视度明显提升。传统高耗能
2、行业和能源大省减排压力大。从不同行业的碳排放量看,传统高耗能行业,如电力、黑色金属冶炼、运输、石油加工和炼焦等行业的碳排放量高于其他行业,且 2020 年以来保持增长趋势,相关行业的节能减排和技术改造需求大。从不同城市和地区的碳排放量看,中西部地区整体高于东部沿海地区,而能源大省的减排压力巨大,如河北、河 南两省的碳排放量高出北京、上海数倍,且保持增长态势,相关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空间很大。1.2. 中国是碳中和的行动派和实干家中国的碳排放目标坚定,政策和措施明确。 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 2030 年 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
3、中和。2020 年四季度以来,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和措施纷至沓来,引发全社会关注。碳达峰、碳中和进入方案制定阶段,政策酝酿期是最好的投资时点。2021 年是“2030 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制定年,各地方政府也纷纷发布了碳达峰、碳中和行动计划。尤为关注能源供销大省的节能减排和清洁能源规划,内蒙古自治区提出推进煤炭安全高效开采和清洁高效利用,加快热高压外送通道和智能电网建设,以及推动能源消费革命,发展氢能经济等;河北省提出推进碳汇交易,加快发 展光电、风电等清洁能源;山西省提出加快新能源汽车规模化量产,推 动煤矿绿色智能开采,发展新能源储能、能源装备制造产业等;陕西省 提出推动能化产业高端
4、化发展,打造氢能应用示范工程,推广新能源汽 车、绿色建材、节能家电、高效照明等;四川省提出推进国家清洁能源 示范省建设,发展节能环保、风光水电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云南省提 出加快国家大型水电基地建设,培育氢能和储能产业,发展“风光水储” 一体化,打造“中国铝谷”和“世界光伏之都”。2. 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是实现碳中和的根本举措碳中和将推动能源革命进入大时代。与碳中和直接相关的光伏、新能源 电池、风电、燃料电池、储能等行业将迎来巨大发展机遇,而已有较大 体量的水电,年装机量稳定增长的核电等清洁能源领域也将受益友好的 政策环境。同时,也只有清洁能源得到迅速发展,才是我国实现碳中和 目标的根本举措。为
5、此,在“十四五”期间必须高度重视调整产业结构, 同时加强技术进步来节能提效。2.1. 光伏:平价时代到来,装机量进入爆发期风电、太阳能“碳达峰”贡献度: 到 2030 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 12 亿千瓦以上。用 2030 年装机 1200GW 倒推,目前装机量已经达到 440GW,因此未来 10 年年 均风电光伏装机约 75GW。 1200GW 应是底线目标最终实际装机大概率能够超过底线目标。预测到 2025 年可再生能源在新增发电装机中占比将达到 95%,而光伏在所有可再生 能源新增装机中占比将达到 60%。2.2. 锂电:进入 TWh 时代,自下而上驱动产业新周期锂电池出货
6、量将进入 TWh 时代。全球绿色复苏正在带来一轮巨大的产业机 遇,一是新能源汽车已经迎来市场井喷,二是可再生能源发电撬动储能 高速增长,三是智能电动化应用正在多领域渗透,预计未来五年锂电池 出货量将进入 TWh 时代。2020 年成为新一轮新能源汽车产业景气周期的元年,需求、供给、政策, 三方合力共振。1)需求端,消费者认知经过多年培养开始成熟。首辆车选购新能源车不再有心理障碍,与燃油车平价且使用成本更低的新能源车成为部分消费者首选,上一轮由政策自上而下推动的供给低质放量, 并不被消费者认可,此轮行情是由消费者自下而上推动的更健康的行业景气周期。2)供给端,供给质量大幅改善。造车新势力深谙国内
7、消费者消费偏好,一改传统新能源车小型低品质的印象,蔚来、小鹏、威马 等车企纷纷以中高端 SUV 入局,获取稳定现金流后迅速推出轿车车型, 与特斯拉 model3 直面竞争,内饰质感的提升只是表象,先进车机系统和智能驾驶的应用明显改善了消费者对新能车仅仅是动力系统升级的印象,逐步让消费者对新时代智能化汽车有所认知,造车新势力也纷纷学习特斯拉弱化硬件,布局服务收费的新商业模式,长城、长安、吉利、 北汽等传统车企在电气化、智能化领域的笃定布局也让消费者和投资者 无限遐想,行业估值体系重构。3)政策端,有效引导供需两端。一线城市限购政策是新能源车加速渗透的有力推手,大城市群战略下,核心一线城市人口增长
8、趋势不变,更体现为人口质量的提升,持续人口流入 对绿牌车的需求强劲;补贴政策愈发科学有效,推动行业健康发展,补 贴方式从粗放式转变为精细式,推动新能源车电池技术升级和换电模式 发展。2.3. 储能:政策持续加码,行业风口已现储能行业将迎来一场国际竞赛。美国能源部提出一项名为能源存储大挑战的综合计划,旨在加快下一代能源存储技术的开发利用和商业推广,通过美国创新、美国创造、世界部署的战略目标,保持美国 在能源存储领域的全球领导地位。在储能领域,特斯拉取得了大幅增长。特斯拉 2020 全年营收 中新能源汽车销售业务 261.84 亿美元,占比 83.0%,能源光伏发电及储 能业务总营收 19.94
9、亿美元,占比 6.32%,其中电池储能总装机量超过 3GWh,同比大增 83。碳中和背景下储能发展有其紧迫性。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进入快车道, 与此向对应的弃风弃电现象也很显著,部分地区新能源消纳困难,能源 的存储和跨境输送问题非常严峻。近年来,我国弃风弃电现象有所好转, 全国整体风电弃风率已经从 2014 年的 8.5%降到了 2019 年的 4%,但从结构看,新疆、甘肃、内蒙古等地弃风率仍然比较高。我国也存在电力 系统调节能力不灵活的问题,这也需要通过储能的方式加以缓解。自上而下的政策驱动有望持续加码。青海省发改委、 科技厅、工信厅、能源局联合下发通知对新能源储能” 、水电新能源+储能”项目
10、中自发自储设施所发售的省内电网电量,给予每千瓦时 0.10 元运营补贴, 如果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认定使用本省产储能电池 60%以上的项目,在补贴基础上再增加每千瓦时 0.05 元补贴。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印发方案提出能源局会同工信厅督促各市场主体,通过配套储能设施、 可调节负荷、自备机组参与调峰、火电灵活性改造等措施,提升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能力。储能项目等在接受电网统一调度运行管理下所发电 量、风电供暖项目所用电量,全部认定为消纳可再生能源电量。2.4. 风电:产业发展方兴未艾在碳中和战略背景下,风电同光伏一样也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期。风电 在我国的产业化发展早于光伏,且我国风电资源丰富,近年来我
11、国风电 装机量明显提升,2020 年新增风电装机 7167 万千瓦,内蒙古、新疆、 河北、山东、山西、甘肃、宁夏、江苏、河南等地是我国风电装机容量 最大的省份,2020 年 1 到 12 月的装机量均超过 1000 万千瓦。国务院办公厅颁布计划提出 2020 年风 电实现与煤电平价上网的目标要求,有利推动了我国风电产业健康可持 续发展。市场化定价和平价上网推动风电行业向更高层次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通知对陆上风电和海上风电上网电价做了完善。陆上风电领域,新核准的集中式陆上风 电项目上网电价全部通过竞争方式确定,不得高于项目所在资源区指导价;分布式市场化交易的分散式风电上网电价由发电企业与电力
12、用户直接协商形成,不享受国家补贴;2018 年底之前核准的陆上风电项目,2020 年底前仍未完成并网的,国家不再补贴;2019 年 1 月 1 日至 2020 年底 前核准的陆上风电项目,2021 年底前仍未完成并网的,国家不再补贴; 自 2021 年 1 月 1 日开始,新核准的陆上风电项目全面实现平价上网,国家不再补贴。海上风电方面,将海上风电标杆上网电价改为指导价, 新核准海上风电项目全部通过竞争方式确定上网电价;对 2018 年底前 已核准的海上风电项目,如在 2021 年底前全部机组完成并网的,执行 核准时的上网电价;2022 年及以后全部机组完成并网的,执行并网年份 的指导价。20
13、20 年风电发电装机容量和基建新增发电装机容量快速增长。从发电装机容量看,水电、火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合计同比增长 9.5%, 而风电同比增速高达 34.6%,装机量从 20915 万千瓦增长到 28153 万千瓦;从基建新增发电装机容量看,风电的增速更为显著,五大发电方式共计同比增长 81.8%,而风电增速为 178.7%,从 2572 万千瓦增长到 7167 万千瓦。风电的投资建设节奏明显快于其他发电方式。从电源工程投资完成情况看,水电、火电、核电、风电四类发电方式共计 5244 亿元,同比增速 29.2%,其中风电同比增速达到 70.6%,火电、核电同比下滑。2.5. 燃料电池:核
14、心技术取得产业化突破政策层面明确燃料电池发展重点。力争经过 15 年的持续努力,我国新能源汽车核心 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质量品牌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商 业化应用,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稳步推进,有效促进节能减排水平和社 会运行效率的提升。燃料电池方面重点强调有序推进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提高氢燃料制储运经济性。因地制宜开展工业副产氢及可再生能源制氢技术应用,加快 推进先进适用储氢材料产业化。开展高压气态、深冷气态、低温液态及 固态等多种形式储运技术示范应用,探索建设氢燃料运输管道,逐步降低氢燃料储运成本。健全氢燃料制储运、加注等
15、标准体系。加强氢燃料安全研究,强化全链条安全监管。推进加氢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完善加 氢基础设施的管理规范。引导企业根据氢燃料供给、消费需求等合理布 局加氢基础设施,提升安全运行水平。支持利用现有场地和设施,开展 油、气、氢、电综合供给服务。我国燃料电池领域经过多年发展,在部分核心技术领域已经取得了突破。 燃料电池功率密度、冷启动温度、寿命、最高效率等指标都有大幅改善, 石墨板电堆寿命从2015年的3000h增长到2020年的12000h,增长3倍, 功率密度增长 47%,金属板电堆的寿命增长了 67%,功率增长了 50%。 国产燃料电池产业链已经基本建立,系统集成能力大幅增强,预计未来十年燃料
16、电池成本下降80%以上。 随着行业从技术研发向产业化的转化,燃料电池行业开始产生各个细分 领域的头部企业。3. 高耗能行业严控新产能是减少碳排放必经之路碳中和对传统周期行业的影响类似一轮供给侧改革。“3060”目标和能耗总量、强度“双控”政策下多地纷纷出台节能减排和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高耗能产业的新上项目审批,过剩产能化解,能耗总量控制,节能技术应用,高耗能企业差别电价、惩罚性电价等政策逐步落地。钢 铁、电力、电解铝、煤炭开采等高耗能行业供给端的产能增量受限,行 业整合有望加速,优质产能加速向龙头企业集中,龙头企业对产品价格 的掌控能力提升。经历 2020 年宏观经济波动,传统行业整体库存水平
17、 低位,在下游需求复苏力度不断增强的情况下,上游原材料需求的价格 弹性增强,由于短时间内部分行业新增产能限制,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周 期被拉长,构成涨价驱动下的高耗能行业龙头公司投资机会。实现 2030 年碳达峰目标需要严格限制高耗能行业新增产能。2016 年以来不断加码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化解了高耗能行业过剩产能,限制了产能无序扩张,优化了行业格局。我国焦炭、 电解铝、粗钢、钢材产能在 2016 年达到产能高点,随后在供给侧改革 背景下产能持续回落,而 2018-2019 两年产能明显反弹,尤其是粗钢产 能已接近 2016 年高点,电解铝产能连创新高。实施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对实现碳达峰及碳
18、中和具有重要意义,耗 能大省的管控措施有望持续加码。“十三五”时期,内蒙古自治区能耗总量、 单位 GDP 能耗强度均未完成控制目标。从单位 GDP 能耗看,内蒙古自治区单位能耗 2017 年以来快速升高,2019 年高位回落但仍处高位,能减排的任务艰巨,单位电耗指标有一定前瞻性,也出现明显提升。内蒙古自治区已经出台对电解铝、铁合金、电石、 水泥、钢铁等 8 个行业的差别电价措施,从 2021 年 2 月 10 日起,限制 类加征 0.1 元/度,淘汰类加征 0.3 元/度。同时,要求拥有自备电厂的厂 家按自发自用电量缴纳 0.01 元/千瓦时的政策性交叉补贴。2021 年二季度起,自治区工信部
19、门根据政策,甄别当年列入落后产能的淘汰、限制类企业(设备)名单,电网根据名单收取加价电费。经济复苏节奏加快,工业产能利用率快速提升,各地减排压力加大。按照浙江省出台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方案,到 2020 年,浙江煤炭消费总量要比 2015 年下降 5%以上、控制在 1.31 亿 吨以内;在各市平衡基础上,累计腾出用能空间 600 万吨标准煤以上。 在各地纷纷出台 2021 年碳中和相关计划措施的同时,全球经济复苏节奏加快,疫苗接种率的上升也提高了市场对未来经济需求的预期,新一 轮补库存行情已经拉开序幕,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产能利用率 已经超过疫情之前,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工业、
20、通用设备制造业的 产能利用率也达到疫情前水平。3.1. 钢铁:碳中和下低碳冶金的确定性机会钢铁行业节能减排空间巨大。钢铁行业作为能源消耗高密集型行业,在 制造业 31 个门类中碳排放量最大,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明确规划下, 钢铁行业是高耗能行业中节能减排的重点。2020 年我国粗钢产量达 10.53 亿吨,同比增长 5.2%,而全球粗钢产量为 18.64 亿吨,同比下降 0.9%,我国占比达 56.5%。十四五期间我国电炉法占比有望翻倍。不同技术工艺的能源消耗结构不同,高炉转炉法工艺消耗大量煤炭资源,而后两种技术路线的煤炭消耗量远小于高炉-转炉法,其中基于废钢的电弧炉工艺主要消耗电力能源。我国电
21、炉法占粗钢生产的比重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2019 年我国电炉法炼钢产量为 1.03 亿吨,占比为 10.4%,而世界平均水 平为 28%,更显著低于美国 70%、伊朗 90%的占比。工信部印发指导意见提到“十四五”发展期间,全国钢铁工业废钢比要达到 30%,电炉钢 比例要提升至 20%。自上而下推动行业压产减碳,行业集中度有望继续提升。钢铁压减产量是落实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的重要举措。工业和信息化部与 发展改革委等相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新的产能置换办法和项目备案的 指导意见。逐步建立以碳排放、污染物排放、能耗总量为依据的存量约束机制,确保 2021 年全面实现钢铁产量同比的下降。工业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和 专题报告 看好 能源 革命 浪潮 新能源 行业 发展 机遇
限制150内